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7)
- 2023(17688)
- 2022(15129)
- 2021(14404)
- 2020(11816)
- 2019(27294)
- 2018(26965)
- 2017(52418)
- 2016(28515)
- 2015(32271)
- 2014(31764)
- 2013(30526)
- 2012(27817)
- 2011(24900)
- 2010(25036)
- 2009(22575)
- 2008(21565)
- 2007(18896)
- 2006(16476)
- 2005(14069)
- 学科
- 济(107999)
- 经济(107883)
- 管理(82435)
- 业(77854)
- 企(64878)
- 企业(64878)
- 方法(51815)
- 数学(45352)
- 数学方法(44560)
- 农(31134)
- 中国(29057)
- 财(28462)
- 业经(25438)
- 地方(21757)
- 学(21552)
- 农业(20752)
- 贸(19814)
- 贸易(19805)
- 理论(19701)
- 易(19269)
- 制(19225)
- 务(18219)
- 财务(18131)
- 财务管理(18095)
- 技术(18077)
- 企业财务(17132)
- 和(17051)
- 环境(16833)
- 银(16111)
- 银行(16077)
- 机构
- 学院(389065)
- 大学(386802)
- 管理(156663)
- 济(152103)
- 经济(148747)
- 理学(136540)
- 理学院(135067)
- 管理学(132368)
- 管理学院(131641)
- 研究(124688)
- 中国(92621)
- 京(81111)
- 科学(77184)
- 财(70064)
- 所(60429)
- 农(59585)
- 中心(58538)
- 业大(57198)
- 江(56719)
- 财经(56404)
- 研究所(55206)
- 范(52600)
- 师范(52160)
- 经(51472)
- 北京(50790)
- 农业(46302)
- 院(46210)
- 州(45936)
- 经济学(45154)
- 技术(42677)
- 基金
- 项目(272341)
- 科学(215239)
- 研究(202648)
- 基金(196542)
- 家(170171)
- 国家(168709)
- 科学基金(146299)
- 社会(125849)
- 社会科(119257)
- 社会科学(119228)
- 省(107098)
- 基金项目(103528)
- 自然(95367)
- 教育(95248)
- 自然科(93175)
- 自然科学(93155)
- 自然科学基金(91429)
- 划(90058)
- 编号(84699)
- 资助(81422)
- 成果(68403)
- 重点(60777)
- 部(59938)
- 课题(58225)
- 发(58134)
- 创(57066)
- 创新(53034)
- 项目编号(52195)
- 科研(51910)
- 教育部(51877)
- 期刊
- 济(160638)
- 经济(160638)
- 研究(111878)
- 中国(71583)
- 学报(58001)
- 管理(56644)
- 农(53812)
- 科学(53580)
- 财(52552)
- 教育(51251)
- 大学(45092)
- 学学(42187)
- 农业(37408)
- 技术(37228)
- 融(33079)
- 金融(33079)
- 业经(28209)
- 财经(26239)
- 经济研究(25944)
- 经(22430)
- 图书(20900)
- 问题(20582)
- 业(18902)
- 技术经济(18458)
- 科技(18306)
- 统计(18218)
- 理论(18037)
- 版(17442)
- 现代(16990)
- 商业(16841)
共检索到557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杨兰
本研究基于PISA2015校长调查,聚焦数据驱动的决策是如何落实学校领导力进而拓展(或削弱)学校自主权的。与已有研究将数据驱动的学校决策视为一个同质性对象的做法不同,本研究区分了外部和内部评价数据的学校决策,并借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讨论和分析了三条数据影响学校自主权拓展的路径。结果表明,外部评价数据驱动的决策对于学校自主权的直接影响是负面的,内部评价数据驱动的决策对于学校自主权的直接影响虽然是正向的,但不如由外部到内部数据依次驱动的第三条道路作用明显。据此认为,第三条路径有助于学校合理地运用外部力量,应对变革过程中固有组织文化的抵抗以及校内专业力量不足的现状,并逐渐培养学校自主发展的内部动力。外部和内部评价数据辩证关系的发现,也挑战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将决策过程简化为"数据-信息-知识"的模型。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范勇 王寰安
学校自主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性要素,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十分复杂。本文以PISA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层线性模型方法考察学校自主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自主权与管理自主权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显著,人事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不仅对学生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正影响,它对能力较差学生群体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政府应进一步落实学校自主权,尤其要赋予学校人事自主权和教学自主权,同时也要完善权力监督机制与问责机制,共同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长征 赵西萍 李怀祖
在Gonzalez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经理自主权变量研究企业在R&D投入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模型不但能够解释企业R&D投入水平高低的决策,还可以解释企业R&D活动启动与否的决策。理论分析与实证数据表明,由于经理与股东之间的偏好和利益存在差异,经理自主权水平的不同对企业R&D投入决策结果将产生显著影响,对于经理自主权越大的企业,启动R&D活动的概率越低,且R&D投入水平越低。就R&D投入现状而言,中国企业的经理自主权普遍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中国企业治理结构中内部制衡的弱有效性,导致以经理为代表的内部人过度控制企业。因而适度控制经理自主权、合理安排经理与股东之间的权力配置是保证有效R&D投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宁波
根据学校的学业水平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领导策略,是校长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手段。基于断层线性回归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校长在教育目标管理和教师教学激励两个方面的时间投入,对于学校科学成绩的积极影响同时体现在高、中学业水平的学校当中。然而,校长在教师专业引领和教师参与治理赋权两个方面的时间投入对于各种学业水平学校科学成就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校长在教育领导中的时间投入对于学校科学成绩的影响,存在总体趋势的影响和局部趋势的影响两种情况。仅仅依靠校长在教育领导中的时间投入,无法从根本上改进学业表现最差的学校。排名居中的学校更有可能通过校长的教育领导获得小幅度的成绩提升,而加强教育目标管理是学校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顾小清
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否显著提升了学生素养及学业水平,是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对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的测试数据,本文旨在从教育信息化视角探讨和分析我国四省市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并侧重考察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及应用对学生素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学生家庭背景和学校生源背景后,生均计算机数对乡村学生数学、阅读及科学素养都有微弱的正向影响,但对城市学生素养的影响显著为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学生在常规教学工作日上网时间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琪 傅强 林荫华
基于个体效应随机前沿模型和2005-2012年我国41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计算银行的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并采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我国现行的主要审慎性监管指标与银行效率的非线性关系。研究表明:(1)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对银行效率均具有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2)流动性比率对银行效率的抑制作用呈边际递增性;贷存比对银行效率具有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3)拨备覆盖率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贷款拨备率对银行效率具有边际递减的促进作用。总体而言,按我国现行标准实施的审慎性监管没有造成银行效率损失,但单纯依靠提高审慎性要求的监管方式不可持续。
关键词:
审慎性监管 银行效率 门限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寅 刘勤
新一代数字技术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迈入数字化转型阶段,同时也加速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必将对我国会计职能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全面设计人工智能对会计职能转变的调查问卷,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模式与技术特征,结合会计基本职能、会计扩展职能、会计转型职能等会计职能维度,研究人工智能对会计职能转变的现状与趋势。基于科学严谨的调查问卷结果及其系统全面的数据分析,归纳了人工智能对会计职能转变的研究发现与研究启示,总结了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会计职能转变的可能趋势,为人工智能对我国会计职能转变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会计职能 调查问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胡雯华
政策利率向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传导效率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关键环节,针对这一关键环节,本文将央行沟通公告区分为明确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定量公告和未明确操作目标的定性公告,实证研究不同形式的央行沟通公告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定量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定性公告影响不显著。在所有定量公告中,“小纸条”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提升作用最显著。本文进一步构建沟通语调变化和文本相似度指标检验“小纸条”提升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路径。结果表明,“小纸条”沟通语调变化通过制造“新信息”提高公共信息精度,增强公众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信任度,对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产生影响。相邻“小纸条”间相似的沟通习惯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公众准确理解货币当局意图,提高公众对公共信息的理解准确度,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上述结果证明,定量公告有助于提升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且央行沟通精度越高,政策利率引导效果越明显,“小纸条”具有常规货币政策沟通工具的效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材荣
本文运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2004—2013年共十年数据,对我国27个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外商直接投资程度、产业集聚度进行测算,并利用静态面板回归和动态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整体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但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还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中高技术行业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形成优势最有潜力的行业;(2)我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变化不大,但其总额提升速度迅猛;(3)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业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但其大小程度及变化趋势在不同行业之间有着明显差别;(4)静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FDI渗入程度越高,产业集聚程度越大,越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伟健 张乐
利用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样本期内,财政教育科技支出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直接投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消费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均不明显;财政企业税与个人税收均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财政教育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支持整体经济R&D投入,从而促进创新,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速国外知识与技术溢出;财政企业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企业税会抑制企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改革 生产率 创新 复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伟健 张乐
利用1999—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样本期内,财政教育科技支出有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直接投资、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消费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均不明显;财政企业税与个人税收均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财政教育科技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能够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支持整体经济R&D投入,从而促进创新,间接作用表现为教育科技支出可以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加速国外知识与技术溢出;财政企业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作用表现为企业税会抑制企业从事创新的积极性,间接作用表现为企业税通过阻滞FDI流入,从而不利于内资企业对国外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吸收;为发挥财政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改革应先于直接政策支持。
关键词:
财政政策 改革 生产率 创新 复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晗 苏岚岚 孙同全
着力提升农户韧性、增强农户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缓冲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测度农户韧性,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实证探究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对农户韧性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及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能够提升农户韧性,尤其是改善了小农户的缓冲能力与学习能力;以采用电商与社会化服务表征的市场化衔接对农户韧性的提升作用大于以嵌入农业龙头企业或参与合作社表征的组织化衔接的影响。机制分析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改善市场交易与促进治理参与是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衔接现代农业对位于不同粮食功能区小农户韧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对只种植粮食作物和兼种粮食与经济作物小农户的韧性有提升作用,且对于文化建设投入多、宜居水平高的村庄以及信息化条件好的家庭,衔接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韧性的效应更大。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探索构建农户韧性培育体系、完善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健全农村要素市场及交易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桂荣 许佳佳 崔玉坤
本文基于对72所中等职业学校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了封闭式管理对于中职学校学生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封闭式管理增加了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但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成绩,以及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知识技能获得感、行为表现、流失率等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同时,从学生毕业后的状况看,封闭式管理虽然提高了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的概率,但却减低了毕业生的初职起薪和工作满意度,对学用结合程度、工作岗位发展空间和工作稳定性也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封闭式管理的学校虽然有"封闭"的形式,但在一些管理环节上却相对缺乏育人性。因此,本文认为,封闭式管理并非是提高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绝对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创新的关键不是模式创新,而是要真正做到管理育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卓 张秀娥
大学生创业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创业激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愿。本文从创业激情视角,结合情绪理论和认知理论,构建了创业激情、创业自我效能、创业风险感知和创业意愿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六省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SPSS和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分析了创业激情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促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激情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引导创业实践;创业自我效能、创业风险感知在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关于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间关系的研究,目前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本文首次以我国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索和证明了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鲸 罗楚亮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带来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就业者与岗位匹配的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就业匹配质量低意味着个人和社会的人力资本不能被充分利用,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生产力损失。提升就业匹配质量是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社会网络是劳动者求职过程中的重要资源。文章首先通过理论模型分析社会网络对就业匹配质量的影响机制,然后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对农村背景人群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有助于降低过度教育概率,提高人力资本配置效率,这一结论在以是否有家谱或族谱和春节期间来拜访的亲友家数作为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中仍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主要通过信息传递和提升人际信任度作用于就业匹配质量。文章认为,减少职业搜寻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降低搜寻摩擦对于提高就业匹配质量和缓解结构性矛盾都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就业匹配质量 社会网络 过度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金融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吗?——基于三变量Pr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
改善经济环境有助于提高农民合作社治理效率吗?——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延长退休年龄有助于改善养老保险的偿付能力吗?——基于精算模型的模拟分析
基于经理自主权的报酬业绩敏感性模型构建与分析
政府规模和法治水平有助于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吗——来自G20国家面板数据分析
提高碳生产率有助于出口质量提升吗——基于166个经济体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教育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创业收益吗?——基于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三阶段估计
强化农地产权有助于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吗?——基于异质农户能力的理论建模与实证检验
创业导向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吗——基于创业导向型企业高管胜任特征的中介效应
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收入吗?——基于内生转换模型和合作社服务功能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