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3)
2023(9312)
2022(7120)
2021(6116)
2020(4692)
2019(10543)
2018(10436)
2017(19389)
2016(10746)
2015(11808)
2014(12048)
2013(11596)
2012(10834)
2011(9924)
2010(10105)
2009(9231)
2008(9095)
2007(8258)
2006(7730)
2005(7474)
作者
(31840)
(26339)
(26261)
(24891)
(16843)
(12471)
(11803)
(10204)
(10140)
(9475)
(9113)
(8735)
(8618)
(8533)
(8216)
(8150)
(7865)
(7670)
(7619)
(7573)
(6827)
(6608)
(6491)
(6099)
(5987)
(5976)
(5932)
(5891)
(5367)
(5230)
学科
(51787)
经济(51742)
(28031)
管理(27873)
中国(20651)
(19650)
企业(19650)
地方(19143)
(17025)
业经(14596)
农业(12116)
方法(12013)
(11929)
地方经济(10391)
数学(9762)
数学方法(9625)
(9605)
金融(9605)
(9598)
银行(9583)
(9388)
发展(9351)
(9327)
(9089)
(8954)
(8945)
环境(8489)
(8441)
贸易(8429)
产业(8365)
机构
学院(152819)
大学(149571)
(63997)
经济(62601)
研究(59479)
管理(53641)
中国(45338)
理学(44402)
理学院(43831)
管理学(43049)
管理学院(42767)
科学(35535)
(34008)
(30444)
(29033)
(27626)
研究所(27282)
中心(26568)
(25722)
(23217)
师范(22991)
北京(22119)
财经(21950)
(21758)
业大(21408)
农业(21182)
(20962)
(19748)
(19360)
经济学(19296)
基金
项目(96208)
科学(75828)
研究(73589)
基金(66742)
(58049)
国家(57504)
科学基金(48863)
社会(46929)
社会科(44507)
社会科学(44499)
(39667)
基金项目(34449)
教育(33100)
(32509)
编号(30784)
自然(28885)
自然科(28196)
自然科学(28192)
(27947)
自然科学基金(27655)
资助(26205)
成果(25500)
发展(22897)
课题(22809)
(22478)
重点(22476)
(20011)
(19979)
国家社会(19499)
创新(18734)
期刊
(82692)
经济(82692)
研究(51597)
中国(39707)
(28096)
教育(23233)
学报(22350)
管理(22243)
科学(21626)
(21095)
农业(19366)
(18267)
金融(18267)
大学(17262)
学学(15920)
业经(15633)
技术(14581)
经济研究(13314)
问题(10938)
财经(10725)
(10350)
(9337)
图书(8319)
世界(7948)
商业(7890)
(7788)
(7665)
论坛(7665)
(7634)
现代(7522)
共检索到254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者婧  
<正>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就是要推进数智化转型,以数字化为基础,智能化产生新价值,最终成为数智企业。数智企业应具备六个特征:客户导向、生态共荣、员工能动、实时感知、数据驱动和智能运营。成为数智企业是为了创造更大价值,使企业有更高的经营绩效、更强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陆岷峰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金融强国的构建与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紧密相连,关键在于构建以数智化为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通过深入分析相关文献,揭示数智化、金融新质生产力、金融业发展及金融强国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数智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重要性,为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当前,金融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数智化不仅推动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创新化,还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构建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的过程中,数智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增强了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优化了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同时为金融科技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强大动力。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数智化技术,重点在于数据驱动的决策、智能化服务体验、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的创新以及风险管理与监控的优化。此外,构建数智化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还需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包括加强数智化技术投入、保障数据安全、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行业合作、加强监管规范以及提升金融人才素质等。通过构建以数智化驱动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可以有效促进金融强国建设和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实现金融行业的智能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的研究与实践应进一步深化对数智化技术与金融业发展关系的认识,不断优化金融发展生态,推动金融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发展迈进。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柔坚  
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也深刻地影响着审计环境、审计对象和审计模式,顺应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已成为审计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从数智化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出发,论述了数智化转型对审计工作的内涵要求,基于审计机关当前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可在优化审计数据生态、提升技术与审计业务协同能力、全员引导培养数智思维、全面统筹数据资源四个方面进一步发力,推进审计机关数智化转型,促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审计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斌元  陈艳霞  
数智化如何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近年来实务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理论上分析数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探讨营商环境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然后以2009-2018年我国内地31个省、市及自治区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上述影响机制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与应用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营商环境在数智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营商环境越优良,数智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同时,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在我国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调节作用显著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锐   薛爽   吴晶   胡诗偲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中小企业S公司如何利用现有信息系统,通过建设业务中台、管理中台和数据中台,实现财务数智化转型。转型后,S公司依托数智化平台,更有效地应用各种管理会计工具,如战略和目标管理、成本管理、全面预算和绩效评价等,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S公司的成功案例为其他中小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中小企业应抓住政策机遇,遵循客观规律,选择恰当建设路径开展财务数智化转型,并深化业财融合,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工具,将数据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曦文  
通过建立强大的供应链网络,流通业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和趋势,及时调整战略,增强流通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12-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使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流通业数智化、供应链韧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流通业数智化显著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韧性在流通业数智化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区域数智化的合作与共建,推动流通、物流、产业链各方利益共同协调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共建共享模式,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月   王凤  
“上云用数赋智”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国有企业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文章遵循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引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上云用数赋智”视角实证检验了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创新发展、经营绩效和共享发展三个层面。进一步地发现基础数智赋能和深度数智赋能均在不同程度提升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后,与公益类国有企业相比,数智赋能的质量提升效应主要体现于商业类国有企业。依据研究结果,国有企业仍需加强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公益类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月   王凤  
“上云用数赋智”作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是实现国有企业高发展质量的关键。文章遵循新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引构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基于测算的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从“上云用数赋智”视角实证检验了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一是数智赋能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创新发展、经营绩效和共享发展三个层面。进一步地发现基础数智赋能和深度数智赋能均在不同程度提升了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后,与公益类国有企业相比,数智赋能的质量提升效应主要体现于商业类国有企业。依据研究结果,国有企业仍需加强数智赋能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提高公益类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周巍   色米热·买买提艾力   穆巴拉克·肖克拉提  
人类文明正在经历立体、多要素、全景式的数智化迁变,在数智迁变时代如何让数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智基于数字素养、数字技术、智慧平台、智能管理和智能监管等五个核心要素形成的有机整体作用于传统公共文化服务,并在智能监管的正向预防和反向调适作用下循环赋能,最终解决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弊端,形成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文章通过理清数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从完善数智化转型政策体系、推进基础设施全面建设,充分释放数字技术红利,打造高质量数智人才队伍,加快组织结构变革、促进多元协同供给,加强新兴技术融合、持续促进产业融合,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构建文化智能监管体系等五个方面,探索数智有效赋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宗庆后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食品饮料行业也已进入降速增长的新常态,连续30年高速发展的娃哈哈同样面临这一重大课题,需要调整发展模式,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从量变转向质变。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立足营养主业,不断进行产品升级。近年来亚健康问题越来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胡德庆   廖小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除具有基本的致富性经济功能外,也具有强化社会保障、传承农耕文化、美化乡村环境、优化基层治理等多维延展性现实功能。数智时代的到来为推进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最先进的第一生产力——数智技术,即“数字技术+智能算法”的集合体。数智技术赋能乡村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包括:地域性市场有限与流通性空间赋能、发展性知识需要与传播性技术赋能、劳动力解放渴求与管理性手段赋能、独立式熟人互助与连接性规模赋能、竞争性能力不足与生产性动力赋能、旧有模式低效运作与综合型模式创新赋能等。面对传统乡村庭院经济空间封闭、产业滞后、布局分散“、小农思维”、资源难取等问题的存在,应以数智技术与庭院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着力从经营主体、技术主体、制度安排、组织服务、环境优化等方面着手,构建长效赋能机制,有效确保数智技术赋能渠道始终畅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世伟  
文章论述图书馆智库面临的挑战,包括图书馆存有库缺智现象、图书馆智库体系缺乏统筹和统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图书馆智库的巨大挑战等;提出图书馆智库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四个面向的定位,包括面向国家的图书馆发展系列战略、面向中国图书馆的重大现实问题、面向亿万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新需要、面向世界图书馆事业发展前沿;建议从决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国际影响力四方面对图书馆智库进行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维龙  李士梅  
从规模、结构和质量三个维度剖析了农业服务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构建广义嵌套空间模型,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农业服务业规模化和结构高级化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发展低质化对其有抑制作用;农业服务业发展低质化主要是由于农业服务定位和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之间不匹配所导致的,进一步提升农业服务业发展质量是现阶段驱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粮食产业由于技术扩散存在正向空间溢出,但受限于区域贸易成本,本地农业服务化"红利"难以辐射周围地区,反而会通过要素竞争对周围地区形成"虹吸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产业政策扶持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助于强化农业服务业对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降低区域贸易成本、提高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则会强化产业互动的正向空间溢出,带动粮食产业区域协调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魏婕  安同良  
本文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点上系统梳理了中国创新之路——典型的技术后发国技术赶超之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世事变迁,中国创新之路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困局和问题凸显。特别是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技术牌"屡被打出,所以中国在技术赶超的后半程需要谨记"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告诫,核心关键在于谋求中国特色的创新驱动之路。本文认为,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未来中国创新之路,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和采纳复杂经济学的思路来提供实际应用,未来中国创新驱动的实践关键在于在复杂性视阈的框架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1+N"多层次创新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