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1)
- 2023(13053)
- 2022(11311)
- 2021(11071)
- 2020(9274)
- 2019(21973)
- 2018(22407)
- 2017(41713)
- 2016(23821)
- 2015(27135)
- 2014(27546)
- 2013(26762)
- 2012(24485)
- 2011(22202)
- 2010(22704)
- 2009(20740)
- 2008(20663)
- 2007(18296)
- 2006(16656)
- 2005(15095)
- 学科
- 济(82829)
- 经济(82725)
- 管理(71037)
- 业(62682)
- 企(54269)
- 企业(54269)
- 方法(38372)
- 数学(32354)
- 数学方法(31936)
- 中国(28658)
- 财(24921)
- 教育(23509)
- 农(22945)
- 制(21974)
- 学(20386)
- 业经(20141)
- 理论(18713)
- 银(15722)
- 银行(15675)
- 务(15182)
- 地方(15110)
- 财务(15110)
- 财务管理(15072)
- 行(14850)
- 和(14817)
- 贸(14770)
- 贸易(14760)
- 体(14490)
- 农业(14462)
- 易(14370)
- 机构
- 大学(333245)
- 学院(326725)
- 管理(128051)
- 济(121200)
- 经济(117924)
- 研究(110334)
- 理学(108378)
- 理学院(107110)
- 管理学(105355)
- 管理学院(104701)
- 中国(80929)
- 京(73889)
- 科学(67276)
- 财(61936)
- 所(55680)
- 范(51550)
- 师范(51160)
- 江(50641)
- 研究所(50209)
- 中心(49181)
- 北京(48266)
- 农(48196)
- 财经(47512)
- 业大(45547)
- 经(43026)
- 师范大学(41706)
- 州(40896)
- 教育(40893)
- 院(39837)
- 技术(37515)
- 基金
- 项目(210113)
- 科学(164632)
- 研究(161628)
- 基金(147834)
- 家(127076)
- 国家(125864)
- 科学基金(107049)
- 社会(96940)
- 社会科(91424)
- 社会科学(91400)
- 省(82775)
- 教育(80567)
- 基金项目(78262)
- 划(71139)
- 编号(69650)
- 自然(68544)
- 自然科(66801)
- 自然科学(66783)
- 自然科学基金(65553)
- 资助(60985)
- 成果(60123)
- 课题(50135)
- 部(47814)
- 重点(47573)
- 发(44667)
- 创(43412)
- 项目编号(43005)
- 教育部(41441)
- 年(40878)
- 大学(40242)
- 期刊
- 济(141798)
- 经济(141798)
- 研究(109125)
- 中国(74772)
- 教育(66752)
- 管理(50542)
- 学报(48264)
- 财(47568)
- 科学(44807)
- 农(42862)
- 大学(37542)
- 学学(33540)
- 技术(32016)
- 融(29655)
- 金融(29655)
- 农业(29487)
- 财经(23200)
- 业经(22697)
- 经济研究(20834)
- 经(19772)
- 图书(19162)
- 问题(18159)
- 理论(17013)
- 职业(16327)
- 业(16239)
- 实践(15633)
- 践(15633)
- 技术经济(15096)
- 现代(15035)
- 发(14655)
共检索到506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翟亚军 王战军
推进教育数字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数字技术与研究生教育的深度融合,刷新着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势”与“事”。站在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高度,紧跟数智时代步伐,准确审视和把握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的因时、因势、因“数”之变。通过数智赋能,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组织形态从内容维向功能维、从科层制向平台化的颠覆性变革和重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金波 杨鹏
数智时代,在数据赋能和技术赋能双重催化下,档案管理对象进一步向档案数据延伸,档案管理模式向数据化、智慧化方向拓展,学科对象的变化必然引发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重组再造,档案学学科范式亟待重塑。本文立足数智化浪潮,结合档案事业发展态势,探索构建档案学学科范式演化矩阵,将档案学理论发展与档案业务实践置于多元立体的时空范围与生态格局中。当前,档案学学科范式正由传统档案文件史料范式、主流档案信息资源范式向前沿档案数据智能范式运动转化。聚焦档案学理论创新发展与档案事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从价值观“思维意象”、问题域“情境现象”、方法论“场景具象”、理论树“生态景象”、共同体“文明形象”等层面系统缔构档案数据智能范式新图景,塑造与数智时代相适配的档案学学科理论体系与知识创新体系。图2。参考文献36。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孙建军 李阳 裴雷
[目的/意义]思考"数智"赋能时代的图情档变革,为面向未来的图情档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路径指引。[研究设计/方法]在探讨当前图情档学科发展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新一代"数智"环境及其对图情档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并提出关于图情档未来发展的若干思考。[结论/发现]"数智"赋能是图情档发展的新生长点,图情档应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定自信、锻造能力、建构场景,实现繁荣发展。[创新/价值]较为系统地分析和回答了"数智"环境下图情档变革的相关问题,为下一代图情档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建议和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剑 刘运辉
数字智能技术同时从供给侧和需求侧推动着供应链产生深刻变革,为满足客户越来越升级的个性化需求,企业从提供产品到提供集成式、具有开放扩展功能的数字—服务—产品包。在网络化、动态化、虚实结合的供应链基础上,基于相互交叉、相互补充的供需关系,形成了成员间相互依赖、关联互动、共生共存的供应链生态系统。围绕数智化使能运营管理变革,本文通过梳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和演化历程,将供应链生态系统定义为:围绕数字—服务—产品包,由供应链群落的各类主体关联互动而形成的生态系统;随后,从空间视角的拓扑结构、时间视角的动态结构和系统视角的交互结构3个视角提出分析框架;进而,重点考察适应性、涌现性和进化性这3种主要特性;最后,本文指出:供应链生态系统的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参与者行为、产品创造策略、竞争模式等方面。
关键词:
数智化 供应链 生态系统 群落 进化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海波 毛纯兵
在企业数智化情境下,专精特新企业的内涵发生了变化,若局限于传统发展思维将面临诸多锁定困境。本文提出以数智技术赋能,重构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基于《全球研究生教育行动指南》,指出大数据时代我国研究生教育变革的路径:建立符合大数据特征要求的研究生教育数据库;提高基于大数据证据提高研究生管理效力的能力;增加大数据专业培养下一代的数据专家;培养符合大数据人才标准的研究生,提高研究生利用大数据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吴太山
提出并分析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在服务面向、办学类型、平台建设、培养规格、培养途径、教育管理、办学主体、育人方式等八个方面历史性的转变。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模式 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书霞 孙超 冀涛
数智化赋能产教融合呈现“数据化“”平台化“”交互化“”协同化”特征。数智化赋能产教融合需要关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打造基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目标的互惠互生、互利共创的良性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产教融合生态网络。据此提出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提升策略: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丰富产教融合内容;应用数智化技术,重构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要素资源,提高数据应用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万荣国 潘宇 周英皓 罗婷婷
<正>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简称涪陵制药)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以创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为目标,以精益化管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以数智化转型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实现连续11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本刊记者
2021年6月6日,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信息技术驱动行业财务变革"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揭晓了2021年影响中国会计人的十大信息技术的评选结果,并邀请各界嘉宾对入选十项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解读,对潜在影响的五项信息技术进行前景判断。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为本次论坛提供学术支持,《财务与会计》是本次论坛的支持媒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荣 高志豪 魏明珠 王晓宇
[目的 /意义]在学科更名、数字中国建设和新时代背景的非线性叠加效应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生教育应如何转变以适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方法 /过程]首先对数字中国建设内涵和学科更名背景进行阐释,然后以数字中国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引导,提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时代要务与逻辑转向,并探寻学科研究生教育赋能数字中国建设的实际应用场景,明晰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新的历史使命。[结果 /结论 ]学科更名后,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在研究生培养和科研转向方面应该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辅助国家推进高端交流平台建设、数字经济治理、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以及国家文化数字化等重大战略,实现学科内涵的守正与创新、学科使命的责任与担当、学科应用的固本与延伸,为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的国家安全、科技竞争、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提供信息资源管理服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国青 任明 卫强 郭迅华 易成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进步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融合持续深化的同时,数据治理、高阶智能以及数智赋能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进而引发信息系统研究的新跃迁。本文首先刻画了我国信息系统研究的阶段演化框架,讨论研究的"造"与"用"视角、主题跃迁、价值创造特点、方法论范式等。接着,通过凝练对于大数据的认识、揭示管理决策要素转变,探讨了现阶段信息系统研究的若干前沿方向,包括"大数据驱动"研究方法论范式、智能方法创新、人机融合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相应的建模思路和求解路径。最后,从数据、算法、赋能的层面,阐释数智化新跃迁的新特征、新挑战、新课题,以期为我国信息系统学界提供前沿探索和研究创新的启发。
关键词:
信息系统 大数据驱动 数智赋能 管理决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季非 马露露 杨勇 张晓飞
以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BDA-AI)为核心的数智技术具有全面赋能可持续制造(SM)和循环经济(CE)的独特潜力,其协同发展是当前全球生产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目前BDA-AI研究仍集中于技术层面,实证研究匮乏,且极少关注其对于SM和CE的赋能效应。基于制度论、资源观、组织文化和动态能力观等理论视角,构建BDA-AI赋能SM和CE的跨领域研究模型;收集中国装备制造业中231家企业的一手数据,采用PLS-SE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部制度压力(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通过影响企业内部资源(有形资源和劳动力技能)配置,推动BDA-AI采用;BDA-AI对于SM和CE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大数据文化、环境动态性和组织灵活性在模型路径中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丹 何琳
探索数智赋能视域下的数字人文研究,可为“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引领”的数字人文发展提供参考引。文章将研究视角聚焦到数字人文的基础要素“数据基础”、“技术支持”与“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在分析数字人文研究的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技术体系的发展现状基础上,论述人文学科的应用场景与转型。数字人文数据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助推了文学、历史学、艺术学和图博档等传统人文学科的现代转型。同时,数字人文的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包括学术研究的独创性与技术手段的同质化之间的矛盾、人文学者的数字学术需求与实际使用程度之间的矛盾、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的公益性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数智赋能 数据 技术 应用场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晓晶
数智赋能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当前数智赋能乡村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引进数字人才、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强数据支撑体系建设等路径实现突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智赋能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