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6)
2023(9805)
2022(8512)
2021(7665)
2020(6656)
2019(15210)
2018(14920)
2017(29763)
2016(15554)
2015(17648)
2014(17093)
2013(17013)
2012(15800)
2011(14254)
2010(14176)
2009(13578)
2008(13636)
2007(12226)
2006(10892)
2005(10099)
作者
(41318)
(34632)
(34420)
(32928)
(22258)
(16467)
(16047)
(13220)
(12978)
(12552)
(11832)
(11777)
(11123)
(10965)
(10848)
(10627)
(10131)
(10118)
(10114)
(9873)
(8753)
(8234)
(8219)
(8047)
(7918)
(7686)
(7597)
(7595)
(6774)
(6619)
学科
(65975)
经济(65869)
管理(52749)
(47969)
(40953)
企业(40953)
方法(32856)
数学(28744)
数学方法(28567)
(26031)
(22814)
贸易(22804)
(22183)
(21784)
税收(20316)
(20146)
(16964)
中国(16396)
(15833)
财务(15808)
财务管理(15776)
(15207)
企业财务(15025)
业经(14849)
(12722)
金融(12720)
(11790)
银行(11785)
(11578)
(11134)
机构
大学(226305)
学院(222265)
(102630)
经济(100920)
管理(88557)
理学(75956)
理学院(75286)
管理学(74478)
管理学院(74035)
研究(69756)
(56583)
中国(55182)
(45304)
财经(43534)
(39455)
科学(34484)
经济学(33807)
(33134)
中心(33037)
(32318)
财经大学(32251)
经济学院(30927)
北京(28229)
研究所(28107)
(26094)
(25792)
商学(25684)
商学院(25452)
业大(25292)
(25152)
基金
项目(141882)
科学(113817)
研究(109813)
基金(107297)
(90615)
国家(89935)
科学基金(78788)
社会(73957)
社会科(70591)
社会科学(70579)
基金项目(55622)
(51237)
教育(49882)
自然(46835)
自然科(45836)
自然科学(45829)
编号(45222)
自然科学基金(45060)
资助(44259)
(43279)
成果(39392)
(33802)
(33766)
国家社会(32497)
重点(31111)
教育部(30718)
人文(30065)
(29718)
项目编号(29630)
(29512)
期刊
(107040)
经济(107040)
研究(73841)
(45694)
中国(39548)
管理(31656)
学报(28063)
(24356)
金融(24356)
科学(24314)
大学(22443)
(22415)
财经(21965)
学学(20781)
(19928)
经济研究(19553)
国际(19084)
(18674)
教育(18072)
(16794)
技术(16244)
(15810)
问题(15562)
业经(15500)
农业(14635)
税务(14038)
图书(12924)
理论(12241)
世界(12042)
财会(11546)
共检索到344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房超   沈雨婷  
一直以来,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税收流失十分严重,国际贸易中尤为如此,数据跨境流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提出增值税自我执行机制的边境失效问题,然后以“中国-新西兰原产地电子信息交换系统”为例,考察海关信息的跨境流动对国际贸易中增值税逃税的抑制作用。基于2014~2021年中国和新西兰各自报告的HS6位码层面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海关信息交换系统运行之后,相比于非消费品类别,逃税可能性更大的消费品类别的逃税规模显著下降。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其他诸多干扰因素以及多项检验下均保持稳健,这意味着海关信息交换能够显著抑制国际贸易逃税。机制分析发现,海关信息交换主要通过抑制低报价格渠道减少逃税,而非抑制低报数量渠道或错标HS分类渠道。基于这些研究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关注消费品类别逃税、扩大海关信息交换国家范围以及重视数据流动的税收征管价值三条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黄琳琳  
数字金融时代,金融科技的创新离不开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并由此产生通过国际贸易法规制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问题。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很早就受国际贸易法的规制,并在近年逐渐凸显。当前,国际社会对于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国际贸易法规制形成了多种发展模式,如欧盟的隐私保护优先的限制性流动模式、美国的经济利益优先的自由流动模式以及中国的主权和安全优先的谨慎适用模式,但发展模式的不同并没有妨碍国家或地区间的自由贸易协定通过日常经营活动下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自由条款、例外条款以及数据存储本地化条款等对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进行规制。在此背景下,为推动金融数据多边贸易规则的形成,我国可在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贸易法规制发展模式方面求同存异,在制定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贸易条款时吸收并纳入国际规则,并加强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国际贸易法规制的国际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熊治  
本文聚焦人员跨境流动的经济效应探讨人员跨境流动如何通过“软信息”传递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发展。在识别策略方面,我们以免签入境政策作为可验证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人员跨境流动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使企业进口沿着扩展边际实现增长,在产品侧促进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与资本品贸易;作用机制是“软信息”流动引致信息成本下降,具体表现为降低搜寻成本以筛选高质量贸易关系,降低信任成本使贸易效应动态持续扩大;且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人员境内流动便利化的互补性有助于该作用。本研究意味着“软信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人员流动在高质量开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施炳展  熊治  
本文聚焦人员跨境流动的经济效应探讨人员跨境流动如何通过“软信息”传递促进中国进口贸易发展。在识别策略方面,我们以免签入境政策作为可验证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识别人员跨境流动对中国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员跨境流动便利化使企业进口沿着扩展边际实现增长,在产品侧促进一般贸易、高技术产品与资本品贸易;作用机制是“软信息”流动引致信息成本下降,具体表现为降低搜寻成本以筛选高质量贸易关系,降低信任成本使贸易效应动态持续扩大;且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人员境内流动便利化的互补性有助于该作用。本研究意味着“软信息”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资源,人员流动在高质量开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洋   梁正   宋博   卓子寒  
本文应用2019年7月—2022年4月生物医药领域跨境数据流动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的表现特征,并考察跨境数据流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跨境数据流入次数远高于流出,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中与发达国家间的数据双向流动更为频繁;跨境数据流动显著促进了我国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贸易,这一作用尤其体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所在地;从贸易决策来看,跨境数据流动促进了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的调整,但并未显著扩大出口贸易范围。本研究初步呈现了跨境数据流动现状及其影响效应,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规制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世杰  涂冰晶  蔡祖国  
基于2004—2016年的出口产品数据,计算每类产品在此期间出口的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运用4个反补贴代理变量测算中国出口产品遭遇的反补贴状况,就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出口边际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中国出口繁荣与反补贴相共存的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常以增加出口总值作为首要应对策略,稳定出口目的地市场份额,形成反补贴对中国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但这一措施并未真正促进对中国出口贸易更为重要的扩展边际。因而,不存在所谓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凌远  
本文利用2003~2006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外向与内向FDI存量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的外向FDI与进出口均存在互补关系,因此外向FDI具有贸易创造效应,其中又以出口创造效应为甚,从而使我国的外向FDI具有"净出口"效应;而内向FDI与进出口的关系都不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小芬   张坷坷   王雅琦   杨措  
推动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是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动力。数字金融作为数字化手段与金融服务的融合,对于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2—2019年省份—国家层面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数据,通过构建省级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考察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和份额,且对金融发展禀赋较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非国际四大货币经济体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和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促进作用更大。数字金融主要通过金融渠道与贸易渠道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其中,金融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提升货币结算效率使得人民币交易成本降低,贸易渠道表现为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使得企业贸易市场份额增加,这两方面均能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强数字金融发展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厘清了数字金融与对外贸易本币计价结算之间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及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新  邢双美  韩承斌  
跨境电商既是全球数字贸易时代加速到来的内在驱动,又是中国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还是中国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文章基于2011~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视为准自然实验,采取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跨境电商发展效应。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能促进本地跨境电商发展,还能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地区跨境电商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与信息集聚、贸易成本、市场开放和创新驱动密切相关,自由贸易试验区对跨境电商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内陆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省份表现得更加明显。随着以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跨境电商发展显著提升了本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有利于中国制造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以上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背景下,文章的研究结论既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提供理论支撑,又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提供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震  赵春明  李宏兵  
本文使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与工商企业注册数据,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涵盖的试点城市为依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地区就业效应。研究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地区整体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强。机制分析表明,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可以显著促进城市出口增长和企业创业活力,进而提高劳动力需求。拓展分析发现,当地数字经济与电信业务的发展会促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稳就业效应的发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就业效应在当地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雪楠  赵宣凯  孙宝文  
已有研究认为,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了贸易成本、促进了企业出口,但是对于跨境电商平台降低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还没有直接的证据。本文应用中国最大的中小企业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2013—2016年的国际、省级和行业级别的跨境出口数据以及相关宏观数据,从出口目的国和出口生产地双重视角判别跨境电商中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贸易的规模及结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跨境电商能够有效降低国际贸易中的固定成本(如市场规模),但对可变成本(如关税)更加敏感;(2)跨境电商有助于克服生产的固定成本,对生产的可变成本(如劳动力成本)更加敏感;(3)互联网发展水平对跨境电商的规模和结构占比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克服了诸多贸易成本因素的阻碍,拓展了贸易边界;同时跨境电商为非沿海省份、高附加值行业提供了国际贸易的新机遇。本文为跨境电商促进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更直接的新证据,并为我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顺   柯依敏   江涛  
我国高度重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出一系列鼓励发展政策,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对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的产业链和生态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就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一般贸易出口总值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对一般贸易出口总值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通过影响机制分析发现,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通过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地区创新水平对一般贸易出口总值产生促进作用。鉴于此,应高效优质建设综合试验区、重视综合试验区效果的区域异质性、优化园区内的监管和服务,以促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夏杰长   张雅俊  
跨境数据流动作为国际数字贸易治理的核心议题,其规制是数字贸易规制的关键环节。当前,跨境数据流动治理范式间存在显著的分歧乃至冲突,新的数字空间竞争和“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基于工业经济时代治理逻辑构建的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受到严峻挑战,存在数据流动壁垒、治理诉求差异、国际规则碎片化、现行税收征管制度滞后、跨境数据判定难度大等跨境数据流动规制困境。为充分释放数据自由流动带来的数字红利,中国应基于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主要困境,借鉴国际经验,从破除数据流动壁垒、平衡数据安全和数据自由流动的诉求、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贸易协定制定、优化跨境数据流动税收征管体系等路径入手,统筹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保障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构建跨境数据流动信任体系,积极回应数字贸易规则与数据全球治理,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疆   盛斌  
在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要素与资产,对数据的控制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跨境数据流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从订购到交付的各个环节,并从贸易成本、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效率等维度全面重塑未来的国际贸易。基于此,各国出于个人隐私保护、产业发展、国家安全等目的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差异化监管。文章从产业利益、监管重心和监管框架三个维度对比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等核心经济体的国内监管模式差异,并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治理规则进行全景考察,继而提出中国参与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慕菡   陈建国   张连众  
本文通过对我国污染产品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经标准化处理后的贸易差额和贸易份额的定量计算,得出我国在改革开放20年的对外贸易中,存在污染的跨境转移。并针对不同的污染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