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9)
- 2023(15519)
- 2022(12841)
- 2021(11724)
- 2020(9508)
- 2019(21312)
- 2018(21208)
- 2017(40148)
- 2016(21762)
- 2015(24264)
- 2014(23744)
- 2013(23080)
- 2012(20874)
- 2011(18655)
- 2010(18354)
- 2009(16761)
- 2008(15866)
- 2007(13790)
- 2006(11801)
- 2005(10124)
- 学科
- 济(90068)
- 经济(89990)
- 管理(64573)
- 业(59963)
- 企(50173)
- 企业(50173)
- 方法(40559)
- 数学(35270)
- 数学方法(34749)
- 业经(23377)
- 农(22576)
- 中国(22286)
- 财(19955)
- 地方(19432)
- 学(18699)
- 技术(18478)
- 农业(15736)
- 贸(15137)
- 贸易(15131)
- 理论(15023)
- 易(14665)
- 产业(14353)
- 环境(14138)
- 和(13937)
- 制(13027)
- 务(12960)
- 财务(12886)
- 财务管理(12866)
- 信息(12708)
- 银(12179)
- 机构
- 学院(302662)
- 大学(301820)
- 管理(122566)
- 济(115602)
- 经济(112977)
- 理学(107115)
- 理学院(105945)
- 管理学(103888)
- 管理学院(103344)
- 研究(97329)
- 中国(70735)
- 京(64008)
- 科学(62951)
- 财(50074)
- 所(47781)
- 农(45872)
- 业大(45592)
- 中心(44754)
- 研究所(44010)
- 江(42596)
- 财经(41195)
- 范(40970)
- 师范(40602)
- 北京(39955)
- 经(37489)
- 院(36228)
- 农业(36001)
- 州(35484)
- 技术(34413)
- 经济学(34162)
- 基金
- 项目(216924)
- 科学(170764)
- 研究(160014)
- 基金(156064)
- 家(135853)
- 国家(134758)
- 科学基金(116391)
- 社会(100022)
- 社会科(94943)
- 社会科学(94921)
- 省(85820)
- 基金项目(82728)
- 自然(75268)
- 自然科(73511)
- 自然科学(73497)
- 教育(73000)
- 自然科学基金(72090)
- 划(71689)
- 编号(66664)
- 资助(63309)
- 成果(52372)
- 重点(48413)
- 发(46754)
- 部(46374)
- 创(45893)
- 课题(44778)
- 创新(42778)
- 项目编号(41395)
- 科研(41371)
- 国家社会(41245)
- 期刊
- 济(121213)
- 经济(121213)
- 研究(83576)
- 中国(54058)
- 学报(47224)
- 科学(43626)
- 管理(43244)
- 农(40566)
- 财(36765)
- 教育(36541)
- 大学(35333)
- 学学(32953)
- 技术(29939)
- 农业(29265)
- 业经(21018)
- 融(20492)
- 金融(20492)
- 图书(20151)
- 经济研究(19718)
- 财经(18557)
- 科技(16379)
- 技术经济(16197)
- 经(15768)
- 业(15108)
- 问题(14996)
- 理论(14658)
- 情报(13896)
- 实践(13704)
- 践(13704)
- 资源(13600)
共检索到424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丹 何琳
探索数智赋能视域下的数字人文研究,可为“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引领”的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参考引。文章将研究视角聚焦到数字人文的基础要素“数据基础”、“技术支持”与“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在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基础上,论述人文学科的应用场景与转型。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助推了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和图博档等传统人文学科的现代转型。同时,数字人文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学术研究的独创性与技术手段的同质化之间的矛盾、人文学者的数字学术需求与实际使用程度之间的矛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智赋能 数据 技术 应用场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钱莉萍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下,研究科技情报机构研究人员数据素养核心要素及其赋能提升机制,对驱动科技智库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数据素养内涵、表现维度、评价等方面的梳理和研究。结合数据驱动下科技智库发展新趋势,提出数据素养的六大核心构成要素,探讨数据素养对科技智库发展的驱动作用以及其赋能提升机制,引入皮带传动原理阐释“赋能机制提升数据素养,促进科技智库发展”的互动生态体系架构。[结果/结论]面向科技智库发展,科技情报机构研究人员的数据素养包括数据伦理与道德、数据觉知与洞悉力、数据辨析与捕获力、数据挖掘与分析力、数据呈现与阅读力、数据解析与预判力等6大核心要素,建立良好的赋能机制、数据素养与科技智库三者互动作用力的生态体系有助于科技智库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强 吴静
数智经济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变,与其说传统媒体受到数智技术的冲击,不如说数智技术的双线融合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把媒体的作用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传统媒体应该主动迎接数智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生产模式,立足于可供性理论,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已经完成了中央级、省级、市级、县级数字融媒体的战略布局,各级数字融媒体中心也在努力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努力融入区域经济建设的大环境中。作为新生事物,数字融媒体赋能区域经济的具体推进路径还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还有新旧模式转变的突出矛盾,这就需要立足于数智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探讨数字融媒体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文杰
数字时代,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高校财务数据库日益庞大。作为高校的核心部门,财务部必须通过数字赋能,加快信息化建设。文章从数字赋能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信息数据共享平台和统一支付平台、实施智能化的财务报销审核流程、培养复合型的财务人员、加强信息化网络安全管理等建议。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季非 马露露 杨勇 张晓飞
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BDA-AI)为核心的数智技术具有全面赋能可持续制造(SM)和循环经济(CE)的独特潜力,其协同发展是当前全球生产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目前BDA-AI研究仍集中于技术层面,实证研究匮乏,且极少关注其对于SM和CE的赋能效应。基于制度论、资源观、组织文化和动态能力观等理论视角,构建BDA-AI赋能SM和CE的跨领域研究模型;收集中国装备制造业中231家企业的一手数据,采用PLS-SE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部制度压力(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通过影响企业内部资源(有形资源和劳动力技能)配置,推动BDA-AI采用;BDA-AI对于SM和CE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大数据文化、环境动态性和组织灵活性在模型路径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永军 覃秋密 王欢
在当下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的社会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将其融入到企业现有的运行管理体系中,继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现阶段数字技术在各大企业中被运用次数最频繁的方式,是优化企业现有的办公系统,丰富员工的办公形式,促使线下办公模式不再是员工唯一的工作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海波 毛纯兵
在企业数智化情境下,专精特新企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若局限于传统发展思维将面临诸多锁定困境。本文提出以数智技术赋能,重构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欧阳剑
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从新数字化环境下数字人文发展及其内涵的变迁出发,分析了数字人文中的人文学科研究的变革。大数据的思维模式给人文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使人文学科的数字人文研究呈现出大视野、定量化、跨学科、集成化及多维度分析等新特点,给人文学科的数字人文带来了大视野、长时间、大空间等多样化的思维模式与研究视角,形成了大数据时代数字人文研究新的范式,而数字化资料集成与融合及计算机分析成为其数字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
大数据 人文学科研究 数字人文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胡以涛 惠富平
针对农业文化遗产数字信息资源管理及价值再现挖掘,本研究从人文对象数字化实体信息抽取、元数据元素定义与描述规范构建、基于元数据的信息库建设、元数据应用体系构建四个环节,探索了利用元数据方法开展人文对象规范化信息组织的应用过程。文章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为例,提炼了农业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的核心元数据集,选择了国际通用的都柏林元数据(DC)规范,并根据农业文化遗产特点进行元素扩展,采用RDF/XML描述方案,构建一套完整的人文对象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实践表明,元数据方法的采用,有利于对数字人文对象的科学管理与研究应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美华 仝鹏 李静 王延飞
[目的/意义]数智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化应用及管理范式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方法/过程]文章概述了智慧应急的内涵,探讨了数智化时代下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作用机理,并在元宇宙视域下解析了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应用,最后借助元宇宙理念下的技术分类总结了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的管理范式创新路径。[结果/结论]基于元宇宙的4种技术应用类型可以分别实现情报感知、情报刻画、情报响应及情报教育赋能智慧应急的场景应用;还须围绕支撑决策的精准有效性、风险源头治理的正向思维模式、统筹动态响应风险预控以及增强安全韧性几个方面,实现情报赋能智慧应急管理范式创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申姝婧 杨建林
探讨“数智赋能”内涵及“数智赋能”背景下的情报思维培养,为情报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与参考,有助于“数智赋能”的高效实现。本文分析情报学视角下的“数智赋能”基本问题,梳理“数智赋能”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明确“数智赋能”对情报思维培养的新要求,厘清“数智赋能”背景下情报思维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智赋能”过程中需要贯彻情报思维以确保“数智赋能”的质量和效率;需立足于情报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初心,基于顶层逻辑视角明确情报思维培养的实践价值,以针对“数智赋能”对情报思维新要求的理论探索为学理支撑,面向“数智赋能”与国家战略现实需求将完整的情报思维合理融入教学及应用实践之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金飞 孙月平 徐笛
产业数智化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提升产业数智化水平有助于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创新商业模式,协调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区域协调发展有助于缓解区域发展矛盾、减少区域差异和实现共同富裕战略发展目标。现阶段我国各区域间产业数智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软硬件基础薄弱、创新不足、人才培养及流动机制缺乏等问题阻碍区域产业协调配置。通过构建产业数智化发展生态系统平台,研究产业数智化系统响应机制,动态调整供需匹配,推动产业跨界融合,重构产业组织与发展系统,提升区域各产业韧性抵御风险,实现区域经济及产业协调分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产业数智化 动态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高效发展和农村治理有效的基础。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依靠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数字经济赋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探索数字经济与农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力求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发展,不断优化乡村治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翟亚军 王战军
推进教育数字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技术与研究生教育的深度融合,刷新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势”与“事”。站在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高度,紧跟数智时代步伐,准确审视和把握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的因时、因势、因“数”之变。通过数智赋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形态从内容维向功能维、从科层制向平台化的颠覆性变革和重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国青 任明 卫强 郭迅华 易成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进步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融合持续深化的同时,数据治理、高阶智能以及数智赋能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进而引发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跃迁。本文首先刻画了我国信息系统研究的阶段演化框架,讨论研究的"造"与"用"视角、主题跃迁、价值创造特点、方法论范式等。接着,通过凝练对于大数据的认识、揭示管理决策要素转变,探讨了现阶段信息系统研究的若干前沿方向,包括"大数据驱动"研究方法论范式、智能方法创新、人机融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相应的建模思路和求解路径。最后,从数据、算法、赋能的层面,阐释数智化新跃迁的新特征、新挑战、新课题,以期为我国信息系统学界提供前沿探索和研究创新的启发。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大数据驱动 数智赋能 管理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