- 年份
- 2024(12976)
- 2023(18660)
- 2022(15349)
- 2021(14271)
- 2020(11597)
- 2019(26345)
- 2018(26514)
- 2017(49892)
- 2016(27334)
- 2015(31140)
- 2014(31091)
- 2013(30460)
- 2012(28121)
- 2011(25903)
- 2010(26215)
- 2009(24321)
- 2008(23727)
- 2007(21228)
- 2006(19140)
- 2005(17207)
- 学科
- 济(111219)
- 经济(111109)
- 管理(78619)
- 业(70055)
- 企(56069)
- 企业(56069)
- 方法(43132)
- 数学(36806)
- 数学方法(36342)
- 中国(36138)
- 农(31492)
- 业经(28603)
- 地方(27655)
- 财(25723)
- 学(23782)
- 制(21472)
- 农业(21095)
- 贸(21041)
- 贸易(21022)
- 易(20335)
- 银(19532)
- 银行(19491)
- 行(18846)
- 和(18574)
- 理论(18440)
- 融(18176)
- 金融(18173)
- 环境(18031)
- 技术(17215)
- 发(16663)
- 机构
- 大学(392121)
- 学院(388515)
- 济(150326)
- 管理(149839)
- 经济(146663)
- 研究(131455)
- 理学(127481)
- 理学院(126000)
- 管理学(123811)
- 管理学院(123063)
- 中国(99629)
- 京(85016)
- 科学(81373)
- 财(72191)
- 所(66119)
- 农(60110)
- 研究所(59672)
- 江(59348)
- 中心(59295)
- 财经(56190)
- 范(56108)
- 师范(55615)
- 业大(55470)
- 北京(54696)
- 经(50762)
- 州(49736)
- 院(47907)
- 农业(46685)
- 经济学(44258)
- 师范大学(44170)
- 基金
- 项目(255934)
- 科学(199409)
- 研究(193669)
- 基金(180504)
- 家(155588)
- 国家(154190)
- 科学基金(131665)
- 社会(119348)
- 社会科(112976)
- 社会科学(112949)
- 省(101551)
- 基金项目(95128)
- 教育(88989)
- 划(84574)
- 编号(82729)
- 自然(82530)
- 自然科(80451)
- 自然科学(80433)
- 自然科学基金(78937)
- 资助(73463)
- 成果(69583)
- 发(57944)
- 重点(56977)
- 课题(56960)
- 部(55048)
- 创(53098)
- 项目编号(51296)
- 创新(49385)
- 国家社会(48123)
- 科研(47935)
- 期刊
- 济(173996)
- 经济(173996)
- 研究(118706)
- 中国(82532)
- 学报(60154)
- 管理(56195)
- 农(55376)
- 教育(53725)
- 科学(53125)
- 财(52679)
- 大学(45026)
- 学学(40070)
- 农业(38756)
- 图书(38752)
- 融(35853)
- 金融(35853)
- 技术(34288)
- 业经(30635)
- 书馆(29054)
- 图书馆(29054)
- 经济研究(27510)
- 财经(26515)
- 问题(23011)
- 经(22683)
- 业(19767)
- 坛(19524)
- 论坛(19524)
- 理论(19381)
- 科技(18388)
- 技术经济(18109)
共检索到600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丹
古籍数字化既是丰富古籍保护模式的重要方面,又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技术保障。分析我国古籍数字资源平台现状不仅有助于推动其由文献揭示向知识发现跨越,也对图书馆智慧化水平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浏览我国141所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运用网络调研和数据分析法概括了其发展现状和特点:地方志与家谱数字资源发布量最大、特色古籍内容揭示形式单一、少数民族文献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数字人文技术应用多在地理史料等领域。未来,可从智慧数据赋能、构建多元化团队和汇聚同类资源三个方面探讨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平台协同发展的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张琦
晚清时期至今,我国图书馆证由面向传统文人发展到面向社会大众,由签名领券发展到凭个人有效证件办证,由收费办证发展到免费办证,由纸质卡片发展到智能IC卡,完成了向图书馆服务现代化、自动化、集成化的转变。从图书馆证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公共图书馆经历了从"贵族"走向平民,从"精英"走向大众,从有偿服务走向免费开放,从"区分服务"、"重点服务"走向"普遍均等服务"的过程,体现了对民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日益关注和对读者图书馆权利的切实保障。
关键词:
图书馆证 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焕忠
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就是利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满足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公益服务行为。它具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阶段性、区域性等特征,主要包括文献资料借阅服务、咨询与信息服务、读者活动服务和基层服务。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呈现区域间非均衡发展、城乡间差序发展、阶层间非均等享受等发展态势。要实现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制度保障体系、经费保障机制、集中管理模式以及效益评估体系。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基本服务 均等服务 方法研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萨蕾
文章介绍图书馆馆藏古籍数字资源建设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古籍数字资源整合中应加强对文本自动分析技术、知识本体的研究,构建古籍知识库,同时加强各方合作,改变多个发布平台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实现对古籍数字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馆藏资源 古籍数字资源 本体 知识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艳红 陈晶晶
数字包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维护数字弱势群体信息权益的重要路径。本文从理念倡导、法律规定、职能任务维度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的底层逻辑,通过访问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官方网站,总结归纳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包容服务的实践现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数字包容服务存在数字屏障消除不够、服务呈现缺乏亮点、资源供给存在差距、培训内容略显单一等问题,提出制定具体的数字包容行动规划、凸显鲜明的数字包容服务特色、供给所需的数字包容信息资源、开发多元的数字包容培训内容等发展路径。
关键词:
数字包容 数字鸿沟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吕美霞 王磊
[目的/意义]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提升了图书馆信息传播的智能化水平,增强了图书馆服务效能,已被我国图书馆作为重要的自媒体平台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针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平台和网页爬虫技术对微信公众平台推文外部描述和推文内部描述数据进行采集,数据清洗后存储在mongo DB数据库中。其次,利用微信传播指数算法计算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指数。同时,引入机器学习中的文档主题生成模型(LDA)开展这两类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文文本的主题分类研究。最后,提出信息收受综合指数(IA&AI)的概念与量化方法,并在设置IA&AI阈值的条件下进行基于代表性推文特征指标统计的比较研究。[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阅读数与点赞数均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高校图书馆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较公共图书馆稍低,但这两类图书馆都存在影响力两极分化现象;比较分析后找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推文主题异同以及较高或较低信息收受综合指数推文的信息特征差异。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这两类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丑楚
文章通过网络调查阐述了公共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库的特征,并对其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发展方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继玉
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研究是目前图书馆领域研究的热点。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呈现不平稳特征,其波动具有杠杆效应。根据EGARCH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波动存在非对称效应。当出现"利好消息"的时候,能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产生较大的促进;而面临"利空消息"的冲击,其波动相对平稳。同时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肖希明 完颜邓邓
要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必须致力于建立均衡发展的机制。文章从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与服务、合作与共享、发展动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失衡的现状,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外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机制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均衡发展亟待建立的法律保障机制、标准规范机制、协调发展机制和合作发展机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均衡发展 机制建设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潘雪 陈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在法律层面保障了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有效开展。本文将协同理论引入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的提升之中,通过对图书馆服务效能三个因素的剖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认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的路径为:图书馆组织结构的改革、信息素养教育的强化与评价监督机制的引入。
关键词:
图书馆法 图书馆服务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金琳琳 翁畅平
文章梳理了我国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研究及服务实践现状,将研究视角从传统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学”等旅游要素开展的“文化走读”、“研学旅游”、“图书馆+旅游场景”等线下实体实践层面延伸至线上,构建数智时代“线下实体融合-线上数字融合-线下线上数实融合”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提出数字文旅、智慧文旅、文旅元宇宙等文旅数实融合发展策略。
关键词:
图书馆 文旅融合 融合路径 数实融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静芹 马英 李正祥
专题图书馆是一种依托于专题文献资源的收藏开展专题服务的图书馆。专题图书馆不同于专门图书馆,两者在组织结构、服务对象、馆藏特征和服务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经济的发展激活了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潜力,公共图书馆灵活的服务方式和求变的思路又为专题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舞台。目前我国已经有很多成功的专题图书馆建设范例,随着全民阅读事业的推进和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专题图书馆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专题图书馆 专门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冯宝秀 杨惠芳
数字出版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模式和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相互矛盾,公众巨大的数字阅读需求推动二者的相互依存与发展。通过对国内外数字出版行业和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概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协同发展的基础,并就数字出版和数字图书馆共同发展的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数字资源 数字出版 数字图书馆 协同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童忠勇 李志尧 李东杰 张宝文
公共图书馆MOOC平台无论从服务群体、内容组织,还是从平台的功能设计和运营模式等方面,都与教育领域的MOOC平台存在差异。公共图书馆MOOC平台的核心功能应包括课程发布和展示、用户交流和互动以及馆藏资料的整合揭示。公共图书馆MOOC平台可以按照数据层、业务逻辑层和展示层3层架构进行设计。公共图书馆MOOC平台的服务模式应包含全媒体服务、建立公共图书馆M O O C联盟并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慕课 社会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