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348)
- 2022(7457)
- 2021(7116)
- 2020(5842)
- 2019(13385)
- 2018(13105)
- 2017(24368)
- 2016(13037)
- 2015(14858)
- 2014(14677)
- 2013(14077)
- 2012(12829)
- 2011(11771)
- 2010(11451)
- 2009(10703)
- 2008(10576)
- 2007(9177)
- 2006(8230)
- 2005(7937)
- 学科
- 济(58770)
- 经济(58691)
- 管理(32141)
- 业(29326)
- 方法(24550)
- 数学(21583)
- 贸(21465)
- 贸易(21453)
- 企(21409)
- 企业(21409)
- 数学方法(21404)
- 易(20905)
- 中国(20659)
- 农(16232)
- 业经(12672)
- 制(12480)
- 财(12191)
- 农业(10276)
- 地方(9919)
- 银(9796)
- 银行(9788)
- 出(9757)
- 学(9718)
- 关系(9602)
- 融(9517)
- 金融(9517)
- 行(9502)
- 体(9115)
- 发(8840)
- 产业(8158)
- 机构
- 大学(188581)
- 学院(183841)
- 济(90041)
- 经济(88761)
- 研究(70854)
- 管理(66171)
- 理学(56573)
- 理学院(55937)
- 中国(55498)
- 管理学(54961)
- 管理学院(54620)
- 京(40763)
- 财(39336)
- 科学(38816)
- 所(34864)
- 研究所(31668)
- 财经(31589)
- 中心(31134)
- 经济学(30713)
- 经(29032)
- 经济学院(27804)
- 农(27598)
- 北京(26373)
- 院(25880)
- 江(25482)
- 范(23907)
- 师范(23717)
- 财经大学(23495)
- 业大(23332)
- 农业(21417)
- 基金
- 项目(122157)
- 科学(97043)
- 基金(92231)
- 研究(91350)
- 家(81057)
- 国家(80494)
- 科学基金(67741)
- 社会(61964)
- 社会科(58931)
- 社会科学(58922)
- 基金项目(47039)
- 省(41944)
- 教育(40273)
- 自然(40165)
- 自然科(39279)
- 自然科学(39270)
- 自然科学基金(38583)
- 资助(37814)
- 划(37139)
- 编号(35279)
- 成果(29766)
- 部(28950)
- 国家社会(28292)
- 重点(28107)
- 中国(27032)
- 发(26932)
- 教育部(25208)
- 创(24711)
- 课题(24036)
- 制(23947)
共检索到285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范婴
在后疫情"双循环"时代提升国内和国际贸易规则的互操作性,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数据本地化措施。在本地化立法已是大势所趋的背景下,判断最初作为防御之策的数据本地化措施是否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和贸易效果,有助于我们研判国内政策的合理性和国际协调立场的可能性。数据本地化背后的逻辑缘于传统的属地主义,但在现代技术条件下,数据存储的位置实际上并不能决定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目前,数据本地化的政策目标可以归纳为国家安全、隐私保护、执法便利和扶持国内新兴行业,会提升贸易成本且容易遭到贸易对手的报复。数字产业赢家通吃的特点可能导致政策反应而加剧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形成不必要的贸易壁垒,选取该切入点进行数据本地化的贸易评估,并构建数据本地化的动机、因果关系的证明、非歧视待遇、有无替代性解决方案等若干贸易维度,借助明确且具有操作性的标准减少或者限制数据本地化对贸易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数据本地化 贸易效果 贸易规则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亚君
目前,全球数字贸易规则正在逐步构建的过程中,数据本地化措施成为国际社会关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各国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美国主张跨境数据自由流动,反对数据本地化措施,欧盟强调对区域安全和个人隐私有影响的数据应当采取本地化措施,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则偏好数据本地化措施。我国应当在兼顾数据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监管,以确定我国数据本地化措施的范围。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据本地化 跨境数据流动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张佳伟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RCEP确立了数据自由流动的原则,同时也关注到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金融数据本地化措施背后蕴含着捍卫数据主权、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金融数据商业利益等多重价值取向。运用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RCEP及各成员国对金融数据本地化措施的规制现状。在RCEP框架下,为推动区域内各国金融数据流动的自由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我国应采取建立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制度、增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完善金融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等应对金融数据本地化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德香 张佳伟
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RCEP确立了数据自由流动的原则,同时也关注到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金融数据本地化措施背后蕴含着捍卫数据主权、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金融数据商业利益等多重价值取向。运用规范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RCEP及各成员国对金融数据本地化措施的规制现状。在RCEP框架下,为推动区域内各国金融数据流动的自由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我国应采取建立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分类分级制度、增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完善金融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机制等应对金融数据本地化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包群 但佳丽 王云廷
灵活、有效的供应商关系管理对企业正常运行具有关键意义。以上市公司总部搬迁为冲击,本文考察了总部迁移之后供应商地理分布的调整反应。通过内生供应商选择决策,本文理论研究发现,总部迁移后供应商更替决策取决于新供应商搜寻成本与旧供应商维系成本的权衡比较。基于2001—2017年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匹配数据,本文实证结果发现:(1)总部搬迁企业的确更有可能发生供应关系变更,且这一效果在远距离搬迁中更为显著。(2)新供应关系搜寻效率越高,企业越有可能替换原有贸易伙伴;与旧贸易伙伴的关系粘性越低,供应关系更替概率也越高;对中间投入品供应商依赖度低的企业也更可能更换新供应商。(3)由于贸易伙伴选择依赖于地理距离的远近,导致供应关系呈现出高度本地化现象。本文研究揭示了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风险加剧时供应关系及时调整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国内贸易网络 搜寻效率 维系成本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玖立 周泽平
文化产品贸易既是国际贸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本文从经验上考察了地理、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多维度距离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基于1999—2010年法国CEPII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的文化产品尤其是核心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流量主要受文化、制度等距离因素的影响,地理、经济等传统距离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以遗传距离作为文化距离的工具变量克服了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卜学民
[目的/意义]数据本地化模式优势与缺陷并存,需要进行反思、优化和重构。[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分析、比较分析方法阐明数据本地化模式对数据跨境传输的限制程度以及规制逻辑,分析数据本地化模式在数据安全、数据价值、全球经贸发展等方面的优缺点。[结果/结论]各国应该重构数据本地化的理念和制度,从平衡数据安全与数据开放、弥补国家间在经济和法律制度以及技术领域的数据鸿沟、区分数据保护和数据保护主义的理念出发,合理确定数据本地化的适用范围、保持数据主权相对性、合理分配数据权利并开展国际数据立法和执法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跃 阎其凯 高凌云
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商品、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以及双方的需要,尝试不同类型的创新,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本文首先依据全球范围内贸易方式演进的历程,将贸易方式创新细分为扩展型、效率型和模式型三种;并以此为框架分析了中国不同贸易方式更迭的特征,以及当前试点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所处的地位;进而,对中国如何开展模式型、扩展型和效率型贸易方式创新,以及如何建立与之对应的监管方式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创新 贸易方式 市场采购 跨境电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卢跃 阎其凯 高凌云
贸易方式是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所采用的各种交易的具体做法。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商品、不同地区和不同对象以及双方的需要,尝试不同类型的创新,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交易效率。本文首先依据全球范围内贸易方式演进的历程,将贸易方式创新细分为扩展型、效率型和模式型三种;并以此为框架分析了中国不同贸易方式更迭的特征,以及当前试点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方式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所处的地位;进而,对中国如何开展模式型、扩展型和效率型贸易方式创新,以及如何建立与之对应的监管方式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创新 贸易方式 市场采购 跨境电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应良 谢向伟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贸易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制度规则因素则成为影响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美西方国家凭借在数字服务贸易方面的领先优势,推行以跨境数据自由流动为核心的数字贸易规则,以获取更大的贸易利得。我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与发达经济体的数字贸易制度规则博弈加剧,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因数字贸易水平差异形成的制度规则障碍,我国数字企业数据合规与跨境治理能力弱,“南方国家”规则自主性不高的反作用,以及数字贸易壁垒抑制效应凸显等。要在制度型开放引领下,增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融合与引领能力,提升数字贸易企业数据合规与治理能力,推进国内数字贸易规则完善升级,推动与新兴经济体数字贸易合作,构建中国数字贸易的新质技术,加强我国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建设,为国际数字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宁
数据本地化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主要在数据安全、产业保护以及国际贸易与投资等方面产生影响。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方式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现象。美国主张数据自由流动,欧盟注重隐私规制,大量发展中国家则偏好数据本地化政策。这是各经济体基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和隐私保护意识,追求规制净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本文对中国根据国内条件变化尽快转向隐私规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宁
数据本地化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主要在数据安全、产业保护以及国际贸易与投资等方面产生影响。在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方式选择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现象。美国主张数据自由流动,欧盟注重隐私规制,大量发展中国家则偏好数据本地化政策。这是各经济体基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和隐私保护意识,追求规制净收益最大化的结果。本文对中国根据国内条件变化尽快转向隐私规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春萌 林珊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开启了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本文评估了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程度,并与韩国-东盟、澳新-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进行比较,说明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征。通过RCA指标测量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和部门竞争力,以说明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及其相关性,从而揭示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前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本文根据中国的入世协议书和相关附件 ,对服务贸易总体及分部门的具体承诺 (包括最惠国待遇、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 )做出了数量化的评估与分析 ,并结合 WTO其他成员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国别比较研究。此外 ,还深入分析了现存的服务业市场准入限制措施和使用情况 ,以及中国入世服务贸易减让谈判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关键词:
中国 WTO 服务贸易 减让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历经近13年的艰苦谈判,WTO第九次部长级会议最终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并获得总理事会通过,它成为WTO成立以来第一个里程碑式的多边贸易协定。它对提高全球贸易政策透明度、改善边境措施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海关等基础设施现代化与标准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实施协定也面临诸多不容忽视的资金、人力与协调成本,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可通过能力建设援助和技术支持应对其中的部分挑战,并从执行协定中获益。作为该协定的接受国,中国无疑会通过实施该协定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口岸综合治理水平,同时也需要在贸易口岸的基础设施、管理模式以及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实现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基于1996~2013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化:维度、路径与逻辑
自由贸易区的四维度“红利说”
RCEP框架下中国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评估——基于五级分类频度分析
中国省际调出与出口增长的边际分解——基于贸易总额和市场份额的双重维度
国际贸易与碳排放的空间维度溢出——基于中国30个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验证
中美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兼论中国的贸易政策取向
中国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基于中国与31个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面板数据
我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基于贸易规模、竞争力和地理方向三个维度
中国养老金体系待遇充足性的多维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