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8)
2023(6865)
2022(5955)
2021(5661)
2020(4742)
2019(10761)
2018(10495)
2017(18580)
2016(10932)
2015(12347)
2014(12663)
2013(11187)
2012(10223)
2011(9199)
2010(9270)
2009(7747)
2008(7072)
2007(6426)
2006(5513)
2005(4885)
作者
(28979)
(24115)
(23871)
(22902)
(15070)
(11604)
(11080)
(9596)
(9338)
(8798)
(8251)
(8239)
(7706)
(7624)
(7583)
(7498)
(7410)
(7027)
(7022)
(6772)
(6334)
(5959)
(5829)
(5713)
(5632)
(5410)
(5375)
(5242)
(5119)
(5028)
学科
(32175)
经济(32134)
管理(24267)
(20877)
(15477)
企业(15477)
方法(13005)
(11636)
中国(11588)
数学(11448)
数学方法(11208)
(9063)
理论(8382)
(8211)
(8017)
农业(7921)
业经(7770)
地方(7600)
教学(7535)
教育(7245)
(6768)
技术(6165)
(6092)
银行(6069)
(5845)
金融(5838)
(5821)
(5737)
贸易(5736)
(5562)
机构
学院(139366)
大学(130810)
研究(47799)
(45684)
管理(44962)
经济(44378)
理学(37951)
理学院(37443)
管理学(36413)
管理学院(36172)
中国(33757)
科学(31254)
(28875)
(25416)
(24750)
技术(24398)
(22704)
研究所(22636)
(22566)
师范(22315)
中心(22224)
(22207)
职业(21854)
业大(21233)
农业(19900)
(18305)
北京(17946)
(17943)
师范大学(17502)
财经(17241)
基金
项目(94492)
研究(75195)
科学(72731)
基金(61839)
(54258)
国家(53677)
科学基金(44269)
社会(42608)
(41453)
社会科(40081)
社会科学(40070)
教育(39011)
编号(34818)
(34653)
基金项目(32002)
成果(29061)
自然(26941)
课题(26380)
自然科(26306)
自然科学(26293)
自然科学基金(25738)
资助(25071)
(22645)
重点(22572)
(21326)
项目编号(20372)
(20302)
(19740)
规划(19131)
(19066)
期刊
(52169)
经济(52169)
研究(39000)
中国(35375)
教育(34318)
学报(23909)
(23622)
科学(19528)
大学(17787)
(17511)
技术(16866)
学学(16307)
农业(16092)
管理(15186)
职业(14120)
(10655)
金融(10655)
业经(9632)
技术教育(8923)
职业技术(8923)
职业技术教育(8923)
(8681)
论坛(8681)
(8412)
图书(8381)
经济研究(8352)
财经(8143)
(7126)
(7090)
问题(6504)
共检索到209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焘  
教师评价具有监测、分析、关联、反馈、指导、激励、预测等重要功能,有助于学校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提供外部约束条件和实施激励政策等教育决策,也有助于搭建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平台,有效激发教师间良性竞争意识。针对目前教师评价体系存在的理念落后和顶层设计不健全等症结,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教师评价相关概念,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评价的现实困境,在借鉴国内外有效经验的基础上,以评价层级和评价范畴为核心,提出基于大数据的新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基本构想,主张全面、系统、灵活地对教师评价诸要素与程序进行科学设计并逐层分解细化,以期使教师评价成为促进教师追求卓越和学校高水平发展的助推动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覃川桃  朱元倩  
本文针对蒙代尔所提出的世界货币构想,通过回顾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史、货币霸权的更迭以及各国汇率制度的变迁,认为在黄金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回归金本位比起美元信用本位更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要货币区的形成趋势较为明显,在和平合作的国际环境下有益于国际经济的发展;主要货币国难以放弃浮动汇率而归于DEY框架下的固定汇率;虚化的DEY难以真正扮演世界货币的角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吴访升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在解决多元共治、权力共享、约束制衡等方面存在五重困境,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困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困境、二级管理的落实困境、治理过程的透明化困境、治理文化的熔铸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困境。破解这些治理困境,亟须全方位推进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建立由"五位一体"内部治理结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五纵五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度化"内部控制体系、"数据化"治理平台构成的内部治理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韩连权  檀祝平  
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及治理效果等核心要素。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存在治理理念转变滞后、治理结构弊端频现、治理机制调配失当以及治理能力制度保守四个方面的困境。基于高职院校具体的治理实践,推进和实现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从传统的"一元管理"向现代的"多元善治"转变,建立核心利益主体和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在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之间构建起治理命运共同体。在过程和结果维度上,借助效率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治理机制的融合,最终实现高职院校在质量、规模、效益等各方面特色化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青青  程君青  吴胜旗  
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套用理论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或将实训教师归入实验技术人员系列,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实训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实训教师属实践课专业教师,其评价指标包括师德师风、组织纪律、工作态度、教学常规、教学成果、实训室管理、技能素质、教学能力等,并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在评价过程中要进行有效监控,合理反馈和运用评价结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莹  
如何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是各高职院校必须重视的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教师学习团体的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助力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应当营造合作氛围,优化管理机制,加强保障力度;学习团体应当引导成员形成共同愿景,增强成员的团体意识;教师个体应当更新学习理念,加强合作交流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建东  徐珍珍  孙凤敏  
加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质性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受区域产业、政府政策、学校管理和专业基础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并呈现出目标定位偏差、结构尚需优化、整体合力不足、内部治理缺位和建设环境欠佳等问题。聚焦高水平和结构化的团队建设目标,应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政策供给力度;深化产教融合,搭建高端发展平台;细化院系治理,完善团队建设制度;优化运行机制,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这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改革发展的方向和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春娟  胡希冀  王伟伟  
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地位低”“水平低”“待遇低”等偏见。基于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社会服务视角,分析当前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认识不到位、能力不足、层次不高、支持力度不够等现实困境,从职业自信、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方面提出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并从工作机制、信息平台、激励政策等方面指出保障策略,以期通过教师展现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以点带面,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形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丽  靳东升  
第一支柱方案是应对经济数字化税收挑战全球共识解决方案的核心和关键,经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包容性框架批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第一支柱方案蓝图对之前的方案进行大幅改进与细化,使得其规则复杂性和技术难度大为增加。为争取共识,OECD必须走出主观需要简化目标与客观需要技术理性的两难困境。下一步,预测蓝图将在公众咨询和谈判进程中被大幅简化以利实施,同时,还将追求多边制约以利确定性。而这,需要政治推动来克服国家税收利益格局再平衡的谈判困难,以早日达成协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迪  苏兆斌  蔡璇  
文章从政策推动、院校发展和成人教育发展三个角度,分析了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学校资源、现实招生、分类培养和高质量就业等四大现实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以下优化路径:成立资源共享的合作联盟,实现师资、物资、专业课程和市场信息的互通共享;开展宣教并举的招生动员,逐级宣传贯彻并融入社区教育服务;针对特殊人群设计分类培养、专项培养终身教育模式,推进提质培优;以教促业实现高质量就业,构建教育培养体系和就业体系,以期优化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俊英  
"营改增"使我国地方税体系缺失主体税种,地方税体系在税权配置、税基选择与税种设置、收入规模和征管机制等方面亟须完善。政府间税权配置的核心在于税收立法权,我国立法实践中存在形式上的无权与多项现有税权并存的矛盾,客观上要求在确保中央主导税收立法的前提下,以单行法律授权立法的方式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营业税的废止大大弱化了现有地方税的财政功能,长远看我国在税基选择和税种设置方面既要考虑体系构建之需,又要顾全各级地方层级的财政压力,清费立税可为扩充地方税体系提供选择。滞后的地方税收征管需要在税收治理理念、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征管技术方面进行改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桂梅  
促使职业院校以承载主体的身份积极融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是我国落实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的一条必要路径。在构建我国劳动者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过程中,职业院校应灵活利用已有的正规教育机会,加强自身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能力建设,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兼顾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应对由多种因素制约造成的现实问题的质疑和挑战,合理地向劳动界开放,重新考虑学生群体的范围和多样性,以终身学习资源云平台为依托,提升学习资源建设能力,在教学过程和培训过程中体现"全开放性""终身性""职业性""动态性"等特征,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理念的教学体系,形成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相融合的生态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洪成  齐辉  马尧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转型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困境、制度困境、课程困境和情境困境,进而提出应激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机,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制度,积极推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回归,积极重塑体育教师合作文化,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婵  
终身学习背景下,教师培训能够实现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存在培训机会稀缺、培训模式不科学的问题。文章认为应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条途径,对新任教师入职、教学基础理论、教学专业实践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并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定期组织企业实践、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拓宽教师培训途径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