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2)
2023(13396)
2022(11650)
2021(10651)
2020(8980)
2019(20362)
2018(20239)
2017(38131)
2016(20383)
2015(22456)
2014(22016)
2013(21319)
2012(19333)
2011(17370)
2010(17407)
2009(16486)
2008(15953)
2007(14461)
2006(12240)
2005(10715)
作者
(56345)
(47281)
(47191)
(44917)
(29714)
(22550)
(21415)
(18288)
(17398)
(16601)
(15839)
(15750)
(14812)
(14559)
(14430)
(14403)
(14321)
(13985)
(13600)
(13448)
(11538)
(11387)
(11193)
(10755)
(10622)
(10497)
(10443)
(10320)
(9407)
(9279)
学科
(78000)
经济(77926)
管理(66020)
(61740)
(52466)
企业(52466)
方法(36623)
数学(31142)
数学方法(30840)
(22474)
(21586)
中国(20894)
业经(19078)
技术(18841)
(16870)
环境(15385)
地方(15151)
农业(15079)
(14988)
贸易(14979)
(14574)
(14553)
(14125)
财务(14090)
财务管理(14059)
理论(13891)
(13494)
企业财务(13311)
(13013)
银行(12986)
机构
学院(284982)
大学(282751)
(114149)
管理(113699)
经济(111795)
理学(98983)
理学院(97947)
管理学(96276)
管理学院(95757)
研究(88857)
中国(67466)
(58258)
科学(55461)
(51913)
(44689)
(43288)
中心(43033)
(42463)
财经(42038)
业大(41899)
研究所(39555)
(38061)
(37182)
师范(36809)
北京(35805)
农业(35145)
经济学(34952)
(34019)
(32275)
经济学院(31732)
基金
项目(195839)
科学(155964)
研究(144706)
基金(142509)
(123689)
国家(122657)
科学基金(106522)
社会(92829)
社会科(88001)
社会科学(87977)
(78327)
基金项目(76339)
自然(68486)
教育(66992)
自然科(66920)
自然科学(66904)
自然科学基金(65736)
(65363)
编号(59364)
资助(55928)
成果(47111)
(45846)
重点(44098)
(42691)
(42190)
创新(41951)
课题(39929)
国家社会(38381)
科研(37538)
教育部(37047)
期刊
(122264)
经济(122264)
研究(76124)
中国(52876)
学报(41899)
(41608)
管理(41289)
科学(39716)
(39453)
大学(31655)
教育(31002)
学学(29655)
农业(26961)
技术(25724)
(22685)
金融(22685)
业经(22334)
财经(20328)
经济研究(19563)
(17497)
问题(15714)
(15347)
技术经济(15054)
科技(14982)
图书(14771)
商业(13839)
(13431)
(12854)
理论(12837)
统计(12720)
共检索到4037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微微  蔡玉胜  陈阳阳  
数字经济时代下,创新生态系统构成主体之间呈现复杂的动态竞合关系,政府补贴与监管对创新主体的价值共创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构建包含核心企业、合作企业与政府的三方博弈模型,利用MATLAB模拟不同参数变化下三方博弈的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开创性创新资源、协同创新系数、投机系数、违约惩罚、政府补贴等因素对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行为具有影响。为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不同主体博弈的演化稳定均衡,企业要加强开创性创新资源建设,增强对外合作主动性;建立企业间良好的信任机制,强化创新资源安全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激励作用,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二元交互”转向“网络系统”。文章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和顾客三方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可能损失小于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成本时,系统最终演化至三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理想演化稳定状态。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潜在收益、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核心企业为激励顾客创新给予的奖励均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明显影响。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艾志红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价值共创的研究视角从传统的“二元交互”转向“网络系统”。文章构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和顾客三方主体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数字平台、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的可能损失小于不参与时的潜在损失、顾客参与价值共创的收益大于可能的成本时,系统最终演化至三方主体参与价值共创的理想演化稳定状态。灵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平台潜在收益、核心企业参与价值共创所需支付的额外成本、核心企业为激励顾客创新给予的奖励均对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明显影响。其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多主体参与价值共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菊红  王昊  张雅琪  
服务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价值创造模式,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首先,在明确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的基础上,将价值创造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促进者和服务接受者。其次,引入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演化均衡状态及其收益进行刻画。最后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服务生态系统共创收益与均衡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价格弹性在服务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直接影响服务化的收益状况和系统的均衡状态;在不对系统收益分配进行调控的情况下,价值滑移降低了系统价值共创的效率,均衡状态的收益值低于系统最大收益值;对系统的收益分配进行调控能够提升价值共创效率,奖励策略能够决定系统的最终演化状态,而惩罚策略则能够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纪慧生   Asmita   吴小梅   姚树香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系统成为制造企业新的创新范式,探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有助于促进制造企业创新升级。【设计/方法】基于价值共生共创视角,以比亚迪为研究案例,探讨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结论/发现】制造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演化经历了从简单线性式创新生态系统到中心辐射式创新生态系统再到网络共生式创新生态系统3种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推动了核心企业与参与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由寄生共生为主向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为主转变,以及价值逻辑由价值创造为主向价值共创和价值共赢为主转移;共生关系与价值逻辑的演化具有动态适配性,推动核心企业的生态位由重叠到分离,实现企业由生态补位者到生态主导者再到网络共生者的转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吴永娇  佘升翔  
针对服务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给出了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共创单元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一类价值共创单元的共生作用系数为正,即有利于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时,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数量得到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价值共创单元数量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定轩  吴永娇  佘升翔  
针对服务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研究的不足,建立了服务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给出了价值共创单元共生演化模型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条件,最后对服务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服务生态系统中不同价值共创单元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一类价值共创单元的共生作用系数为正,即有利于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时,该类价值共创单元数量得到发展;反之则不利于价值共创单元数量的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艺璇  成琼文  李紫君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载体,受到学界和实业界广泛关注。技术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创新生态系统价值主张不同,资源配置与协同合作方式也不同,导致价值共创实现路径存在显著差异。依据共生理论主体—网络—环境研究框架,构建技术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组态模型。以7家核心企业及创新合作伙伴为案例分析对象,采用fsQCA方法探究两类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第一,两类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路径各有2条,核心条件不同,条件之间的匹配关系也不同。第二,两类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实现路径具有通用型特征,受主体创新能力、创新网络嵌入与数字环境3个层面耦合作用的影响。第三,无论是技术主导型还是市场主导型创新生态系统,参与者创新能力均作为必要条件出现,成为价值共创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价值主张异质性视角探究技术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差异,有利于深化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解与认知,为企业基于不同价值主张实施价值共创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丁志刚  黄依青  徐薇洁  高峰  
数字经济时代,贸易金融生态系统作为价值创造载体,其价值不再局限于贸易金融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使用价值,而是逐渐发展为系统内各方主体互动共同创造的价值。如何平衡系统内各方主体的关系实现系统的价值共创,成为该领域研究关注的重点。为此构建了价值共创演化博弈模型,对相关主体的博弈行为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对金融供需双方收取费用的情形下,该费用比例系数对金融供需双方选择积极合作策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金融供需双方的投机活动收益超过一定限值时,系统会出现价值共毁现象;贸易金融服务平台对消极合作金融供给方的监督惩罚以及对积极合作金融供需双方的补贴,都对供需双方选择积极合作策略有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贸易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治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君  任腾飞  戈兴成  贾倩  
为探索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新思路,从生态学视角考察资源型城市的创新生态系统。从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资源、创新环境4个层面明确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驱动因子,构建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的关键驱动因子识别模型;分析各驱动因子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并类比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过程,将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划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分化期4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内关键驱动因子和集聚机制、扩散机制的作用机理,揭示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金对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企业容易受到其他驱动因子的影响,创新体制及政策对其他驱动因子的影响度最大,企业和技术创新的中心度最大;资源型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随着演化状态的提升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创新资源的集聚和扩散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戈兴成  季璐  
促进数字经济产业与创新生态系统深度耦合、实现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字经济产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和演化阶段,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数字经济产业聚集、数字经济产业群落、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数字经济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之后,按照“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更新期”的演化路径,由低级化向高级化不断演化,维持着系统的稳定。因此,应通过加强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系统主体结构以及构建系统发展政策体系等推动数字经济创新生态系统有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芳  饶德坤  游静  何晓敏  
结合"创新3.0",基于技术、市场和社会生态位构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框架;采用生物进化理论描述各生态位影响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模型,并通过8家新材料上市公司的演化来验证模型的适用性。演化仿真结果表明:技术生态位与企业发展并非线性相关,企业应根据政策和市场情况确定合适的研发费用率;市场生态位与企业发展正向相关,但对以研发费用率为代表的技术生态位影响不大;社会生态位与企业发展正向相关,但受限于市场和技术生态位,在其到达一定程度后对企业发展影响较小。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元  吴梅丽  苏芳  
伴随技术发展,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涌现,但现有研究对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缺乏讨论。本文通过对科大讯飞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过程开展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技术积累阶段、技术开放阶段以及技术赋能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中,表现出不同的技术特征,这些技术特征分别支撑不同的资源编排手段以及价值共创模式。在技术积累阶段,企业通过资源结构化,形成整合式价值创造模式;在技术开放阶段,通过资源能力化塑造共享式价值共创模式;在技术赋能阶段,则通过资源杠杆化形成赋能式模式。本文由此提出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不仅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及资源编排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还对其它基于技术资源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岩  
近年来,创新生态系统与价值共创行为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基于双元创新的视角,讨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影响价值共创的实证研究相当有限,其内在的机理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探究。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引入双元创新这一调节变量,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双元创新与价值共创的关系模型,利用189家信息产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双元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对价值共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对价值共创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静林  穆荣平  张超  
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已成为学界、政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议题。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概念内涵、行为模式及动力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发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价值创造核心主体、价值创造服务主体和价值创造推动主体等具有共生关系的价值创造共同体在某一主体协调下,围绕共同价值主张,为实现主体间互惠共赢而形成的复杂适应行为;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交换—关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分析框架,挖掘“契约型”“关系型”“经济互惠型”和“社会协商型”4类价值共创行为模式;指出“开发—保护—释放—重组”的适应性循环和“互惠、协商、公平、信任”的交换规则是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及重要保障。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