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1)
2023(4067)
2022(3470)
2021(3441)
2020(2566)
2019(6136)
2018(6271)
2017(10347)
2016(6481)
2015(7708)
2014(8191)
2013(7444)
2012(6817)
2011(5926)
2010(6226)
2009(5156)
2008(5530)
2007(5119)
2006(4396)
2005(4064)
作者
(16993)
(13678)
(13555)
(13114)
(8733)
(6766)
(6617)
(5511)
(5371)
(5290)
(4719)
(4686)
(4559)
(4490)
(4361)
(4273)
(4202)
(4130)
(4002)
(3953)
(3584)
(3578)
(3512)
(3345)
(3299)
(3248)
(3125)
(3028)
(2895)
(2850)
学科
管理(18332)
(15415)
(14901)
经济(14877)
(13881)
企业(13881)
教学(11773)
理论(8573)
(8387)
学法(7721)
教学法(7721)
(6760)
财务(6748)
财务管理(6724)
教育(6413)
企业财务(6335)
学理(5775)
学理论(5775)
中国(5440)
(5303)
(5232)
业经(4359)
方法(4320)
(4183)
(3748)
银行(3744)
(3437)
(3416)
组织(3305)
农业(3208)
机构
学院(80880)
大学(76325)
管理(23784)
研究(22879)
(21095)
经济(20093)
中国(19147)
理学(18677)
理学院(18381)
管理学(17769)
管理学院(17596)
(17212)
(15985)
职业(14935)
技术(14908)
(14451)
科学(14382)
(14359)
师范(14255)
(13295)
中心(12134)
(11681)
教育(11655)
北京(11241)
(11187)
师范大学(10793)
技术学院(10778)
职业技术(10588)
财经(10095)
研究所(9923)
基金
项目(43885)
研究(38847)
科学(31521)
基金(24899)
教育(22798)
(20688)
(20464)
编号(20259)
国家(20164)
社会(18273)
成果(18197)
社会科(16923)
社会科学(16920)
科学基金(16835)
(16039)
课题(15602)
(14283)
基金项目(12809)
项目编号(11783)
(11180)
资助(10729)
重点(10650)
规划(10324)
研究成果(10286)
自然(10101)
大学(10081)
自然科(9812)
自然科学(9812)
(9695)
(9688)
期刊
(30726)
经济(30726)
教育(29333)
研究(26654)
中国(26455)
(15523)
技术(12680)
学报(10934)
管理(10683)
(10660)
职业(10279)
大学(8832)
(8248)
金融(8248)
科学(8188)
图书(7916)
学学(7334)
农业(7038)
技术教育(6888)
职业技术(6888)
职业技术教育(6888)
财会(6434)
书馆(5987)
图书馆(5987)
会计(5944)
业经(5709)
(5351)
论坛(5351)
财经(4984)
通讯(4713)
共检索到140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建平  
本文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且可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国梁  黄秋娴  邢义虎  
文章介绍了"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改革,包括:以典型数控铣削加工为例,设计了包括工艺分析与加工方案制定、数控程序编制和仿真、三维数控实验平台的机械结构和伺服驱动的认知、零件实物加工、加工成品检测、程序完善和分析的教学项目;融合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了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汇报和组间互鉴互评机制;建立了"以组为单位定排名区间,以个人为单位定贡献差值"的分组考核方法等。教学效果表明,该项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业务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韦富基  
通过零件数控车削加工课程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取得的成效探究,揭示高职院校数控专业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雍照章  冯志军  朱明松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等几部分。开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需要结合本区域职业岗位要求,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本等课程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谋划专业课程设计思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与要求、学生个性特点等提出课程实施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丰  黄登红  
讨论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确保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质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武强强  武乐强  沈亮  陈响  寇文军  李国剑  
分析了数控雕刻技术应用到工程训练过程的必要性,以西北民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设的数控雕刻实训课程为基础,阐述数控雕刻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对推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  李玉兰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催生了社会各方面对于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高职院校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开始着力培养数控专业人才,数控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随之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文章指出数控教学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实践性,而当今的数控教学模式却常常对此理解不透、重视不够,有鉴于此,在揭露旧有教学模式弊端的基础上从两大方面指出了构建实践性数控教学模式的基本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董亮  刘旭红  高静萍  刘保华  
在经过数控化改造的卧式车床上,利用数控加工的特点,通过数控加工程序实现在加工过程中对机床原有误差的自动补偿,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得以提高.试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加工的机械零件,其加工精度可超出机床的原控制精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军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教育部也正在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无锡机电高职作为一所五年制高职校,在这方面做出了实践尝试,归纳总结出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对实施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组织管理、评价体系等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海丽  
数控专业的学习对学生的数学基础及数学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让数学知识与数控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本文通过创设专业情境、工作项目以及专业案例教学,使数学知识在数控专业中学以致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数学知识与数控专业知识学习的"双赢"局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在新一轮职业教育改革中积极探索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制度,努力寻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任务引领的有效结合点,借鉴现代企业"跟单"生产经营管理的方式,提出并形成了"跟单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任务为引领,以产品加工项目为载体,凸显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效果明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葛艳娜  
在高职数控专业引入德国切削机械师培养计划的实践中,遇到如何调整培养计划将双元制模式进行本土化,以及有关工具与方法不匹配的问题。比较而言,原数控专业与德国切削机械师专业在培养计划、考核方法、师资培训等子系统存在显著差异。从系统论出发,可以通过上述各级子系统之间的有效沟通,完成自我建构。在调查需求的基础之上,制定培养计划,提出考核方法,输送技师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志斌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紧扣职业学校要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厦门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依托,将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关联起来,借鉴现代学徒制,提出了"请进来,送出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以厦门市集美轻工业学校为例,从课程体系、师资建设、运行管理三方面对数控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朝山  
针对教育部提出"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产教深度融合"要求,应用社会交换学理论,分析原因,提出重视校企合作对等性理念;打造校企协同利益共同体,提高互惠合作依存度;完善双主体育人机制,实现校企合作运行公正高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互惠交换,实现双主体共育人才、共同发展,破解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有校无企、有工无学、有岗无习"问题,探索"双元制"本土化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莉洁  宋健辉  
"做中教、做中学"是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形成的一种很好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学生技能形成规律,实时地运用做中教与做中学,是职业学校教师在有效地完成学生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岗位需求为主要目的,实施做中教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为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培养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