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29)
2023(12715)
2022(10684)
2021(9890)
2020(8371)
2019(18805)
2018(18384)
2017(35122)
2016(18309)
2015(20048)
2014(18807)
2013(18039)
2012(15864)
2011(13917)
2010(13377)
2009(11845)
2008(11055)
2007(9277)
2006(7536)
2005(5899)
作者
(46789)
(39381)
(38928)
(37026)
(24791)
(18611)
(17649)
(15320)
(14867)
(13398)
(13349)
(13140)
(12145)
(12144)
(11751)
(11719)
(11646)
(11632)
(11292)
(11094)
(9306)
(9296)
(9220)
(8977)
(8780)
(8584)
(8406)
(8396)
(7771)
(7750)
学科
(68907)
经济(68855)
管理(56191)
(55448)
(46842)
企业(46842)
方法(35392)
数学(31177)
数学方法(30761)
(18816)
技术(18330)
中国(17688)
(17060)
业经(16880)
技术管理(12848)
农业(12819)
(12615)
贸易(12605)
地方(12478)
(12288)
环境(12101)
(11972)
理论(11622)
(11142)
财务(11109)
财务管理(11088)
(11046)
(10741)
(10640)
企业财务(10530)
机构
学院(237954)
大学(236201)
管理(101095)
(99247)
经济(97591)
理学(89514)
理学院(88662)
管理学(87185)
管理学院(86727)
研究(71536)
中国(53247)
(46742)
科学(43345)
(41946)
(36590)
业大(36422)
中心(35368)
财经(34899)
(33135)
(32151)
(32132)
经济学(30692)
研究所(29778)
(29040)
农业(28757)
师范(28728)
经济学院(27915)
北京(27640)
经济管理(27434)
商学(26811)
基金
项目(177880)
科学(143784)
基金(132074)
研究(130087)
(115095)
国家(114143)
科学基金(101102)
社会(86020)
社会科(81932)
社会科学(81912)
基金项目(70832)
(70802)
自然(65374)
自然科(64064)
自然科学(64052)
自然科学基金(62937)
教育(60279)
(58887)
资助(51307)
编号(51158)
(43259)
重点(39608)
创新(39573)
(39138)
成果(38634)
(38099)
国家社会(36913)
科研(34485)
教育部(34456)
人文(34275)
期刊
(95068)
经济(95068)
研究(60805)
中国(42397)
管理(37707)
学报(34509)
科学(33300)
(32217)
(31505)
大学(27488)
学学(25986)
教育(24263)
技术(23072)
农业(22208)
业经(17123)
(17025)
金融(17025)
财经(16304)
经济研究(15912)
(14165)
科技(13815)
(12957)
技术经济(12721)
问题(12430)
(11970)
统计(11630)
图书(11083)
商业(10808)
(10807)
理论(10533)
共检索到323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柯丹   刘颖   汪寿阳  
数据要素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动力引擎,而绿色发展是衡量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探究数字化与绿色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0—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机制与实现条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数据要素的绿色赋能作用在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及低金融约束程度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据要素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投入和帮助企业获得政府支持的方式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质量;大数据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是数据要素驱动企业绿色创新的有效条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实现新质生产力的数字化与绿色化“双化协同”,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洋   陈放   王尔大  
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对数据要素配置、新质生产力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与中部、西部、北方、经济发展水平低、非资源型及环境规制力度弱地区相比,东部、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资源型及环境规制力度强地区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作用更强。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据要素配置能够通过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推动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随着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数据要素配置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赋能作用逐渐增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史丹   孙光林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标志、核心是创新,数据要素对于提升创新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09—2021年制造业和服务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识别数据要素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制造业企业;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要素主要通过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间接影响。调节效应表明,产业融合与数据要素会共同发挥作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在中、高产业融合区域的作用效果没有显著差异,在低产业融合区域的效果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创新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绿色技术创新的狭义视角,从绿色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综合视角考察。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提升绿色创新能力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对于绿色创新的理解,要突破单一绿色技术创新的狭义视角,从绿色技术与制度创新的综合视角考察。绿色创新兼具绿色技术和绿色制度创新的双重内涵,为绿色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深刻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属性。论文创新构建了一个包含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等在内的中国绿色创新能力“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择中国2006—2021年的绿色专利头部百城开展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各城市绿色创新水平普遍提升,绿色创新指数呈现从“中心—外围”向均衡发展格局演变趋势。主要构成指标呈现一些典型特征,如创新结构的绿色化转型深入推进,绿色创新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绿色创新制度效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明显等。最后从提升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水平、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构建绿色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培育绿色技术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承水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化表达,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新质生产力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在坚持污染防治优先基础上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新质生产力以现代绿色技术的融合协作、生产力结构要素的创新联动为基础,在绿色生产关系培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国际交往合作的拓展中,推动了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发展清洁能源,不断推动能源技术革命,注重资源的循环集约利用,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推动经济社会的低碳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在打造高效生态产业群,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挥政府、企业与社会各方的合力以及绿色产业法规的完善等方面,积极推动构建现代化绿色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为人们绿色消费方式的转变、主体绿色生活空间的拓展以及高品质生活的实现等提供了新动能,从而为人们构建绿色生活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冰   彭雪清  
作为引领科技革命的新型经济驱动力,数字经济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深入分析创新要素配置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异质性。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即数字经济通过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边际递增”的非线性门槛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树斌   侯博文   李彦昭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提出新质生产力,高度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征、新趋势。然而,关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解析、系统构成、动力机制等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指导框架。从系统论视角,依据“理论阐释—要素机制—创新逻辑—路径突破—政策启示”的分析逻辑对新质生产力系统进行解析。基于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从系统论要素视角,解析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构成特征;从系统论结构视角,探明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的动态机制;从系统论功能视角,阐述新质生产力系统创新体系的四个维度及其功能目标。此外,在系统环境效应下,基于“输入—系统—输出”执行逻辑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二四八”模式;进而立足系统控制目标,提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产业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泉  李金生  
文章以土地价格扭曲为切入点,围绕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实现“双碳”目标,从理论上深度厘清土地价格扭曲对GTFP的传导机制。基于2005—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土地价格扭曲对GTFP的直接影响;利用中介效应检验绿色创新能力对GTFP的间接影响;分样本研究土地价格扭曲对不同城市GTFP影响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土地价格扭曲通过绿色创新能力显著抑制GTFP,对GTFP的影响呈现东部不显著和中西部显著负向扭曲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揭示土地价格扭曲与GTFP之间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设计、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静   张金昌   潘艺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生产力发展趋势的一次高度概括,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时代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基于生产力四要素模型和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数字化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新质生产力水平,这一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重点产业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数字化转型能通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三种机制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初期呈现新质生产力降低的现象,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开展,新质生产力水平呈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余欣荣   孙好勤   厉建萌   金云翔  
[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而且为包括现代种业在内的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力与种业创新的内在逻辑关系亟需深入探讨。[方法] 文章从种业自主创新能力、种业创新主体活力、种业创新保障制度、种业创新绿色导向等方面,阐述了现代种业发展为农业绿色生产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结果] 发展农业绿色生产力就是要在农业领域,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自觉运用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增产增收、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富裕健康协同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结论] 新时期推进种业振兴发展,必须要以绿色生产力观点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产业创新为根基,产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种业人才创新发展,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小婷   李敏  
文章选取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赋能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继而促进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和绿色金融发达地区更为明显。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伴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跨过不同门槛值,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宏春  
论文讨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其演进,从新发展理念、产业载体等角度对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大判断更多的是一种政治动员或对绿色发展的强调,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对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绿色生产力可以驱动、支撑和赋能的重点领域进行了详细研讨,提出了绿色生产力可以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并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可以支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构建,可以赋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拉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最后,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解决的需求角度提出应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提高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以及提高我国环境治理能力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世南  
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对于生产力理论的创新阐释,是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性高质量发展的新的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丰富与发展。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语境中的生产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生产力,从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性、绿色性、创新性以及新质生产力和新型生产关系的结合性等方面把握新质生产力蕴涵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促进新质生产力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