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9)
- 2023(7053)
- 2022(5339)
- 2021(4748)
- 2020(3835)
- 2019(8682)
- 2018(8525)
- 2017(16661)
- 2016(9109)
- 2015(10266)
- 2014(10009)
- 2013(9443)
- 2012(8271)
- 2011(7297)
- 2010(7211)
- 2009(6501)
- 2008(6334)
- 2007(5851)
- 2006(5255)
- 2005(4942)
- 学科
- 济(41103)
- 经济(41075)
- 业(23550)
- 管理(23084)
- 方法(18181)
- 企(17547)
- 企业(17547)
- 数学(16174)
- 数学方法(16078)
- 中国(12712)
- 农(12612)
- 业经(10272)
- 农业(8242)
- 财(7834)
- 地方(7303)
- 贸(7098)
- 贸易(7093)
- 制(6956)
- 易(6851)
- 融(6608)
- 金融(6608)
- 学(6603)
- 产业(6419)
- 发(6283)
- 银(6239)
- 银行(6218)
- 行(5983)
- 信息(5734)
- 理论(5423)
- 技术(5308)
- 机构
- 大学(129327)
- 学院(128056)
- 济(56635)
- 经济(55647)
- 管理(49383)
- 研究(43870)
- 理学(42561)
- 理学院(42124)
- 管理学(41379)
- 管理学院(41141)
- 中国(34178)
- 京(27222)
- 科学(25384)
- 财(24966)
- 农(23303)
- 所(21615)
- 中心(20626)
- 财经(20448)
- 业大(19580)
- 研究所(19564)
- 江(19256)
- 经(18766)
- 经济学(18551)
- 农业(18269)
- 经济学院(16865)
- 北京(16718)
- 范(16232)
- 师范(16052)
- 院(15361)
- 财经大学(15312)
- 基金
- 项目(87269)
- 科学(69797)
- 基金(65102)
- 研究(63758)
- 家(57066)
- 国家(56611)
- 科学基金(48933)
- 社会(42722)
- 社会科(40701)
- 社会科学(40688)
- 基金项目(34374)
- 省(33092)
- 自然(30454)
- 自然科(29846)
- 自然科学(29839)
- 自然科学基金(29324)
- 教育(29041)
- 划(27899)
- 编号(25705)
- 资助(25594)
- 成果(20535)
- 重点(19671)
- 部(19410)
- 发(19021)
- 国家社会(18888)
- 创(18158)
- 创新(17019)
- 教育部(16935)
- 课题(16817)
- 科研(16702)
共检索到191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振华 陈静
数据要素具有与传统生产要素不同的经济特征与传统生产要素相比,数据要素具有使用的非竞争性、价值差异性和强外部性、跨时空快速流动等新特征,这些特征使得数据要素可能对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乘数效应。
关键词:
市场化配置 控制者 数据产权 数据生产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英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向度考量,数据要素市场化已然成为扎实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核心抓手。文章选取2007—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围绕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计准自然实验,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对城乡共同富裕产生正向赋能效应,且该结果在经过PSM-DID检验、更换变量数据、剔除异常值等稳健性检验后仍有效。数据要素市场化以促进人力资本回流、农业数字化转型为中介路径,助力城乡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农村创业活跃度的中介机制不显著。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较高地区的城乡共同富裕助力效能更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太辉
数据已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如何完善数据市场化配置机制,已成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的关键。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核心是基于供应链和全生态视角,全面释放数据生产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侯彦英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在企业资源中的价值逐渐展现,数据要素在市场中日趋活跃,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文章基于宏微观一体化的视角,从数据资产提出的必要性入手,梳理国内外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于数据资产概念的界定,构建数据资产的形成机制,深入探讨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并从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的需求出发,分析了基于会计价值管理过程的数据资产要素市场化路径。最后,通过对数据资产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应以数据资产要素市场价值管理需求为目标,定义数据资产的概念,并以市场交易机制的建立为出发点,构建数据资产会计确认和计量模式,为数据资产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提供理论参考,为数据资产在市场中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朝阳 白艳 王韡
我国服务业部门GDP占比偏低,而工业部门长期受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困扰,这种三大产业层面上的供需结构错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构筑了一个包含土地生产要素的三要素三部门动态一般均衡结构变迁模型,证明当存在某些体制性障碍导致服务业部门无法顺利地吸纳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流入时,那么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生产要素就只能更多地流入到管制较少的工业部门。在产品间不完全替代情况下,这种要素市场改革的滞后会导致服务业部门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和工业部门产能过剩现象并存的供需结构错配问题,使得经济发展依赖外部需求。因而,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有之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雅婕 熊艳艳 姚先国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测算了各省制造业资本与劳动力的错配程度,与省级层面反映要素市场化改革程度的要素流动性和要素价格指标相匹配,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要素市场化改革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贷款和外商投资增加有利于缓解资本错配,农村劳动力流入和非国企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改善劳动力错配;不同所有制资本成本差异缩小、利率市场的稳定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亦有利于改善资源错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翔峰 刘强
本文首先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梳理并探索了生产要素配置规律,认为生产要素范畴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总有某种主导要素起引导聚合成先进生产力的作用。结合中国实际,本文把数据纳入现代生产要素范畴,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个方面,在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中,技术是主导要素并聚合引导其他要素形成先进生产力,同时要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配置体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按照要素发展的规律进行设计和推进。其次,本文分析了现行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技术创新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均存在体制障碍,制约了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尚未构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了要素配置结构失衡、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下降。最后,本文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配置体系,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重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建设城乡融合、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要素的统一要素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昌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推进市场对内外开放,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重大决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彦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商品市场改革。经过一系列探索与调整,直至1992年中国商品市场价格双轨才逐渐并轨。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以价格改革为核心的商品市场改革已基本完成。然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相对滞后。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其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一是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要素资源错配。例如,缺乏相对统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在明确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把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改革重点,是要指出现实中还有相当部分要素不是由市场决定的,需要推动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配置的要素由市场决定。其目标是:市场调节资源在部门和企业间自由流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在产权流转中提高效率,着力解决存量资产的市场化配置。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牵涉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包括:第一,建设完备的要素市场,涉及完善并规范金融市场,建设和规范土地市场,发展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充分开放,大数据的市场分享;第二,要素价格市场化的改革,涉及进一步扩大物质性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的范围,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价格在各自的市场上形成,要素报酬更大程度上反映要素市场的供求状况。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能达到效率目标,关键在市场整体有效。市场有效的关键在市场秩序和规范。市场秩序建设涉及培育自主决策的市场主体,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降低市场调节的成本,完善产权保护和流转制度。
关键词:
要素 市场化配置 市场秩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尹莲英
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初探尹莲英一、当前生产要素价格非市场化的主要表现及其不良后果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生产要素价格(如利息、工资、地租、地价等)的改革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远未完成,非市场化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然 孟奇勋 余忻怡
基于马克思经济学资源配置理论,探讨知识产权运营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联性。在梳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政策、关联政策和专门政策的基础上,对知识产权大数据平台系统、大数据金融产品、大数据中心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应用联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第一,我国知识产权运营领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要存在3大瓶颈:数据要素产权界定不明、交易流转不畅及安全监管不易;第二,知识产权运营领域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需从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数据汇聚共享、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数据产业化应用和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数据安全治理3个方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知识产权运营 数据要素 市场化配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陶卓 黄卫东 闻超群
随着数字治理应用场景的不断升级,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形成了三种典型模式,分别是"政府数据平台+政企合作机制+精准治理"模式、"产业化联盟+产学研合作机制+协同治理"模式、"数字经济产业园+数据交易机制+迭代治理"模式。在归纳总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经验启示与制约瓶颈的基础上,我国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应加快明确数据交易范围,推动数据开放利益平衡,推进数据流通技术创新,构建数据价值转化渠道,实现数据资源的标准化,优先布局大数据产业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孔艳芳 刘建旭 赵忠秀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流的新载体,已深度渗透至生产各领域,被誉为"未来的新石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充分挖掘数据"新"要素潜能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总的来看,这一进程是"生产要素化"与"配置市场化"双重内涵的叠加;关键在于赋予数据以"商品"属性,发挥市场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利益主体内部的封闭式流通向不同利益主体间开放式流通的转型过渡。以可交易数据范围的合理界定为前提,竞争、供求和价格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内生驱动;而数据双边网络效应、成本结构及效用敏感性等特征,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呈现出鲜明的特色。中国数据要素"新"市场体系的构建,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着力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市场秩序不完善、监管体系缺位等症结,构建起"内生演化+外部培育"双轮驱动的运行范式,以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完善。
关键词:
数据要素 配置市场化 运行机理 政府培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文建
本文以数字交易平台建立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分析以数字交易平台为表征的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物流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显著提高了物流企业创新水平,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主要通过供应链管理和资源配置提高物流企业创新水平;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物流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特征,东部地区和国有企业中数据要素市场化建设对其提高作用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