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31)
2023(20561)
2022(17007)
2021(15512)
2020(13106)
2019(29831)
2018(29544)
2017(56306)
2016(30311)
2015(34240)
2014(34104)
2013(33728)
2012(31060)
2011(28018)
2010(28554)
2009(26623)
2008(26305)
2007(23742)
2006(21044)
2005(19205)
作者
(89364)
(74875)
(74633)
(70875)
(47683)
(35869)
(34049)
(29178)
(28302)
(26829)
(25443)
(25103)
(23900)
(23822)
(23207)
(23030)
(22225)
(22171)
(21606)
(21563)
(18661)
(18493)
(18275)
(17165)
(16880)
(16680)
(16668)
(16454)
(15197)
(14862)
学科
(148894)
经济(148754)
(102787)
管理(96605)
(89116)
企业(89116)
方法(61142)
数学(51135)
数学方法(50381)
(38989)
业经(38509)
中国(37231)
(36297)
地方(31540)
农业(26990)
(25532)
(25200)
(24871)
财务(24786)
财务管理(24738)
(24100)
贸易(24084)
理论(23588)
企业财务(23352)
(23308)
技术(23052)
(22405)
(20452)
银行(20404)
(20058)
机构
学院(446192)
大学(440385)
(190845)
经济(187112)
管理(174275)
理学(149465)
研究(148521)
理学院(147823)
管理学(145117)
管理学院(144282)
中国(114608)
(93106)
科学(90123)
(85963)
(75593)
(75547)
中心(68649)
(68597)
财经(68223)
研究所(68156)
业大(64903)
(61789)
农业(59256)
北京(58644)
经济学(58305)
(55952)
师范(55364)
(54440)
(52949)
经济学院(52371)
基金
项目(291010)
科学(230211)
研究(211444)
基金(211196)
(183776)
国家(182166)
科学基金(157874)
社会(135532)
社会科(128723)
社会科学(128686)
(115550)
基金项目(110839)
自然(102033)
自然科(99780)
自然科学(99755)
自然科学基金(98007)
教育(97618)
(95880)
资助(87178)
编号(85669)
成果(68517)
(65779)
重点(65413)
(63575)
(62146)
课题(58888)
创新(57621)
国家社会(56365)
科研(55648)
教育部(54741)
期刊
(218000)
经济(218000)
研究(129032)
中国(88316)
(69311)
管理(69235)
(69176)
学报(66151)
科学(62375)
大学(50664)
学学(47846)
农业(47166)
技术(44723)
教育(44655)
(41060)
金融(41060)
业经(36022)
经济研究(35048)
财经(34414)
(29784)
问题(27877)
(27362)
技术经济(25633)
统计(24462)
(22442)
(21794)
商业(21341)
图书(21160)
世界(20783)
现代(20461)
共检索到674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苟枥文   郭旭  
本文在阐释数字经济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后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2012-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数据是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之一,贡献的大小取决于数字化水平;数字经济对物流业发展具有正向赋能作用,数字化水平与物流业的运行效率正相关;科技研发投入既是物流业数字化转型的持续动力,也是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万艳春   陈羿彤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发展是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发展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和技术支撑。本文在梳理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分别测算两业协调发展水平与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探索数字化发展对两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两业协调发展水平表现出上升趋势,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数字化发展显著促进了两者的融合,且该推动效应在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科技创新是重要中介机制,能够加速融合进程,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倩  王茂春  
为了探索贵州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本文首先通过Stata软件对贵州省GDP和货物周转量作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其次基于Logistic模型,构建了贵州省GDP与货物周转量之间的线性方程,最后对物流业与GDP之间的边际效应和弹性效应进行分析,探索了贵州省物流业在不同阶段对贵州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贵州物流业与GDP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物流业促进了贵州经济的发展,但其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且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趋于减弱状态,如不引起重视,未来可能难以继续为贵州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龙   陈强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探讨创新效率的中间作用,对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面板数据,分别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并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索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创新效率起中介传导作用。从长短期效应、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不论长期或短期,数字经济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存在区域和时间差异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受数字经济的红利更为明显;在数字经济发展前期,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但在特定时期后作用不再显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晗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实证研究了制造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对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基础设施状况、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对物流业发展均有较强的关联性,其中制造业发展水平为影响物流业发展的最优因素,基础设施状况次之,城镇化程度、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分列其后。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发展与优化物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唐建荣  张鑫和  类延波  
基于2005—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TOPSIS模型测度省区物流业发展水平,并结合核密度估计、探索性数据等方法研究物流产业演化规律,最终构建GTWR模型考察物流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省域物流业发展差异性与相关性并存;物流产业多维驱动要素呈现出明显的时空非平稳性,不同时点、地区各驱动要素的波动方向和强度并不相同,不同驱动要素分别呈现出左偏、右偏、对称、多峰等分布态势;各要素均呈现出一定的东、中、西梯度分布格局;不同地区各驱动要素的时变形态也存在不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玲桃  张相斌  
从物流基本特点入手,建立的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回归预测模型,其回归预测只能反映出自变量单一的可能性,忽略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自变量存在多种可能的取值。文章在建立概率排序型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中国物流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在未来的四年中,物流业发展速度放缓,或进入"中速增长期"。运用概率排序方法预测物流业发展趋势充分考虑了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指标未来可能的波动水平,预测结果更加客观严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玉光  
为深入研究物流业对推动国民经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首先对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市场供需调节、市场的发育和完善、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的作用与贡献,并运用投入产出法对自2002-2011年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具有强劲的推动力和推动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诸裕祥  陈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彩霞  
物流业是当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PVAR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毅  陈圻  
采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全国30个省(区)物流业子系统与经济子系统的有序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全国与东、中、西3个地区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最发达的4个区域的协调度在研究时段内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对物流业子系统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周转量,受各个地方政府2005年加大物流业投入影响,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物流业子系统贡献也明显上升。对经济子系统而言,城镇与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人均工资先后对经济子系统贡献最大。总体上,东、中、西3个地区协调度呈上升趋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今朝   张潇扬   窦一凡   黄丽华  
本文用经济学模型的方法探讨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定价问题。根据来源属性的不同,本文分别探讨了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共数据交易定价和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数据交易定价,并通过对比二者来探讨数据定价在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规律。本文的模型揭示两个重要结论:首先,社会福利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在数据经济中有可能是趋同的,但这取决于供方的数据质量与需方的数据“消化”和利用能力;其次,随着数据质量的改进和提升,福利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的最优价格差异并不是单调变化的。在一定的阈值之下,二者的矛盾和差异会越来越大。上述结论的根源在于数据要素的独特性——数据本身来自全体用户,也有可能通过与其他要素的融合对全体用户带来新的价值并获得利润。上述结论有望对于当前和未来阶段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带来方向性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博  
经济活动中两个重要环节是流通和产业数字化,两者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作用较大,亟需探索三者是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内在作用机理。本文通过建立流通产业效率、产业数字化规模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流通环节以及产业数字化规模的重要程度,并以2001-2019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流通产业和产业数字化共同促进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三者之间存在正向显著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效应,且东部地区的效应更明显。得到的启示如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拓宽数字技术在产业经济中的应用范畴,加速传统产业向数字化阶段迈进;结合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增长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内在机理;引导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生态圈的新模式,注入流通产业、产业数字化等新活力,避免空间和区域之间的障碍,对区域协同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滢   杨平宇  
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经济的兴起已经对零售业产生深刻影响。同时全要素增长率涉及到服务效率、技术创新、员工素质等多个因素,而贸易成本直接影响零售业的成本结构和供应链效率。因此,本文将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零售业规模效益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全要素增长率与贸易成本作为中介变量加以考虑,旨在促进零售业规模效益的稳步提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昊炜  徐晔  袁琦璟  
基于2014—2019年中国31个省份数字贸易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贸易如何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进一步基于异质性视角,探究了东、中、西部地区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重影响机制,一方面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直接的促进效应,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助推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从异质性视角看,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均在数字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且东部地区中介效应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表现为遮掩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