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28)
2023(5873)
2022(5327)
2021(4921)
2020(4550)
2019(10695)
2018(10624)
2017(20660)
2016(11479)
2015(13194)
2014(13316)
2013(13327)
2012(12464)
2011(11197)
2010(11229)
2009(10485)
2008(10634)
2007(9775)
2006(8184)
2005(7299)
作者
(33860)
(28436)
(28414)
(27376)
(18090)
(13599)
(13227)
(11301)
(10529)
(10038)
(9569)
(9552)
(9182)
(8955)
(8863)
(8862)
(8832)
(8471)
(8236)
(8189)
(7105)
(7006)
(6954)
(6540)
(6487)
(6455)
(6430)
(6299)
(5848)
(5756)
学科
(50047)
经济(50005)
管理(30910)
(30662)
方法(27500)
数学(24751)
数学方法(24462)
(24403)
企业(24403)
(13194)
(12746)
中国(11663)
(10201)
业经(9588)
(9462)
贸易(9460)
(9186)
地方(9084)
农业(8633)
(8203)
(7973)
财务(7951)
财务管理(7928)
(7632)
企业财务(7471)
技术(7239)
(7145)
银行(7122)
理论(7056)
(6818)
机构
大学(168589)
学院(166613)
(69291)
经济(67828)
管理(64747)
理学(56121)
理学院(55514)
研究(54505)
管理学(54384)
管理学院(54081)
中国(41157)
(35288)
科学(34665)
(31137)
(30613)
(28286)
业大(26484)
中心(26483)
研究所(25867)
财经(25271)
(24907)
农业(24395)
(22884)
北京(22096)
经济学(21789)
(21469)
师范(21237)
经济学院(20015)
(19673)
(19056)
基金
项目(111451)
科学(86838)
基金(80386)
研究(80273)
(70174)
国家(69611)
科学基金(58816)
社会(49746)
社会科(47213)
社会科学(47196)
(43771)
基金项目(42703)
自然(38291)
教育(37627)
自然科(37394)
自然科学(37382)
(37146)
自然科学基金(36693)
资助(33562)
编号(33550)
成果(27451)
重点(25405)
(25210)
(23755)
(23252)
课题(22360)
科研(22118)
创新(21769)
教育部(21470)
大学(21199)
期刊
(70308)
经济(70308)
研究(44992)
中国(29578)
学报(27413)
(26382)
(25131)
科学(23927)
管理(20611)
大学(20135)
学学(18862)
农业(17556)
教育(16209)
技术(14941)
(13585)
金融(13585)
财经(12401)
经济研究(11483)
业经(11370)
(10615)
统计(10397)
问题(10056)
(9891)
技术经济(9385)
图书(9255)
理论(9238)
(9086)
实践(8504)
(8504)
决策(8342)
共检索到23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振有  刘兴江  王军波  常悦  
文章通过对计数到计量型数据的展开表述,给出了数据基本分析的一般步骤,提出了工序能力指数改进的达标概率法;同时也为产品评估的指标表述,即数据的归一化奠定了基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鸿秀,王莉芬,吴林  
一、现场统计方法 工序能力就是指某道工序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品的能力,当工序产品的质量指标X服从正态分布N(μ,δ~2)时,它落入质量标准范围内的概率越大,工序能力越高,反之则越低。一般,工序能力指数C_p值反映工序能力的高低。现场统计方法如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战豫  丁日佳  张瑞  
单一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在反映企业制造多元质量特性产品能力时存在缺陷,无法反映由于各工序成本的差异而造成的工序能力重要性的差别。基于此,从企业工序质量控制和工序成本关系的角度来分析,构建了基于工序成本修正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最后,通过修正得到的多元过程能力指数,一方面优选企业的质量改进或控制方案,另一方面判定企业在同类产品制造中的实际质量控制能力和过程成本损失差异。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少熙  贾新章  
根据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方法,针对元器件厂家进行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时,在不能获得全部数据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传统方法完成Cpk的正确评估,采用Levenberg-Marquarat算法解决Gauss-Newton算法中的Hessian矩阵病态问题,引入阻尼因子调整取值点的迭代方向,以数学期望公式表征累积分布函数值,建立数据非线性优化拟合模型。以实例检验此数学模型并得出常用数据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康晓娟  孙赵勇  
本文简要介绍企业数据化管理与6σ质量管理的发展应用情况。随后指出国内一些企业盲目追求过高工序能力指数并不经济,并探讨最佳工序能力指数的确定。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星梅  乞建勋  苏志雄  
在CPM网络计划中,一个工序开始和结束时间的变化可能不光会对它的顺序工序产生影响,也会对它的平行工序产生影响,当该工序的结束时间从最早结束时间开始推迟不同的量时,或者当它的开始时间从最迟开始时间开始提前不同的量时,它的平行工序中自由时差、安全时差或总时差增大的工序数量也可能不同。针对该单个工序对其平行工序数量敏感性问题,利用工序自由时差、安全时差和总时差的概念及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建立了某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的推迟量或最迟开始时间的提前量与它的平行工序中受影响工序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模型。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了具体阐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明军  于施洋  王建冬  安小米  
针对数据价值研究缺少理论指导、欠缺定量分析的不足,文章基于协同创新理论,从主体—客体—载体三维协同方面,对数据价值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跨维运动角度提出了数据价值包括内在价值、表征价值、应用价值三类。同时,以案例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三类数据价值的具体构成,构建了数据价值的量化评估指标,为量化数据的开发程度、利用程度以及各主体的投入情况、价值分配情况提供了参考依据。文章不仅拓展了协同创新理论的应用领域,也为数据价值研究探寻了有效指导理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智聪   蔡雨辰   张良伟  
为了解决工业工程领域传统制造过程中工序动作分析方法存在的耗时耗力与依赖经验的问题,运用动作识别技术替代传统的人工分解动作方法,提出一种基于骨架序列的工序动作智能检测方案。使用2D相机与MediaPipe框架搭建人体姿态估计模型以获取骨架序列,引入相关评估指标进行工序动作量化分析。利用骨架数据构建基于卷积门控循环单元CNN-GRU的动作分类模型,面向自建工序动作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CNN-GRU模型在参数量更少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相较于LSTM模型和GRU模型表现更优。在动作识别的基础上,将所得推理结果与标准作业程序进行对比得出异常动作,为工序动作识别与分析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有助于规范生产操作和提升生产效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君明  
量化分析与模糊量化分析的比较研究赵君明ABSTRACTQuantitativeanalysisisanimportantmethodinstatisticalapplications,whileobscurequantitativeanalysisi...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冯万顺  
网络工序时差简称工序时差,是网络时差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工序时差的分析和计算,可为计划进度的安排提供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可以确定哪些工序是关键工序,进而确定工程任务的关键线路和完工期,还可以分析和找出各道工序之间在时间衔接上是否合理,是否有时间潜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乞建勋  马艳  张立辉  
CPM网络计划中,机动时间是网络计划管理的一个核心概念。计算和利用机动时间是网络计划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为计划进度的安排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同时为求得计划安排和资源分配提供合理方案。通过对机动时间的研究,引入了总时差、安全时差、自由时差、干扰时差、节点时差等各种网络时差的概念。某一工序对机动时间的使用可能会对其它工序的各类时差产生影响,使网络各类时差的总量发生变化。单工序对网络时差的敏感性分析就是量化该影响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特征值参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该参量分别分析了单工序对网络总时差、网络安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学龙  
运用工序分析方法对GL公司核心产品的加工平面布局和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再设计,分析加工车间布局的现状图,构建其优化图,优化设计生产流程。提出通过调整工序顺序、优化平面布局、加强作业人员规范操作培训等措施,来消除制造过程中的信息阻塞,使得工序总数减少了7个,搬运的距离缩减了74.9m,作业人员减少了5人,停滞的时间减少了138min,日产能提升108件。实践结果表明:在企业产品制造流程优化过程中,工序分析方法是消除信息阻塞、降低库存、产能提升、实施精益制造的一个有效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秀慧  
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国际分工方式逐渐从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转变成为工序分工;二是贸易对象逐渐从最终产品转变成为中间产品。这种转变正在逐步影响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及实际贸易形式。鉴于此,本文回顾了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各个发展阶段,通过各阶段发展特点的对比总结出全球工序分工与贸易的基本范畴,并对当前国际分工与贸易特点进行准确界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关晓光  
在生产过程中工序质量检测站的设置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然而许多企业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产品的出厂,或是企业内部各生产工序之间半成品的交接,通常都有一个验收检查的问题。从经济角度看,要把出厂或转序产品中的不合格品都检测出来,必须对各工序的产品进行全数检测,显然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鉴定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如果不设检测站,不合格品出厂或转序,用户就会要求索赔或者对企业内部下一道工序造成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