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5)
- 2023(14484)
- 2022(12209)
- 2021(11141)
- 2020(9130)
- 2019(20809)
- 2018(20844)
- 2017(39015)
- 2016(21374)
- 2015(24208)
- 2014(24259)
- 2013(23836)
- 2012(22334)
- 2011(19776)
- 2010(19650)
- 2009(17867)
- 2008(17436)
- 2007(15215)
- 2006(13304)
- 2005(11468)
- 学科
- 济(87373)
- 经济(87280)
- 管理(63297)
- 业(59575)
- 企(49680)
- 企业(49680)
- 方法(38184)
- 数学(32730)
- 数学方法(32235)
- 农(23739)
- 业经(23032)
- 中国(21731)
- 地方(20554)
- 学(20359)
- 财(19438)
- 技术(18369)
- 农业(16350)
- 理论(15509)
- 贸(14617)
- 贸易(14608)
- 易(14111)
- 环境(13899)
- 和(13856)
- 制(13615)
- 产业(13467)
- 务(12433)
- 财务(12362)
- 财务管理(12339)
- 划(11997)
- 信息(11827)
- 机构
- 大学(305509)
- 学院(303846)
- 管理(121000)
- 济(111622)
- 经济(108856)
- 理学(104856)
- 理学院(103588)
- 管理学(101520)
- 管理学院(100978)
- 研究(100768)
- 中国(73748)
- 科学(66982)
- 京(66859)
- 所(50893)
- 农(50434)
- 财(49424)
- 江(48388)
- 业大(48171)
- 中心(46776)
- 研究所(46773)
- 范(42712)
- 师范(42167)
- 北京(41596)
- 财经(39801)
- 农业(39637)
- 州(37329)
- 院(37287)
- 经(35997)
- 技术(34706)
- 师范大学(34138)
- 基金
- 项目(214670)
- 科学(167435)
- 研究(156098)
- 基金(153033)
- 家(133901)
- 国家(132769)
- 科学基金(113985)
- 社会(95030)
- 社会科(89886)
- 社会科学(89859)
- 省(85932)
- 基金项目(82198)
- 自然(75697)
- 自然科(73883)
- 自然科学(73867)
- 自然科学基金(72489)
- 划(71260)
- 教育(71228)
- 编号(64463)
- 资助(62140)
- 成果(51397)
- 重点(47900)
- 发(45686)
- 部(45607)
- 创(44621)
- 课题(44357)
- 创新(41628)
- 科研(40774)
- 大学(39867)
- 项目编号(39285)
- 期刊
- 济(122996)
- 经济(122996)
- 研究(85337)
- 中国(59155)
- 学报(51072)
- 科学(46369)
- 管理(45234)
- 农(44843)
- 大学(37894)
- 教育(37861)
- 财(37141)
- 学学(35233)
- 农业(31747)
- 技术(31410)
- 融(21635)
- 金融(21635)
- 图书(20708)
- 业经(20394)
- 财经(18231)
- 经济研究(18198)
- 科技(16679)
- 业(16657)
- 技术经济(16144)
- 资源(15975)
- 问题(15650)
- 经(15445)
- 理论(14918)
- 版(14658)
- 书馆(14013)
- 图书馆(14013)
共检索到441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家柱 闾国年
在数字长江河道试验中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作用 ,应用多平台、多时相遥感技术 ,对长江河床演变、江岸变迁、河道边界条件、护岸工程等进行数据采集 ,建立长江河道数据库。开展南通河段水深遥感探测试验 ,在水深遥感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准同步的遥感光谱亮度值与相关水深实测数据的计算 ,建立该河段水深遥感模型 ,对河床水下地形进行反演。试验研究表明 ,应用陆地卫星TM数据对含沙量较高的长江河口段水深进行探测有一定的效果 ,其探测深度可达 5m。对近岸水深条件及岸线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数据采集 ,在GIS支持下 ,应用地理信息图谱方法对江岸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将岸线根据其稳定性划分为稳定岸、强侵蚀岸、弱侵蚀...
关键词:
遥感 数字长江河道 江苏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慧晨 郭磊城 吴增斌 彭忠
感潮河流是以单向水流为主、同时受到潮波影响的陆海过渡河段。以长江为例,感潮河段包括大通到江阴近500 km区间。以往对感潮河段地形演变研究主要基于海图水深的冲淤分析,较少考虑河道平面形态的变化。基于1989~2021年间的遥感影像,分析了长江大通-徐六泾河段的平面形态及时空演变特征,定量计算了岸线及河道面积的变化。研究表明近30年来长江感潮河段岸线长度整体增加约4.5 km,江心洲滩面积净增加约96 km~2。河道区间内大型江心洲呈现淤涨态势,中小型江心洲数量和面积减少。河道左右岸线的演变各具特点,河道左岸沿程变幅较大,以年均4.10 m/a向河道淤涨,河道右岸演变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布。人类活动(如围垦和筑堤)以及流域水沙变化是该河段河道形态演变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长江的航道整治和河道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江 感潮河段 平面形态 遥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龙 黄震方
遗产廊道是目前保护线性文化遗产的一种新趋势。我国拥有丰富的线性文化遗产,准确地评价其旅游价值,对于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遗产廊道自身的特殊性和整体性,尝试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廊道整体效应出发评价其旅游价值。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非法(Delphi)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各因子的权重。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评价结果与古运河江苏段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本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荣华 杨桂山 朱红云 万荣荣
了解岸线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合理地评价岸线资源条件是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建立沿江基础产业带、科学合理地确定沿江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通过影像融合,快速发现目标靶区,精确确定岸线占用单位的空间位置与几何形状;运用GIS分析技术,弄清长江岸线江苏段的资源与利用现状,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单元,对研究区内的岸线资源进行评价,为长江岸线苏州段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岸线资源 遥感 GIS 长江 苏州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兴坤 高雷 杨浩 刘绍平 段辛斌 陈大庆
2016年6月10-15日对长江中游黄石江段三种不同类型河道(分汊型、顺直型和弯曲型)中仔鱼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共采集仔鱼12 331尾,隶属于5目7科25种,优势种为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占仔鱼总数的89.4%)、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占4.6%)和吻虾虎鱼属(Rhinogobius sp.)(占1.6%)。弯曲型河道仔鱼平均密度最大,为(2.34±1.10)ind/m3;分汊型河道次之,为(1.97±2.03)ind/m3,顺直型河道最低,为(1
关键词:
仔鱼 空间分布 河道类型 发育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达源 黄贤金 施利锋 李升峰
江心岛沿江地区的泥沙淤积、水流侵蚀以及江堤坍塌对江心岛面积形态、滩涂围垦、航道变化、河口生态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以长江干流第二大江心岛——扬中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监测了1973~2017年沿江区域冲淤变化和塌江区域,结合多种资料分析变化成因。结果表明:(1) 1973~2017年扬中市沿江地区冲淤变化分3个阶段,不同阶段淤积和冲蚀特点鲜明;(2)经过经纬度定位,扬中市塌江区域发生在1930年扬中市主岛太平洲右侧两个江心岛之间的夹江与西南—东北向的一条古河道的交汇处;(3)塌江事件与常规水流冲刷无关,古河道出口被堵形成水压,沿江区域江底"深槽"引发"旋流"掏空底部泥沙,加上汛期后江水下泄,内外压力差加大直接引发塌江。
关键词:
江心岛 冲淤 古河道塌江 遥感 扬中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冉 过仲阳 叶属峰 王丹 苏盼盼
长三角海岸带是长江三角洲与东海间的重要过渡性区域,基于联合国千年评估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以生态学为原理、以遥感反演技术为手段、借助经济学方法,对2005年及2008年长三角海岸带的10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长三角海岸带2005及2008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1 235.92、1 493.04亿元,与长三角地区实际GDP对比得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际降低,海岸带生态环境退化;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来说,林地、耕地、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高,为增强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加以保护;对于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旅游娱乐服务、土壤保持、调节水源为价值量最大的3项服务,而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国锋 崔丽娟 纪伟涛
长期以来,在鄱阳湖和长江的交汇处,江水混浊而湖水清澈,然而,近年来江水清澈而湖水混浊。这种鄱阳湖-长江清浊倒置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鲜有研究人员系统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借助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和Landsat影像分析这种清浊倒置现象的起始时间和成因。基于MODIS影像反演的鄱阳湖和长江水体透明度显示在2004年以前鄱阳湖北部的水体透明度明显高于长江,而在2005和2006年长江水体透明度高于鄱阳湖北部,出现清浊倒置现象;同期鄱阳湖北部和长江水体透明度对比分析发现这种水体清浊倒置现象受长江水体透明度增加和鄱阳湖水体透明度下降的双重影响,但鄱阳湖北部水体透明度的变化在其中扮演主要角色...
关键词:
鄱阳湖 长江 水体清浊倒置 遥感技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孝成 赵紫阳 周志跃 陈瑜琦 刘科
研究目的:CORS系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相结合,开展村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基础底图。研究方法:以重庆市江津区燕坝村为研究区域,利用CORS系统测量像控点,对无人机航测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检验。研究结果:CORS系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相结合,是一种便捷的大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技术方法。研究结论:该方法方便了局部区域大比例尺高精度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CORS 无人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小宁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作物调查是掌握农业发展的主要统计手段。21世纪初,浙江耕地以一家一户的散户种植为主,为准确统计浙江农作物种植面积,浙江采用了与其农作物种植规模、性质相似的韩国对地调查方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但随着土地规模化的日益发展,韩国对地调查方法存在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而遥感影像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已经具备将其应用于农业调查的条件。本文通过剖析浙江现有对地调查方法的弊端,利用遥感影像的优势,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将遥感影像技术与对地调查相结合应用于浙江农作物调查的思考。
关键词:
浙江 遥感影像 农作物 调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荣华 杨桂山
根据分形理论,采用网格和面积周长两种分形维数计算方法,以遥感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GIS支持下,计算了长江江苏段5个时相的岸线和岛屿空间分布的分形维数,探讨了其中所隐含的地理含义,认为长江江苏段岸线和江中岛屿都具有分形性质,分维数的变化可以反映它们的稳定程度;比较了不同量测方法、不同标度、不同比例尺下长江江苏段岸线的长度,认为岸线长度的值是不确定的。
关键词:
长江 岸线 岛屿 分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迁迁 张景
农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这些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 Watch),可在不同的精度上对全球及我国典型作物产量监测和农业生产趋势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有关方面的监测数据,实时掌握农牧业生产状况,有利于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农情遥感 “三农”金融 农产品价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丽丽 徐程扬
遥感技术是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重要手段。概述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的意义及发展历程,总结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格局及动态研究、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基于遥感技术的风景林景观质量内涵,分析目前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信息提取及评价方面理论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并对遥感技术在风景林景观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风景林 景观质量评价 遥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正峰
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是衡量农用土地质量优劣的必要手段 ,是实行农用土地保护的基本依据 ,是我国土地管理部门即将开展的一项工作。农用土地定级工作需要一项易普及、简便、能节省人力物力、高效率高精度的方法 ,这就为航空遥感技术的运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领域。本文探讨了航空遥感技术在农用土地定级单元划分及定级因素提取中的应用 ,其中自然因素通过建立分级指标与影像特征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直接从航空像片中提取定级因素的级别 ;经济区位因素选择了与土地经济效果密切相关的、能直接从航空像片中获取的完全定量化的经济区位因素
关键词:
农用土地 定级 航空遥感技术 影像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秀云 傅肃性 宋现锋 吴志刚
本文以湿润地区澜沧江支流黑江的景谷河流域为例,对遥感枯水下垫面要素进行了地理相关分析与其分区单元的建立。同时通过单元的波谱信息与水文参数信息转换研究,运用一定的算法,实施河流枯水资源量的估算,其结果与常规实测统计计算数据值基本一致。基于上述景谷河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和水文下垫面要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岩性和植被等的综合分析认为:①景谷河流域枯水期的最小月流量为4月,其值仅是全年径流的10%。②利用遥感空间信息分析水文下垫面单元特征,研究降水进入流域下垫面存贮水文系统内再分配过程诸环节的特性,提取并调整其模型参数,是一经济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遥感分析,枯水径流,水文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