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8)
2023(15072)
2022(12685)
2021(11543)
2020(9795)
2019(21662)
2018(21395)
2017(41395)
2016(22276)
2015(24426)
2014(23773)
2013(23166)
2012(21105)
2011(18761)
2010(19190)
2009(18067)
2008(18152)
2007(16684)
2006(15080)
2005(13817)
作者
(60942)
(50885)
(50532)
(48087)
(32612)
(24023)
(22872)
(19395)
(19042)
(18428)
(17399)
(17122)
(16365)
(16262)
(15884)
(15418)
(15157)
(14870)
(14699)
(14669)
(12617)
(12340)
(12217)
(11713)
(11482)
(11327)
(11268)
(11238)
(10075)
(9969)
学科
(95227)
(90523)
经济(90395)
(86387)
企业(86387)
管理(85492)
方法(36889)
(32690)
业经(32234)
(30788)
数学(27973)
数学方法(27657)
(24310)
技术(24030)
中国(24003)
(22738)
财务(22701)
财务管理(22670)
农业(21501)
企业财务(21495)
(19399)
理论(17501)
(17327)
(17213)
(16274)
贸易(16262)
(15971)
(15858)
(15761)
银行(15728)
机构
学院(313208)
大学(307010)
(135279)
经济(132635)
管理(128281)
理学(109315)
理学院(108307)
管理学(106911)
管理学院(106287)
研究(99590)
中国(80310)
(67329)
(63774)
科学(55630)
财经(51529)
(50422)
(49691)
(48449)
(46760)
中心(46759)
研究所(42856)
业大(42600)
经济学(40393)
北京(39822)
(38821)
农业(38505)
财经大学(37736)
经济学院(36375)
(36374)
师范(36065)
基金
项目(200215)
科学(161123)
研究(153349)
基金(146438)
(125031)
国家(123841)
科学基金(109141)
社会(99954)
社会科(94994)
社会科学(94972)
(79457)
基金项目(76906)
教育(69826)
自然(67761)
自然科(66286)
自然科学(66273)
自然科学基金(65177)
(64924)
编号(62253)
资助(58419)
成果(50509)
(47848)
(44921)
重点(44454)
(43961)
创新(43784)
(43355)
课题(42645)
(42029)
国家社会(41615)
期刊
(157840)
经济(157840)
研究(95896)
中国(67624)
(56533)
管理(55114)
(47125)
科学(40321)
学报(39388)
教育(34092)
(33436)
金融(33436)
农业(32112)
大学(32056)
技术(31623)
学学(30173)
业经(27508)
财经(26391)
经济研究(24521)
(22851)
问题(19735)
(19417)
技术经济(18908)
(16229)
现代(16116)
科技(15981)
财会(15515)
世界(14829)
商业(14608)
理论(14089)
共检索到487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月丽   肖炜诚  
文章运用2020年我国9085个制造企业样本,考察了数据要素联动与政策赋能双向驱动中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与异质性。结果发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创新驱动效应且受产业政策赋能影响可进一步加强;深度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赋能效应更显著,能有效抵御外部冲击,呈现规模经济性和地区不均衡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跨越多个业务部门的数据要素联动机制促进技术创新;产业政策通过资源供给和制度协同机制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国胜  杜鹏飞  陈明明  
通过数字赋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企业视角实证检验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显著的促进效应,且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相较于大规模、资本充足和东部地区企业而言,数字赋能对中小型、有融资约束和西部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相对较弱。机制检验发现,数字赋能可以通过促进企业间研发协作、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和赋能人力资本三种中介渠道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政府部门应制定支持数字化发展的政策,加快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企业利用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可得性;企业应高度重视数字赋能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建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建国  
将创新链从研发到市场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以结构创新、工艺创新、市场结构及其影响变量作为技术创新障碍关系因素,分析了创新过程障碍要素对创新失败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发生在技术化的创新中前期。在影响程度上,结构创新障碍的影响处于大效果范围,市场结构障碍和工艺创新障碍的影响分别处于中小效果范围,主导设计、工程化能力和产品市场差异性是当前影响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失败的关键要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苏毓敏   刘镇玮   王玮  
以《中国制造2025》颁布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智能制造产业政策能否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受到智能制造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显著提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一方面源于供给侧政府给予的研发补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侧企业开展数字技术创新活动意图的提高。此外,智能制造产业政策对处于产品市场发育更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更高环境中的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赤平  孔莉霞  
从技术创新角度引导制造业企业回归主业,对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全国1763家上市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国有企业和低盈利企业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挤出”技术创新导致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技术创新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业金融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消极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远慧   王靖伊   陈蓉蓉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基于制造业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产业融合,以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22年数据为研究样本,探究制造业企业金融股权关联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金融股权关联对其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尤其是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实质性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市场化程度低、行业技术性高的企业中作用更强。研究发现对引导我国制造业企业通过金融股权关联实践提升其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星光  陈曦  
数据科学发展为制造企业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在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背景下,研究数据赋能如何驱动制造企业创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总结数据赋能的主要形式和对象,从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企业长期竞争力、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升级等5个方面,分析数据赋能路径和机制,构建系统研究框架,为打开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创新机制的"黑箱"进行有益的探索。同时,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展望,以期对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业创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艾湘  
选取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主要源自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在东、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行业与民营企业中的作用更明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通过“交易成本降低机制”和“融资约束缓解机制”,间接影响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罗佳  张蛟蛟  李科  
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有目共睹。文章基于2008-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企业专利数据识别数字技术创新情况,研究了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拥有数字技术专利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高于没有数字技术专利的企业,而且数字技术创新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这表明数字技术创新能够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数字化程度越高,数字技术创新越能发挥积极作用。此外,国有制造业企业与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对自身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短期内数字技术创新会导致企业运营成本上升,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还能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而缓解劳动要素投入扭曲则是数字技术创新通过缓解企业资源错配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楼旭明  徐聪聪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红伟  郑伟华  陈文津  黄颖  
基于201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员工匹配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创新效率的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单纯的质量管理模式差异并不会造成企业创新效率的差异,而质量管理模式会通过企业规模、劳动力素质、融资成本以及政府支持等因素来影响企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峰  宁健  
根据智能制造产业52家上市企业201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根据得到的各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值,运用回归模型测算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高管持股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都存在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及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新宇,李伟,苏竣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发展,民营制造业在中国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步上升,目前已经与国有、外资呈“三足鼎立”之势。在我国制造业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过程中,如何增加我国民营制造业的竞争力,科学技术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对民营制造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创新模式等进行了研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样本,检验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制造业企业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和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效应的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末端治理型、清洁生产型和能源节约型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对民营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最大,对国有和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较小。对此,研究提出实施多元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打造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培养长效机制、推动国有和中外合资制造业企业增加绿色技术创新投入,以期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