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3)
2023(6825)
2022(4713)
2021(3995)
2020(2792)
2019(5787)
2018(5589)
2017(10386)
2016(5594)
2015(5933)
2014(5827)
2013(6054)
2012(5530)
2011(5251)
2010(5234)
2009(4984)
2008(4864)
2007(4612)
2006(4280)
2005(3760)
作者
(16890)
(15076)
(14285)
(13612)
(8708)
(7131)
(6302)
(5718)
(5557)
(5072)
(5004)
(4696)
(4398)
(4356)
(4349)
(4283)
(4208)
(4151)
(3988)
(3912)
(3665)
(3614)
(3475)
(3462)
(3458)
(3380)
(3322)
(3014)
(2978)
(2971)
学科
(47732)
(33009)
经济(32983)
农业(31964)
(26012)
业经(19554)
农业经济(12256)
(9313)
农村(9295)
管理(9188)
(8971)
中国(7878)
发展(7832)
(7827)
产业(7794)
信息(7772)
总论(7571)
信息产业(7558)
地方(7162)
建设(7022)
土地(6893)
(6562)
劳动(6562)
(6503)
收入(6470)
农业劳动(6307)
人口(6184)
分配(5909)
(5822)
动力(5759)
机构
学院(89021)
大学(82182)
(40121)
(38981)
经济(38286)
管理(34868)
理学(30694)
理学院(30396)
管理学(29983)
农业(29900)
管理学院(29819)
研究(29800)
中国(25004)
业大(21656)
农业大学(18115)
科学(17850)
(16261)
中心(15641)
(14607)
(14111)
(13992)
(13870)
经济管理(13544)
研究所(13182)
(12255)
(11901)
师范(11827)
(11815)
发展(11350)
(11332)
基金
项目(61593)
研究(49265)
科学(48883)
基金(44163)
(38216)
国家(37700)
社会(33266)
科学基金(32352)
社会科(30984)
社会科学(30977)
(25794)
(25676)
基金项目(23547)
编号(22466)
(19628)
教育(18993)
自然(17693)
自然科(17249)
自然科学(17247)
成果(16997)
自然科学基金(16937)
(15410)
资助(15302)
国家社会(14412)
(13630)
(13483)
(13423)
课题(13366)
(13105)
发展(13037)
期刊
(51497)
经济(51497)
(49914)
农业(34052)
研究(21649)
中国(21300)
业经(17506)
学报(15078)
(14381)
科学(14365)
农业经济(14138)
农村(13215)
(13215)
大学(12755)
学学(12376)
(11161)
金融(11161)
农村经济(8886)
问题(8183)
(8086)
(8066)
世界(7404)
社会(7398)
经济问题(7094)
社会科(7047)
社会科学(7047)
管理(6640)
技术(6391)
业大(6300)
农业大学(6009)
共检索到133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方振   刘鹏凌   李谷成  
数字鸿沟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潜在因素。文章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数据(CRRS),考察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字鸿沟可以通过相对抑制社会联结和削弱健康水平间接负向影响农村老年人幸福感;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负向影响在高龄和教育水平较低群体中表现不显著,在低龄和教育水平较高群体中表现显著,在东部和非平原地区群体中表现则更加突出。研究结论为理解数字鸿沟的影响提供了新证据,为如何增进农村老年人幸福感、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钰鹏   何有世  
在数字时代与老龄化社会的双重背景下,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造成的影响亟待关注。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和中介效应检验法实证研究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鸿沟对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有显著负向影响,其中使用沟与知识沟负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接入沟则正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数字鸿沟主要通过健康状况、文化资本和社会信任3个渠道影响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且健康状况、文化资本和社会信任均正向作用于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女性,数字鸿沟对农村男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负向影响效果更大,但在政治参与方面则相反。研究结论可为提升农村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馨滦  张晓娟  
本文基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1个村庄的观察数据,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群体,实证探究了收入、文化服务与其幸福感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收入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依然存在;文化服务满意度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具有比收入更显著的影响;不同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不一,其中文化活动室与图书阅览室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晨  杨晔  
本文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4年"千村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包括躯体健康、精神状态和自评健康)。研究发现:幸福感越高的农村老年人,其健康的概率越高。在引入环境因素以及使用工具变量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估计结果保持稳健。分样本讨论结果显示,在教育、子女照料、家庭收入等传统促进居民健康的因素缺失的情况下,幸福感可以起到健康补偿的作用。对幸福感的健康效应影响机制分析后发现,幸福感主要通过社会资本效应、经济收入效应以及健康行为效应促进老年健康,并且健康行为效应成为幸福感影响中国农村老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佳   薛凯文   赵建国  
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实现“银发红利”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鸿沟”严重影响老年人平等享受数字红利的权利,阻碍了城市低龄老年人在退休后选择再就业。聚焦于“数字鸿沟”,选取2018年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鸿沟”和其他特征变量对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未来“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程度变化。研究发现:“数字鸿沟”会抑制城市低龄老年人再就业,且数字技术使用程度加深会增加其再就业的概率。在未来更多的城市低龄老年人会选择再就业,且“数字鸿沟”对其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将加深。研究结论为填平老年人“数字鸿沟”,释放老龄人口二次红利,实践积极老龄化战略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琪  何韶华  田璞玉  秦帅  
基于2011—2018年CHARLS四期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城乡医疗保险统筹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并探究了其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城乡医疗保险统筹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积极情感,同时有效降低了其消极情感。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医疗保险统筹通过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就医便捷性和提升健康预期三条路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政策对健康状况较差、收入水平较高、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更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费伟  曹子薇  
从数字鸿沟到数字包容视角,解释通过数字包容策略化解数字鸿沟,尝试解决农村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不足的难题。研究发现,当前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困境主要体现为数字鸿沟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的“接入鸿沟”、智能设备的“使用鸿沟”以及能力素养的“知识鸿沟”,实则反映了技术与治理、行政与自治、增权与赋能的三大困境。而实现从数字鸿沟向数字包容的转变,制度安排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在制度安排层面要关注政策执行的精准度、居民需求的回应度和治理系统的适应度。在实践取向层面需遵循人本主义、简约主义和整体智治。为弥合乡村数字鸿沟,提升老年人数字包容,未来需要从组织维度助推老年人数字包容治理,从行为维度提升老年人数字参与能力,从技术维度增强老年人数字资源供给,以更好地推进数字乡村战略实施。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龙学文  稂时阳  徐泽林  
本文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8年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CMP方法)考察社区公共服务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社区公共服务完善程度对老年人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城乡、独居养老成因和年龄异质性。社区公共服务匹配度对社区公共服务的老年幸福感效应具有明显调节作用:社区公共服务匹配度越高,社区公共服务对老年人幸福感的促进作用越强。因此,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多层次养老体系不仅要着力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更要重视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与老年居民真实需求间的精准匹配,以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社区公共服务对老年居民福祉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新蜀  赵贤  董依婷  
中国扶贫治理战略已经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化为治理相对贫困,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治理相对贫困已成为新的工作重点。本文在梳理数字经济治理相对贫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0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因数字鸿沟会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则会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状况。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影响农村创业机会与人力资本水平来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教育投入的增加都可以显著地调节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缓解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扩大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负面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项松林   杨彪  
数字包容是弥合乡村老年人数字鸿沟与共享数字红利的价值选择与价值旨归。数字赋能老年人参与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实质是供给与用户需求适配关系“分解”和“重构”的双向过程,旨在提升老年人参与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契合性、可及性与均等性。老年人接受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过程中存在物质接入、技能使用与使用效果上的不平等,并形成主观抗拒与客观难题所带来的接入鸿沟、技术桥接失灵,社会支持缺乏所带来的使用鸿沟,以及文化反哺减弱与信息素养低所带来的知识鸿沟。因此,要以三元交互决定论为模型参照进行个体赋能,激活内生潜能,提升数字接入能力;社会赋能,驱动外部资源,提升数字使用能力;环境赋能,健全支持体系,提升数字获取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礼华  王青云  朱海楠  
我国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数字鸿沟的存在阻碍多数老年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益处。跨越数字鸿沟就须掌握互联网使用的知识和技能,针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不同成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可助其跨越数字鸿沟。根据国外大学与社区合作经验,通过实证案例的形式介绍一种赋能城市社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方式——高校社区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和运营达到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目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洪兴建   陈雄强   陈秀红   陶仁杰  
本文以杭州市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老年人对数字化生活的满意度及需求类型,探寻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当前老年人群使用智能化产品的比重不大,且使用人群的使用频率较低、使用障碍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功能适用、使用简易的适老产品,以及家庭、社区和政府有针对性的指导帮扶,能极大提高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的满意度。从数字化生活的需求类型来看,一键服务模式、晚辈指导使用、社区组织培训、网络安全和家中装有宽带是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必备需求,志愿者指导和政府政策优惠属于期望需求,而终端设备的相关质量是提升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政府、社区、企业、老年人自身四方协作,形成跨越数字鸿沟的多元保障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洪兴建   陈雄强   陈秀红   陶仁杰  
本文以杭州市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老年人对数字化生活的满意度及需求类型,探寻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当前老年人群使用智能化产品的比重不大,且使用人群的使用频率较低、使用障碍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功能适用、使用简易的适老产品,以及家庭、社区和政府有针对性的指导帮扶,能极大提高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的满意度。从数字化生活的需求类型来看,一键服务模式、晚辈指导使用、社区组织培训、网络安全和家中装有宽带是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必备需求,志愿者指导和政府政策优惠属于期望需求,而终端设备的相关质量是提升满意度的关键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政府、社区、企业、老年人自身四方协作,形成跨越数字鸿沟的多元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崔红志  
本文基于2012年和2013年山东、河南、陕西等8个省(区)农户调查数据,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定序变量,采用有序Logit模型,探讨了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除了健康条件和婚姻状况等个人基本特征,经济条件、社会保障、与过往生活条件的比较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有无儿子等因素,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韵秋  李斯  
[目的/意义]研究子代教育水平、数字反哺途径与老年人数字接入鸿沟的关系,提出弥合老年人数字接入鸿沟的策略和建议,促进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研究设计/方法]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筛选子代与父母匹配样本,构建逻辑斯蒂回归与中介效应分析模型,使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克服内生性。[结论/发现]子代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父母获取代际支持资源的可能性更大、更容易跨越数字接入鸿沟,而且子代教育水平对于父母均有数字接入鸿沟的家庭尤为重要。子代教育水平能够通过器物反哺、技能反哺和素养反哺三条路径影响父代的数字接入鸿沟,分别改善老年人“不能接入”“不会接入”和“不想接入”的数字困境,其中技能反哺是最重要的中介机制,素养反哺次之,器物反哺影响最小。据此提出弥合老年人数字接入鸿沟的策略建议。[创新/价值]从代际支持视角审视因子代教育水平差异产生的老年人数字接入不平等问题,为弥合老年群体数字接入鸿沟提供实践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