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8)
- 2023(17803)
- 2022(14496)
- 2021(13500)
- 2020(10808)
- 2019(24748)
- 2018(23957)
- 2017(44844)
- 2016(23718)
- 2015(26278)
- 2014(25873)
- 2013(25466)
- 2012(23756)
- 2011(21436)
- 2010(21489)
- 2009(20110)
- 2008(18532)
- 2007(16134)
- 2006(14344)
- 2005(13174)
- 学科
- 济(105025)
- 经济(104923)
- 业(71110)
- 管理(61222)
- 农(51668)
- 企(47282)
- 企业(47282)
- 方法(37926)
- 中国(35028)
- 农业(34593)
- 数学(33782)
- 数学方法(33370)
- 业经(29699)
- 地方(28755)
- 融(28180)
- 金融(28178)
- 银(27039)
- 银行(27021)
- 行(26120)
- 财(24119)
- 制(21962)
- 贸(18594)
- 贸易(18575)
- 易(18036)
- 学(17318)
- 发(17037)
- 技术(15517)
- 环境(14871)
- 产业(14837)
- 务(14656)
- 机构
- 学院(326391)
- 大学(321635)
- 济(139622)
- 经济(136899)
- 管理(127266)
- 研究(113378)
- 理学(109153)
- 理学院(107956)
- 管理学(106170)
- 管理学院(105556)
- 中国(95323)
- 农(68855)
- 京(67263)
- 科学(66730)
- 财(62566)
- 中心(57116)
- 所(55487)
- 农业(52499)
- 业大(50896)
- 研究所(50105)
- 江(49562)
- 财经(49086)
- 经(44910)
- 范(43547)
- 师范(43110)
- 经济学(42169)
- 北京(41915)
- 州(40620)
- 院(40288)
- 经济学院(38020)
- 基金
- 项目(222722)
- 科学(177434)
- 研究(166915)
- 基金(162750)
- 家(141176)
- 国家(139908)
- 科学基金(121204)
- 社会(108383)
- 社会科(102594)
- 社会科学(102571)
- 省(87558)
- 基金项目(86025)
- 自然(75573)
- 教育(74225)
- 自然科(73870)
- 自然科学(73857)
- 划(72858)
- 自然科学基金(72513)
- 编号(69160)
- 资助(63958)
- 成果(55200)
- 发(53087)
- 重点(49769)
- 部(48867)
- 创(47111)
- 课题(45999)
- 国家社会(45982)
- 创新(43992)
- 发展(42765)
- 科研(42486)
- 期刊
- 济(158899)
- 经济(158899)
- 研究(97098)
- 中国(71913)
- 农(70986)
- 融(49939)
- 金融(49939)
- 学报(48777)
- 农业(47323)
- 科学(46792)
- 财(46405)
- 管理(43997)
- 大学(38510)
- 学学(36277)
- 教育(33106)
- 业经(31833)
- 技术(28619)
- 经济研究(23718)
- 财经(23573)
- 业(22937)
- 问题(21302)
- 经(20288)
- 图书(18070)
- 农村(17021)
- 村(17021)
- 世界(16946)
- 版(16538)
- 理论(16477)
- 农业经济(15579)
- 技术经济(15457)
共检索到510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晓洁 何广文 陈洋
在欠发达地区,需求型数字信贷约束问题突出。以欠发达地区农户为研究对象,剖析其数字信贷行为特征,并采用适用于稀有事件分析的Firthlogit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户数字信贷行为的影响,得到结论:第一,农户数字信贷参与严重不足,大部分农户参与数字信贷的年限较短,亲朋好友是农户了解数字信贷的主渠道,数字信贷的吸引力在于其借款和还款方式灵活而非融资成本低,数字信贷的用途集中于小额购物消费;第二,知识型和使用型数字鸿沟是数字信贷参与不足的主要原因,工具型数字鸿沟对数字信贷参与没有显著影响;第三,数字鸿沟主要通过降低农户的风险偏好程度来抑制其数字信贷参与;第四,数字鸿沟的存在使得相对贫困群体和传统信贷排斥群体面临更突出的数字信贷约束,导致数字信贷难以填补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服务空白。
关键词:
数字鸿沟 数字信贷行为 风险偏好 农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洁 何广文
为探索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缓解其正规信贷约束的可行性,基于2019年欠发达地区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对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方式进行识别与分类,从是否衔接、不同衔接方式、衔接广度3个维度分析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对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的直接影响,并考察增收机制和增信机制的间接作用以及小农户资源禀赋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有助于提升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不同衔接方式对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产生差异化影响,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衔接方式的促进作用最强;衔接广度的增加对小农户正规信贷可获得性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增收机制和增信机制是衔接现代农业行为缓解小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重要渠道;劳动力资源充足、农业经营能力较强和位于西部地区的小农户通过衔接现代农业的方式提升其正规信贷可获得性的作用更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楷卉
文章基于CFPS、CHFS、PKU-DFIIC调查研究报告,以2011—2018年中国26个省份中30014份农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城乡数字鸿沟与数字普惠金融双视角切入,分别研究二者及交互项作用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研判具体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显著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增加农村家庭财富;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普及广度的增加,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应逐渐被削弱。此外,城乡数字鸿沟通过负向影响家庭收入与资产配置,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扩大家庭收入与合理配置资产,增加农村家庭财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楷卉
文章基于CFPS、CHFS、PKU-DFIIC调查研究报告,以2011—2018年中国26个省份中30014份农村家庭面板数据为样本,从城乡数字鸿沟与数字普惠金融双视角切入,分别研究二者及交互项作用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果,进一步研判具体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城乡数字鸿沟显著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增加农村家庭财富;随着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普及广度的增加,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财富的影响效应逐渐被削弱。此外,城乡数字鸿沟通过负向影响家庭收入与资产配置,抑制农村家庭财富增长;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扩大家庭收入与合理配置资产,增加农村家庭财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巴曙松 赵茂 杨洋 王见
基于云南农村地区2009—2014年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收入结构、支出方式四个方面选取变量,采用面板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参与及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的信贷发生比约为50%;信用社信贷是农户信贷参与的主要方式,银行信贷较少,非正规信贷是农村信贷的有力补充;非劳动力负担、劳动力人口、固定资产支出正向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受教育程度高、担任村干部有利于农户获取信用社信贷;而农户的消费支出、生产经营支出并不显著地影响信贷参与及规模。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户 信贷参与 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黄龙 屈小娥
本文从经济提质增效和经济发展理念两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1-2017年中国30个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及其分维度经济提质增效指数和经济发展理念指数,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分维度指数均有促进作用。传导渠道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农村人力资本促进经济高质量及其分维度指数的发展;数字接入沟和使用沟具有抑制型调节效应,数字能力沟则具有强化型调节效应,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分维度指数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结构异质性。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分维度指数均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数字化支持程度对其具有显著负向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吉明 钱敏 陈明衡
本文通过对欠发达的泰顺和文成两县农信社农户信贷问题的调查和比较 ,分析了导致两县农户信贷业务发展差距的经营机制因素和信贷操作因素。得出的调查结论认为 :农户信贷业务有利于农信社和农户实现“双赢” ,要有效发展农户信贷业务 ,农信社既要充分发挥经营机制上的主观能动性 ,又要合理利用农村社区内部的信用和信息资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红
文章从相对贫困治理的三个方面构建了农村相对贫困治理评价指标体系,以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为研究基础,利用半参数模型从全国、区域层面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各维度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均对农村权利贫困治理水平提升产生正向影响。从区域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作用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从时间维度看,样本期内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信贷可得性对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影响表现出波动式变化趋势。据此,提出应加强政府在宏观层面指引、实施差别化政策、发挥金融机构作用,从而不断提升农村相对贫困治理水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艳华 余畅婉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农村家庭样本数据,从“接入沟”和“使用沟”两个维度分析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接入沟”和“使用沟”问题,数字鸿沟对农村家庭金融投资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其阻碍机制主要归结为信息传输机制、学习机制和社交机制。这种阻碍作用具有代际异质性和地区异质性特征,其代际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和“使用沟”对中、老年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显著高于青年家庭;其地区异质性特征表现为,“接入沟”、“使用沟”对西部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投资的阻碍作用大于东部地区,对中部地区无影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凡 李渊 张龙耀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各地不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将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村庄。本文基于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数据,利用断点回归模型(RD)探究了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提升了农户信贷获得概率和扩大了信贷规模,并且提高了农户正规信贷占比,缓解了家庭面临的正规信贷约束。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凭借扎根农村的制度优势,通过提高农户的金融产品信息完全程度和金融素养,提高了其信贷(尤其是正规信贷)获取率。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降低了农户信贷违约概率,增强其信用意识;此外,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增加了农户生活性借贷规模,但未能扩大生产性信贷的规模。可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应是政府解决农户融资难和融资贵等问题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光林 李庆海 李成友
降低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对维护农村金融体系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6年新疆地区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知识对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知识对农户信贷违约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提高农户金融知识水平有利于降低其信贷违约风险;金融知识发挥作用的主观机制在于提高农户还款意愿,客观机制在于提高农户还款能力;相对于还款能力,金融知识对还款意愿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金融知识 信贷违约 欠发达地区 农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雅群 范亚辰
运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普惠金融调查"数据,就"大五"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为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开放性、严谨性和外向性等积极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顺同性和神经质等消极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因开放性人格特征对农户信贷行为的边际贡献更明显,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就开放性人格特征对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高开放性农户的信贷需求更强,获得正规信贷的可能性更大、额度更高。同时,以"是否使用移动互联支付工具"作为开放性人格特征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一致结论。
关键词:
人格特征 信贷行为 农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晓艳 罗剑朝
以对陕西省大荔县128户农户民间借贷的调查结果为依据,从借贷规模、借贷利率、资金用途、借贷契约等方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借贷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缺乏法律保障、借贷利率偏高、金融风险较大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民间借贷规范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对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欠发达地区 民间借贷 规范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喜 马晓青 史清华
文章使用2006年云南、宁夏近800个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行为。在区分农户的名义需求和有效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发现信用社和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偏向富有农户,民间借贷者没有这种偏向,因而其服务的覆盖面远远超过正式机构。两者都重视农户的信誉状况,但信用记录没有实现共享。这些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差别。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配给 信誉 财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