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23)
2023(16275)
2022(13803)
2021(12870)
2020(10843)
2019(24561)
2018(24563)
2017(47251)
2016(25442)
2015(28620)
2014(28565)
2013(28262)
2012(25815)
2011(23067)
2010(23277)
2009(21732)
2008(21396)
2007(19249)
2006(17205)
2005(15121)
作者
(74323)
(62104)
(61583)
(58432)
(39239)
(29613)
(27820)
(24439)
(23529)
(22123)
(21039)
(20858)
(19698)
(19640)
(18981)
(18728)
(18324)
(18265)
(17768)
(17602)
(15442)
(15289)
(15102)
(14379)
(13958)
(13839)
(13789)
(13592)
(12429)
(12410)
学科
(104007)
经济(103868)
(101103)
管理(84684)
(82993)
企业(82993)
(48250)
方法(45342)
数学(35817)
数学方法(35406)
业经(33820)
农业(32165)
(31039)
中国(26823)
(22521)
(21998)
财务(21926)
财务管理(21897)
技术(20846)
企业财务(20725)
(20389)
理论(19804)
地方(19772)
(18723)
(18001)
贸易(17992)
(17876)
(17821)
(17443)
(16968)
机构
学院(367975)
大学(363002)
管理(151954)
(147095)
经济(143973)
理学(131317)
理学院(130002)
管理学(128008)
管理学院(127344)
研究(118013)
中国(91489)
(77155)
科学(73280)
(73131)
(66727)
业大(59500)
(59047)
农业(56283)
(55782)
中心(54768)
研究所(53517)
财经(53106)
(48203)
北京(48028)
(45799)
师范(45347)
(44646)
(42362)
经济学(41787)
经济管理(40950)
基金
项目(248813)
科学(196515)
研究(184610)
基金(180271)
(156014)
国家(154540)
科学基金(134235)
社会(116139)
社会科(109577)
社会科学(109548)
(99117)
基金项目(96180)
自然(87122)
自然科(85134)
自然科学(85113)
自然科学基金(83601)
教育(82964)
(81311)
编号(77020)
资助(72965)
成果(61345)
重点(54415)
(54379)
(53661)
(53175)
课题(51362)
创新(49447)
(47897)
国家社会(47061)
科研(46925)
期刊
(170175)
经济(170175)
研究(104649)
(72533)
中国(72494)
管理(58012)
学报(56959)
科学(53785)
(52546)
农业(49034)
大学(43894)
学学(41695)
教育(38073)
业经(34079)
技术(33638)
(32995)
金融(32995)
财经(25614)
(25146)
经济研究(24429)
问题(22400)
(21859)
技术经济(19648)
科技(19565)
(18662)
现代(17636)
图书(17430)
理论(17277)
商业(17007)
世界(16385)
共检索到543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耀辉   杨万宝   黄东南   汪君  
【目的】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供给主体、数智平台、科技需求主体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数智平台参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多主体行为选择,旨在为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收益矩阵,借助Matlab数值仿真分析,剖析初始意愿、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收益分配等在不同参数下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①假设各主体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收益都为正,非稳定点会沿着鞍点E1(0,0,0)演化,最终达到稳定点E8(1,1,1);②初始意愿的强烈与否决定合作走向,三方初始意愿越强,则“积极合作”的趋向速度越快;③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也是决定合作走向的重要因素,随着显性成本或隐性成本增加,趋向积极合作平衡点的速度减慢;④任何主体分配比例越高,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将越大,但随着某一主体分配比例过高,其他主体选择“积极参与”的概率会降低。【结论】只有创造环境提升各主体的初始意愿、降低合作成本,充分考虑各主体利益分配的均衡性,才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建议通过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数智平台网络、加大对数智平台建设维护的投入力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完善各主体的利益分配机制等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志丹  吴敬学  毛世平  
本文通过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对其在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所获专利授权数明显高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获专利授权数,非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事业型研究单位和国有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农户带动能力,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戴健华  
本文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点之一——示范平台欠缺问题,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新时期背景下破解"三农"难题的角度,阐明了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示范平台应突出区域和产业特色、强化技术集成和管理机制、实行科技企业与科研院校相结合以及"专家-企业-农户"互动的运行机制的构建思路,提出了在建设种植、养殖、加工等基本示范区的基础上,增强教育培训、强化环境保护等功能的设想。并从建立科学组织体系、推进管理制度创新、建立有效保障机制、加速成果引进、拓宽成果转化投入渠道、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法规建设等方面,对构建示范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彬  揭筱纹  郑浩文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并对共生环境及共生环境中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和分析了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并以四川万安石斛产业科技园为例,对基于链共生组织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实效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琳  吴敬学  王敬华  王志丹  
本文在系统研究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状况的基础上,运用指标分解法、层次分析法、极值法和综合评价法,构建了适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对2006-2010年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绩效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了完善转化资金的政策设置、明确转化资金支持的领域定位、拓展转化资金的支持方式和探索提高转化资金使用效率的组织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实行以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途径、多部门和多项科技成果配套的多元化的转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运行机制产生的背景及特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华  王开义  刘忠强  
本文从资金投入量、资金投入布局和资金投入效益三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现状,着重总结和分析了项目的组织与运行机制及在运行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最后针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科学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原  李景岭  
本文从分析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需求特征入手 ,明确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和薄弱环节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笑冰  申强  何忠伟  
本文在完善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不同技术领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性质单位的农业技术成果转化资金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无论是全国整体还是不同地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出波动性上升趋势,北京综合指数最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7.87%;尽管西部地区综合评价指数最低,但其增长率最高。种植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第一,但其单位资金的绩效指数最低;虽然事业型研究单位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绩效综合指数出现了小幅下滑,但其转化资金绩效指数最高,其次是私营企业、大专院校,三者共同构成为我国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恒松  
农业发展的每一个足迹都与科技的进步及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巨大的发展机遇,本文拟对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作一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萌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于网络交易,电子商务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兴盛。而这种新兴的网络交易方式不仅改变了我国的传统购物模式,还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了机遇。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科技也在当今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本文立足于农业科技成果的角度,通过分析电子商务平台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得出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弄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艺丹   洪帅   田学斌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政府引导与助推下,研发单位与企业合作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高校、企业和政府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类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过程中稳定策略的博弈过程,探究稳定策略的形成条件和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并运用MATLAB对博弈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成本是影响高校是否选择与企业合作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不合作”受到的惩罚来说,企业对“合作”得到的政府奖补更加敏感;政府的参与成本越大,参与积极性就越低;降低政府参与引导和高校研发的成本,提高“合作”情况下的奖补和“不合作”情况下的惩罚力度能够有效促进高校、企业与政府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实现策略稳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华宁  薛晋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市场农业下农民组织对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支持农民组织发展壮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农民组织为纽带,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能够破解我国小农户分散经营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