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1)
- 2023(15026)
- 2022(12268)
- 2021(10958)
- 2020(9187)
- 2019(20711)
- 2018(20323)
- 2017(39758)
- 2016(21059)
- 2015(23717)
- 2014(23284)
- 2013(23129)
- 2012(21652)
- 2011(19874)
- 2010(19948)
- 2009(18636)
- 2008(17777)
- 2007(16008)
- 2006(14693)
- 2005(13474)
- 学科
- 济(113053)
- 经济(112959)
- 管理(54253)
- 业(50062)
- 方法(39822)
- 数学(35915)
- 数学方法(35695)
- 企(35379)
- 企业(35379)
- 中国(30320)
- 农(29612)
- 地方(28830)
- 业经(22536)
- 财(20085)
- 农业(20053)
- 学(19448)
- 制(18733)
- 贸(17795)
- 贸易(17780)
- 易(17136)
- 地方经济(16408)
- 融(16268)
- 金融(16266)
- 环境(16091)
- 银(15832)
- 银行(15806)
- 行(15306)
- 发(13786)
- 产业(13586)
- 体(13350)
- 机构
- 学院(310755)
- 大学(310064)
- 济(143437)
- 经济(140739)
- 管理(115242)
- 研究(111292)
- 理学(98614)
- 理学院(97440)
- 管理学(95949)
- 管理学院(95356)
- 中国(85695)
- 京(65415)
- 科学(64483)
- 财(64397)
- 所(55835)
- 财经(51345)
- 中心(50494)
- 研究所(50406)
- 农(49867)
- 江(49838)
- 经(46517)
- 经济学(46498)
- 业大(42708)
- 经济学院(41878)
- 范(41500)
- 师范(41133)
- 北京(40878)
- 院(39801)
- 农业(38772)
- 财经大学(37870)
- 基金
- 项目(202570)
- 科学(160532)
- 研究(149938)
- 基金(147893)
- 家(128125)
- 国家(127065)
- 科学基金(108864)
- 社会(99378)
- 社会科(94310)
- 社会科学(94286)
- 省(79348)
- 基金项目(78201)
- 自然(66801)
- 教育(66717)
- 划(65248)
- 自然科(65192)
- 自然科学(65175)
- 自然科学基金(63966)
- 编号(60514)
- 资助(59138)
- 成果(48275)
- 发(46355)
- 重点(45781)
- 部(44972)
- 国家社会(42316)
- 课题(41397)
- 创(41233)
- 创新(38812)
- 教育部(38649)
- 人文(38110)
- 期刊
- 济(168612)
- 经济(168612)
- 研究(98898)
- 中国(60006)
- 财(46268)
- 农(44928)
- 学报(44677)
- 管理(42514)
- 科学(42468)
- 大学(34290)
- 融(33343)
- 金融(33343)
- 学学(32243)
- 农业(30369)
- 经济研究(28618)
- 教育(27100)
- 业经(26627)
- 财经(26351)
- 技术(26045)
- 经(22906)
- 问题(22727)
- 贸(17994)
- 技术经济(16790)
- 商业(16033)
- 统计(15677)
- 业(15626)
- 资源(15616)
- 国际(15498)
- 理论(15230)
- 现代(14572)
共检索到478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威
本文基于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2017-2021年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化对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和消费升级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相比较而言,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居民消费规模扩大的驱动效应更强,且对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正向驱动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整体上表现为“越是靠近下游沿海开放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正向驱动效应越强”。最后,从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视角提出赋能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丽
数字化是供应链转型的主要方向,必然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影响。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例,通过构建并测算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水平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供应链数字化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效率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发现,2016-2022年,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整体上获得了较好发展并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但不同省域之间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具体来看,下游地区的江浙沪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走在第一方阵,中游地区的湖北和湖南,以及下游地区的安徽、江西处于第二方阵,上游地区的云贵川和重庆相对滞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对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效率均具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相比较而言,供应链数字化更有利于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升。此外,电子商务发展在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扩大和效率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赋能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燕平
数字化浪潮下,数据要素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数据要素资源禀赋综合评价指数,对我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21年数据要素资源禀赋水平开展测度评价,并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资源禀赋对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效应,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丹丹 马红梅 杜宇晨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并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2011-2016年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长江经济带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区域市场非一体化更有利于经济增长阶段;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欠发达地区市场一体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更为明显。对此,在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中,要注重政府职能、交通体系、扶持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协同互补。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经济增长 相对价格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瀚槭
数据要素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样本,在构建并测算数据要素资源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资源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表现出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但不同省域之间数据要素资源存在较大差距。上海、浙江、江苏和湖北的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较高,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和四川次之,而重庆和云南相对较低;数据要素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由于不同省域之间数据要素资源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数据要素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较高样本组中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在低水平样本组中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毅 蒋青松
基于2013—2020年省级宏观数据和数字经济指数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从市场供求两端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且这一作用在数字经济和消费不同维度下仍然显著,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对中西部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呈现数字益贫性特征;动态叠加效应表明,数字经济在滞后期依然对居民消费存在促进作用,并且对居民消费“扩容”作用明显高于“提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差距、创新产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市场需求和供给端发挥着中介效应。因此,要继续发挥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实现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毅 蒋青松
基于2013—2020年省级宏观数据和数字经济指数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从市场供求两端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扩容提质”,且这一作用在数字经济和消费不同维度下仍然显著,异质性分析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对中西部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强,呈现数字益贫性特征;动态叠加效应表明,数字经济在滞后期依然对居民消费存在促进作用,并且对居民消费“扩容”作用明显高于“提质”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差距、创新产出与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市场需求和供给端发挥着中介效应。因此,要继续发挥数字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实现消费型经济增长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文 佐赫
供应链数字化是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绿色低碳化约束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数字化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供应链数字化对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供应链数字化对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最强,其次是中游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而对上游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4个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相对最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身还存在一定的惯性作用,且这种惯性作用在下游省域样本中表现的更强,呈现出“强者愈强”的特征。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段联合
本文从数字化要素资源基础和数字化要素资源开发潜力两个维度构建了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我国31个省域2019-2021年的数据,考察了我国省域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差异性及其对我国商贸流通业扩容提质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在我国不同省域之间存在显著差距,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湖北和广东7个省域的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最高,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五个自治区的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明显滞后。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对商贸流通业扩容提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对商贸流通业提质(高质量发展)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的省域差异性决定了较高数字化要素资源禀赋所在的省域其所产生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最后从做好数字化要素资源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要素资源开发潜力的培育以及数字化要素资源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香 徐洪波
本文从数字经济的背景出发,借助2004-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消费扩容和提质的双重维度,实证探究了流通业效率对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影响的城乡异质性。研究发现:数字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对居民消费扩容和提质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效应呈现明显的二元特征;具体而言,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流通业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规模扩张,且对农村居民的扩大效应优于城镇居民;其次,流通业效率提升有利于推动城镇居民消费提质,但对农村地区居民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珊 曾福生
本文就统一大市场建设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统一大市场建设能够通过扩大市场规模和范围、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实现降本促效、促进市场竞争推动农产品价格透明和稳定、提升农产品物流和配送效率,以及促进农产品市场信息共享和技术应用等方式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互联网信息化水平的调节效应存在,且能够进一步强化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进一步地,统一大市场建设对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对长江经济带沿线下游地区省域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世坤 徐俊峰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了消费在社会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基于相关历史考察和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文献和数据,从生产、流通、分配等环节入手,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扩容提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由此,对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提出相应建议,如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增加居民收入等,进而增强我国国内循环内生动力和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居民消费 扩容提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 周文文 刘名武
港口作为连接水陆运输和货物中转的关键节点,其运行效率影响着现代物流供应链的流通效率。本文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2个主要集装箱港口为实证分析对象,选取岸线长度、泊位数量、堆场面积为投入指标,集装箱吞吐量和货物吞吐量为产出指标,运用超效率SBM-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港口运行效率,并构建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港口运行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港口整体运行效率呈增长趋势,港口整体运行效率和集装箱港运行效率分别在2014年和2017年达到峰值。在长江经济带港口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港口城市GDP、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对港口运行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港口城市第三产业占比影响最为显著。基于此,应推进长江经济带沿线港口规模化、协同化发展,提高港口运行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壮大腹地经济,促进港口与产业的良性互促。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传清 龚晨
选用空间基尼系数、θi指数、区位商三种衡量方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水平,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水平较高,沿线11省市已基本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发展格局。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工业集聚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空间布局呈不断扩散趋势;劳动生产率、资本、创新能力是影响工业集聚的重要因素,本地市场和内需规模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看成一个内涵广泛、结构复杂且具耦合特征的开放性巨系统,正确认识和处理三者间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首先,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评价体系,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为例,运用加权TOPSIS法对该区各省市三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其次,基于耦合协调模型,从时空维度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演化关系给予分析;最后,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该区三大系统的未来耦合协调度进行预测。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区域经济和旅游产业系统具较高关联性,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并不具有显著冲突;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从时间上看以保持稳定和波动上升为主,空间上大致呈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且耦合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东中西部各有不同;未来几年内该区三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除个别省份外,总体呈小幅上升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先发区域后发城市“扩容提质”规划探讨——以广东省云浮市西江新城为例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税收激励与居民消费扩容提质——来自“营改增”的经验证据
扩大内需视角下人口结构演变对乡村消费扩容提质的影响效应
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及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省域为例
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评价与比较
新型城镇化政策背景下的城区“扩容提质”——以广东省揭阳市为例
长江经济带经济实力的时空差异:沿线城市比较
数字贸易对居民消费扩容升级的影响效应——基于消费规模与消费升级的比较分析
内循环视角下推进市场一体化对居民消费的提振效应——基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扩容升级制约因素与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