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6)
- 2023(6940)
- 2022(6194)
- 2021(5857)
- 2020(5199)
- 2019(12321)
- 2018(12362)
- 2017(24340)
- 2016(13424)
- 2015(15341)
- 2014(15814)
- 2013(15743)
- 2012(14883)
- 2011(13364)
- 2010(13724)
- 2009(13063)
- 2008(13611)
- 2007(12625)
- 2006(11021)
- 2005(10264)
- 学科
- 济(60237)
- 经济(60171)
- 管理(38864)
- 业(37480)
- 企(30450)
- 企业(30450)
- 方法(29574)
- 数学(25435)
- 数学方法(25126)
- 财(17358)
- 农(16505)
- 中国(15207)
- 学(13409)
- 业经(12378)
- 制(12158)
- 贸(11342)
- 贸易(11339)
- 务(10983)
- 易(10970)
- 财务(10956)
- 财务管理(10920)
- 农业(10803)
- 地方(10750)
- 银(10654)
- 银行(10634)
- 企业财务(10254)
- 理论(10175)
- 行(9928)
- 融(9627)
- 金融(9625)
- 机构
- 大学(203805)
- 学院(201173)
- 济(84996)
- 经济(83109)
- 管理(76490)
- 研究(67232)
- 理学(64643)
- 理学院(63917)
- 管理学(62775)
- 管理学院(62390)
- 中国(53717)
- 京(43567)
- 财(42032)
- 科学(40888)
- 所(35402)
- 农(34519)
- 财经(32779)
- 中心(32130)
- 江(31697)
- 研究所(31671)
- 经(29431)
- 业大(29065)
- 北京(28044)
- 农业(27089)
- 经济学(26895)
- 范(26533)
- 师范(26323)
- 州(25338)
- 经济学院(24389)
- 财经大学(24009)
- 基金
- 项目(123791)
- 科学(96067)
- 研究(91626)
- 基金(88801)
- 家(76645)
- 国家(75975)
- 科学基金(63994)
- 社会(56788)
- 社会科(53739)
- 社会科学(53720)
- 省(47942)
- 基金项目(46617)
- 教育(42349)
- 划(40680)
- 自然(40515)
- 自然科(39474)
- 自然科学(39460)
- 编号(38921)
- 自然科学基金(38734)
- 资助(37345)
- 成果(33269)
- 重点(28146)
- 部(28098)
- 发(26475)
- 课题(26049)
- 创(25099)
- 科研(24084)
- 教育部(24079)
- 项目编号(23653)
- 大学(23603)
共检索到306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原 刘洋 李宝瑜
本文从数据资产的概念和特征、数据资产的生产性、数据资产的核算范围、数据资产的估价、数据资产核算的平衡原则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等6个方面对数据资产的理论问题进行讨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认为,数据资产应纳入生产要素并同时纳入生产资产核算,数据资产应以生产成本为基础估价,数据资产核算不应该折旧而要考虑重估价,数据资产核算应保持生产、分配和使用的平衡,应把企业、公共部门和住户的数据资产都统一纳入国家数据资产核算范围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展试点,加快统计核算制度研制的建议。
关键词:
数据资产核算 数字经济 数据资产估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
Starting by revising the conceptual defini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use value and value of the material and ecological resources.It further proposes a different view from that of the present theoretical field,which separates national economic accounting from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ccounting.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崔建军
采取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 ,讨论了当前流行的有关货币政策 10大理论问题 ,得出了有别于传统观点的新的结论 :货币政策不等同于金融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存在”而在于“实际应用” ;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主从关系 ;货币政策 4大目标之间不是并存关系而是继起关系等。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结构性调控功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搭配应审时度势、灵活运用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金融监管 金融调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崔彤
经济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我国经济效益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研究并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效益审计理论体系,已成为这一学术领域的重要课题和当务之急。本文试就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发表一些拙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有红 赵晓梅
新收入准则基于资产负债观和合同基础的收入确认原则,衍生出了合同资产与合同负债两个重要的概念。企业依据合同条款从购买方取得的收取现金或其他非现金资产的权利形成合同资产,依据合同向购买方提供经济资源(交付商品或提供劳务)的义务形成合同负债。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的区别在于:应收账款的收取仅受时间流逝因素的影响,合同资产需要履行相关义务后才能达到无条件收取款项的程度。合同负债与递延收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核算范围上,与预收账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所收款项是否对应于合同规定的交付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履约义务以及是否以收到款项为前提。合同资产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影响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项目基本相同,合同负债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影响与预收账款项目基本相同。
关键词:
合同资产 合同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维政 赵昌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本文着眼于科学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主要围绕财政学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逻辑起点这三个基础理论问题,在学理分析和观点述评基础上阐发了独立见解。
关键词:
财政学 基础理论 辨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缅昆,宋建彪
关于地下经济核算的若干理论问题杨缅昆宋建彪ABSTRACTBasedonsumming-upoftheachievementsmadeinresearchonundergrounde-conomyathomeandabroad,thepaperdem...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刚 颜斌斌 汤珂
数据的要素化与资产化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数据的要素化与资产化过程。文章首先界定了数据的概念及其属性,随后分析了数据要素化的内在条件和流通瓶颈,提出了政策、技术与监管三个维度的优化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界定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化的内在关联。文章进一步聚焦于数据资产化的确认前提和规范流程,通过政策和案例梳理探讨了数据资产化的实践动态,警示数据资产泡沫,分析泡沫成因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结论:一是数据要素化可尝试从政策层面的深化与创新、技术标准与认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以及监管层面的精细化与前瞻性等进行优化;二是尽管数据要素化与数据资产化关注的是不同维度的过程,但是从数据流通价值角度来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数据形态演化和要素价值的释放;三是数据资产金融创新是数据资产化探索阶段的亮点,但仍需警惕由价值评估偏差、刷单与关联交易等市场操纵以及质押融资风险引发的数据资产泡沫。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灿,欧延瑜
自1993年联合国重新修订、颁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以来,理论界对于金融核算的有关方法论问题普遍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但是,由于金融核算本身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复杂性,仍然存在若干疑难问题有待澄清和解决。本文拟在文献[4]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学义 顾效瑜
本文对无形资产对外投资业务的账务处理进行辨析,认为企业用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在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条件时,应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处理,通过设置“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进行核算。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郭继东
研究性学习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对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辨析。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不是一门独立课程 ,研究性学习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又有时代的发展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长久存在的价值 ,这门课程应当定位于国家宏观控制、学校具体开发、学生自主选择。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学习方式 课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丕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姚凯
本文依次考察了与我国加入 WTO有关的 4个问题。首先分析入世带来的所谓利弊实际是指机遇和挑战,并非现成的利益和实际的损害,而且相互之间具有转化的可能;其次,笔者主张把产业保护的对象确定为幼稚产业而不是民族产业,这在范围和政策上便于操作,而且符合 WTO的有关规定;再次,关于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笔者认为它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可以将其作为谈判的策略,但不是一种确定的待遇;最后,本文指出, WTO主要是约束政府行为,在迎接入世挑战的过程中,政府的应对和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入世 利弊 产业保护 政府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