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83)
2023(19958)
2022(17260)
2021(15990)
2020(13578)
2019(30727)
2018(30209)
2017(57260)
2016(31810)
2015(35551)
2014(35192)
2013(34734)
2012(32087)
2011(28815)
2010(28855)
2009(26773)
2008(26140)
2007(23154)
2006(19939)
2005(17552)
作者
(94948)
(79268)
(78998)
(75162)
(50193)
(38261)
(35954)
(31183)
(30005)
(28141)
(26893)
(26728)
(25315)
(24819)
(24645)
(24464)
(24413)
(23494)
(22842)
(22762)
(20145)
(19372)
(19327)
(17906)
(17873)
(17660)
(17622)
(17381)
(16058)
(15896)
学科
(121612)
经济(121473)
管理(88147)
(83352)
(68503)
企业(68503)
方法(57473)
数学(49774)
数学方法(49187)
(33795)
中国(32531)
(32429)
(30456)
业经(27719)
地方(25055)
(24347)
贸易(24332)
(23594)
农业(22681)
(21769)
理论(20585)
(20543)
财务(20461)
财务管理(20411)
(19286)
企业财务(19267)
环境(18859)
技术(18816)
(18438)
银行(18342)
机构
大学(451596)
学院(449443)
(171901)
管理(171160)
经济(168073)
研究(153407)
理学(148792)
理学院(147027)
管理学(144101)
管理学院(143316)
中国(112127)
科学(101818)
(95915)
(85421)
(79867)
(78451)
业大(74993)
研究所(73534)
中心(69892)
农业(67947)
(66475)
财经(63325)
(60098)
北京(59779)
师范(59333)
(57511)
(55414)
(53454)
经济学(51647)
技术(49641)
基金
项目(313388)
科学(243002)
基金(224590)
研究(220894)
(199972)
国家(198344)
科学基金(167189)
社会(136251)
社会科(128938)
社会科学(128903)
(123949)
基金项目(119596)
自然(112052)
自然科(109437)
自然科学(109401)
自然科学基金(107401)
(105384)
教育(102188)
资助(92231)
编号(89894)
成果(72424)
重点(71615)
(67658)
(66849)
(64856)
课题(62294)
科研(61192)
创新(60585)
计划(60060)
大学(57441)
期刊
(182579)
经济(182579)
研究(125459)
学报(83764)
中国(83646)
(76458)
科学(72234)
大学(61004)
(59851)
管理(59517)
学学(57541)
农业(52313)
教育(50329)
技术(37245)
(34674)
金融(34674)
业经(31220)
财经(29959)
经济研究(29670)
(27958)
(25654)
问题(24110)
图书(23962)
(23562)
科技(22914)
业大(21774)
技术经济(20974)
商业(20174)
理论(20154)
资源(19701)
共检索到644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蔚海燕   林晓雯  
开放科学时代,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成为必然要求,而数据重用是其主要目标。尽管国内外已建设了多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但对于这些平台的数据重用效果与数据开放特征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立足地球科学领域,对三个国内外的开放数据平台(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NCAR Research Data Archive和Figshare)进行了定量分析,旨在探讨影响科学数据重用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数据质量对科学数据的重用有显著影响。据此,本文从数据平台、科研人员、图书馆和期刊出版商4个维度提出了促进科学数据重用的策略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包秦雯  顾立平  张潇月  
[目的/意义]开放科研数据面临着科研人员参与度和认同度不高的挑战。文章旨在明确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的行为影响因素,为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激励科研人员参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模型,探究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开放科研数据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工具SmartPLS3.0分析数据验证模型。[结果/结论]地球科学领域科研人员对开放科研数据态度直接显著影响行为;行为信念(包含感知职业利益与感知职业风险)、感知行为控制(包含感知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管理培训实用性)显著影响科研人员的态度,且通过态度间接影响行为;主观规范对科研人员的态度影响不明显,但对行为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文静  何琳  韩正彪  
[目的/意义]了解科研人员进行科学数据重用的现状以及影响其进行数据重用的因素。[研究设计/方法]针对科学数据重用的特点,通过对500余名科研人员的调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研人员科学数据重用意愿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论/发现]重用数据质量、重用数据来源、进行科学数据重用的科研人员背景以及科学数据重用规则因素都会对科学数据重用意愿和科学数据重用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数据质量因素会正向影响继续进行科学数据重用意愿,重用数据来源、科研人员背景以及重用规则因素会间接正向影响继续重用意愿。[创新/价值]采用量化方法发现了影响科研人员科学数据重用意愿的多重影响因素,可为科研数据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阮冰颖  刘桂锋  刘琼  
[目的/意义]科学数据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科研人员面临保护科学数据安全的新挑战。[方法/过程]第一步,从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的角度设计问卷;第二步,基于问卷回收数据构建SEM模型;第三步,构建SD模型并对6个维度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探究科学数据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结论]政策、资金、设备、平台、科学数据价值、科研人员专业素养对科学数据安全具有影响,其中政策、平台、科学数据价值对科学数据安全的作用较明显。[局限]考虑的科学安全影响因素尚不全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SD模型。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蔚海燕   姜沈宇   朱苇琦  
本文基于信息采纳模型构建了机器学习领域科学数据重用影响因素模型,并选择了开放科学社区平台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两种类型的代表性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实证了数据集内容质量和数据源可信性对科学数据重用的影响,以及平台类型在数据源可信性对科学数据重用影响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完善科学数据平台建设、促进科学数据重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国彬  刘馨然  姜颖  
为引导科学合理地引用科学数据,提高科学数据的质量和权威程度,有必要关注影响科学数据引用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站调研法,站在科学数据引用者的立场,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梳理科学数据引用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包括科学数据引用规范与格式、科学数据权利保护与引用许可、科学数据发布平台与管理软件,并指出对这三方面的有效处理和应对是科学数据引用者规范其引用行为的主要考虑点。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蕊菡  
[目的/意义]技术环境的新进展使得数据成为科研最主要的对象。作为新兴学术出版形式,对数据论文进行评价和管理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和重用。[方法/过程]文章借鉴引文分析的方法,对科学数据论文的重用现状和重用动机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虽然数据论文的重用现象较为普遍,但重用深度有待提高。未来要规范数据论文的引用标准,完善评价体系,更好地促进数据论文的发布和利用,支持数据科学的发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霞光  盛小平  
[目的/意义]通过解析国际组织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以便为制定国内相关政策并促进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科学联盟、欧盟委员会等8个国际组织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与主题分析,解析政策的具体内容与特征。[结果/结论]发现国际组织科学数据开放共享政策既注重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的价值,也重视科学数据的高质量、互操作与知识产权保护,还强调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担当。OA重要性声明、利益相关者责任、数据质量、数据互操作、数据效用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等主题是国际组织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崔旭  赵希梅  王铮  杜丰瑞  
[目的/意义]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国外对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拟通过纵向时间轨迹和横向国内外对比对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发展现状进行把脉和定位,同时为国内平台的优化提供国际经验和对策。[方法/过程]采用网络调查手段,从纵向时间轨迹和横向国内外对比两个视角进行研究:通过纵向时间轨迹分析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取得的成就,通过横向对比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①成就: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数据集覆盖的学科领域日渐增多;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的国际化发展已初见成效。②缺失:资金来源单一;平台服务功能不全面;部分平台缺乏合作建设理念;高校图书馆参与较少等。③对策: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数据管理价值链;加强异质机构之间的合作;拓展平台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应成为数据管理的重要力量。④发展趋势: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将会成为科研信息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科学数据管理机构和人员数量会不断扩大;通过建立科学数据管理平台联盟和实力雄厚的科学数据中心来提升科学管理的规模与国际竞争实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卫军朝  张春芳  
科学数据管理平台是开展科学数据管理的主要阵地。本文对国内外十余个科学数据管理平台进行调研,分别从平台的建设现状、建设目标、系统平台、数据来源、经费情况、平台功能、数据管理功能等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希望能够探查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实践,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国内外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在上述维度分析中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国外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快速发展,且数据管理功能已经开始服务于科学研究全过程,而国内科学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较少,数据管理功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翼 吴丹  
[目的/意义]研究国外开放医学科学数据平台建设情况,对国内开放医学科学数据平台的共享提出建议。[方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法、网络调研法,考察国外PMC、EuropePMC、AIHW、CT四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现状、数据共享情况和元数据特点,并与国内的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平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揭示国内外开放医学科学数据平台的特点,并从数据来源、数据共享、平台其他功能3个方面来对国内平台共享提出建议:1加大高校资源的采集,保障数据质量;2开放平台数据获取权限,扩大共享;3建立完善统一的元数据标准;4加强对数据的二次加工利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晓  曲建升  靳军宝  
当今,科学数据的共享和重用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关于科学数据重用的实证研究文献越来越多,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通过规范且严格的样本筛选,共纳入15篇文献,涉及6333个样本,利用R软件相应工具包进行异质性检验、发表偏倚分析、效应值分析及调节变量分析,旨在系统性梳理科研人员数据重用意愿、行为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定量化总结其关系强度,为进一步研究科学数据重用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影响因素与研究人员的数据重用意愿、行为和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中感知有用性、感知数据质量等与数据重用意愿高度正相关,学科因素对数据重用意愿的部分影响因素起到调节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卫军朝   任巧  
[目的/意义]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5种高水平期刊为样本,探究社会科学领域的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为我国数据引用规范化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过程]以人工标引的方法,从期刊论文全文识别数据引用行为,通过引用总体情况、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引用的科学数据属性特征、科学数据属性特征与引用行为特征相关性等维度开展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的分析。[结果/结论]分析我国社会科学领域科学数据引用行为特征,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引用行为差异较大,科学数据引用规范有待加强,并为提升数据引用规范提出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廖顺宝  蒋林  
数据分类是数据组织、管理与数据共享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地球系统的圈层结构、研究每个圈层的主要学科和每个学科的主要数据内容,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分为14个一级类、88个二级类。该分类体系在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项目——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中得到实际应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金国  张亮亮  
统计数据质量作为统计工作的命脉,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以"准确性"为核心向以"用户需求"为核心的转变。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的提升迎来了最好的时代,统计数据质量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基于此,文章通过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从流程、技术和管理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了统计数据质量的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