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9)
2023(8630)
2022(7470)
2021(6978)
2020(5802)
2019(12763)
2018(12834)
2017(23916)
2016(13056)
2015(14558)
2014(14195)
2013(13104)
2012(11852)
2011(10435)
2010(10419)
2009(9907)
2008(9282)
2007(8567)
2006(7591)
2005(6815)
作者
(35157)
(29094)
(29041)
(27620)
(18450)
(13803)
(13447)
(11195)
(11127)
(10410)
(9912)
(9826)
(9140)
(9077)
(8969)
(8843)
(8678)
(8635)
(8513)
(8279)
(7246)
(7099)
(7096)
(6704)
(6645)
(6544)
(6500)
(6343)
(5901)
(5850)
学科
(39976)
经济(39929)
管理(39424)
(34620)
(30286)
企业(30286)
(18799)
银行(18654)
(17457)
(17321)
方法(16869)
(14951)
数学(14163)
数学方法(13988)
中国(12953)
(11777)
金融(11769)
(11630)
环境(11536)
(10773)
制度(10766)
(10274)
财务(10244)
财务管理(10228)
业经(10010)
(9986)
企业财务(9778)
业务(9647)
(9542)
(8455)
机构
学院(166561)
大学(163475)
(62213)
管理(60708)
经济(60658)
研究(54428)
理学(51141)
理学院(50615)
管理学(49591)
管理学院(49308)
中国(49196)
(34820)
科学(33568)
(32780)
(28929)
中心(27487)
(27199)
(26945)
财经(25494)
研究所(24607)
业大(23831)
(23008)
农业(22915)
(22246)
(21983)
(21639)
师范(21354)
北京(21210)
银行(21057)
(20263)
基金
项目(112020)
科学(87016)
研究(84447)
基金(79071)
(68778)
国家(68192)
科学基金(58201)
社会(52187)
社会科(49419)
社会科学(49408)
(45506)
基金项目(41252)
教育(39032)
(37534)
自然(36345)
编号(36150)
自然科(35493)
自然科学(35480)
自然科学基金(34764)
资助(32097)
成果(29909)
重点(25558)
课题(24975)
(24030)
(23819)
(23716)
项目编号(22805)
创新(22218)
科研(21866)
国家社会(21603)
期刊
(69425)
经济(69425)
研究(49463)
中国(37095)
(29573)
金融(29573)
(27727)
学报(26915)
(26400)
科学(23150)
管理(21737)
教育(21405)
大学(20054)
学学(18942)
农业(16386)
技术(13849)
业经(12738)
财经(12528)
经济研究(11401)
(10723)
图书(9477)
财会(8659)
问题(8565)
理论(8427)
(8390)
(8263)
(7900)
论坛(7900)
实践(7749)
(7749)
共检索到260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吕科  罗威  
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提高对风险管理的敏感性及对其衡量的准确度是未来银行不断创新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银行风险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银行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在数据要求方面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中小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过程中建模数据的主要缺陷,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数据时段、违约样本和数据集中度等方面。针对这些缺陷,本文给出了中小银行提高数据质量的策略选择,以期对中小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毛飞  范志法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和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商业银行靠规模扩张提升财务回报的路径难以持续,促使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息差管理,而科学、高效的内外部定价管理体系成为影响商业银行息差水平,进而影响财务表现的关键因素。中小银行如何在本行风险计量、财务管理等配套能力不完善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通过优化内外部定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明祥  周晖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各国监管机构和银行界配置资本的指导性文件,为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内部评级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内容,已经在全球先进商业银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应用的进展以及与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银珠  
利用内部评级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是当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现状及成因,阐述了建立银行内部评级系统的架构和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尚金峰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风险管理模型为银行的风险量化管理提供了工具,但也同时引致了模型风险。除少数银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在实施内部评级法时都着力构建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型体系。不论是直接引入外部模型还是自我构建模型,都必然存在模型风险的问题,其模型风险主要产生于基础模型和构建过程两个方面。由于中国正处于转轨经济阶段,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在内部评级体系构建中的模型风险除了来源于基础模型、模型数据以外,模型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压力测试和极端值方法是避免模型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而风险文化的建设则是规避模型风险的根本所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胜刚  夏唯  张磊  
通过调查某信用社713个农户的贷款记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一套农户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综合排序确定各个因素层指标的权重,然后,选取权重值较大的9个指标作为神经网络模型(ANN)的输入层,利用AHP-ANN组合模型,最终得到农户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评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是一种信用缺失环境下进行农户信用评估的有效方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宁  
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对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外资银行现有内部评级体系的特点,并与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以及贷款五级分类的要求相比较,可以进一步认识外资银行评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敬志勇  王周伟  孔东民  
不良贷款率的持续攀升考验了银行内部评级的有效性。本文利用Credit Portfolio View模型对2008-2013年间贷款迁徙率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银行风险偏好既定条件下,正常、关注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显著受到贷款增长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期限等因素的影响,但次级类贷款迁徙率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贷款迁徙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对此,银行应继续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强化信贷投放政策的一致性,改善信贷资金来源结构,恰当设计贷款期限,有效遏制贷款迁徙。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富全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公布,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银行业开展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我国内部评级体系尚处于初级阶段,各金融机构各具特色,差异较大,由于技术性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内部评级体系的效能尚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地防范信贷风险,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制度措施,引入独立第三方的外部评级结果,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评级必要和有益的补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中军  
美国大银行的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被公认为世界银行业客户评级的主流发展方向 ,其评级理念和评级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入手 ,将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作为信贷管理控制的导向系统加以创新和设计 ,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德怡  许华岑  张兆旭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围绕着风险控制这一主题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内部评级法是其核心内容。城商行由于自身发展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在内部评级发展上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城商行有借鉴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城商行实施内部评级的制约因素,并就构建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内部评级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青松  纪伟东  
构建系统、科学的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是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在应对风险挑战中的作用、有效履行职能的基础性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难点,提出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和审计专业体系为“梁”和“柱”,构建适应审计集约化高效运作的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系统阐述了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体系架构、目标、原则、内容、对象、标准、方法、流程,并对体系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实施阶段的应用进行展示,基于风险评估科学制订审计计划,确定审计活动重点,充分揭示重要风险和问题,帮助组织强化治理和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发挥审计价值增值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同健  
文章认为,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本质性管理活动,是银行风险控制的基础。内部控制测度体系的设计是商业银行高效地实施和完成控制功能的前提。因子分析可以为内部控制测度体系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检验,同时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过程中的一些现实性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方根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已成为商业银行价值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金融市场理论和商业银行的管理实践,论述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构建的流程和方法;从我国利率市场化现状出发,对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的转移定价基准提出建议;结合C银行案例,构建活期存款余额分层转移定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活期存款这一特殊产品的转移定价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欲晓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为商业银行经营提供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风险。通过信息安全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商业银行可以整体规范组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有效保护信息资产,控制信息风险,提高组织运行效率,提升组织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