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0)
- 2023(12006)
- 2022(10053)
- 2021(8962)
- 2020(7706)
- 2019(17649)
- 2018(17490)
- 2017(33539)
- 2016(17604)
- 2015(19113)
- 2014(18551)
- 2013(18597)
- 2012(17084)
- 2011(14991)
- 2010(15297)
- 2009(14339)
- 2008(14632)
- 2007(12936)
- 2006(11335)
- 2005(10151)
- 学科
- 济(85949)
- 经济(85860)
- 业(81851)
- 企(74139)
- 企业(74139)
- 管理(68631)
- 方法(40757)
- 数学(32668)
- 数学方法(32517)
- 业经(27842)
- 财(27017)
- 农(25689)
- 中国(22461)
- 技术(20151)
- 务(19576)
- 财务(19570)
- 财务管理(19549)
- 农业(18966)
- 企业财务(18599)
- 地方(15941)
- 制(15216)
- 理论(14410)
- 划(14277)
- 和(14035)
- 策(13924)
- 技术管理(13720)
- 贸(13090)
- 贸易(13081)
- 易(12647)
- 体(11784)
- 机构
- 学院(253919)
- 大学(251083)
- 济(114360)
- 经济(112382)
- 管理(109920)
- 理学(95358)
- 理学院(94481)
- 管理学(93527)
- 管理学院(93017)
- 研究(75758)
- 中国(60610)
- 财(52630)
- 京(51302)
- 财经(42182)
- 科学(42103)
- 经(38539)
- 农(38440)
- 江(38295)
- 中心(35794)
- 经济学(35425)
- 所(35326)
- 业大(34091)
- 经济学院(32333)
- 研究所(31499)
- 北京(31320)
- 财经大学(31205)
- 商学(30991)
- 商学院(30733)
- 州(30196)
- 农业(30063)
- 基金
- 项目(169666)
- 科学(138259)
- 基金(127467)
- 研究(127340)
- 家(108403)
- 国家(107436)
- 科学基金(96426)
- 社会(86761)
- 社会科(82701)
- 社会科学(82681)
- 基金项目(68302)
- 省(66106)
- 自然(59943)
- 自然科(58752)
- 自然科学(58740)
- 自然科学基金(57817)
- 教育(56658)
- 划(53951)
- 资助(49981)
- 编号(49956)
- 创(41616)
- 成果(39299)
- 部(38175)
- 创新(37899)
- 国家社会(37134)
- 业(36964)
- 重点(36717)
- 发(36617)
- 人文(34061)
- 制(34031)
- 期刊
- 济(122981)
- 经济(122981)
- 研究(74619)
- 中国(45609)
- 管理(44362)
- 财(43341)
- 农(35113)
- 科学(31626)
- 学报(29582)
- 大学(24198)
- 农业(24142)
- 融(23221)
- 金融(23221)
- 技术(22980)
- 学学(22897)
- 财经(21764)
- 业经(21699)
- 教育(19612)
- 经济研究(19475)
- 经(18800)
- 问题(18024)
- 技术经济(15941)
- 业(15717)
- 现代(13794)
- 商业(13250)
- 策(12640)
- 贸(12499)
- 科技(12460)
- 图书(12385)
- 世界(12358)
共检索到372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蔡运坤 周京奎 袁旺平
公共数据开放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与数字经济战略的重要举措,其能否释放价值创造效应、促进社会创业与增强经济活力,是实践界与理论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利用地级市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与企业工商注册信息数据,基于公共数据开放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促进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的政府治理逻辑和信息搜寻匹配效率优化的市场效益逻辑的途径来推进城市创业活力提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域要素禀赋与非正式制度环境强化了公共数据开放的创业促进效应,而且公共数据开放弥补了初始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支持的差距;此外,公共数据开放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创业促进作用更明显,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还促进了高质量创业。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推进公共数据开放、释放其价值创造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支宇鹏 卢潇潇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是促进数据资源整合与运用的重要举措,可以有效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吸引资本等要素聚集,为城市创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采用2009—2019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考察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内在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从异质性分析结果来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对中部地区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对三类城市的创业促进效应高于一二类城市,对一般地级市的促进作用高于省会和计划单列市。从资源配置和营商环境两个角度检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内在机制后发现,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设立可以通过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且这种作用机制在不同经济地带和城市中存在异质性。为进一步发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应加快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进程,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产业组织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借鉴东部地区在大数据运用领域的先进经验,推进数据要素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价值;加快政府数据的整合、共享和开放水平,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营商环境水平;推进大数据资源的深度应用,促进数据资源与产业的融合,吸引资本等生产要素聚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金磊 黄远标
跨境电子商务是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畅通双循环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中国城市层面的数据,利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策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跨境电子商务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有助于提高城市创业活力;机制分析显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主要是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缓解融资约束、扩大市场规模来激发创业活力;异质性分析显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设立的创业效应具有U型特征,在一般行政等级的城市、内陆城市、服务业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从政策效果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具有明显的普惠性,但是并未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创业活动,未能进一步发挥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作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高城市创业活力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钱雪松 王帅 秦睿祺
完备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对于发挥信用信息的市场价值尤为重要。本文以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作为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外生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了信用信息共享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显著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上述效应在信息披露质量较低、公司治理较差、融资约束严重以及外部监督力度较小的企业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显著增强了企业信用,提升了企业外部融资可获得性并降低了企业代理成本。本文研究发现有助于厘清信用信息共享与企业现金持有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军平 曹倩雯
基于2009-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知识产权治理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治理使城市创业活力显著提高了13.89%,并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因城市的行政等级、地理区位、金融发展水平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机制分析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主要通过政府引导作用、城市创新推动和人才集聚这三方面渠道提高了城市的创业活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新飞 李莹 张伟俊
文章首先将中国专利引用数据库与298个城市间高铁连通数据进行匹配,构建了2001~2019年88506个城市配对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高铁网络对于国内城市间知识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没有直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直通之后,城市主动引用另一个城市专利的次数将提升22.7%。其次,在“双循环”战略背景下,研究了高铁开通对于城市吸收国外知识的影响,结果发现,高铁开通使得城市引用国外专利的次数增加了16.6%。机制研究发现,高铁不仅通过人才流动、举办学术会议和科技服务等渠道促进国内知识传播,还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外知识向国内溢出。最后,通过整理城市层面的发明专利和产学研结合专利数据,发现高铁开通的知识溢出效应带动了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聪 刘文璋
地理资本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要素,是影响地区消除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行政村微观调查数据,构建指标对各地区的地理资本进行测度。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其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程度和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地理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居民收入增加和降低地区贫困程度。将地理资本对消除地区贫困的影响机制进行分解发现,注重自然资源类地理资本受益共享、提高地理资本利用程度、完善基础设施和区位交通建设,能够减少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有利于消除地区贫困。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消除地区贫困,助力脱贫攻坚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晔婷 江志鳞 何思源 刘金涛
伴随着我国数据领域改革步伐的加快,数据要素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面对股票市场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多重挑战,探究数据要素市场化如何影响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对于助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数据要素市场化纳入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分析框架,从数据要素市场化基础、市场化开发、市场化规模三个维度构建31个省(区、市)的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指数,并利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够显著改善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该结论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存在异质特征,对于非国有性质、无形资产占比高及投资者关注高的公司影响更为明显;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抑制盈余管理的间接方式对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发挥作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发展除了能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效率外,还能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产生积极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还为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红利以及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雨可 牛耕 逯建 赵国昌
推进数字治理是中国政府治理改革的重要方向,“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是近年来大数据赋能政府治理进而实现惠民惠企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基于2014年实施的“信息惠民国家试点”政策,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以信息惠民试点工程为代表的数字政府建设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惠民试点工程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感知促进创业。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生产要素越充足和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信息惠民试点工程的创业促进作用越大。此外,信息惠民试点工程能显著提高城市的创业质量。本文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研究了政府治理的创业促进作用,为理解新时期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启示。
关键词:
数字治理 创业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赖永剑 伍海军
基于2002~2007年的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本文使用一个全新的实证框架,研究了企业间要素重配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我们发现,虽然目前我国市场扭曲程度较高,但是市场化改革的努力已经使得企业间要素重配成为制造业生产率增长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中间投入对要素重配具有乘数效应,其产生的要素重配效应占据了最大份额;企业的进入、退出市场行为在要素重配中也表现突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出口等市场化行为对促进企业间要素重配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有资本比重等因素却对要素重配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文瀚 齐荻
“双碳”目标的确立对我国经济社会原有运行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地方政府推进低碳目标的过程中,传统产业受到了较大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创业积极性是否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被抑制?文章通过低碳试点城市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该问题。研究表明:低碳试点城市政策显著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得到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支持;异质性检验发现,低碳试点城市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效应在行政级别高、地理区位优越、市场地位领先、工业产值占比大和互联网发达的城市中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顾欣 杨亚丽
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交通纽带和空间载体,不仅提高了开通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也加速了所在区域的要素资源流动,为城市创业活动注入新的动能。本文利用2004—2019年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中欧班列开通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欧班列显著促进了开通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贸易开放效应丰富了创业机会并通过金融发展效应缓解了创业融资约束,从而使开通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提升。本文补充了中欧班列在城市创业层面经济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加速将中欧班列带来的机遇优势转化为当地的经济优势提供了政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代理成本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共享经济的双边市场特征研究——来自网贷之家的经验证据
制度创新、营商环境与城市创业活力——来自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证据
同群效应对创业及创业路径的影响——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经验证据
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化协同驱动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研究——来自中国内地261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有助于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吗——来自科创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创新制度改革与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经验证据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创新创业的心理动因:理论机制与经验证据
僵尸企业、资源错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