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9)
2023(8511)
2022(6992)
2021(6135)
2020(5424)
2019(12105)
2018(11879)
2017(23109)
2016(12346)
2015(13360)
2014(12763)
2013(12763)
2012(11331)
2011(9707)
2010(9865)
2009(9145)
2008(9489)
2007(8581)
2006(7546)
2005(7024)
作者
(34392)
(28732)
(28573)
(26863)
(18382)
(13598)
(12959)
(11044)
(10740)
(10218)
(9788)
(9672)
(9238)
(8973)
(8964)
(8626)
(8534)
(8411)
(8240)
(8159)
(7008)
(6990)
(6942)
(6584)
(6390)
(6379)
(6343)
(6318)
(5758)
(5484)
学科
(73973)
(69610)
企业(69610)
(59240)
经济(59177)
管理(54421)
方法(28246)
业经(25842)
(22364)
(21236)
数学(20738)
数学方法(20625)
(18826)
财务(18819)
财务管理(18806)
企业财务(17867)
农业(16281)
技术(15617)
(12265)
(12178)
企业经济(11882)
(11586)
中国(11474)
(11286)
经营(11032)
理论(10839)
技术管理(10263)
(9755)
(8797)
贸易(8794)
机构
学院(179360)
大学(172289)
(80873)
经济(79711)
管理(78053)
理学(67216)
理学院(66687)
管理学(65954)
管理学院(65631)
研究(51554)
中国(43829)
(37390)
(35194)
(33354)
财经(30018)
科学(29619)
(27595)
(27328)
业大(26992)
农业(26391)
(25389)
中心(24495)
经济学(24336)
商学(22808)
研究所(22705)
商学院(22616)
经济管理(22387)
经济学院(22276)
财经大学(21998)
北京(21313)
基金
项目(117493)
科学(95400)
基金(88164)
研究(86845)
(75902)
国家(75152)
科学基金(67302)
社会(58351)
社会科(55656)
社会科学(55640)
基金项目(46939)
(46773)
自然(42963)
自然科(42022)
自然科学(42014)
自然科学基金(41385)
教育(38140)
(37410)
资助(34962)
编号(34360)
(32094)
(28514)
(26019)
重点(25744)
创新(25652)
成果(25393)
(25289)
国家社会(25045)
(23837)
人文(23157)
期刊
(89452)
经济(89452)
研究(48646)
(33732)
管理(33224)
中国(30921)
(30897)
科学(23675)
学报(22722)
农业(21653)
大学(18255)
技术(17839)
学学(17677)
业经(17338)
(16051)
金融(16051)
财经(15369)
(14585)
经济研究(13825)
(13376)
技术经济(12691)
问题(11665)
财会(11627)
教育(10226)
现代(9994)
世界(9506)
商业(9362)
会计(8876)
统计(8835)
(8637)
共检索到261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昂   邬瑜骏  
以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利用数据资产能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经过替换自变量与因变量测度方式,利用准自然实验以及使用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资产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资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非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秀云   韩奇  
数据要素开放是数字时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从企业层面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城市的公共数据开放水平每提高1%,当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升约0.18%。异质性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民营企业、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为明显,并且更高水平的公共数据开放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分析显示,公共数据开放有利于改善区域营商环境,盘活企业资产流转,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降低企业销售、管理成本,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地方政府应创造良好的数据要素开放环境,进一步提升公共数据开放水平,发挥数据要素赋能作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孙光林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标志、核心是创新,数据要素对于提升创新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09—202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据要素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制造业企业;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调节效应表明,产业融合与数据要素会共同发挥作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在中、高产业融合区域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在低产业融合区域的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丽   胡植尧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以2007—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Python爬取上市公司历年年报,实证研究数据要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通过增强包括企业适应能力、吸收能力、创新能力在内的动态能力,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要素在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成熟期企业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组织赋能、环境支撑、技术驱动、战略引领与数据要素形成互补效应,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是否存在“数据生产率悖论”。本文对激活数据活力,释放数据价值,触发动态能力,发挥数据要素互补效应,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支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平  李淑云  杨俊  
要素错配是中国经济转型阶段的重要特征,企业在要素错配下的行为选择对其全要素生产率可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要素错配纳入企业存续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框架,发现企业存续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得出要素错配平均意义上延长了企业达到其TFP峰值时间约0.75年的结论;进而考察了要素错配对企业存续的影响,发现要素错配总体而言延长了企业的存续时间,且相比高效率企业,要素错配更倾向于延长低效率企业的存续时间,这是其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中介效应回归验证了这一假设。本文的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要素市场化进程、改善企业生存环境以及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远怀  
作为推进数字经济战略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举措,政府数据开放被广泛预计将创造巨大经济社会价值,但政府数据开放如何甚至是否创造价值仍有待深入论证。基于省级政府开通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以揭示政府数据开放在微观企业层面的价值创造作用。稳健的经验证据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显著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数据开放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创新,且政府数据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主要存在于年轻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此外,基于开放数林指数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越高则全要素生产率越高,而开放数据质量、平台建设质量、政策保障力度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的重要维度。文章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揭示了政府数据开放的价值创造作用,为推进政府数据高质量开放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魁早   王思曼   黄姿  
本文以政府参与型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反映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在理论分析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结合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实践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渐进DID方法对理论预期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数据交易平台建设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一结论在安慰剂检验、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与生产效率等机制实现的。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应用场景等数据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了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促进作用;而且数据法治建设、数据安全保障等数据治理水平提高,增强了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影响。此外,对于规模较大、智能化水平较高、技术密集度较高以及政府数据开放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来说,数据交易平台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的研究验证了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在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重要作用,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学军  孙炳  
基于2002—2014年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方法对我国25家文化企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并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2008年前的平稳波动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后的剧烈变化则依靠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文化企业间TFP存在显著差异,文化创意设计类、广播影视娱乐类企业TFP水平明显高于新闻出版发行类、文化产品生产类企业。智力资本比重、市场营销规模、资产负债率、流动资产比重及核心人才规模等因素对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提高我国文化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彦皓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地级市层面的企业治污投资数据构建了一个2003—2007年的面板,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政企合谋在背后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用企业治污投资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衡量的环境规制强度每上升1%,企业当期的生产率下降约1%。当政企合谋可能性上升时,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的边际影响在减弱,说明政企合谋带来的监管放松和处罚不力弱化了环境规制对合谋企业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中央政府应加强环保领域统一执法,破解囚徒困境式的环境规制。同时,本文的发现为环保机构监测监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荻  尹恒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传统方法(DEA、SFA方法、指数方法和OLS、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等参数方法)都具有不令人满意的地方。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将视野局限在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数据,很少关注这些数据背后的企业行为。自OLLEy&PAkES(1996)开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的结构方法迅速发展。这一新方法尝试打开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黑箱,将微观经济理论与计量经济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中很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结构方法迅速扩展到企业需求估计、溢价估计和国际贸易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杨  赖柳华  
本文利用2008~2012年中国文化上市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应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19家文化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进行了测算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为:首先从平均水平来看,TFP有着微弱的增长(0.7%),但主要是依靠规模扩张的粗放型方式来实现,而并非通过集约型的生产率提升来实现;其次部分企业的TFP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并且主要由技术进步的负增长贡献;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薛东阳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和学术界实证研究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宏观层面经济周期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完善、中观层面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调整和微观层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优势三个角度探究了2002-2009年国有企业效率提升的原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烁  李雪松  党琳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提振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深入探寻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采用2016—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匹配,探究中国城市营商环境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城市营商环境指数划分为营商硬环境指数与营商软环境指数,依次论证分指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核心解释变量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一步验证城市营商环境、营商硬环境及营商软环境的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显著促进作用。在影响机制分析方面,探讨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法治化发展和提升经济开放度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基于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所有制结构、行业类别、所属区域以及城市规模的差异对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