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7)
2023(19001)
2022(15257)
2021(14014)
2020(12153)
2019(27419)
2018(26666)
2017(51558)
2016(27630)
2015(31042)
2014(30869)
2013(30505)
2012(28056)
2011(24978)
2010(25142)
2009(23856)
2008(23526)
2007(21172)
2006(18299)
2005(16883)
作者
(78191)
(65188)
(64860)
(61901)
(41546)
(31117)
(29892)
(25365)
(24742)
(23339)
(22085)
(21971)
(20847)
(20378)
(20348)
(20168)
(19463)
(19370)
(18916)
(18639)
(16044)
(15877)
(15822)
(14935)
(14814)
(14716)
(14456)
(14388)
(13100)
(12918)
学科
(117286)
经济(117127)
(108694)
管理(98095)
(96676)
企业(96676)
方法(55366)
数学(45929)
数学方法(45436)
(41975)
业经(36513)
(35057)
中国(33026)
(31044)
财务(30988)
财务管理(30929)
(30089)
金融(30086)
企业财务(29462)
(29374)
银行(29348)
(29071)
(28043)
农业(24409)
技术(20884)
地方(20759)
(20495)
贸易(20476)
理论(20354)
(19964)
机构
学院(395331)
大学(391288)
(166188)
经济(162911)
管理(161151)
理学(138162)
理学院(136836)
管理学(134753)
管理学院(134011)
研究(120712)
中国(105436)
(84830)
(80305)
科学(70176)
财经(66370)
(64037)
(60209)
(60017)
中心(60006)
(59454)
业大(55410)
研究所(52934)
经济学(51054)
农业(50222)
北京(49875)
财经大学(49187)
(47845)
经济学院(46329)
商学(44643)
(44606)
基金
项目(257513)
科学(204956)
基金(190191)
研究(188583)
(163554)
国家(162140)
科学基金(142385)
社会(122798)
社会科(116537)
社会科学(116508)
(100758)
基金项目(100400)
自然(91742)
自然科(89695)
自然科学(89672)
自然科学基金(88138)
教育(86299)
(83252)
资助(77718)
编号(76008)
成果(60509)
(57643)
重点(57381)
(56039)
(54170)
创新(51819)
国家社会(51199)
课题(50965)
教育部(50197)
科研(49982)
期刊
(182638)
经济(182638)
研究(113769)
中国(76888)
(72521)
管理(62539)
(58838)
学报(55062)
(53239)
金融(53239)
科学(52565)
大学(43213)
学学(41296)
农业(39107)
技术(35675)
财经(33569)
教育(31062)
业经(30918)
(28654)
经济研究(28282)
问题(23551)
(23068)
财会(22244)
技术经济(21581)
会计(20674)
统计(19496)
理论(18939)
(18651)
(18547)
现代(18485)
共检索到595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慧毅  佟欣  
数字金融会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通过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载体,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金融能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以及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第二,证明了内外部因素对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调节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和分析师关注度均会在数字金融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第三,数字金融主要通过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而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第四,加入数字金融这一情境要素后发现,数字金融亦能有效调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降低企业绩效这一现象。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数字金融背景下,如何避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发展至金融风险的相关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守海  徐晓彤  刘烨炜  
本文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且较高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基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东部地区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代理成本三条路径实现。本文结论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全面地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效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婷   俞毛毛   范瑞  
金融科技如何更好地提升传统金融服务实体企业的效率,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文章使用2010—2021年中国商业银行实用新型与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并与上市公司财务与银行贷款明细数据进行匹配,构造出银行金融科技指标,分析其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首先,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次,从影响机制上看,在资金需求侧,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提升企业财务质量;在资金供给侧,会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增强银行信息甄别能力。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以及非国有六大银行,金融科技对企业债务违约的降低效应更为显著;对于成长型企业,上述效应相对较弱。进一步分析表明: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改善企业营业利润率,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企业投融资效率,有效解决银行无序竞争产生的负面影响。文章研究结论拓展了信息不对称、金融错配以及企业债务违约相关理论的经验证据,对促进新业态下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企业、降低信贷违约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筱楠  温佳瑜  张键  
本文以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路径的研究表明,企业ESG表现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现金流和分析师关注来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当企业为非国有性质、由非“四大”审计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其ESG表现更能显著降低债务违约风险。本文从企业ESG表现的视角探究了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因素,也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的研究,同时为防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书雅  毕鹏  
本文以2011—201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分析师关注对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加,公司债券违约风险显著降低,分析师盈余预测误差越大,公司债券违约风险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公司,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中,无论是分析师跟踪人数还是盈余预测误差对债券违约风险的影响都更为显著,表明分析师关注对上市公司债券违约风险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代飞   陈超群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问题凸显,国有股权参股为化解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选取2013~2021年我国A股上市民营控股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国有股权参股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有股权参股能显著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可以通过提升企业ESG表现进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在国有股权参股、企业ESG表现和债务违约风险三者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处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较高的环境或董监高具有金融背景时,国有股权参股降低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俞毛毛  马文婷  钱金娥  
以2011—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上市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从需求侧看,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渠道降低债务违约风险;从供给侧看,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企业的金融可得性和所在城市银行网点竞争程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若样本所在城市中银行种类增加,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文章对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问题以及目前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的主要做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治理的有序优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锡皓  陈佳馨  
以中国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下限为准自然实验,检验贷款利率市场化如何影响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研究发现: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不明显,但下限的放开却能显著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并且这种作用一部分是通过遏制"短贷长投"的渠道实现的;此外,异质性检验表明,下限放开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作用在规模小以及研发投入高的企业中更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影影  上官绪智  
企业财务的健康运行离不开金融系统的支持。本文利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具有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减少非效率投资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降低效应在中小企业及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企业更显著。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微观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吕靖烨  史家荣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在便利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也为防范化解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以2011—2020年中国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其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均对中小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具有抑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降低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中小企业、非国有中小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灿  章激扬  
基于中国2015—2021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缓解融资约束和减少非效率投资是数字化转型降低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两个关键机制;考虑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周期,相较于发酵期和去杠杆期,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降低处于债务危机早期和强化期企业债务违约的风险;相较于非困境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困境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降低作用更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丽艳  肖翔  赵天骄  
基于ISO26000社会责任指南的原则和实践经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降低债务违约风险的内在机制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其债务违约风险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责任表现较好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较低,因债务事项被提起仲裁和诉讼的可能性较小,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促进债务契约的履行,降低债务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经营能力和信息质量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债务违约风险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传导作用,而经营风险的中介效应不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乐才  何刚  
文章就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形成与治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浙江民营企业的债务违约风险现状表现为:企业的债务联结形式较为复杂、债务期限不合理、债务违约风险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大等。其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形成的影响因素包括: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给与的支持不够、政府作用发挥不当、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过快、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较差、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对债务风险认识不充分等。再次,浙江民营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对策包括: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降低资金成本、加大对赊销产品的管控力度、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率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欣婷  
企业风险的形成和集聚是宏观风险的重要来源,探讨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缓解机制对于防范化解宏观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非正式规则治理功能的框架下,本文实证检验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本文研究发现,以预期违约概率度量的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社会信任程度显著负相关,这一结论在经过多种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表明,债务融资过程中信息成本、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是社会信任抑制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重要经济机制。此外,社会信任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抑制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和经济收缩期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补充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影响因素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会信任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而且为有效发挥社会信任在缓解宏观经济风险中的积极功能提供了微观证据和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