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17)
2023(22570)
2022(18992)
2021(17643)
2020(14862)
2019(33943)
2018(33245)
2017(63715)
2016(34394)
2015(38880)
2014(38561)
2013(37938)
2012(34390)
2011(30868)
2010(31037)
2009(28713)
2008(27629)
2007(24199)
2006(21245)
2005(19153)
作者
(99767)
(83161)
(82420)
(78335)
(52571)
(39827)
(37455)
(32459)
(31658)
(29499)
(28285)
(27992)
(26397)
(26273)
(25782)
(25763)
(24709)
(24680)
(23878)
(23791)
(20562)
(20544)
(20189)
(18827)
(18639)
(18470)
(18352)
(18235)
(16797)
(16343)
学科
(134073)
经济(133892)
管理(99833)
(95341)
(78942)
企业(78942)
方法(59994)
数学(52291)
数学方法(51595)
中国(42372)
(37980)
(37977)
业经(31615)
(31178)
(30661)
金融(30656)
(30135)
银行(30061)
(28828)
(28368)
地方(26786)
(26209)
贸易(26186)
(25520)
农业(25219)
(23920)
财务(23826)
财务管理(23774)
理论(22770)
企业财务(22597)
机构
大学(485683)
学院(483404)
(195280)
经济(191184)
管理(184932)
研究(165437)
理学(160102)
理学院(158287)
管理学(155226)
管理学院(154366)
中国(128917)
(103547)
科学(102499)
(91686)
(84426)
(83262)
中心(76177)
研究所(76092)
业大(74676)
财经(73239)
(70336)
(66765)
农业(66475)
北京(65257)
(62129)
师范(61405)
经济学(60405)
(59734)
(56763)
财经大学(54706)
基金
项目(331696)
科学(259842)
基金(241128)
研究(237670)
(212895)
国家(211152)
科学基金(180091)
社会(150990)
社会科(143164)
社会科学(143126)
(128449)
基金项目(127051)
自然(117809)
自然科(115116)
自然科学(115083)
自然科学基金(112988)
教育(109938)
(108990)
资助(99739)
编号(95085)
成果(77074)
重点(75025)
(73101)
(70275)
(69017)
课题(66397)
创新(64629)
科研(63831)
国家社会(63106)
教育部(62550)
期刊
(208552)
经济(208552)
研究(141718)
中国(96595)
学报(83029)
(77344)
科学(73414)
(70696)
管理(68484)
大学(63014)
学学(59441)
教育(52757)
(52492)
金融(52492)
农业(52273)
技术(41178)
财经(36096)
经济研究(34678)
业经(33711)
(31030)
(27963)
问题(27157)
(24203)
科技(23195)
图书(22668)
(22244)
理论(21917)
技术经济(21784)
业大(21390)
统计(21353)
共检索到714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瑞新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要素配置视角建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探讨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要素配置在数实融合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政府治理效率可正向调节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且对要素配置的中介效应也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数实融合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实融合和政府治理效率的单门槛效应。基于此,应激活数实融合发展潜力、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服务、加速推动数字政府建设,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珂琦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是中国形塑全新发展格局,探寻公平与效率间最佳动态平衡点,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原生动能。选取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除外)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可助力城乡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地区呈现出异质性影响范式,具体表现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胡焕庸线”西北地区、低产业结构地区城乡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更强。机制检验显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可增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且在跨越10.2375门槛值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效能更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勇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结论经内生性分析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继而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生显著积极影响。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缩小而逐步增强。异质性检验显示,就东部地区和高信息化地区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勇  
选取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一结论经内生性分析后仍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继而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产生显著积极影响。门槛效应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赋能效应会随着前沿技术差距缩小而逐步增强。异质性检验显示,就东部地区和高信息化地区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果能够为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覃朝晖   王镕菲   余思明  
深入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文章运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构建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提升中国式农业现代化水平,经过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机制分析显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存在逆向调节作用;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具有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胜利   万政  
当前,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对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影响机制,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了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式现代化水平,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就作用机制而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韧性是数字经济提高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3个重要渠道。(3)空间溢出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不仅会促进本地区现代化水平提升,也会对周边地区现代化水平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4)在区域异质性上,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现代化水平的积极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媛   阮连杰  
“数农融合”是数字经济与农民主体、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环境的深度融合,是立足于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在理论逻辑上,“数农融合”以“科技-要素-产业范式”在宏观层面重塑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以数字科技渗透在中观层面变革农业农村传统产业生态系统,利用数字化转型在微观层面优化农业农村现代要素生态系统。就现实逻辑而言,“数农融合”能够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实现以“农富国强”为目标的现代化,大国小农基本国情农情的现代化,新四化同步的现代化,赓续中华农耕文明的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政策逻辑来看,应充分发挥科技与改革双轮驱动作用、政府与市场有效结合作用、国内与国外两个市场作用;充分把握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关系、工农与城乡新型互动关系,多领域全方位地推动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变革,促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林京  廖志高  
碳减排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绿色金融和结构调整是影响碳排放的重要途径。选取2003—2018年我国大陆30个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进一步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异质性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发展和结构调整(能源和产业)优化能够显著抑制碳排放;能源结构调整在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在绿色金融对能源结构调整的影响以及能源结构调整对碳排放的影响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能源结构的不合理将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渠宗儒   李谷成   王攀   刘世奕  
[目的]秸秆离田利用是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厘清老龄化与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深入探究老龄化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本文利用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老龄化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Bootstrap有调节的中介检验方法,对老龄化影响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过程中效益认知的中介效应和家庭种植收入占比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结果](1)老龄化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老龄化通过降低农户的效益认知进而阻碍其秸秆离田利用行为。(3)老龄化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具体来看,老龄化对于家庭耕地面积小于30亩、未受环境规制、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的秸秆离田利用行为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4)家庭种植收入占比负向调节了效益认知在老龄化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即当家庭种植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时,老龄化通过效益认知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行为的间接影响作用随之减弱。[结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利于农户参与秸秆离田利用。据此,提出开展针对老龄农户的技术推广服务,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强化政府对于秸秆离田利用的推广力度,建立“农户+合作社”秸秆离田利用合作模式,加强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陆静  邱于航  秦大超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环境下公司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创新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了股票的特质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新信息环境通过投资者异质信念这一中介机制负向调节了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励和引导分析师充分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将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公司创新投入价值而形成一致意见,进而降低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陆静  邱于航  秦大超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环境下公司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及其机制,尤其是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公司创新信息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创新投入显著增加了股票的特质风险,投资者异质信念在两者间起到中介作用,创新信息环境通过投资者异质信念这一中介机制负向调节了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激励和引导分析师充分发挥信息中介作用,将有助于投资者正确评估公司创新投入价值而形成一致意见,进而降低创新投入对股票特质风险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铭霞   吕锡月  
选取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就全国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就时间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伴随时间推移,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持续增强。就地区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多维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放大中国式现代化溢出效应、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铭霞   吕锡月  
选取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就全国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正向影响,且该影响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效应。就时间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伴随时间推移,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持续增强。就地区层面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据此,提出多维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放大中国式现代化溢出效应、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建议,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若男   克甝  
选取2014-2022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的角度探讨了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结论:数字鸿沟是阻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显著因素;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于使用鸿沟,但有向结果鸿沟转移的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呈边际递增趋势;数字鸿沟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大于东中部地区的特征;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市场主体活力、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减缓产业结构升级速度,阻滞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江浩   刘寒波  
文章以2012—2021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度了我国省域数实融合水平、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模型从全行业-全国、全行业-分地区和分行业-分地区三个维度考察了数实融合对产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总体上,数实融合发展均能提高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水平,尤其是对多样化集聚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而分行业和地区回归发现,数实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除中部地区外的其他地区传统制造业专业化集聚,却抑制或分散全地区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专业化集聚;数实融合发展有利于传统制造业多样化集聚,但只对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新技术制造业多样化集聚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