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62)
- 2023(15153)
- 2022(12526)
- 2021(11154)
- 2020(9221)
- 2019(20999)
- 2018(20669)
- 2017(40325)
- 2016(21587)
- 2015(23883)
- 2014(23705)
- 2013(23496)
- 2012(22279)
- 2011(20306)
- 2010(20511)
- 2009(19154)
- 2008(19002)
- 2007(17148)
- 2006(15339)
- 2005(14325)
- 学科
- 济(104819)
- 经济(104698)
- 管理(64656)
- 业(62995)
- 企(51015)
- 企业(51015)
- 方法(41937)
- 数学(36175)
- 数学方法(35912)
- 中国(29256)
- 农(27675)
- 地方(25844)
- 财(25769)
- 业经(25537)
- 制(23045)
- 农业(18711)
- 学(17781)
- 银(17487)
- 银行(17452)
- 贸(17371)
- 贸易(17359)
- 融(17329)
- 金融(17327)
- 行(16815)
- 易(16719)
- 体(16272)
- 产业(15826)
- 技术(15547)
- 环境(15289)
- 务(15106)
- 机构
- 大学(316611)
- 学院(316098)
- 济(139193)
- 经济(136542)
- 管理(120690)
- 研究(109454)
- 理学(103396)
- 理学院(102254)
- 管理学(100761)
- 管理学院(100144)
- 中国(83792)
- 京(67070)
- 财(66821)
- 科学(62543)
- 所(54049)
- 财经(52114)
- 农(50532)
- 中心(49782)
- 江(49212)
- 研究所(48363)
- 经(47260)
- 经济学(44404)
- 业大(43578)
- 北京(42396)
- 范(41480)
- 师范(41065)
- 经济学院(40051)
- 院(39454)
- 农业(39080)
- 州(38633)
- 基金
- 项目(206294)
- 科学(164842)
- 研究(154128)
- 基金(151162)
- 家(130254)
- 国家(129149)
- 科学基金(111972)
- 社会(102039)
- 社会科(97165)
- 社会科学(97145)
- 省(80695)
- 基金项目(79176)
- 教育(70626)
- 自然(68508)
- 划(67073)
- 自然科(66945)
- 自然科学(66933)
- 自然科学基金(65823)
- 资助(61458)
- 编号(61454)
- 成果(50969)
- 发(49292)
- 重点(46857)
- 部(46655)
- 创(43551)
- 国家社会(43379)
- 课题(43020)
- 制(42646)
- 教育部(40848)
- 创新(40763)
- 期刊
- 济(159740)
- 经济(159740)
- 研究(99314)
- 中国(67125)
- 财(51245)
- 农(47029)
- 管理(46702)
- 学报(46058)
- 科学(43457)
- 大学(36380)
- 教育(34408)
- 学学(34025)
- 融(33791)
- 金融(33791)
- 农业(31594)
- 财经(27265)
- 技术(26911)
- 业经(26681)
- 经济研究(26148)
- 经(23532)
- 问题(21381)
- 贸(16374)
- 业(16303)
- 技术经济(16092)
- 商业(15569)
- 统计(15048)
- 世界(14535)
- 理论(14494)
- 图书(14431)
- 现代(14118)
共检索到487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莹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2004—2019年243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据要素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数据要素通过驱动创新和促进社会分工深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据要素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城市行政等级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更为显著,数据要素发展不存在“马太效应”,有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因此,应积极推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扩容,健全数据要素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乐欣 孔婧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改革的关键,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则是激活数据潜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门槛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迅猛,但省际差异较大,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超过一定水平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赋能作用更加显著;较大的经济差距阻碍了地区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交流,进而削弱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乐欣 孔婧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改革的关键,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则是激活数据潜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门槛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迅猛,但省际差异较大,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超过一定水平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赋能作用更加显著;较大的经济差距阻碍了地区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交流,进而削弱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晓君 胡凯玲 刘德学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与加速器,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契机下,文章研究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利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基于2013—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其中数字产业化对服务业结构升级影响最大,其次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数字化。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其中数字经济赋能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结构升级效果高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服务业 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钰苓 刘成杰 谭君印 李虹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限模型、机制检验模型、空间杜宾模型等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城市发展质量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且会受到产业结构升级的进一步强化;数字经济能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与互联网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数字经济的影响效应在地区规模和城市特征上具有显著异质性,且基础设施薄弱的城市也能通过数字经济建设来提升城市质量。因此,为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的多重效应,应强化顶层设计,在数字技术、数字平台、数字金融三个方面培育壮大城市发展质量的新动能;以“新基建”为契机,促进“数实共生”和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梅 刘姗姗
随着供应链系统面临的环境高波动性、不确定性风险提升,数据要素成为供应链系统提升风险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的关键因素。从主体与关系两个维度,基于供应链网络特征构建供应链韧性衡量指标,采用2015—2022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机制。基准回归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显著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和关系韧性的赋能效应,即数据要素可赋能企业供应链韧性。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赋能激发创新效应,进而增强供应链主体韧性;赋能激发信息效应,进而增强供应链关系韧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要素对供应链韧性的赋能效应会因不同企业规模和所属行业、所在地区运营环境以及市场化水平而存在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向慧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据要素价值化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价值化可以显著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可通过强化地区经济联系、打破地方行政垄断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沿海地区与高水平市场化地区中,数据要素价值化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赋能效应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军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面板门槛模型等,实证检验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影响方面,产业智能化对东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较弱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智能化能够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绿色低碳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赋能低碳经济发展。在空间效应方面,产业智能化与低碳经济发展均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且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在门槛效应方面,产业智能化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贾妮莎 韩永辉 邹建华
中国正以东道国和投资国双重身份在国际分工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本文剖析双向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理论机制,结合1982-2012年中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误差修正和脉冲响应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双向FDI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IFDI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更为突出;在长期,中国双向FDI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促进作用,但IFDI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更显著,OFDI则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动态冲击看,双向FDI都会将自身所受外部冲击传递至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鹏 张勤
文章基于2013—202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新要素流动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探讨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创新要素流动赋能共同富裕发展的重要路径。由门限效应检验可知,创新要素流动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当产业结构升级处于中等水平时,创新要素流动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当公共服务均等化跨过门限值后,创新要素流动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才开始显现。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创新要素流动对东部地区和一线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瑞莲
数据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产物,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对新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产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流通现代化是流通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了更好明确数据生产要素同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本文使用理论分析结合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阐述了数据生产要素与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关联,明确了数据生产要素促进流通业现代化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门槛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可以促进流通现代化水平增长,但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意味着要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促进流通业发展的价值需要,重视数据生产要素应用的阶段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靳曙畅 胡熠 栾佳锐
文章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与机制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赋能企业转型升级,不仅体现在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上,还体现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且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变竞争格局三条路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企业转型升级 路径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玉婷 高强 杨旭丹
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并阐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199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估计方法对理论机制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并运用替换关键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显著降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2)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和阻碍技术进步两条机制,阻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据此,本文提出,为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约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玉婷 高强 杨旭丹
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并阐述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199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估计方法对理论机制进行了严谨的实证检验,并运用替换关键解释变量的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显著降低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2)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会通过降低人力资本和阻碍技术进步两条机制,阻碍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据此,本文提出,为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约束,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