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9)
2023(7613)
2022(6333)
2021(5866)
2020(4886)
2019(10790)
2018(10860)
2017(19818)
2016(10467)
2015(11542)
2014(11797)
2013(11306)
2012(10421)
2011(9229)
2010(9288)
2009(8460)
2008(8437)
2007(8015)
2006(6823)
2005(5834)
作者
(30177)
(25331)
(24749)
(23553)
(15755)
(11777)
(11289)
(9679)
(9477)
(9035)
(8459)
(8437)
(8054)
(7924)
(7784)
(7581)
(7471)
(7352)
(7323)
(6908)
(6318)
(6175)
(6109)
(5790)
(5649)
(5621)
(5547)
(5420)
(5185)
(5072)
学科
(39769)
经济(39729)
管理(39066)
(37811)
(34556)
企业(34556)
技术(16662)
方法(12873)
(12130)
业经(11931)
中国(11788)
技术管理(11779)
(10811)
(10550)
产业(10309)
地方(10091)
数学(9917)
数学方法(9801)
(9028)
理论(8432)
(8272)
(8178)
财务(8152)
财务管理(8135)
(7882)
银行(7862)
企业财务(7751)
(7520)
(7144)
金融(7137)
机构
学院(145578)
大学(141402)
管理(57525)
(57367)
经济(56111)
理学(49111)
理学院(48605)
研究(48063)
管理学(47902)
管理学院(47606)
中国(36507)
(29934)
科学(29184)
(27452)
(23836)
(23733)
(23416)
中心(22487)
研究所(21426)
业大(21182)
财经(20889)
(18982)
(18725)
技术(18651)
北京(18502)
农业(18317)
(18059)
(17850)
师范(17585)
经济学(16485)
基金
项目(98807)
科学(78632)
研究(75181)
基金(68925)
(60098)
国家(59543)
科学基金(51660)
社会(47348)
社会科(44980)
社会科学(44973)
(43002)
基金项目(36915)
(34428)
教育(34240)
自然(31972)
自然科(31280)
自然科学(31269)
自然科学基金(30756)
编号(30357)
(27270)
资助(25990)
成果(24904)
创新(24396)
(22692)
课题(22489)
重点(22476)
(20528)
(20081)
(19677)
国家社会(19237)
期刊
(67529)
经济(67529)
研究(42359)
中国(35770)
管理(25427)
(23136)
(21750)
学报(21607)
科学(20503)
教育(20415)
大学(16574)
学学(15636)
技术(15279)
农业(14694)
业经(12933)
(12696)
金融(12696)
经济研究(10723)
科技(10685)
财经(10214)
(9063)
问题(8304)
(8285)
技术经济(8085)
(7738)
论坛(7738)
商业(7249)
(7198)
职业(6976)
(6820)
共检索到224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锡友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机床第一消费大国,第四生产大国。但国产高档数控机床自主原创能力不强,迫切需要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水平的提升。因此,迅速提升数控机床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机床工具企业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乃静  张炳清  张华胜  
当前自主创新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核心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性选择。本文以济南二机床自主创新实践为例,在对企业创新所面临的产业环境、国内外竞争态势以及企业的优劣势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培育和增加自主创新能力的作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实效,重点对企业创新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最后对我国机床行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是一种长期投资,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决策,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和代价,甚至承担很大的风险。现在我们很多产业尽管经济规模得到了迅速壮大,但技术一直是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的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明显缺少底气,核心技术的缺乏,成为国内企业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桎梏。因此,肩负起技术创新的“主体”使命,是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戴德余  
相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深刻和丰富,同时也是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的现实要求。创新能力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起关键作用。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创新人才,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优化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环境是以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云贤  
佛山是位于珠三角腹地的我国著名制造业城市,2006年GDP达到29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070亿元,GDP占广东省的1/9和全国的1/72强。近年来,在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同时,佛山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变革。要顺利实现这些变革,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除了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最根本的因素还是要实现企业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恒信  崔剑  
从城市创新体系的理论分析入手,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在构建城市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地方政府的参与原则及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纪珍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荣见  
文章首先从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开发机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研发经费投入上探索了奇瑞公司自主创新体系;其次探析了奇瑞公司基于内部创新、协作创新、融合创新、自主学习和创新培育之间有效组合的自主创新策略;最后给出奇瑞公司独特的自主创新体系与策略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燕  
本文在界定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西部构建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指导思想、原则与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磊  郑丕谔  李京  王中权  朱连泰  
加快建设、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要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影响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努力建立一个既能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够提升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有效动员能力;既能够激发创新行为主体自身活力,又能够使各部分有效整合的新型国家创新体系。当前要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在政策上、体制上有所突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振京  
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技术创新。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创新是指包括原创性发明、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三个阶段的技术变革。而从国家层面来理解,创新不仅局限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变革、进步,而包括制度的、经济的、社会的进步。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创新基础结构即创新要素的建设;二是由公共和私有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系统的建设。只有把创新要素建设和创新网络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到利用国际资源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才能形成我国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海波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和两者的相互作用。本文构建了一套四阶层框架结构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合的评价方法——熵值法,并以江西省高技术产业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做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宗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高职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发展高职教育,有利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业创新水平,打破发达国家建立的技术壁垒,也有利于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