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68)
- 2023(3065)
- 2022(2646)
- 2021(2391)
- 2020(2168)
- 2019(5146)
- 2018(4892)
- 2017(9243)
- 2016(4644)
- 2015(4765)
- 2014(4144)
- 2013(4084)
- 2012(3765)
- 2011(3299)
- 2010(3318)
- 2009(2861)
- 2008(2773)
- 2007(2423)
- 2006(2295)
- 2005(2177)
- 学科
- 济(20804)
- 经济(20788)
- 管理(11440)
- 业(10301)
- 方法(8136)
- 企(8045)
- 企业(8045)
- 数学(7000)
- 数学方法(6888)
- 中国(5934)
- 财(4882)
- 农(4784)
- 业经(4494)
- 地方(3763)
- 贸(3670)
- 贸易(3666)
- 关系(3639)
- 学(3591)
- 易(3551)
- 制(3321)
- 农业(3258)
- 融(3015)
- 金融(3015)
- 产业(2905)
- 银(2899)
- 银行(2893)
- 行(2774)
- 理论(2767)
- 经济关系(2727)
- 信息(2715)
- 机构
- 大学(58991)
- 学院(55704)
- 济(26299)
- 经济(25906)
- 管理(21640)
- 研究(21487)
- 理学(18314)
- 理学院(18124)
- 管理学(17741)
- 管理学院(17620)
- 中国(16852)
- 京(13202)
- 财(12714)
- 科学(11340)
- 所(10365)
- 中心(10214)
- 财经(9858)
- 研究所(9201)
- 经(9104)
- 江(9029)
- 经济学(8880)
- 农(8834)
- 北京(8413)
- 经济学院(8050)
- 院(7943)
- 范(7549)
- 师范(7505)
- 财经大学(7370)
- 业大(7285)
- 州(6755)
- 基金
- 项目(38791)
- 科学(31203)
- 研究(29602)
- 基金(29585)
- 家(26124)
- 国家(25927)
- 科学基金(22228)
- 社会(20124)
- 社会科(19232)
- 社会科学(19228)
- 基金项目(14985)
- 省(13498)
- 自然(13085)
- 教育(13077)
- 自然科(12859)
- 自然科学(12856)
- 自然科学基金(12595)
- 划(11723)
- 编号(11721)
- 资助(11623)
- 成果(9951)
- 国家社会(9543)
- 部(8902)
- 重点(8869)
- 发(8384)
- 创(8238)
- 教育部(7964)
- 制(7735)
- 创新(7679)
- 大学(7653)
共检索到93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季良玉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其价值愈加凸显,但是数据权属的界定在理论上和实务中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在数据能否确认为资产的问题上,针对数据不能确认为资产、数据不必要确认为资产等主张,文章从法学角度、数据特性角度以及会计学角度综合了各方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数据应该确认为资产;在数据资产的权属配置问题上,提供了数据资产在个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权利界定方案。最后文章讨论了数据资产与知识产权、信息产品以及无形资产等的区别,认为应将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类别单独确认。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数据资产 所有权 资产类别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信
实际上,“一股独大”不过是公司股权结构的一种现象,而不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成因。问题的核心在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健全,才导致企业所有权集中,企业普遍存在控股股东。不从根本上完善法制,试图分散公司所有权是难以奏效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惠玲
大数据作为一种"资产",其权属问题仍未纳入法律保护与监管范围。大数据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记忆的留存均亟待大数据权属的立法界定。充分认识大数据的资产性质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观念基础。近年来,大数据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已经认识到它的"资源"属性,甚至看成是"未来的新石油"。然而,随着大数据的市场化利用和产业化发展,其另一个特征——"资产"属性日益凸显,大数据的权属关系即将成为新的社会矛盾和经济纠纷焦点。
关键词:
权属 资产 大数据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建兴,郑海川,杨永军,曹灵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林子力
能够在短时间内知晓企业的本质特性并能迅速作出判断,可以为正确做出反应奠定基础。快速读懂企业的关键在于,熟知企业的运行机理,知道哪些是重点信息,并且知道这些重点信息的因果机理(即哪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然后据此得到判断。企业的诞生往往来自于创立者、机构出于某个意愿而提出的动议,由此,企业组织才会形成。创始人、核心班子、员工达到这个目的的意愿有多强烈,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动力,也构成了一个企业的生命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铁力
时间让人健忘,现在在位的领导们或许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自己如何被人领导,忘却了自己作为下属时对领导的种种不满。谁也不是天生的领导,都有过被人领导的经历。时间让人健忘,现在在位的领导们或许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自己如何被人领导,忘却了自己作为下属时对领导的种种不满。当然,作为下属,很难去和领导交心,向领导表达自己的不满;作为领导,也很难去相信下属是否只是想利用自己。其实,在职场里,做一个让下属喜欢的领导并不难。
关键词:
领导和下属 领导力 职场关系 尊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真 张宗成
不同于国内基金分类研究中普遍采用的定性方法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 ,对我国基金的分类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实证考察 ,使得基金分类更科学 ,更具说服力。研究结论表明 :运用基本收益、投资风格和风险成本三个公因子 ,可以在保持绝大部分原有信息的基础上 ,完成对基金的分类 ;我国基金在分成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几大类后 ,目前没有必要也无可能在第二层上进一步细分。
关键词:
基金分类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海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CFO正向全局管理者、战略计划领导者、企业财务管理者、内部控制及监督者、公共关系管理者等角色转变。敏锐与沟通并重随着资本流动的日益加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及经营的多元化,财务风险越来越大。此时,"高精尖"的财务人才占据着企业中不可或缺的高职高薪职位。正因为如此,处于企业财务中心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铁力
时间让人健忘,现在在位的领导们或许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自己如何被人领导,忘却了自己作为下属时对领导的种种不满。谁也不是天生的领导,都有过被人领导的经历。时间让人健忘,现在在位的领导们或许已经忘却了曾经的自己如何被人领导,忘却了自己作为下属时对领导的种种不满。当然,作为下属,很难去和领导交心,向领导表达自己的不满;作为领导,也很难去相信下属是否只是想利用自己。其实,在职场里,做一个让下属喜欢的领导并不难。
关键词:
领导和下属 领导力 职场关系 尊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广科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是外生的,因而也是宽泛和模糊的。市场里的企业实质上应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三者的特别合约。企业里的人力资本也因此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这些权能在市场化的企业里最优的实现方式即为张五常所主张的“分成式合约”;对于实现的量,即人力资本定价问题,在我国经理人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可探索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及布莱克—斯科尔斯(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来替代解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利根 李宁 龙开胜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无论从法律产权还是经济产权角度出发,产权都不能得到完全界定,在分析比较巴泽尔产权公共领域和德姆塞茨产权残缺思想的基础上,将两者予以整合并进一步拓展,提出产权公共域的分析框架,具体分为属性公共域、技术性公共域、法律性公共域、国家性公共域、个人性公共域、限制性公共域六类。由此出发,阐述了产权不完全界定的内在机理、不完全界定产权的内部结构和产权界定的明晰过程,还有产权界定的原则以及不完全界定产权自身的属性与价值等问题。公共域衍生的主体行为、资源配置效应、收入分配效应以及治理模式、历史绩效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域 不完全产权 法律产权 经济产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平 周晨
在分析和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矿产资源产权的界定问题。研究表明,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是由所有权和矿业权等权利组成的一组权利束,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非常明确,矿业权则是由所有权派生的,包括探矿权和采矿权,矿业权的财产权属性仍不明确。最后,本文提出了几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如何清晰完整界定矿产资源产权,产权界定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如何分权,如何确定矿业权的财产权属性,以及如何完善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关键词:
矿产资源 产权 所有权 矿业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广科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是外生的 ,因而也是宽泛和模糊的。市场里的企业实质上应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三者的特别合约。企业里的人力资本也因此而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而这些权能在市场化的企业里最优的实现方式即为张五常所主张的“分成式合约” ;实现的量 ,即人力资本的定价问题 ,在我国经理人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可探索通过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机制及布莱克———斯科尔斯 (Black—Scholes)的期权定价模型来替代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