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8)
2023(15709)
2022(12800)
2021(11330)
2020(9838)
2019(22306)
2018(21861)
2017(42718)
2016(22695)
2015(25690)
2014(25771)
2013(25946)
2012(24079)
2011(21713)
2010(22208)
2009(21333)
2008(21055)
2007(19209)
2006(16751)
2005(15356)
作者
(67199)
(55979)
(55819)
(53177)
(35906)
(26798)
(25529)
(21683)
(21098)
(20235)
(19014)
(18844)
(18053)
(17643)
(17615)
(17397)
(16683)
(16532)
(16352)
(16202)
(13993)
(13908)
(13746)
(12795)
(12638)
(12600)
(12541)
(12462)
(11288)
(11285)
学科
(112023)
经济(111910)
(95749)
(86369)
企业(86369)
管理(80199)
方法(52647)
数学(42658)
数学方法(42291)
业经(34375)
(33598)
(31674)
中国(29314)
(28313)
金融(28309)
(26076)
银行(26044)
(25133)
(24670)
财务(24638)
财务管理(24596)
企业财务(23404)
(23357)
农业(23067)
技术(22763)
地方(21590)
理论(20176)
(19097)
贸易(19085)
(18507)
机构
学院(344656)
大学(338679)
(151726)
经济(148855)
管理(138459)
理学(118747)
理学院(117641)
管理学(115997)
管理学院(115356)
研究(107890)
中国(90012)
(71245)
(69742)
科学(62470)
(56960)
财经(56956)
(54176)
(52850)
中心(52132)
(51525)
研究所(48588)
业大(47916)
经济学(47620)
农业(44897)
北京(43778)
经济学院(43419)
(42216)
财经大学(42070)
(39435)
商学(39283)
基金
项目(220000)
科学(174733)
研究(162665)
基金(160734)
(137773)
国家(136539)
科学基金(119234)
社会(106095)
社会科(100953)
社会科学(100927)
(87515)
基金项目(84741)
自然(75076)
教育(74271)
自然科(73395)
自然科学(73375)
自然科学基金(72153)
(71321)
资助(66237)
编号(65304)
成果(51660)
(49421)
(49262)
重点(49145)
(48356)
(45381)
创新(45310)
课题(44407)
国家社会(44303)
教育部(42942)
期刊
(168019)
经济(168019)
研究(99426)
中国(64040)
(59314)
管理(54844)
(52485)
学报(47343)
科学(45558)
(43773)
金融(43773)
大学(36638)
农业(35216)
学学(34976)
技术(34071)
财经(29722)
教育(28749)
业经(28677)
经济研究(26709)
(25694)
问题(22208)
技术经济(21585)
(21397)
统计(18135)
(17821)
商业(17458)
(17255)
财会(16708)
现代(16557)
理论(16282)
共检索到516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光晖  
选取2011—202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企业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和企业共同富裕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民营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持续优化数实产业技术融合环境,逐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多元发展机制,制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实现企业共同富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光晖  
选取2011—2022年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企业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可以显著促进企业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机制检验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和企业共同富裕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民营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持续优化数实产业技术融合环境,逐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多元发展机制,制定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建议,以期为实现企业共同富裕提供一定理论借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珂琦  
数实产业技术融合是中国形塑全新发展格局,探寻公平与效率间最佳动态平衡点,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原生动能。选取2012—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除外)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可助力城乡共同富裕,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在不同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地区呈现出异质性影响范式,具体表现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胡焕庸线”西北地区、低产业结构地区城乡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更强。机制检验显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可增强数实产业技术融合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且在跨越10.2375门槛值后,数实产业技术融合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效能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佳慧   周斌   高振岗   林子禛  
文章测度企业数字创新对共同富裕所要求的“财富积累”与“公平惠及”的双重影响,选择制造业行业上市公司2009—2022年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就企业数字创新与共同富裕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创新将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就其作用路径来看,企业数字创新的积极推进将提高自身劳动收入份额;就“共同”要求来看,企业进行数字创新之初可显著缩小高管与员工间的平均薪酬差,但伴随企业数字化水平的持续提升,高管与员工间的平均薪酬差距反而会逐渐扩大,且这一关系主要存在于大规模企业和低科技化程度企业中;从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劳动收入份额差的变化来看,企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度与效度将显著影响成员劳动收入,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两端集聚效应。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卫离东   刘儒  
在梳理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机制基础上,构建基准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并基于2012—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直接赋能效应;金融创新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营商环境优化的传导效应,间接赋能共同富裕,其中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最强,其次为经济增长,最后为营商环境优化;金融创新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的赋能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鉴于此,应夯实金融创新发展基座,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因地制宜推动金融创新,借此赋能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思思  
数实融合依托网络化、智能化、实体化特性,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为达成共同富裕目标奠定生产力基础。选取2002—2023年30个省份数实融合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从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特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实融合可促进共同富裕,且乡村振兴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正向中介效应;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实融合不仅带动本地区共同富裕,还可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富裕。基于此,应深入推进数实高质量融合、加快乡村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加速促进数智产业结构升级,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思思  
数实融合依托网络化、智能化、实体化特性,促进产业现代化发展,为达成共同富裕目标奠定生产力基础。选取2002—2023年30个省份数实融合指数和共同富裕指数,从影响机制与空间溢出特性视角出发,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实融合可促进共同富裕,且乡村振兴和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正向中介效应;数实融合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实融合不仅带动本地区共同富裕,还可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富裕。基于此,应深入推进数实高质量融合、加快乡村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加速促进数智产业结构升级,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宗军  张天宇  
保险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其能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有所作为。选取2013-2020年相关数据建立省际共同富裕指数,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析商业保险消费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结果显示:(1)总体上商业保险消费显著推进了共同富裕;(2)分业务来看,财产保险消费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不显著,而人身保险消费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3)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商业保险消费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越强。据此认为,应进一步大力开拓潜在保险市场、继续推进保险业回归本质、不断强化保险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服务能力,才能使保险业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婉婷   卢秀茹  
【目的】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间的机理关系,对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富裕”和“共同”两维度选取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建共同富裕发展综合指标体系,从数字设施建设、数字平台建设、数字金融建设三方面选取5个指标构建数字乡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探究数字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①数字乡村建设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②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西部地区的驱动效果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但没有证据证实对中部地区共同富裕有影响。③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④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随着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明显增强。【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数字乡村建设,重点支持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快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璐璐  
数字政府的全面布局与纵深发展为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数字政府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有效驱动城乡共同富裕,且对共享子维度的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共建和共富,这一结果在经历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要素市场化、产业数字化在数字政府建设驱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相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及高级城市而言,数字政府建设对东部地区、一般城市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刘越  
文章分别测度了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和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享受到的数字乡村建设红利比东部地区更为显著,且数字乡村建设的共富效应对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的影响大于粮食主销区;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数字素养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文   李克强   付海洋  
文章基于生产和分配的视角,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选择系统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助力共同富裕,但这种助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且数字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存在双门槛特征而非简单的线性函数,当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对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最为显著。中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资金配置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应促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技能均等化,规范数字金融风险的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资金配置,使数字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国根   蒋诗泉   赵春艳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实现了稳步提升,空间上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的分布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正向作用具有双重门槛特征,当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介于第一门槛和第二门槛之间时,其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