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6)
- 2023(10603)
- 2022(7988)
- 2021(7362)
- 2020(5729)
- 2019(12993)
- 2018(12840)
- 2017(22705)
- 2016(13317)
- 2015(15483)
- 2014(15835)
- 2013(14227)
- 2012(12769)
- 2011(11554)
- 2010(12097)
- 2009(10990)
- 2008(9975)
- 2007(9266)
- 2006(8477)
- 2005(8148)
- 学科
- 济(40954)
- 经济(40914)
- 管理(30066)
- 业(30054)
- 中国(28637)
- 融(25467)
- 金融(25466)
- 企(24129)
- 企业(24129)
- 银(23201)
- 银行(23189)
- 行(22507)
- 教育(20857)
- 农(14578)
- 财(13450)
- 理论(13209)
- 业经(13076)
- 制(12827)
- 方法(12510)
- 地方(12329)
- 中国金融(11026)
- 数学(10411)
- 农业(10286)
- 数学方法(10135)
- 教学(10065)
- 发(9862)
- 学(9709)
- 务(9141)
- 财务(9107)
- 财务管理(9084)
- 机构
- 学院(170724)
- 大学(170436)
- 研究(59652)
- 济(59394)
- 经济(57552)
- 管理(53259)
- 中国(47450)
- 理学(43988)
- 理学院(43387)
- 管理学(42237)
- 管理学院(41897)
- 京(37864)
- 科学(34082)
- 范(33555)
- 师范(33318)
- 教育(32119)
- 财(31684)
- 江(29523)
- 所(29382)
- 中心(29058)
- 师范大学(26936)
- 研究所(26172)
- 北京(24975)
- 技术(24559)
- 州(24384)
- 财经(24208)
- 农(24090)
- 职业(23686)
- 经(21783)
- 院(21588)
- 基金
- 项目(103327)
- 研究(87254)
- 科学(81773)
- 基金(68467)
- 家(57510)
- 国家(56785)
- 社会(51676)
- 社会科(48672)
- 社会科学(48660)
- 教育(48402)
- 科学基金(48205)
- 省(44044)
- 编号(40175)
- 划(37533)
- 成果(35772)
- 基金项目(34490)
- 课题(31773)
- 资助(27446)
- 年(27395)
- 自然(26983)
- 自然科(26322)
- 自然科学(26319)
- 自然科学基金(25819)
- 重点(25257)
- 发(24950)
- 项目编号(24031)
- 规划(23738)
- 性(23714)
- 部(23275)
- 创(22120)
- 期刊
- 济(70000)
- 经济(70000)
- 研究(63709)
- 教育(57929)
- 中国(49083)
- 融(31615)
- 金融(31615)
- 财(25817)
- 农(23497)
- 学报(22862)
- 技术(20951)
- 管理(20061)
- 科学(19709)
- 大学(19034)
- 职业(17143)
- 学学(15882)
- 农业(15021)
- 财经(11984)
- 业经(11960)
- 技术教育(11561)
- 职业技术(11561)
- 职业技术教育(11561)
- 经济研究(10720)
- 坛(10422)
- 论坛(10422)
- 图书(10398)
- 经(10392)
- 发(9054)
- 问题(8736)
- 理论(7819)
共检索到286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贺书霞 孙超 冀涛
数智化赋能产教融合呈现“数据化“”平台化“”交互化“”协同化”特征。数智化赋能产教融合需要关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打造基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目标的互惠互生、互利共创的良性协作关系,形成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产教融合生态网络。据此提出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提升策略:探索产教融合新思路,丰富产教融合内容;应用数智化技术,重构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要素资源,提高数据应用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蒿楠 郭一凡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科技创新和资源共享等领域开展的深度合作。当前,结合区域特征和产业结构探索差别化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各地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河南省在产教融合政策区域化解读、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贡献了区域化的推进机制与视角。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河南省 区域化 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实施方案》围绕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问题,对于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意义重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利锋 王佳
以区块链技术赋能产教融合创新,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区块链技术基于自身的开放性、独立性、去中心化、安全性等特征和优势,为赋能产教融合创新创造了条件。基于区块链技术赋能产教融合的动因和优势分析,提出区块链技术嵌入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搭建基于产教融合需求和实践特征的区块链信息平台,建立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产教融合智能合约,构建充分适应区块链技术特征的产教融合治理和运作模式,健全产教融合学习成果记录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产教融合 智能合约 多元治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铁杰
<正>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具备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导向、可持续性的成果转化链条与更为紧密的社会关联,不仅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驱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1])。2023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中明确指出“新增200所左右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2])。这些大政方针将应用型大学建设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更加重要位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冬平
党的十九大要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从浅表融合转向深度融合,但现实中,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正在遭受低效、无力的困扰,有效、有为的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创新模式必须及时登场。基于对社会人"自私基因"和"利己动机"的尊重,文章引入社会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范式",从"微圈"角度构建了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双园内嵌、三维联动"模式。与此同时,在实践中构建了"顶天立地式"的精准导航系统并作为行动指南,试图超越现有客观条件限制从而在职业院校"微圈"内运行一套产教深度融合的"微模式",最终驱动国家职业教育产教"宏观圈"内的真正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鸿 赵昕
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线,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分析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产教融合类43个获奖成果,其所呈现的特色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实体化运作为核心的机制体制创新、以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产业学院为载体的办学模式改革、以标准为引领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以专业群建设为核心的专业教学改革五个方面。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已进入以创新为引领的新阶段,职业院校应紧紧把握时代发展大趋势,聚焦“校热企冷”等难点问题,深化改革创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志远
产业发展和城市水平是“产城教”融合的基础条件,教育是实现“产城融合”的出发点、连接点和落脚点,三者通过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与提升、人才的储备与创新,推动城镇产业整体的升级与完善。职业院校作为供给侧,提供人才、技术,以实现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价值,企业作为需求侧,通过使用人才、技术,以提升自身经济效益,两者形成以人才、技术为主要媒介的供需关系。实现“产城教”融合的三螺旋结构,需要三方的分工与协作,最终达到知识空间、共识空间和创新空间的融合,实现跨越式区域创新,促进区域发展,探索出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改清
智能化生产是"工业4.0"概念的核心,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义。鉴于智能化生产系统对技术技能人才工作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式及人才培养体系均无法适应智能化工作模式的要求。因此,需要构建从中等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深度校企合作的高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构建工作系统分析与职业能力研究结合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提升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智能化工作模式的适应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思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颇受关注。新时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途径。由蒋新革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史出发,讨论市场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从制度保证的角度解决对外开放的实施问题。本书选题新颖且有较强实践性,论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治理体系等改革内容加以探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金林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国际化办学改革,树立国际交流合作品牌等方面开展办学实践。在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背景下,未来职业院校国际化产教整合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明确产教合作方向;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机制,推进高水平协同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汝珍
中国智造是中国制造发展的重点领域,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产业之一。产教融合是促进教育与产业有效衔接的重要途径。由于智造业发展环境复杂,相关产教融合理论指导比较缺乏,自身组织系统不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价值体现不明确,职业教育内涵升级走向不明确等问题,不利于智能制造环境中的产教融合工作开展。有必要深入理论研究,明确产教融合价值,细化相关标准体系,形成产业公共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和智能产业向高端化转移。
关键词:
中国智造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困境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波 杨晓蝾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存在的目标定位模糊、教材内容单一、软硬件保障不足、校企协同不畅、考核评估不尽合理等问题,提出产教融合视野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对策:建立清晰的目标体系、建立多元的内容体系、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建立和谐的协同体系、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邵坚钢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于探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具有较好的适切性。依据该理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路径包括利益相关者的甄别分类、战略制定、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间接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类;相应战略包括彰显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主导地位、发挥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导向作用、利用边缘利益相关者的调适功能;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方式包括厘清多元关系、开展契约合作、聚焦政策支撑。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华 方向阳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产教融合不仅有利于产教主体的共同发展,还能将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文章从"政府、职校、企业"三方主体的视角阐述产教融合的内涵、意义,分析了产教融合中"政府体制机制支撑不足、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主动性不强"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三方主体”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