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30)
- 2023(20065)
- 2022(16380)
- 2021(15179)
- 2020(12356)
- 2019(27947)
- 2018(27504)
- 2017(52593)
- 2016(28337)
- 2015(31567)
- 2014(31442)
- 2013(31256)
- 2012(28850)
- 2011(26015)
- 2010(26430)
- 2009(24910)
- 2008(23891)
- 2007(21677)
- 2006(19468)
- 2005(17670)
- 学科
- 济(122284)
- 经济(122152)
- 业(105058)
- 管理(89310)
- 企(85692)
- 企业(85692)
- 农(50179)
- 方法(47646)
- 业经(38547)
- 中国(38132)
- 数学(37736)
- 数学方法(37365)
- 财(33927)
- 农业(33812)
- 地方(29372)
- 融(28413)
- 金融(28411)
- 银(27556)
- 银行(27515)
- 制(26800)
- 行(26616)
- 务(23761)
- 财务(23684)
- 财务管理(23654)
- 企业财务(22466)
- 技术(22214)
- 理论(21704)
- 贸(21516)
- 贸易(21494)
- 学(21397)
- 机构
- 学院(406521)
- 大学(401055)
- 济(167194)
- 经济(163634)
- 管理(163473)
- 理学(139810)
- 理学院(138358)
- 管理学(136406)
- 研究(135791)
- 管理学院(135657)
- 中国(109475)
- 京(86049)
- 科学(80905)
- 财(77220)
- 农(75286)
- 所(67562)
- 中心(63519)
- 江(62566)
- 业大(61516)
- 财经(60863)
- 研究所(60805)
- 农业(57562)
- 经(55264)
- 北京(54515)
- 范(52585)
- 师范(52142)
- 州(50921)
- 院(48966)
- 经济学(48830)
- 财经大学(44710)
- 基金
- 项目(268506)
- 科学(212286)
- 研究(202563)
- 基金(193383)
- 家(166707)
- 国家(165113)
- 科学基金(143070)
- 社会(128880)
- 社会科(121979)
- 社会科学(121948)
- 省(106672)
- 基金项目(102381)
- 教育(91275)
- 自然(89973)
- 自然科(87861)
- 自然科学(87844)
- 划(87765)
- 自然科学基金(86286)
- 编号(84933)
- 资助(78021)
- 成果(68421)
- 发(61115)
- 重点(59361)
- 部(58757)
- 课题(57557)
- 创(57428)
- 创新(52987)
- 国家社会(52848)
- 项目编号(51363)
- 制(50729)
- 期刊
- 济(196215)
- 经济(196215)
- 研究(122392)
- 中国(85577)
- 农(74531)
- 管理(62412)
- 财(59829)
- 学报(59537)
- 科学(56969)
- 农业(50152)
- 融(49586)
- 金融(49586)
- 大学(46396)
- 教育(45904)
- 学学(43741)
- 业经(37127)
- 技术(36788)
- 财经(29662)
- 经济研究(28904)
- 业(26007)
- 问题(25689)
- 经(25411)
- 技术经济(21392)
- 图书(20603)
- 现代(19713)
- 理论(19363)
- 科技(19301)
- 版(19151)
- 商业(18919)
- 世界(18705)
共检索到624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苏豫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农村金融的供给质量和效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力量。本文通过对数字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的分析后发现:数字金融在农业保险数字化转型、农业供应链融资体系完善及突破金融成本约束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供需效率、供给对接度不高等问题。基于此,应通过加强数字金融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大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户的金融素养,推进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金融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金融 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
数字技术铸就农业现代化,促使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所依托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分析了行业现状及痛点,构筑了数字助农的逻辑框架。本文认为,利用“数字乡村”战略开创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局要以数字激活农业发展潜能、引领农业技术革新、赋能农业生产要素,完善决策评估体系。
关键词:
数字乡村 农业高质量发展 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永琦 林凰锋
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以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地级市层面的数字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和融资约束等外部约束,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和企业效率等内部优化手段,显著促进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从实现路径来看,目前数字金融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企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这三个路径发挥作用,而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路径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同时,有效的金融监管是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的必要保障。因此,应加强对数字金融的政策支持,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等潜在路径,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路径的积极作用,并以适度监管保障数字金融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显力 陈哲 张慧利 赵敏娟
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走农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及痛点,总结了数字技术助推发达国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市场需求与数字技术共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市场需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改革方向,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实现"数字乡村"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一要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产业兴旺找准"数字乡村"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着力点;二要善于利用"数字乡村"战略挖掘农业发展潜能,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赋能农业要素市场,优化政策评估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富新梅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数字技术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亦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能更好助力传统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乡村治理智慧化和农业生产绿色化转型。数字技术赋能的着力点应集中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乡村治理、农业信息集成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环节。当前,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升,农村产业数字化进程稳步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和乡土文化数字化转型势头良好,农业绿色生产数字监管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此过程中,区域、代际层面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农村产业数字化内部发展不平衡,乡土文化数字化开发特色性不足,乡村治理的技术逻辑和乡土逻辑存在冲突。为此,分析总结英国、日本和以色列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农村发展方面经验,提出我国应从政策适宜性、解决区域和代际数字鸿沟、拓宽数字技术赋能农村产业广度、强化数字乡村治理协同性等方面提升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小坤 宋鹏鹤
如何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更好地利用金融科技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下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数字技术的交易特征,解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依据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衡量指标,并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与实现路径。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保险和数字支付作用显著,但数字信贷作用不显著;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通过进一步考虑商业银行竞争和数字化发展因素后,数字信贷的交互项作用效果正向显著。据此提出发挥数字金融作用、深化数字保险和数字支付并优化数字信贷作用环境,是进一步利用金融科技全面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所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东声 庄定鹏 陈曦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选取的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研究期内我国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并且这种促进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呈现出对东部、中部、西部的促进效应依次递减的特征;分子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对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较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最小。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商贸流通业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平 董晶
中国经济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农信机构改制不到位、基础设施落后、风险分担机制滞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行业迅速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字乡村战略稳步推进,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此,本文基于对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挑战和金融科技发展机遇的分析,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风险定价等角度阐述了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从助力农村金融数字化转型、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重塑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等维度揭示了金融科技赋能的现实路径,进而提出金融科技赋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惠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是资源和技术密集的产业。数字经济是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科技创新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力量,通过数字经济对传统农业各领域、各环节的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改造,促进农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构筑覆盖全产业链、全过程的农业新形态。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 高质量发展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君 郭徐青 崔珂珂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数字环境赋能、数字创新驱动、农业质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向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和α收敛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障碍因子识别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1年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距,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单位农业产值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农业人均专利申请数、电子商务采购额、农村居民生活丰富性、移动电话基站密度等与数字创新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全国总体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变化特征,前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后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最大,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也最大,2015年后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存在α收敛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较小,区域间差异也较小,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α收敛趋势。因此,应夯实农村数字基础,加强农业数字创新;重视区域差异,走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君 郭徐青 崔珂珂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从数字环境赋能、数字创新驱动、农业质效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农民生活向好五个方面,构建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障碍度模型、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和α收敛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地区)的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障碍因子识别和区域差异分析。研究发现:2010—2021年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地区间差距,呈现东高西低分布格局。单位农业产值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农业人均专利申请数、电子商务采购额、农村居民生活丰富性、移动电话基站密度等与数字创新和数字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全国总体差异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V形变化特征,前期差异主要来自超变密度,后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间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最大,与其他地区间的差异也最大,2015年后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存在α收敛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波动幅度较小,区域间差异也较小,其内部数字创新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差异存在α收敛趋势。因此,应夯实农村数字基础,加强农业数字创新;重视区域差异,走农业差异化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内外部联系与合作,构建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怡 陈凤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随着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数字经济不仅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农产品产业链经济附加值低、缺乏有效定位、绿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价值创造为最终目标,以数字化赋能农产品产业链为主旨,探讨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路径,以助推农产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化 农产品 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雪蕾 左丽 刘正 刘真真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对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湖南省经济支柱之一的制造业在面临着内外激励竞争环境的压力下,在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既要抓住机遇,又要面对现有的在数字技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数字技术不断革新以及制造业急需转型升级,文章从数字产业化、“互联网+先进制造技术”融合、数字产业化布局为突破口,提出数字经济赋能湖南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赋能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