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1)
- 2023(17464)
- 2022(14937)
- 2021(13800)
- 2020(11894)
- 2019(27042)
- 2018(27058)
- 2017(51183)
- 2016(27656)
- 2015(31050)
- 2014(30577)
- 2013(29987)
- 2012(27433)
- 2011(24639)
- 2010(24527)
- 2009(22780)
- 2008(22686)
- 2007(20277)
- 2006(17273)
- 2005(15524)
- 学科
- 济(109308)
- 经济(109167)
- 管理(86322)
- 业(82568)
- 企(68887)
- 企业(68887)
- 方法(50301)
- 数学(43912)
- 数学方法(43333)
- 财(31946)
- 中国(29224)
- 农(27995)
- 制(25509)
- 业经(24635)
- 地方(22652)
- 学(22012)
- 技术(21739)
- 务(20095)
- 财务(20032)
- 财务管理(19984)
- 贸(19748)
- 贸易(19737)
- 银(19255)
- 银行(19215)
- 易(19188)
- 企业财务(19000)
- 农业(18529)
- 行(18283)
- 融(18207)
- 金融(18202)
- 机构
- 大学(386826)
- 学院(385359)
- 济(156822)
- 经济(153422)
- 管理(151475)
- 理学(130916)
- 理学院(129464)
- 管理学(127105)
- 管理学院(126363)
- 研究(125603)
- 中国(96228)
- 京(80349)
- 科学(76959)
- 财(75013)
- 所(62391)
- 农(61812)
- 中心(59792)
- 财经(59134)
- 江(58674)
- 研究所(56531)
- 业大(56376)
- 经(53677)
- 北京(49784)
- 范(49355)
- 师范(48824)
- 农业(48437)
- 经济学(48241)
- 州(46465)
- 院(45802)
- 财经大学(43996)
- 基金
- 项目(262757)
- 科学(208870)
- 基金(192088)
- 研究(191686)
- 家(167485)
- 国家(166105)
- 科学基金(143702)
- 社会(122854)
- 社会科(116512)
- 社会科学(116483)
- 省(103591)
- 基金项目(101681)
- 自然(93148)
- 自然科(91055)
- 自然科学(91027)
- 自然科学基金(89450)
- 教育(89416)
- 划(87020)
- 编号(77535)
- 资助(77404)
- 成果(63144)
- 重点(59264)
- 创(58389)
- 部(58328)
- 发(55875)
- 创新(53996)
- 课题(53207)
- 国家社会(51312)
- 科研(50682)
- 制(50673)
- 期刊
- 济(167774)
- 经济(167774)
- 研究(108504)
- 中国(78813)
- 财(60757)
- 学报(59835)
- 管理(56782)
- 科学(55055)
- 农(54506)
- 大学(45934)
- 学学(43050)
- 教育(42494)
- 农业(36516)
- 融(35970)
- 金融(35970)
- 技术(35175)
- 财经(29448)
- 经济研究(27112)
- 业经(27086)
- 经(25336)
- 问题(21745)
- 图书(21485)
- 业(20020)
- 技术经济(19258)
- 科技(18759)
- 统计(18671)
- 版(18532)
- 理论(18254)
- 策(17911)
- 贸(17515)
共检索到568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昌平 常继元 陈玲玲 刘征汇
基于2014—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数据开放对区域创新能力和政务服务便捷性的作用以及政务服务便捷性在数据开放度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分别构建区域创新能力、数据开放以及政务服务便捷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基准回归、中介效应及异质性分析,并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滞后一阶、缩小地区样本模型估计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数据开放能够显著提高区域创新能力,通过政务服务便捷性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其作用机制在于数据开放提升事务运营效率,从而激发政务服务的便捷潜力,加快市场主体跟进步伐进而赋能区域创新。同时,区域特质会影响数据开放发挥作用的程度,政务服务示范和推动作用效益较高的地区更能从数据开放发展中获益。据此提出细化数据开放顶层设计、政企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的政务服务模式,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域创新领域投入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霞霞 母睿
研究基于人-数交互理论,构建含公共数据开放的数据属性、个体特征、环境因素以及学术创新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以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探究公共数据开放对学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据丰富性与获取限制性对学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科研人员的数据素养以及社会互动在公共数据开放驱动创新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学科氛围强化了获取限制性对学术创新的影响,技术条件则弱化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科氛围负向调节数据丰富性对学术创新经由数据素养的间接效应,即学科氛围越弱,间接效应越强;技术条件负向调节获取限制性对学术创新经由数据素养的间接效应,且在技术条件越低的情况下间接效应越显著。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健 卫平
在知识生产函数框架下,利用2000-2012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从金融规模发展和金融效率发展两个维度衡量了金融发展水平,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均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研发资本投入的创新产出效应高于研发人员投入的创新产出效应,且创新生产过程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完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最终产生更大的创新能力提升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区域创新能力 知识生产函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大丽 江媛 孙道银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2—2015年的面板数据,探究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3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吸收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从各省份看,3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购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中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在国外技术引进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从省份组群看,3种知识获取方式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创新能力组群中的吸收能力在产学研合作、国内技术购买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而高、低创新能力组群中的吸收能力在各知识获取方式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均不存在中介作用。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和瑞 宋璐瑶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结合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直接性、高渗透性和边际效益递增性分别从创新需求、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居民消费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和研发资本投入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居民消费率、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的中介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能力 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则粉 张骞 赵秋运 马卓如
评估数字基建的创新动能作用,分析数字基建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及其程度、条件,并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探讨基础设施结构转变与创新模式演进的关系。运用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考察,结果发现:数字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并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知识供给和创新转化的渠道实现,其中对东部创新的作用大于中部且对中部创新的作用大于西部、对基础研究创新的作用大于应用研究、对高质量创新的作用大于低质量创新;随着要素禀赋、市场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水平的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创新的促进程度不断增大;另外,数字基础设施投资还可推动创新模式由引进模仿向自主研发转型升级。据此,进一步激发数字基建驱动创新的作用要加强配套建设并因地制宜、因结构施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亮 刘衡
为揭示失败容忍文化对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影响机制,基于组织设计理论,挖掘制造企业机会识别提升的前因变量,同时考虑政策扶持的权变影响,探究失败容忍文化对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利用来自广东的206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检验了研究假设。研究发现,失败容忍对机会识别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水平政策扶持会增强失败容忍与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机会识别对运营敏捷性和市场敏捷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会识别在失败容忍与运营敏捷性和市场敏捷性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制造企业应重视失败容忍文化的培育,关注政府对企业主导行业的支持程度,并充分发挥机会识别在提升运营和市场敏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战琪
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系统考察了中国服务业开放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发现中国服务业开放有助于促进区域创新。中国服务业开放的研发资本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的研发劳动投入效应、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进出口贸易的推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而服务业开放对人均GDP的拉动效应在服务业开放对中国区域创新的影响中不存在中介效应。东部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服务贸易进口获得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不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区域创新 制造业进出口贸易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荣杰 呼静 张义明
以协同创新为中介变量、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技术转移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以我国2002-2015年省域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有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协同创新与区域技术转移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规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技术转移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多主体协同创新的中介效应实现。结论可为揭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技术转移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多主体协同创新和区域技术转移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宇 徐建中 赵忠伟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已经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持续竞争优势关系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对区域持续竞争优势作用机制,并构筑了二者间互动发展模型,得出了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持续竞争优势动力源泉的结论。
关键词:
区域创新系统 区域持续竞争优势 作用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艳冲
在全球化背景下,服务业出口一直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则是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过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出口的数量和质量上,较少涉及其中的技术细节。本文旨在深入挖掘本土市场规模对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潜在影响机制,特别关注研发创新的中介效应,以期为理解和提升服务业出口的技术复杂度提供深刻见解,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战略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亚杰
随着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字化的下一步,智能化转型开始备受关注。智能化转型如何提升物流企业韧性有待研究。本文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广义矩阵等实证方法对2015-2022年102家A股上市物流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了智能化转型对物流企业韧性的影响,以及双元创新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化转型积极影响了物流企业韧性;激进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智能化转型对物流企业韧性的正向影响中产生部分中介效应。参考该结论,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支持物流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促进激进式创新,提高韧性。同时,物流企业的管理者应重视智能化转型和双元创新能力,并为智能化转型和双元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从而增强物流企业的韧性,应对市场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江苏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数据
基于空间效应的区域创新能力收敛性分析
科技公共服务效率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分析
服务业制度型开放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FDI、区域异质性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基于长江经济带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多元主体视角下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机制研究——基于中国30个省份数据
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
我国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省级层面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差异与变化趋势——基于改进TOPSIS-TheIl法的省域面板数据分析
区域创新能力、技能聚集与地区工资差异关系——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