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4)
2023(15892)
2022(13339)
2021(12528)
2020(10523)
2019(24110)
2018(23681)
2017(44914)
2016(24331)
2015(27460)
2014(27526)
2013(26972)
2012(24643)
2011(22180)
2010(22177)
2009(20531)
2008(20571)
2007(18392)
2006(15858)
2005(14110)
作者
(71222)
(59472)
(59330)
(56635)
(37943)
(28770)
(27241)
(23298)
(22698)
(21359)
(20322)
(20149)
(18960)
(18707)
(18598)
(18594)
(18347)
(17718)
(17296)
(17207)
(14669)
(14668)
(14548)
(13733)
(13489)
(13261)
(13257)
(13242)
(12126)
(11980)
学科
(99647)
经济(99549)
管理(72513)
(67743)
(57129)
企业(57129)
方法(48404)
数学(41832)
数学方法(41246)
(27843)
(26365)
中国(25137)
业经(22083)
(22022)
理论(18614)
(18527)
财务(18471)
财务管理(18422)
地方(18284)
(17958)
农业(17791)
企业财务(17537)
(17450)
贸易(17443)
(16925)
(16562)
技术(15010)
环境(14666)
(14644)
银行(14595)
机构
大学(351625)
学院(350990)
(139281)
经济(136194)
管理(134846)
理学(116577)
理学院(115318)
研究(113916)
管理学(113068)
管理学院(112432)
中国(86099)
(73691)
科学(72071)
(65319)
(58968)
(57700)
中心(53927)
(53297)
业大(53169)
研究所(52451)
财经(52390)
(47524)
农业(46704)
(45933)
北京(45922)
师范(45362)
经济学(42897)
(42744)
(41449)
财经大学(38966)
基金
项目(236988)
科学(185639)
研究(171464)
基金(171053)
(150195)
国家(148929)
科学基金(127322)
社会(107000)
社会科(101389)
社会科学(101356)
(93451)
基金项目(89993)
自然(83608)
自然科(81646)
自然科学(81616)
教育(80674)
自然科学基金(80125)
(79038)
编号(70990)
资助(70596)
成果(57394)
重点(53901)
(52367)
(50535)
(49703)
课题(48499)
创新(46347)
科研(46184)
教育部(44850)
大学(44499)
期刊
(149409)
经济(149409)
研究(96974)
中国(66583)
学报(57840)
(53193)
(51909)
科学(51384)
管理(48474)
大学(43180)
学学(40385)
教育(39811)
农业(35160)
技术(32547)
(28705)
金融(28705)
财经(25788)
业经(24695)
经济研究(23780)
(22231)
问题(19808)
图书(19767)
(18916)
(17526)
技术经济(17488)
统计(17379)
理论(16178)
资源(16004)
(15980)
财会(15857)
共检索到51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海贝   陈衍泰  
数据资源已被广泛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许多企业对于数据资源投资能否真正增强竞争力和提升业绩仍然存在疑虑。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数据资源投资发展动态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华数传媒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详细考察了其数据资源投资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数据资源投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与积累阶段、数据整合与共享阶段以及数据应用与创新阶段。在不同的数据资源投资阶段中,实物期权逻辑视角下的高管认知和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组织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共同影响动态能力的演化路径。本文将这一演化路径概括为“实物期权视角下的认知觉醒—资源编排理论下的行动革新—动态能力的跃迁升华”的迭代更新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感知能力—数据驱动的获取能力—数据驱动的重构能力”三个动态能力维度的持续演进。通过这一框架,不仅丰富了大数据情境下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理论,也为企业的数据资源投资和公共部门数字基础建设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奚路阳  程明  
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传播生态的变革,也为营销领域带来全新的机遇。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产业实践,网红经济兴起的背后有其传播逻辑和商业逻辑,其本质是价值观和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当前网红经济商业模式日益清晰,产业系统已然形成。但其在发展上还面临核心链接尚未稳固、同质化严重、盈利能力不足以及先天道德缺失等一系列风险。只有通过强化网红传播平台的核心地位、推进网红IP化与平台的品牌化发展、不断创新盈利模式、完成道德净化等,才能保障网红经济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使之高效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柯昌文  王宗军  
文章对有关自然资源投资中应用实物期权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探讨了资源商品价格、储量估价、勘探阶段的信息投资期权、开发阶段的PSS模型、生产阶段的Smith和McCardle模型,并指出资源商品的价格过程、储量价值与资源商品价格的关系、生产项目的价值函数、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业绩计量、投资项目的权利义务框架及投资项目有关义务的建模等问题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长丰  
高职院校作为一种组织,其内部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会演化成不同层次的结构体系,而不同层次的资源对高职院校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组织"动态能力"战略观理论认为,组织只有形成独特的竞争能力,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高职院校资源结构层次要努力朝着战略资源独特能力成形阶段发展。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光曦  
现有的联盟不稳定研究大多从单一视角考察战略联盟不稳定问题,其中资源依赖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视角。基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的相关研究详细分析了导致战略联盟不稳定的原因,但没有明确界定该理论在分析战略联盟不稳定成因时使用的两个重要概念"共同依赖"和"不确定性"的内涵。基于实物期权理论视角的相关研究虽然对不确定性持积极的态度,但没有清晰解释战略联盟不稳定的成因,并且在评价战略联盟作为实物期权的价值时忽视了伙伴依赖和伙伴行为不确定问题。本文对资源依赖理论的新进展和实物期权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进行了整合,以更好地解释联盟不稳定的成因。在构建和拓展基本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实物期权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佳臻   弓越   王晓光  
智慧数据是破解目前文化遗产领域数据资源庞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困境的重要手段。文章探索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如何在资源建设中逐步凝练,并在智慧服务应用中实现,从而激活文化遗产价值,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文章选取国内外文化遗产数据资源建设与服务应用相关项目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文化遗产价值创生的逻辑与路径,首先明确参与主体、数据资源、数据标准、支撑技术四个价值创生核心要素;其次分析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从数字化、数据化、智慧化到场景化的建设流程中,其价值激活、价值聚合、价值挖掘与价值释放的价值创生环节;最后从资源建设、服务应用、价值表达三个方面对文化遗产智慧数据价值创生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促进文化遗产智慧数据提质增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韬  姚晨  胡海洋  
选择优客工场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演绎了创业者在共享办公空间内的资源编排路径。研究发现,共享办公空间为创业者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较为丰富,创业者应更加注重资源的编排,通过能力构建可以将资源价值组合转变为企业竞争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元海   熊豪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深刻改变资源配置格局,推动资源配置从局部调整向全局优化迈进。本文在厘清数字化转型内涵及数字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特征演变的基础上,揭示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源配置的理论逻辑:在数字技术加持下,以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为逻辑起点,数字化转型实现对生产资源的全感知、全联接,并依托数据要素通过转换倍增、融合互补、集约替代、复用增效赋能传统要素,提高传统要素配置效率;数字化转型推动要素数字化、重塑组织结构与分工模式、催生“平台+企业”新型竞争模式,促进资源高效流动;数字化转型驱动资源配置突破微观企业边界和宏观时空限制,拓宽资源配置范围;数字化转型依托大模型实现供需适配,提高信息可获得性,缓解配置扭曲。最后,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关键技术创新、数据标准的形成与数据的有效治理等方面阐述数字化转型改善资源配置的路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肖加元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迫切任务。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过程中,资源税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资源品价值的生态补偿机制为主线,按照文献发展的脉络对国内外有关资源税文献做系统梳理,重点考察资源生态补偿和资源税费理论的最新进展,并探讨资源税全国推广的时机和现实条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王秀伟  白栎影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过程本质上是大运河相关文化记忆重构与文化空间生产的过程。文化记忆重构与文化空间生产的多维度交互,最终形成推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内生动力。依托文化表征性空间进行集体记忆建构,建设记忆之场推进空间生产实践,推动大运河文化记忆升华为国家记忆,通过"热"回忆实践促成空间表征传达,构成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逻辑遵循。该逻辑实现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文化记忆与空间生产的有效连结。秉持空间正义性原则,推动文化记忆和空间生产的互促与同构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方向。据此提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通过文化记忆融合提升空间生产包容性,引导记忆主体参与建设保障空间生产民主化,依托文化记忆实践以创新空间生产情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杨万凡  
资源和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基础,新创企业总是在资源与能力"均衡、失衡、再均衡"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成长。对农民工创业而言,新创企业的资源累积和能力提升难以同步,嵌入社会网络和产业网络以获取资源或者累积能力,是农民工新创企业实现资源与能力均衡发展的重要渠道。由于农民工创业者各自拥有的网络渠道不同,农民工新创企业成长可以有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是以资源累积为基础,在企业规模扩张过程中实现能力提升,进而实现资源与能力均衡,即"由外延到内涵"的新创企业成长路径;二是以能力提升为基础,在企业核心能力累积过程中实现规模扩张,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江明  赵宁  
中国本土汽车企业的技术追赶经常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自主创新局限于非核心技术"这两个怪圈。北汽集团历经近60年的汽车制造历史,拥有轿车、越野车、轻卡、重卡等丰富的产品线,其技术进步经历了自力更生—产品引进—技术引进—自主创新的演变过程。本论文旨在以北汽集团汽车技术追赶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后发国家汽车企业技术追赶动用、演化路径与过程模型。在理论层面,多层次解读技术进步内涵与驱动因素,归纳了不同情境下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路径:跨越式技术追赶、局部式技术追赶、高起点技术追赶,揭示了技术追赶路径演化与驱动因素、决策逻辑的内在关联。在实践层面,为后发汽车企业选择合适的技术追赶方式,提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长丰  
企业内部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演化成不同层次的结构体系,而不同层次的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投入要素只能带来比较优势,这种优势会随着技术、信息、产品的同质化和流动性而逐渐丧失;战略资产这些资源仍然具有稀缺性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模仿性,在一定时期内仍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只有独特能力才能为企业带来可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认清其资源演化所处的阶段,运用战略手段,进行资源整合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确立竞争优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衍泰   吕祖庆   胡旭辉   谢在阳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因此,探讨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从资源编排视角与能力层级观视角出发,构建大数据分析能力—动态能力—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模型,基于中国286家制造企业一手调研数据,采用PLS结构方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对新颖型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发挥促进作用;动态能力在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与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大数据技术能力、大数据应用能力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可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龙均  龙静  柳汝泓  万文海  
目前,构建大数据能力已成为诸多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现有文献虽探讨了大数据能力与企业创新关系,但尚未形成统一观点。从资源编排这一理论视角出发,深入剖析大数据能力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与边界条件,并基于全国范围内173家企业数据分析发现:大数据采纳、大数据常规化和大数据同化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大数据采纳、大数据常规化和大数据同化分别通过资源整合与内部创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资源整合、内部创业在大数据能力三维度(大数据采纳、大数据常规化和大数据同化)与企业创新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以赋权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资源整合与内部创业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对于厘清大数据能力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具有一定理论贡献,可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