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55)
2023(8348)
2022(6848)
2021(6295)
2020(5187)
2019(12233)
2018(12252)
2017(22271)
2016(11777)
2015(13872)
2014(14030)
2013(13309)
2012(12241)
2011(11468)
2010(12072)
2009(10714)
2008(10256)
2007(9156)
2006(8347)
2005(7619)
作者
(33587)
(28169)
(28161)
(26801)
(18101)
(13273)
(12845)
(11018)
(10643)
(10057)
(9713)
(9321)
(9231)
(9126)
(8643)
(8552)
(8467)
(8151)
(8020)
(8016)
(7337)
(6957)
(6938)
(6512)
(6382)
(6357)
(6085)
(6030)
(5832)
(5491)
学科
(74041)
经济(74008)
管理(28552)
方法(27941)
数学(25120)
数学方法(24584)
(23311)
(19332)
贸易(19322)
(18831)
企业(18831)
(18680)
地方(17952)
中国(15051)
地方经济(12449)
理论(12397)
(12332)
业经(12293)
(11303)
教学(8944)
关系(8068)
环境(7917)
(7875)
(7845)
农业(7780)
教育(7607)
(7568)
(7562)
金融(7561)
经济学(7549)
机构
学院(177240)
大学(173198)
(83988)
经济(82445)
管理(62982)
研究(60638)
理学(53913)
理学院(53327)
管理学(52037)
管理学院(51715)
中国(43549)
(35493)
科学(33625)
(33203)
(29750)
经济学(27244)
研究所(26835)
(26830)
财经(26663)
中心(25974)
经济学院(24240)
(24042)
(23793)
师范(23622)
(22934)
北京(22677)
业大(22161)
(21973)
(21233)
技术(20599)
基金
项目(110578)
科学(86018)
研究(84785)
基金(76839)
(65407)
国家(64912)
科学基金(55574)
社会(53024)
社会科(50364)
社会科学(50350)
(45244)
教育(42251)
基金项目(38962)
(36630)
编号(35806)
资助(33706)
自然(33629)
自然科(32898)
自然科学(32893)
自然科学基金(32236)
成果(28617)
课题(26297)
重点(25654)
(25375)
(24226)
(23117)
(21936)
大学(21760)
国家社会(21659)
创新(21631)
期刊
(97256)
经济(97256)
研究(56626)
中国(36343)
教育(27333)
管理(25839)
(23997)
学报(21919)
技术(21289)
(21109)
科学(20674)
经济研究(18336)
大学(17854)
学学(16763)
农业(14713)
(14712)
业经(14289)
财经(13882)
(13762)
金融(13762)
问题(13050)
国际(12965)
统计(12229)
(12208)
技术经济(10840)
(10672)
职业(9948)
世界(9872)
决策(9868)
商业(9530)
共检索到274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国华   赵芮熙   郭静  
数智经济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包括:国贸人才的供需错配,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挑战。在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应包括“英语语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通识技术能力+数据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能力。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包含: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重构国贸课程体系、创新国贸教学方式、建设智能教育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淑云  刘学文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特点,剖析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各种能力,探讨了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培养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张迺英   巢莹莹  
数字经济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为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变革,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颠覆性变化。企业需要吸收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数智化人才,以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谋求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获得一席之地。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借助外部力量联合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缺乏能够掌握和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商科人才,这一短板阻碍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数字经济时代,探索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通过分析数字经济时代产教深度融合的新商科人才培养的需求、途径和载体,提出基于现代产业学院虚拟教研室微专业的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远江  邓晓霞  
本文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理论教学、建立和完善实验实习基地及素质拓展互相渗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并从修订教学计划、改革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考证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肖艳玲  王恒久  巩艳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鲁光  孙兴洲  
知识经济给人类社会的经济与生活、政治与军事等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与飞跃, 较前两次科技革命更具有深刻的、革命性的涵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特别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科技知识水平的智慧型人才。本文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培训体系, 如何开发当今时代所必需的高效的人力资源, 并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养与管理, 进一步开发其科技潜力与创造力, 使之成为当今时代的栋梁之材进行了有关论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马仁秒  
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外贸专业人才,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发展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开展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卫军  
本文通过对外贸岗位群工作过程的分析,提炼了外贸专业的核心技能,针对目前中职外贸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完善模拟实训室建设等对策,以改革外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春霜  
现有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教材的选择和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的安排、校内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等诸多方面。对此,文章从招生、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教学、顶岗实习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构建国贸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吴瑛  何辉  
工程造价专业具有实践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阐释、介绍"工学融合工作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定位、组织构架、运行机制;分析"工学融合工作室"实现校企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现产教真正互促融合等创新点。以期把"工学融合工作室"打造成工程造价能力训练平台、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创新平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曲生  
高职高专作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高等职业教育阵地,承担着承上启下的责任,需要通过优化结构,明晰定位,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文科院校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和"盲区"。由于文科专业投入少,可以大班额上课,成本低,效益好,办学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友义  刘国生  王晓敏  
为适应广东玩具行业和国家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我院根据市场需要于1997年率先在全国申报设置电子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玩具专业”),并于1998年开始招生。学院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树立能力本位的思想,对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宣国萍  
高职教育必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正因如此,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与实践的成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翠萍  
在高职院校物流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根据市场的需要,科学有效地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以岗位群为基本依据构建人才培养规格,以制造企业物流为基点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内容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细方向"课程体系应对多样化物流人才需求,同时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