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3)
2023(18693)
2022(15424)
2021(14109)
2020(11292)
2019(25777)
2018(24952)
2017(48391)
2016(25442)
2015(28437)
2014(28065)
2013(27700)
2012(25322)
2011(22866)
2010(23033)
2009(21459)
2008(19920)
2007(17603)
2006(15427)
2005(13150)
作者
(71575)
(59672)
(58948)
(56188)
(37641)
(28408)
(26915)
(23124)
(22628)
(21092)
(20320)
(19931)
(18571)
(18476)
(18278)
(18011)
(17482)
(17383)
(17004)
(16899)
(14495)
(14376)
(14364)
(13536)
(13528)
(13158)
(13066)
(12892)
(11994)
(11670)
学科
(109665)
经济(109547)
(75043)
管理(72589)
(59353)
企业(59353)
方法(48253)
数学(42345)
数学方法(41940)
(37674)
中国(32655)
业经(29596)
(28704)
(28298)
金融(28296)
(26526)
银行(26492)
(25505)
地方(25458)
农业(25140)
(22990)
(19261)
(18787)
贸易(18772)
(18223)
产业(17967)
(17915)
财务(17852)
财务管理(17818)
技术(17091)
机构
学院(361895)
大学(360456)
(150320)
经济(147177)
管理(145799)
理学(127327)
理学院(126043)
管理学(124122)
管理学院(123460)
研究(116926)
中国(92008)
(74057)
(69211)
科学(68734)
(57215)
财经(56298)
中心(55567)
(55515)
业大(51868)
(51376)
(51325)
研究所(50571)
经济学(47106)
(46894)
师范(46514)
北京(46245)
农业(43502)
经济学院(42999)
(42734)
(42458)
基金
项目(253210)
科学(201114)
研究(190478)
基金(184984)
(159011)
国家(157622)
科学基金(137255)
社会(123741)
社会科(117405)
社会科学(117380)
(98805)
基金项目(97953)
教育(85995)
自然(85378)
自然科(83395)
自然科学(83382)
自然科学基金(81899)
(81736)
编号(77685)
资助(74555)
成果(62422)
(56138)
重点(55916)
(55266)
(53327)
课题(52737)
国家社会(51842)
创新(49557)
教育部(49102)
人文(48612)
期刊
(160951)
经济(160951)
研究(106009)
中国(66285)
(56301)
学报(53098)
(50458)
管理(50401)
科学(49353)
(44612)
金融(44612)
大学(41779)
学学(39535)
农业(37748)
教育(37182)
技术(29490)
业经(29384)
财经(27170)
经济研究(25831)
(23295)
问题(21159)
理论(17766)
图书(17673)
(17020)
科技(16970)
技术经济(16939)
商业(16595)
(16516)
现代(16184)
实践(16168)
共检索到521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红宇   孟娜娜   关洪浪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的应有之举,探寻其促进动能和赋能机理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1 659个县的面板数据,在充分考虑内生性问题基础上,从产业融合视角考察数字金融对县域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县域内乡村产业振兴具有显著的赋能效应,具体地县域数字金融指数增长1个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提升0.083个点,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在不同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定位、经济发展水平下呈现出显著差异,在中西部县域、农业大县、国家贫困县中数字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效果更明显。产业融合是数字金融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作用路径,但当前主要通过第一第三产业融合来实现,第一、第二产业融合的中介作用尚未凸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鄢宇昊  李巍  胡锡琴  张荣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双向固定效应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秀慧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振兴需融合发展,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内在统一。目前乡村振兴过程中还存在着盲目向“城镇化”看齐、盲目追求产业“规模化”、乡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及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亟待加强等难题,需要通过强化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融合性服务功能、完善城乡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培育乡村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及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路径促进乡村产业融合,以产业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全尤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新动能。文章研究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认为数字技术主要通过“农业+”“数字+”和数字产业协同三种路径深度融入农业农村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前,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问题和障碍是数字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偏低、数字化人才比较缺乏、技术供给和应用不足等。当前,应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土地资源供给、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加快技术研发和拓展应用场景等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赋能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辽   刘成飞  
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金融服务体系薄弱与日益增长的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现有文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鲜有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文从乡村产业生产、乡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功能和乡村产业支撑四个维度构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和乡村产业振兴速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边际效应呈现明显差异;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缓解经营主体约束和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融合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接影响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鑫垚   叶家硕   李杰   胡瑜洁  
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算各省份的乡村振兴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2011-2021年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提升趋势明显,但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省份乡村振兴水平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第二,数字普惠金融既直接促进乡村振兴,又通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而间接助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第三,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直接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强,但是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在东部地区不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在数字经济高关注地区比较显著,在数字经济低关注地区并不明显。第四,在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中存在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的门槛效应。当农村居民受教育水平较高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有所下降。上述结论的政策启示:要按照系统集成的改革思路,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机制设计,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乡村发展硬实力,注重农村居民教育以增强乡村发展软实力,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宗英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趋于成熟,数字技术在全国各个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且随着金融业务的普惠性增强,数字普惠金融逐渐成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武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产业基础尚不充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业务创新、风险防控等方面同样面临着多种问题,削弱了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能力。因此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据此提出有效的应对方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魏滨辉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以及如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该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高数字技术水平和低城镇化率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升农村创业活力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显著强化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海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而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乡村产业兴旺的有效举措。因此,供应链金融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高度的现实契合可能。但从实践的层面来看,供应链金融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实践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困境,需要选择合适的策略,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婷婷   冯梅菊  
绿色金融作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创新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本文以2011-2021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构建绿色金融和乡村振兴指数,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研究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且引入农业生态效率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农业生态效率—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进一步分析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异质性。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提高农业生态效率带动乡村振兴发展。在市场化水平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绿色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较大。为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应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投入,实现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力度,提升农业生态效率;强化多主体合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万建军  胡文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而数字经济对于农村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数字经济与农村产业相互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多元化功效,推动农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新业态产生,也有利于实施农业农村建设供给侧改革,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后发优势,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但是,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仍存在供给侧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数据共享体系落后以及评估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乡村振兴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探讨了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机理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海洋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首要任务,也是解决我国农村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我国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着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基本要素供给不足;产业相对单一,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度较低的现实困境。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以农业不断优化升级、三产深度融合为现实路径。应通过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优化农业结构、推进生态保护,突出地域特色、形成优势品牌等措施提升农业质量;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村产业信息化,发展外向型农业经济等措施加强乡村产业振兴支撑;通过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挖掘新时代农业的社会功能,发展乡村新型业态,打造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水根  王吉  
基于200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流通数字化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各省(市)的流通数字化和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流通数字化能显著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仍成立;根据异质性分析,就流通数字化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程度而言,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非试点地区大于试点地区,长江经济带地区大于非长江经济带地区;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流通数字化会从技术应用、创业环境、国内市场、外资质量和开放布局等5个方面产生正的经济效应,即通过促进技术成果化、提高农村创业活跃度、提升市场化水平、助力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等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水平的提升,其中技术成果化的传导效应占主导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姚圣  
要想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势必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工具。因此,研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全面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已越过极值点,其发展确实能够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剔除直辖市样本、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高人口水平地区,二者之间显著存在“U”形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更强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认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我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路径支持,并且为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更为匹配的金融政策提供良好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才华   孙钰洁  
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是提升乡村新发展格局、打造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新业态、提振村民乡村振兴信心、追求更高质量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动力和新动能。通过聚焦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动力,对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策略:发掘民间艺术活动,塑造乡村文化产业品牌;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提升乡村经济新增长;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助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以数字经济引领乡村文化产业新质发展,为文化艺术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