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5)
2023(14267)
2022(11512)
2021(10415)
2020(8520)
2019(19146)
2018(18654)
2017(36640)
2016(18808)
2015(20887)
2014(20752)
2013(20169)
2012(18454)
2011(16543)
2010(16398)
2009(14992)
2008(13998)
2007(12032)
2006(10653)
2005(9340)
作者
(50408)
(42478)
(42338)
(40309)
(27180)
(19934)
(19240)
(16526)
(16101)
(14900)
(14478)
(14094)
(13329)
(13189)
(13064)
(12964)
(12644)
(12247)
(12122)
(12025)
(10521)
(10124)
(10032)
(9801)
(9749)
(9544)
(9007)
(8799)
(8291)
(8189)
学科
(100729)
经济(100655)
管理(57632)
(52443)
(43168)
企业(43168)
方法(39058)
数学(35323)
数学方法(34909)
中国(22071)
(21978)
业经(21802)
地方(21426)
(21238)
(16986)
贸易(16978)
(16502)
(14962)
农业(14690)
(14365)
地方经济(13756)
产业(13243)
环境(13122)
(12953)
金融(12952)
(12928)
银行(12924)
(12886)
财务(12843)
财务管理(12819)
机构
学院(268997)
大学(266278)
(128126)
经济(125938)
管理(109473)
理学(94818)
理学院(93954)
管理学(92643)
管理学院(92115)
研究(86949)
中国(67353)
(57119)
(52297)
科学(46518)
财经(46002)
(41996)
中心(41366)
经济学(41350)
(40001)
(38455)
经济学院(37103)
研究所(36003)
财经大学(34311)
(33835)
业大(33271)
(32714)
师范(32457)
北京(32188)
(31575)
(30216)
基金
项目(181682)
科学(146511)
研究(137332)
基金(135425)
(115249)
国家(114325)
科学基金(101276)
社会(92469)
社会科(88054)
社会科学(88038)
基金项目(70641)
(69241)
教育(62643)
自然(62337)
自然科(60986)
自然科学(60973)
自然科学基金(59895)
(57527)
编号(55079)
资助(54938)
成果(43378)
(41478)
(39993)
重点(39989)
国家社会(39540)
(38525)
教育部(37005)
人文(36746)
课题(36511)
创新(36042)
期刊
(140968)
经济(140968)
研究(82231)
中国(44769)
(43548)
管理(41365)
科学(31568)
学报(31325)
(29743)
(28531)
金融(28531)
大学(26090)
技术(25322)
经济研究(24933)
学学(24831)
财经(23415)
业经(21892)
教育(21759)
(20327)
农业(20229)
问题(17625)
(15003)
技术经济(14994)
统计(13959)
商业(13276)
国际(12993)
理论(12878)
(12755)
世界(12633)
现代(12003)
共检索到3949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安兴  胡春田  陈晓东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数字零工经济兴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数字技术使得劳动关系去合同化和工资粘性下降。这种结构性变化可能会弱化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工资粘性视角建立一个包含传统工人和数字零工的TANK-DSGE模型,来探讨数字零工经济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无论是数量型货币政策还是价格型货币政策,数字零工经济的兴起均会减弱政策对就业和产出的促进效果,增加政策冲击引起的工资和价格通货膨胀波动,最终使得货币政策的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目前,应提高数字经济统计能力,规范数字零工劳动关系,以缓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弱化;未来,基于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需做好通胀预期管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安兴  胡春田  陈晓东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货币政策能否继续发挥预期效果值得深思。本文将数字经济比重引入NK-DSGE模型,从价格粘性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相比于传统经济,商品价格粘性不显著,动摇了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微观基础;数字经济弱化了货币政策效果,既降低了增长效应的社会福利,又加剧了通胀效应的社会成本;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美国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加符合数字经济深度发展的现实。数字经济环境下,相比于促进增长的目标,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关注币值稳定,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配合财政政策引流并加强托宾Q的传导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庆君  方文杰  李静  
基于银行数字化转型可降低贷款业务交易成本的假设,构建了一个考虑银行数字化水平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了银行数字化转型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对于数量型货币政策,银行数字化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对于价格型货币政策,银行数字化弱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但强化了利率渠道,二者具有抵消作用,最终导致银行数字化对货币政策的弱化效果不明显,仅弱化了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节效应,且对通货膨胀的调节效应影响不大。第二,银行数字化转型降低了福利损失,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减少福利损失方面要优于数量型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战明华   卢垚  
发展数字经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大强国战略之一,数字经济正在全方位地改变中国的经济形态和运行机制。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石——价格粘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变化。本文首先在一个两部门最优化的一般均衡模型中,探讨了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通过Fisher恒等式影响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据此提出了可用于验证的模型结论和机理假说,并对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引起的价格粘性变化弱化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调控总产出的效果;(2)数字经济弱化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的机理,主要在于数字经济通过作用于价格粘性降低了企业投资关于名义利率的敏感性,但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不大;(3)数字经济对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弱化效应,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货币政策实施频率和商品市场化改革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完善货币政策利率渠道传导机制和创新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方丹洲  
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分析(一)由于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不合理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效果欠佳。我国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启动国内需求, 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不完善, 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投资机制、消费支出机制产生干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1.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投资机制不畅,货币政策传导受阻。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偏差,即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二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传统农业比重较大,优质高效农业得不到较快发展,不能满足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在第二产业中, 工业技术更新改造和技术进步没有取得大的进展,资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战明华  李帅  刘恩慧  许月丽  
"伯南克之谜"描述的是现实货币政策传导同利率传导渠道理论预期相悖离的三大特征,这些特征来自发达经济体,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环境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利率市场化推进会弱化伯南克之谜的理论预期未必符合中国的经济事实。本文研究发现,利率市场化对伯南克之谜的弱化作用小于预期,机制是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和利率期限结构效应改变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本研究的政策含义是,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对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样重要;构建完善的货币政策利率调控体系不能仅依赖利率市场化本身,经济市场化体系的完善更为重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颖星  崔新凯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及执行现状,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总结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货币数量调控的弊端,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利率、汇率形成机制缺陷三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弱化的原因;并从兼顾货币价格调控,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体制改革并构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三方面提出后金融危机下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王秀丽  
本文在BGG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工资粘性,使之成为综合考虑价格粘性、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工资粘性的DSGE模型,我们模拟并比较了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的影响。贝叶斯估计结果验证了中国工资粘性的存在,说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尚存在改善的余地。货币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效应较强但持续期较短,而数量型货币政策效应较为温和但影响相对持久,央行需注重价格型货币政策与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与使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滕珊  
从商业银行自身出发,基于其成本收益角度建立模型,得出其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条件,在考虑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在前述条件下应对央行存、贷款利率变化而采取相应信贷行为的调整,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货币政策被弱化甚至扭曲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改善货币传导机制的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治  刘程程  位雪丽  
本文从理论上厘清了经济不确定性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具体影响机制,将中国股市波动率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作为不确定性的度量,构造经济产出和价格水平因子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衡量指标,系统考察了高低两种经济不确定性情形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并将金融危机前后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不确定性仅会在量上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并不会改变其作用方向,不确定性会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这种弱化程度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得更加明显。本研究对于央行准确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方向与力度,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金凯  
本文基于改进缺口法测算境外人民币存量,并研究境外人民币存量对货币政策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境外人民币存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无论从货币政策产出效应还是价格效应来看,境外人民币存量均弱化了货币政策有效性。对此,本文提出建立并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机制,继续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促使人民币跨国良性循环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刚  李超  石微巍  
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伴随着两个部门的中间生产结构服务日益密集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品和制造品共同作为两个部门的生产要素,服务品的使用占比随时间累积不断提高,即服务深化。服务品的价格粘性高于制造品,服务品的使用比例提高增加了两个部门和经济总体的价格粘性。价格粘性上升使得部门和经济总体面临货币政策冲击时,价格难以调整,部门和总体的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冲击的响应大小发生改变。本文利用1996—2020年季度数据构建实际产出、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名义利率在内的一个SRVAR系统,发现了服务深化改变货币政策冲击效果的经验事实,且在两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基础上,揭示了服务深化的原因并对其改变货币政策冲击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据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梅  
基于Baker等编制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企业信贷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层面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制企业的新增借款,尤其是导致新增短期借款减少;(2)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调节作用下降,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段梅  
基于Baker等编制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检验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与企业信贷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微观层面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抑制企业的新增借款,尤其是导致新增短期借款减少;(2)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的调节作用下降,降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