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7)
- 2023(12818)
- 2022(10406)
- 2021(9486)
- 2020(7976)
- 2019(17351)
- 2018(17034)
- 2017(32651)
- 2016(17305)
- 2015(18954)
- 2014(18124)
- 2013(17668)
- 2012(15869)
- 2011(13947)
- 2010(14182)
- 2009(13677)
- 2008(13791)
- 2007(12719)
- 2006(11264)
- 2005(10545)
- 学科
- 业(85752)
- 企(80275)
- 企业(80275)
- 管理(74239)
- 济(72613)
- 经济(72495)
- 业经(30125)
- 财(28985)
- 方法(28649)
- 农(25155)
- 务(21268)
- 财务(21249)
- 财务管理(21224)
- 制(20953)
- 技术(20480)
- 企业财务(20121)
- 数学(20105)
- 数学方法(19937)
- 中国(18822)
- 农业(18179)
- 体(15718)
- 划(15183)
- 策(14890)
- 理论(14792)
- 和(14044)
- 技术管理(13884)
- 体制(13798)
- 银(12636)
- 银行(12624)
- 企业经济(12608)
- 机构
- 学院(244588)
- 大学(239654)
- 济(106091)
- 经济(104181)
- 管理(102879)
- 理学(87850)
- 理学院(87099)
- 管理学(86152)
- 管理学院(85673)
- 研究(74042)
- 中国(61554)
- 财(54318)
- 京(49383)
- 财经(41829)
- 科学(40089)
- 江(38745)
- 经(37906)
- 农(36088)
- 中心(34986)
- 所(34772)
- 经济学(32097)
- 业大(31476)
- 财经大学(30698)
- 研究所(30528)
- 北京(30483)
- 州(29940)
- 商学(29602)
- 商学院(29337)
- 经济学院(28900)
- 农业(27802)
- 基金
- 项目(157436)
- 科学(128100)
- 研究(121817)
- 基金(116682)
- 家(98907)
- 国家(97964)
- 科学基金(87676)
- 社会(81292)
- 社会科(77232)
- 社会科学(77217)
- 省(62192)
- 基金项目(61367)
- 教育(54309)
- 自然(53411)
- 自然科(52250)
- 自然科学(52240)
- 自然科学基金(51391)
- 划(50030)
- 编号(48862)
- 资助(44853)
- 创(39947)
- 成果(39229)
- 制(37458)
- 业(36316)
- 创新(36238)
- 部(35068)
- 重点(34644)
- 国家社会(34602)
- 发(33686)
- 课题(32632)
- 期刊
- 济(124603)
- 经济(124603)
- 研究(74158)
- 中国(51614)
- 财(47807)
- 管理(45955)
- 农(35291)
- 科学(30766)
- 学报(28974)
- 融(25079)
- 金融(25079)
- 大学(24382)
- 农业(23905)
- 技术(23843)
- 教育(23420)
- 学学(23034)
- 业经(22484)
- 财经(21844)
- 经济研究(19065)
- 经(18923)
- 问题(15689)
- 业(15050)
- 技术经济(14837)
- 财会(14225)
- 现代(13094)
- 科技(12639)
- 会计(12569)
- 商业(12035)
- 贸(11913)
- 世界(11744)
共检索到377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泰晔 张振刚
数据赋能是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本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对数据赋能的内涵进行阐述;从数据感知、智能认知、动态决策、精准执行4个维度构建了数据赋能的逻辑框架;从数据赋能的逻辑框架、制造业企业创新的5个模块、企业创新能力提升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数据赋能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过程机理。
关键词:
数据赋能 制造业企业 创新 过程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新平
现阶段,企业智能制造应用不断深化,数据量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如何在驱动生产过程中对传统生产组织结构产生冲击?聚焦于这一问题,通过双案例研究,本文构建了数据——应用——组织结构创新的理论框架。本文研究发现,生产模块化是支撑个性化生产的重要前提,物联网应用是强化生产过程协同的关键基础,智能辅助系统应用是促进员工自组织的必要条件。这些发现一方面贡献于智能制造环境下组织结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对中国政府和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 数据赋能 组织结构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福 何佳华 刘俊华 长青
场景链赋能制造业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机理仍不甚清晰。为此,以制造业场景化典型代表福田汽车为例,采用案例研究与程序化扎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掘和提炼场景链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的机理和路径。结果表明:(1)制造业基于“人货场”主导逻辑演变,借助“商业场景—消费期望—商业情境”的三维一景适配,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动态匹配视角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2)制造业通过“产品功能—服务效用—场景体验”的价值主张转变,延伸后服务市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通过链式场景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3)制造业基于用户消费期望及其变化,借助“供应链—价值链—场景链”三链融合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4)制造业基于“货”主导逻辑,通过供应链信息共享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基于“人”主导逻辑,通过供应链数据挖掘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基于“场”主导逻辑,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基于“人货场”主导逻辑演变形成的动态能力赋能商业模式生态化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燕
从技术学习与追赶的视角,对发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及汽车四个产业的成长历程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制造业在技术学习与追赶中呈现出四个特点,即制造工艺先于研发能力进步、本土市场竞争"有控制"但部分"失控"、"制度型市场"提供重要的学习追赶空间、新型举国体制取向。这些特点背后的逻辑遵循有:多元利益主体的复杂动态博弈、部分协调失败与短期绩效目标对战略的叠加性侵蚀、分散的行政决策模式和地方分权体制等几重制度安排。研究结果对我国推进制造业掌握核心技术再造优势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学习与追赶 新型举国体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光灿 马莉莉
中国已跻身制造业全球价值网络核心区,但却面临着强竞争力与强脆弱性共存的产业链二元悖论困境,工业互联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正在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发力点。在大国博弈和新技术变革的背景下,工业互联技术及基础设施依据自身资本特性、技术特性和数字特性为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赋能,提升制造品服务化产出和非制造品服务化产出,并催生不同类型的服务环节独立衍生以反哺制造母体,增加制造业企业服务价值。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目的是实现价值链升级,工业互联通过赋能制造业服务化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以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改善产业链脆弱性和破解产业链二元悖论难题,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政府在新产业兴起的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差异化公共服务供给引导新型制造业现代化体系构建、新业态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和价值观赋予,以此完善经济治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勇 林旭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产业,其腾飞是我国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工业4.0对制造业发展有四个根本性影响,即工作模式信息化、人社交互显著化、生产方式个性化及制造业服务化。工业4.0触发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将引起我国人才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即需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需对其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及培养模式主动调适,同制造业新要求相协同,这催生我国职业教育发生本质性变化,即建立纵横交错、融创联动、同频共振的职业教育核心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贺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跃进的攻坚期,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是确保我国跻身世界级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把握时代契机,通过数字经济“鼎新革故”赋能产业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价值创造和分配的逻辑发生改变,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打破边际递减规律,生产模块化激发架构创新。这些变化从要素、价值、技术、资源全方位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创新提供新思路。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基础路径包括数据要素驱动、底层技术推动、新型商业模式和产业组织变革带动以及跨产业联动等;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产业创新的具体路径包括以优化区域布局弥合“数字鸿沟”以及以行业选择破除“卡脖子”技术封锁。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产业创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光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就是数字化。为此,文章从价值契合关系、技术路径与价值体系、价值创造路径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创造逻辑与实践路径。其一,从数字技术的理念、功能、重要作用以及增加企业价值等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关系,讨论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契合关系。其二,从数字技术的价值驱动引擎、赋能路径、价值体系和模式耦合等价值赋能视角,阐释了数字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与价值体系。其三,从数字技术驱动智能制造、赋能销售增收节支、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提高智能决策能力、从广度和深度优化价值管理流程以及提升制造企业生态价值六个价值创造渠道,探索了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创造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光强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资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为全面理解和发挥数据资产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关键作用,文章从数据资产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关系、数据资产的价值体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源泉、数据资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等三个视角,阐释了数据资产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创造逻辑;并基于价值创造逻辑,提出了数据资产能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能力,数据融合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资产的研发改进、生产协同及市场配置三类价值效应,企业的结构、效率和创新三重价值维度,数据、业务和价值融合三个价值层面,供给侧、生产运营和需求侧三大价值环节,产品、企业和产业三层价值领域等七个方面的价值创造路径,以期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敬勇 王盛丹 薛丽达
数据资产是企业的核心战略资源,在对其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泄露、歧视性分析、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为了保障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被引入数字治理研究领域。基于此,本文从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目标、原则、要素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逻辑框架,以推动理论体系的发展。进一步地,围绕企业数据资产审计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企业数据资产审计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价值,提升数据资产质量。
关键词:
数据资产 审计 审计目标 审计本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戴克清 陈万明 蔡瑞林
以服务为主导逻辑,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沈阳机床厂八十三年发展历程进行质性研究,依托个案访谈、案例分析以及文献研究,经过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展开对案例的纵向发掘。研究揭示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中,共享模式创新的前置环境和运行机制两大构念,具体阐释了技术变革、市场环境、管理变革和创新战略四个维度的基本内容,由此构建服务型制造企业共享模式创新实现机理的典范模型。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共享经济 模式创新 扎根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小艳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数字经济是构建信息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先导力量,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要素和重要推力。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已显示出强大的科技优势、强劲的后发优势、领先的平台优势和广阔的市场优势,两者融合发展已初显成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发展模式、基础设施、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需要构建转型生态体系、夯实转型基础支撑、优化转型制度环境、强化转型人才支撑,为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转型 理论逻辑 现实基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季与点 李振东 陈劲 张海荣
聚焦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创新战略,探讨云资源视角下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初创期与稳定发展期两阶段双元数字创新活动平衡问题。首先,通过既有文献分析揭示两种数字创新活动共存时的底层交互机理。其次,以资源拼凑与资源协奏为基础理论,探讨数字化转型初期,中小企业基于云资源拼凑视角形成两种数字创新能力的路径机制,并分析数字化转型稳定期,中小企业基于云资源协奏视角选择双元数字创新战略的适配机制,以此形成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地,通过案例分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两阶段云资源管理与创新活动,验证云资源拼凑与协奏理论对中小企业两阶段数字化转型及创新活动的匹配性。最后,提出数字化转型两阶段下云资源赋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全景式路径机制,为中小企业制定双元数字创新战略及培育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与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新波 孙浩博
聚焦数据赋能推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边界与具体内容,为企业进行数据赋能自诊自检、了解自身数据应用状况提供科学的工具方法,促进制造业企业借助数据实现转型升级。基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遵循“文献综述→参考架构→评估框架→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赋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成熟度模型”的技术路线,在理清数据赋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数据价值链理论演进的基础上,遵从成熟度模型的设定原则,从数据赋能准备度、数据赋能深入度、数据赋能提升度3个维度开发构建制造业企业数据赋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的数据赋能水平进行打分;同时构建相应的数据赋能成熟度等级划分模型,分为引领标杆级、提升优化级、综合集成级、成长规范级和初始规划级。未来将不断修正该评价指标体系与成熟度模型,进一步提高其普适性与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