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4)
2023(15635)
2022(13133)
2021(12009)
2020(10372)
2019(23679)
2018(23256)
2017(44761)
2016(24278)
2015(27368)
2014(26895)
2013(26980)
2012(25531)
2011(23407)
2010(23590)
2009(22190)
2008(21734)
2007(19707)
2006(17633)
2005(15898)
作者
(74873)
(62643)
(62264)
(59558)
(39807)
(30095)
(28580)
(24605)
(23701)
(22178)
(21431)
(20981)
(20191)
(19740)
(19490)
(19310)
(19171)
(18471)
(18274)
(18149)
(15715)
(15622)
(15209)
(14311)
(14308)
(13974)
(13845)
(13784)
(12716)
(12406)
学科
(117498)
经济(117390)
管理(66867)
(61424)
(47134)
企业(47134)
方法(45807)
数学(40540)
数学方法(40218)
(29666)
中国(29579)
地方(26677)
(24958)
(24347)
业经(23459)
(20816)
贸易(20804)
(20355)
农业(20145)
(20128)
环境(17318)
(16840)
银行(16775)
(16548)
(16066)
(15946)
金融(15943)
地方经济(15460)
(13872)
技术(13813)
机构
大学(361887)
学院(361137)
(155290)
经济(152203)
管理(133295)
研究(128074)
理学(114479)
理学院(113082)
管理学(111211)
管理学院(110528)
中国(96645)
科学(80719)
(76973)
(69753)
(67984)
(67137)
研究所(61297)
中心(58014)
(57942)
业大(56931)
财经(55795)
农业(54033)
(50350)
经济学(48580)
北京(48020)
(47163)
师范(46586)
(45422)
经济学院(43811)
(43666)
基金
项目(237871)
科学(184595)
基金(171451)
研究(167950)
(152238)
国家(150957)
科学基金(126535)
社会(107393)
社会科(101767)
社会科学(101732)
(93646)
基金项目(91254)
自然(82175)
自然科(80103)
自然科学(80072)
(78718)
自然科学基金(78614)
教育(75388)
资助(69593)
编号(67440)
重点(54314)
成果(54286)
(52747)
(51890)
(48635)
课题(46147)
科研(45940)
创新(45660)
国家社会(44916)
计划(44547)
期刊
(176824)
经济(176824)
研究(105318)
中国(67894)
学报(63430)
(60108)
科学(55256)
(52693)
管理(47154)
大学(45717)
学学(43172)
农业(40384)
(32640)
金融(32640)
教育(30053)
经济研究(29440)
技术(28696)
财经(28047)
业经(27913)
(24237)
问题(23856)
(21835)
(19178)
技术经济(19000)
资源(18749)
图书(18380)
商业(17787)
统计(17631)
(17303)
理论(17051)
共检索到541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燕平  
数字化浪潮下,数据要素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数据要素资源禀赋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21年数据要素资源禀赋水平开展测度评价,并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资源禀赋对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威  
本文基于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相比较而言,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居民消费规模扩大的驱动效应更强,且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正向驱动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整体上表现为“越是靠近下游沿海开放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正向驱动效应越强”。最后,从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视角提出赋能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赵晓梦  
将碳排放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之中,利用MalMquist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3年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来看,在此期间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一直处于震荡上升的趋势,而全要素碳生产率处于较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2)从空间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明显,下游>中游>上游,全要素碳生产率下游区域高于中上游区域,而中游区域和上游区域则处于"追赶-超越-被反超"的状态;(3)上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中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平均下降了0.1%的原因为技术进步恶化的幅度已经完全抵消了技术效率提升带来的变化,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磊  
流通业发展潜力是决定着区域流通业发展前景以及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先导性因素,长江经济带则成为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区域之一。基于此,本文搜集了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相关数据,构建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究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发展潜力状况以及省(市)间的差距,发现: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省(市)商贸流通业发展潜力远超于西部地区省(市),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并且反映经济社会总量的综合指标往往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效莉  余颖博  
新发展格局下,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消费潜力作为衡量内需的重要因素,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意义重大。本文从居民消费基础、居民消费能力和居民消费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居民消费潜力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漂移度的组合测度模型度量我国沿海11省市消费潜力综合指数,进一步分析消费潜力的时空演变和影响指标。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沿海居民消费潜力呈上升态势。其中,上海属于第一梯队,天津、浙江、广东和江苏是第二梯队,辽宁、山东和福建为第三梯队,海南、河北和广西则为第四梯队;沿海整体消费潜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消费环境;不同梯队省市消费潜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研究提出:要扩大消费市场规模,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能力;从各省市薄弱环节的个性特征出发,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小任  徐勇  
随着中央政府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到国家区域战略的新高度,其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作为客观反映地区剩余或潜在建设用地对未来人口集聚、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承载能力的指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成为决定研究区域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根据后备适宜建设用地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技术流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后备适宜建设用地潜力,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后备适宜建设用地面积为85 672.35 km2,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18%,总体潜力不大,空间上呈现出长江北部高于南部,中游、下游、上游地区依次递减的分布趋势;人均后备适宜建设用地0.22亩/人,下、中、上游地区呈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污染问题,其中上游地区表现出“低效率”与“高污染”并存的发展现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卢丽文  宋德勇  黄璨  
利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资源环境约束下的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3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3.55%的速度增长,城市经济处于良性扩展阶段;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贡献在2011年以后正逐步降低;绿色纯技术效率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大部分城市都存在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现象;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中部塌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慧  汪永豪  安敏  王丽杰  
准确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绿色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运用SE-SBM模型(Super-Efficiency Slacks-Based Model)测度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结合泰尔指数分解探究其水资源绿色效率地区差异的形成根源,并采用ML指数方法(Malmquist-Luenberger)挖掘水资源绿色效率变化的内在原因;进而,利用水资源投入和水污染物产出的实际值与最优值的差异测算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的节水减排潜力。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有77.8%的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处于无效率,水资源绿色效率空间分布呈现为长江经济带下游>上游>中游;(2)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45个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整体处于上升阶段,但有昭通、丽江、攀枝花、贵阳、铜陵、湖州、绍兴、舟山和鄂州等9个沿线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处于下降阶段,受到不同程度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进步变化的影响;(3)将节水潜力、污水减排潜力和工业废水减排潜力值分别划分为“低、中和高”3个区间段,并将沿线45个城市分为“三高、二高、一高、中等和三低”5种类型,其中岳阳、马鞍山、黄石和荆州等4个城市属于“三高”类型;在空间格局上,节水减排潜力“三低”类型的城市呈现出“大连片,小散落”的集聚形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可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卜亚  
采用基于松弛变量的S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并利用Tobit模型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5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整体处于DEA无效状态,长江经济带东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发展水平比较均衡,而中部与西部区域城市的生态福利绩效差距较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与开放水平的提升,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第二产业比重的提高会降低城市生态福利绩效,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改革监管体制、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及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等途径来改善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祥  李艳  谢双玉  
旅游合作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评价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旅游合作潜力,厘清阻碍其旅游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对策,以促进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乃至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本文首先采用产业合作潜力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11省市旅游合作潜力,发现长江经济带旅游合作潜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且不断提升,合作潜力呈现显著的区域性特征,长江上游与其他地区旅游合作潜力较弱,湖北、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具有较强的合作潜力。然后结合相关实例,分析了影响长江经济带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会琴  任红莉  刘晶晶  
运用ArcGIS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最邻近值等分析方法和兴趣点数据研究长江经济带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并从地形地貌、交通、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游憩资源呈现聚集型分布;(2)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存在差异性,在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区域中呈现不均衡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流域内四川省、江苏省游憩资源数量占优,湖北、湖南两省游憩资源密度较高,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比较分散;(3)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方向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4)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若梅  马海良  王锦  
长江经济带水稻和马铃薯等传统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约占全国50%以上,其农业碳排放直接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运用系统的观点综合考虑水、土、能、碳的相互作用,并以此为基础考察长江经济带农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首先对长江经济带2009—2016年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计算水土匹配情况,借助Kaya恒等式和完全分解方法LMDI加法形式,探讨农业碳排放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值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①2009—2016年长江经济带整体农业碳排放呈阶段式上升趋势,从2009年1208.7398万t上升为2016年1407.2846万t,增长率达到16.43%,其中2016年湖南、江苏、浙江和湖北农业碳排放占比合计达59.32%;②农业碳排放强度、农业水土资源因素和人均耕地面积对农业碳排放表现为抑制因素,而农业水资源的经济产出和人口因素则表现为促成因素。③从分省市层面看,各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不尽相同:农业水土资源因素,对湖南、四川、贵州和云南起促进作用,而对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北起抑制作用;且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越高的省市区,农业水土资源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抑制效果相对越好。据此提出,制定低碳农业发展策略,要综合考虑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水、土、能要素,将农业低碳发展与节水节能、保护性开发利用耕地等相结合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