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6)
- 2023(8820)
- 2022(7514)
- 2021(7102)
- 2020(5518)
- 2019(12221)
- 2018(12216)
- 2017(21669)
- 2016(11641)
- 2015(12344)
- 2014(11429)
- 2013(10228)
- 2012(9259)
- 2011(8123)
- 2010(8287)
- 2009(7765)
- 2008(7436)
- 2007(6183)
- 2006(5418)
- 2005(4870)
- 学科
- 济(40668)
- 经济(40616)
- 管理(36004)
- 业(27702)
- 企(24118)
- 企业(24118)
- 方法(16366)
- 财(13701)
- 数学(12932)
- 数学方法(12772)
- 中国(12069)
- 农(11625)
- 环境(11470)
- 业经(10808)
- 理论(9867)
- 学(8812)
- 制(8503)
- 划(8433)
- 地方(7749)
- 家(7595)
- 农业(7531)
- 和(7386)
- 国家(7276)
- 务(7126)
- 财务(7113)
- 财务管理(7094)
- 贸(7017)
- 贸易(7012)
- 工作(6917)
- 易(6797)
- 机构
- 学院(148133)
- 大学(147553)
- 济(59367)
- 经济(58116)
- 管理(56310)
- 理学(48729)
- 理学院(48284)
- 管理学(47525)
- 管理学院(47250)
- 研究(46518)
- 中国(35563)
- 财(30741)
- 京(29844)
- 科学(26103)
- 财经(24023)
- 中心(22128)
- 经(21938)
- 江(21555)
- 所(20898)
- 范(20403)
- 师范(20223)
- 经济学(19550)
- 研究所(18790)
- 北京(18298)
- 财经大学(17943)
- 州(17688)
- 院(17675)
- 经济学院(17640)
- 农(17300)
- 业大(17260)
- 基金
- 项目(101506)
- 研究(80971)
- 科学(80640)
- 基金(73181)
- 家(62384)
- 国家(61831)
- 科学基金(53801)
- 社会(52594)
- 社会科(49769)
- 社会科学(49760)
- 省(39287)
- 教育(38186)
- 基金项目(37569)
- 编号(34503)
- 划(32582)
- 自然(31039)
- 自然科(30274)
- 自然科学(30270)
- 自然科学基金(29691)
- 成果(28506)
- 资助(28205)
- 课题(23469)
- 重点(23351)
- 国家社会(22694)
- 部(22633)
- 创(22190)
- 发(21959)
- 项目编号(21831)
- 制(21435)
- 性(20629)
共检索到21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海波 娄策群
文章通过对信息治理和数据治理的概念比较、政府治理的演进轨迹分析后,分别从信息管理视角和公共管理视角阐释了政府数据治理的内涵与理论逻辑;其次,从10个方面(治理结构、决策方式、治理范式、管理方法、服务理念、治理思路、绩效评估、治理重心、治理流程、治理体系)探究了数据治理对推动政府治理变革与决策支持的影响;最后,提出数据开放环境下的政府数据治理的新命题与实践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婷 曹宝明
粮食产后减损是补齐粮食安全短板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举措。以元治理理论为指引,能够更好地剖析粮食产后损失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推动粮食产后减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理论层面看,粮食产后减损具有外部性,难以依靠市场力量推动私人部门自觉减损,政府作为元治理主体,应当扮演减损治理体系的设计者、治理成本的承担者、治理标准的制定者、治理利益的协调者以及治理行动的引导者角色。然而,现实中仍存在治理合力未形成、治理制度不成熟、治理手段不完善的困境,政府履责情况与理论逻辑存在差距。为此,进一步从实践层面构建政府作为元治理主体参与粮食产后减损的主要思路,分别是增加财政投入,以经济手段激励减损;加大考核力度,以行政手段引导减损;加快立法修规,以法律手段约束减损;组织宣传培训,以教育手段促进减损;开展国际合作,以经验交流推动减损。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罗生全 随国栋
教材建设现代化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知识选择活动,这种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主体性的知识选择通过特定的主体来完成。政府作为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重要承载主体,是实现教材建设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内在统一的重要保障。从治理的内在逻辑看,政府参与教材建设现代化治理,遵循着以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辩证统一为遵循的价值导向逻辑,以构建系统完备的政府职能体系为载体的结构变革逻辑,以政府行权履职过程精细化调适为主轴的技术优化逻辑。未来,教材建设现代化价值目标的实现需要匡正治理主体的价值行为,推进政府职能运转的独立体系建设,以及兼顾话语权力的宏观支配与微观调适的场域适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茂勇 蔡凌
职业院校数据治理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要素。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范式的提出,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从宏观建构转向微观规范的政策诉求。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遵循从碎片转向全局的价值逻辑、从孤岛转向共生的过程逻辑、由浅表转向深度的技术逻辑及从适应转向预测的功能逻辑等四重转型逻辑。在实践场域,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存在数据生态失衡与数据架构断点、数据规格泛化与信息离散、数据治理政策缺位与流程迟滞、数据治理偏利取向与效用失准等现实问题。推动职业院校校本数据治理实践范式建构,可从基于国家“智慧大脑”架构的共生共治价值体系建构、基于数据生命周期的数据全链条管理过程机制建构、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层治理技术载体建制、基于师生同频成长支持体系动力设计的功能系统调试四个维度展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兰翠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初步成长,我国政府治理模式也逐步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有效型政府"。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诉求,成为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模式。目前,我国政府将公共文化服务向市场与社会领域逐步开放,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在诸多地方业已付诸实践,并探索出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多样化实践形态。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购买 有效型政府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夏义堃
厘清数据开放环境下政府数据治理的概念体系与内涵有助于把握当前政府数据开发利用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信息管理与数据治理概念演进轨迹追踪与内容比较,旨在明晰数据治理的概念框架,重在从作用对象、技术辐射与业务活动、参与主体、风险应对以及组织文化等角度全面阐述政府数据治理的内涵。同时,从数据治理环境的错综复杂、治理边界的扩张延伸以及治理主体调整改变和法规制度完善重构等角度详尽分析了数据开放环境下政府数据治理的内容体系与特殊性,并指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对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学科 安雪梅
开放银行作为银行业应对金融数据应用展开创新所催生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不仅是技术与平台的更新迭代,更是开放、共享及共赢理念在银行业的集中体现。因数据共享和迁移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实然冲突,致使开放银行之价值展现远未实现其制度设计初衷。数据可携权应金融数据共享需求而生,是开放银行的权利基础。然而,在数据保护和竞争规则等领域,数据可携权制度安排与其最初立法初衷悖反,引致数据监管难题亟待解决。有关开放银行数据可携权制度以及数据监管选择方面,中国监管部门采取了审慎保留态度,由此规避可能因立法决策错误所导致的数据安全隐患风险。
关键词:
开放银行 数据可携权 数据监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成 陈强
面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走弱和国际范围内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的深刻变化,2009年以来,法国政府着力推进创新治理能力建设。本文分析了制约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羁绊,着重从政府加强战略引领、整合创新主体、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创新环境、强化执行控制等方面梳理法国政府创新治理能力建设的行动逻辑,并从法国政府的实践中总结出若干启示。
关键词:
法国 政府 创新治理能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蓉蓉
金融机构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加强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对深挖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发展数字金融、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数据治理有助于完善金融业务、加强风险控制、维护数据安全。数字金融呈现技术化、垂直化和生态化特点,亟待提升数据标准和质量、完善数据共享、发展监管科技、深化金融数据供给侧改革,发挥数据治理对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制度效能,构建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
关键词:
数据治理 数字化转型 数据共享 隐私计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水平的质变跃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鉴于数据要素在数字经济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举措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数据要素和新质生产力的内在统一性为基础,探讨了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与实践路径。从理论逻辑看,数据要素不仅能够直接赋能生产力升级形成新质生产力,还能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进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催生的众多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从现实挑战看,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存在数据要素价值难以充分释放、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以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滞后等问题。最后,从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数据要素倍增效应等视角提出了数据要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实践路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蔡丽楠
基于数据流通场景的数据治理和数据权利保护,以个人对个人信息/数据的绝对控制权为理论基础;这种个人绝对赋权模式忽视信息/数据的社会属性和公共属性,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数据的价值。传统信托制度参与数据治理与信托当事人理论和信托财产理论等方面存在抵牾。当前实在法体系下,综合运用法律解释等法律方法能够为数据信托参与数据治理提供制度可能。由传统信托理论出发,对未来数据信托制度的建构必须基于数据收集阶段和数据流通阶段的具体区分,数据流通阶段是数据信托发生的主要场景;可以采取修改法律以及出台司法解释等方式更新传统信托理论,使之更加契合数据时代对数据权利保护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数据信托 数据治理 信义义务 信息受托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白冰 黎成 陈永康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税收职能随之不断演进。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依托公共治理理论和信息链理论,从治理视角观察税收职能的演进实践、探究其内在逻辑、提出其演进策略是一项重点课题。具体地,本文重点从政府治理、府际治理、社会治理、区域治理四个方面列举税收职能的演进实践,从发展战略、数据生产、数据需求三个层次分析税收职能演进的执行逻辑、动力逻辑、消费逻辑,从技术、组织、环境三个维度提出税收职能的演进策略。
关键词:
大数据 税收职能 税收治理 智慧税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美
分析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与评价,有助于政府数据开放更高效地开展。文章在界定开放政府数据价值内涵与层次划分的基础上,介绍国外开放政府数据价值评价进展,论述开放政府数据价值评价的意义,分析成本/效益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开放政府数据价值评价支撑理论的指导意义。提出建立开放政府数据价值评价框架,关注国外开放政府数据价值及其评价的研究进展、注重开放政府数据价值及其评价的理论支撑、建立公共价值框架来对开放政府数据进行评价的建议。
关键词:
开放政府数据 价值 评价
[期刊] 求索
[作者]
费久浩
吸纳非官方参与者进入政策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决策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历史事实的梳理,发现专家和公众是被明确赋予合法地位的非官方政策参与者,而政府吸纳两类参与者的基本路径是先引入专家参与,再引入公众参与,并最终在实践中和制度上形成两者共同展开的格局。这一脉络蕴含着我国决策机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吸纳非官方参与者的三重逻辑,即在发展层面致力于兼顾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秩序层面强调在扩大政策参与的同时保证过程的可控性,在认知层面注重以常民知识补强专业知识以应对政策难题。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政府吸纳非官方政策参与者的路径和逻辑,体现了改革时代党和国家在寻求治理有效性和正当性、原则性和调适性、专家性与人民性之间动态平衡上的努力探索。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红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理论课题,需要在理论、历史、实践的三重视野中深刻把握它的本质规定,展现出它内在的丰富图景,厘清它发展完善的现实依据。在理论逻辑层面,其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为根本支撑。在历史逻辑层面,其以厚重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为重要遵循。在实践逻辑层面,其以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为基本依据。清晰、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提升其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现代化 理论 历史 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