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34)
2023(20595)
2022(17193)
2021(15829)
2020(13363)
2019(30346)
2018(29638)
2017(56735)
2016(30417)
2015(33883)
2014(33488)
2013(32734)
2012(29475)
2011(26408)
2010(26341)
2009(24204)
2008(22805)
2007(19959)
2006(17372)
2005(15145)
作者
(88459)
(73485)
(72928)
(69394)
(46562)
(35340)
(33346)
(28836)
(28172)
(26049)
(25106)
(24817)
(23341)
(22997)
(22942)
(22527)
(22019)
(21878)
(21250)
(21084)
(18275)
(17885)
(17871)
(16782)
(16580)
(16302)
(16190)
(16175)
(14889)
(14523)
学科
(117369)
经济(117243)
管理(86409)
(83582)
(69064)
企业(69064)
方法(54905)
数学(48132)
数学方法(47485)
中国(36270)
(32856)
(31553)
(29554)
金融(29552)
(28190)
银行(28113)
业经(27954)
(26978)
(25656)
地方(24533)
(24260)
农业(22264)
(22049)
贸易(22030)
(21381)
(21309)
财务(21223)
财务管理(21183)
理论(20390)
企业财务(20191)
机构
大学(424462)
学院(422768)
(166118)
管理(165045)
经济(162541)
理学(143405)
理学院(141851)
研究(140742)
管理学(138959)
管理学院(138223)
中国(109950)
(89295)
科学(89234)
(76524)
(75384)
(70465)
业大(67974)
中心(66757)
研究所(64620)
财经(62229)
(60869)
农业(59445)
(56779)
北京(55576)
(53697)
师范(52958)
(51084)
经济学(50825)
(49799)
财经大学(46680)
基金
项目(298081)
科学(232999)
基金(216349)
研究(211299)
(191407)
国家(189842)
科学基金(162541)
社会(133035)
社会科(126246)
社会科学(126211)
(116839)
基金项目(114594)
自然(108209)
自然科(105685)
自然科学(105651)
自然科学基金(103721)
(98633)
教育(97692)
资助(89034)
编号(84737)
重点(67349)
成果(67135)
(64452)
(62841)
(61946)
课题(58411)
创新(57959)
科研(57840)
大学(55590)
计划(55451)
期刊
(172824)
经济(172824)
研究(118847)
中国(79556)
学报(74525)
(67897)
科学(64898)
管理(60319)
(58715)
大学(56149)
学学(53195)
(47836)
金融(47836)
农业(45858)
教育(43552)
技术(37126)
财经(30322)
业经(29113)
经济研究(28236)
(25998)
(23732)
问题(22824)
(21260)
图书(20993)
科技(20894)
理论(20219)
业大(19730)
技术经济(19280)
统计(18697)
商业(18468)
共检索到61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丹   石玉堂   刘达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采用耦合评价模型测度2010—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以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以数据交易平台设立为表征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成本效应、要素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等路径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实融合的提升效应在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政等级较高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表现更为明显;拓展性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因而应加强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多维度探索数实融合路径,挖掘试点政策潜力,加强区域主体的交流协作,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更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威   陈辉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以市场为根本的数据资源体系,已成为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本文整理中国277个地级城市2011—2021年的样本数据,基于数据交易平台设立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显著提升了城市经济韧性,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回归以及内生性问题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通过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与劳动力配置效率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异质性检验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效应在行政等级较高、政府干预较低的城市以及东部城市中更显著。本文研究可为实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提供新的理论释义与现实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国强   张馨元   赵新宇  
数据要素已成为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对释放数据要素红利、加强绿色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各地陆续设立数据交易平台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考察了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通过风险承担效应、融资约束效应以及环境信息披露效应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开展,并且促进作用对于数字化水平和ESG表现较好的企业、高技术和重污染的行业以及人才集聚和金融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政府的科技支持和产权保护以及地区市场化水平能够强化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绿色创新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仅能促进企业策略性绿色创新活动的开展,而未能实现企业绿色创新的提质增效。因此,应持续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更好地发挥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的赋能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寒钰   赵紫凤   刘超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作为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内容,是赋能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评估其政策效应对于促进“数字中国”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全局熵值法测度各地区的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分位数回归模型等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从影响效果看,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有效提高了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创新水平不同,其影响效果存在差异。从中介效应看,数据要素市场建设通过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创新效能进而有助于提高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从调节效应看,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城镇化驱动效应、外商投资驱动效应提升了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同时,劳动力价值越高、人力资本越丰富的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对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正向提升作用越明显。因此,要不断发挥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提升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的作用,提高数据交易平台的建设水平,促进数据要素自由流动,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具有的多元溢出效应,推进区域间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俊达  
数据交易平台是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主体之一,探索数据交易平台监管的完善路径,能够引导与规范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为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支撑。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背景下,本文探索了数据交易平台的重要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指出数据交易平台的监管应满足规范性与激励性的双重要求,揭示了当前监管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既有监管模式在监管依据、监管主体、监管客体上有待完善,同时对监管的激励性面向关注不足。基于此,应补充数据交易平台监管的制度依据,完善数据交易平台准入监管制度和价格监管制度;厘定数据交易平台监管的构造要素,明确政府与数据交易平台二元的监管主体,并将所有平台纳入监管视野,构建全面性的监管格局;应创新数据交易平台监管的具体举措,采用容错性监管方式以及监管沙盒工具。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婷   段尧清   吴瑾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制与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探寻城市规模与数字金融发展的平衡点、优化产业结构和集聚信息人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城市创新的重要渠道,且该促进作用因城市地理区位、行政等级和科教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西部城市、重点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显著。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传明   陈梁   魏晓敏  
数据要素高效集聚对于改善数据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劳动力资源配置、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三方面剖析数据要素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理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集聚显著提高了试点地区科技创新水平,且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数字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样本组。数据要素集聚通过缓解劳动资源错配、提升研发投入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路径对科技创新产生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据要素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数据要素集聚存在向邻近地区正向溢出的现象,从而提升了周边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因此,为了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应积极推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梯度式扩容,推进数据要素开放与大数据融合应用,以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集聚的红利。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宋梅青  
大数据交易平台是整个大数据产业的重要基础,既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也是当前大数据产业实际建设的热点,但目前有关大数据交易平台创新的研究还很匮乏。本文针对现有大数据交易平台的不足进行改进,设计了一种全新的融合数据分析服务的大数据交易平台,该交易平台包含大数据资源池、数据分析服务、协同中心三大核心模块,可以实现数据分析服务和数据资源的一体化交易。本文研究发现现有的大数据交易平台存在数据供需错配、大数据资源定价困难、数据的时效性不强三大不足。而融合后的新交易平台直接面向应用,从根本上避免了数据供需的错配,数据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志刚   项猛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构成了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二者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数据要素的发展,大数据应用为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提供一条创新路径。本文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作为准自然试验,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探析了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建设能够显著提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政策效应因区域位置、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保障水平的不同呈现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应用和优化要素配置是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娆  宋丽娟  杨小伟  
本文基于“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形成的准自然实验,以制造业上市企业为对象,对数字化转型与资本配置效率二者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升其资本配置效率,该结论经过多次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2)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两条路径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促进作用;(3)通过异质性分析,相较于国有企业和管制性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效果在非国有企业和竞争性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婷   段尧清   吴瑾  
基于2009-2019年中国25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内在影响机制与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探寻城市规模与数字金融发展的平衡点、优化产业结构和集聚信息人才是数据要素市场化促进城市创新的重要渠道,且该促进作用因城市地理区位、行政等级和科教水平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西部城市、重点城市和高科教水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海洋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若要持续保持高价值,可共享、可流通、可交易是必然要求。为充分发掘数据要素潜能、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探索建立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交易平台至关重要。通过文献研究、会议研讨、专家访谈、网站检索等多种途径进行研究发现,数据要素作为关键基础资源和重要生产资料,能够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市场反应、提升管理效率、反映行业状况等。目前,国外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已取得较好成效,国内数据要素流通交易进入新发展阶段,但国资主导不强、商业模式不清、技术应用不深、规则标准不明、安全体系不全、市场规制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进而抑制了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效率的提升。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交易平台发展创新,要统一规划分步推进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优化数据交易平台股权结构与许可机制,增强数据交易平台风险防控能力,提升数据要素供给数量与质量,统筹建立数据要素标准规范,完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安全配套体系,培育数据要素流通交易产业创新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欧阳伊玲   王愉靖   李平   高昊宇  
本文利用中国各地级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3-2019年城投债券的发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公共数据开放对城投债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降低了当地城投债的发行利差,平均效应为11.5个基点。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降低了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成本,信息溢价降低;同时,大数据赋能投资者进行外部监督,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效率,促使城投企业的信用风险下降。公共服务、社会民生和经济类等与城投业务相关的数据发挥了主要作用,且公共数据开放的整体质量越高,利差的降低作用越强。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政府推动形成数据开放共享的高效运行机制,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存在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志伟   张秋生  
本文以地方政府开通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作为公共数据开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公共数据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研究发现,政府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促进企业投资效率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公共数据开放主要通过缓解代理问题、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企业不确定性感知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异质性检验发现,公共数据开放对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在技术密集型、集团化程度低以及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问题。研究结论为政府引导企业利用数据要素提升投资效率、优化市场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晓丹   石玉堂   刘达  
公共数据作为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评估其对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影响是科学施政的前提。基于政府数据平台上线的准自然实验,通过耦合评价模型测度2010—2021年全国280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以政府数据平台上线为表征的公共数据开放对数实融合的影响。研究发现:(1)公共数据开放显著促进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旧成立。(2)公共数据开放主要通过成本效应、要素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内在路径影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3)公共数据开放对数实融合的提升效应在行政等级、市场保护及资源禀赋城市存在显著差异,且对高行政等级、市场一体化程度较高及非资源型城市表现更为明显。(4)政府数据开放质量越高,数实融合提升作用越明显,且开放数据质量、平台建设质量、政策保障力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数据开放的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上述结论,从重视培育全面的数据要素市场,多维度探索数实融合驱动路径,根据城市发展特征精准施策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为更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