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8)
- 2023(17191)
- 2022(13873)
- 2021(12509)
- 2020(10794)
- 2019(24578)
- 2018(24106)
- 2017(46788)
- 2016(24972)
- 2015(28059)
- 2014(27918)
- 2013(27763)
- 2012(25252)
- 2011(22562)
- 2010(22651)
- 2009(21635)
- 2008(20788)
- 2007(18973)
- 2006(16314)
- 2005(14808)
- 学科
- 济(111394)
- 经济(111281)
- 业(102353)
- 企(92251)
- 企业(92251)
- 管理(87417)
- 方法(53871)
- 数学(44844)
- 数学方法(44334)
- 财(37294)
- 业经(35727)
- 农(33154)
- 中国(29445)
- 务(28624)
- 财务(28575)
- 财务管理(28527)
- 融(28065)
- 金融(28062)
- 企业财务(27213)
- 银(26423)
- 银行(26381)
- 行(25381)
- 制(24500)
- 农业(23804)
- 技术(20358)
- 地方(19596)
- 理论(19376)
- 贸(19245)
- 贸易(19230)
- 易(18734)
- 机构
- 学院(363737)
- 大学(358333)
- 济(153751)
- 经济(150842)
- 管理(148382)
- 理学(128080)
- 理学院(126889)
- 管理学(124997)
- 管理学院(124328)
- 研究(110805)
- 中国(93099)
- 京(73450)
- 财(73001)
- 科学(65996)
- 农(62292)
- 财经(58670)
- 所(54834)
- 中心(54803)
- 江(54651)
- 业大(53547)
- 经(53280)
- 研究所(49471)
- 农业(49167)
- 经济学(47196)
- 北京(45236)
- 州(43623)
- 财经大学(43571)
- 经济学院(42969)
- 范(41384)
- 商学(41128)
- 基金
- 项目(240575)
- 科学(191583)
- 基金(177237)
- 研究(174745)
- 家(153177)
- 国家(151851)
- 科学基金(133332)
- 社会(113187)
- 社会科(107699)
- 社会科学(107668)
- 省(95139)
- 基金项目(93959)
- 自然(86721)
- 自然科(84839)
- 自然科学(84816)
- 自然科学基金(83415)
- 教育(80495)
- 划(78448)
- 资助(72544)
- 编号(70342)
- 成果(55330)
- 重点(53571)
- 部(53521)
- 创(52946)
- 发(51169)
- 创新(48872)
- 业(47958)
- 国家社会(47262)
- 课题(47005)
- 科研(46779)
- 期刊
- 济(164742)
- 经济(164742)
- 研究(100269)
- 中国(65174)
- 财(62020)
- 管理(57831)
- 农(56690)
- 学报(52353)
- 科学(49312)
- 融(44983)
- 金融(44983)
- 大学(40530)
- 学学(38741)
- 农业(38132)
- 技术(34324)
- 财经(29763)
- 教育(29409)
- 业经(28749)
- 经济研究(25867)
- 经(25562)
- 业(23244)
- 问题(21646)
- 技术经济(20880)
- 财会(19523)
- 统计(18361)
- 策(17274)
- 商业(17243)
- 现代(17201)
- 理论(17091)
- 贸(16868)
共检索到533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白万平 孙溶镁 白鸽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金融能否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在梳理出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2011—2018年中国589家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显著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从结构上来看,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数字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从传导机制来看,融资约束、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都是数字金融提高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从结构性变化来看,随着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数字金融的边际影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非对称U型"结构。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多维度发展数字金融、缩小地区间数字鸿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充分发挥融资约束、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战运 杨文杰 宿芸芸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规模、企业资产周转能力和企业所提供的资产担保价值与企业的融资能力之间是正相关关系;企业盈利能力、抵御风险方面能力以及企业成长性,与企业融资能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能力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海平 吴秋璟
本文选取深交所中小板100家上市公司2007年6月至2009年9月面板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研究中小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与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股本扩张能力、现金流量能力、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财务风险和代理成本呈负相关,而与财务杠杆不相关;盈利能力和股本扩张能力是影响中小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最主要因素,而财务风险则是抑制其成长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成长性 中小上市公司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炳金
以2005—2009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盈利能力、资产规模、非债务税盾、成长性、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抵押价值和股权结构等七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与总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成长性、资产担保与总资产负债率、长期资产负债率和短期资产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中小企业的非债务税盾和股权结构与总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资产负债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资本结构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玲玲 许敏
一、理论分析与文献回顾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核心理论之一,主要研究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与权益资本比例的变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程度。Modigliani和Miller(1958)在假定信息对称和市场完全有效的情况下提出了企业资本结构无关定理,之后学者们便开始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人民银行景德镇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胡林峰 张巍伟
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稳健货币政策的推出,对于中部三省的中小企业融资来说,可能会面临一种新的考验。本文通过分析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中部三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实证模型,分析影响造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从政府、银行、企业三个方面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中部三省 中小企业 融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兢轶 杨梅 郭净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一直是限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桎梏。文章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535家科技型公司数据为样本,通过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检验供应链金融能否真正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显著存在融资约束,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比,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该结论为发展供应链金融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实证证据,并提出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素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最终目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晶璞 骆良真
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深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的关系,检验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和供应链稳定性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负相关,即供应链金融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且中小企业较高的供应商、客户和供应链集中度均能够正向强化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在非国有和供应链稳定性强的中小企业内具有更好的表现。本文丰富了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为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淅勤 王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探索银行规模、银企关系等因素对中小企业关系贷款融资成本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外源融资依然面临较大的融资成本压力;由于密切的银企关系降低了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且能够给银行带来关系租金,故企业的融资成本随着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增加而降低;大银行相较于中小银行具有提供关系贷款的多重优势,因而可以提供较低的贷款利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关键词:
银企关系 中小企业 融资成本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薇 艾华
本文以2010~2016年我国603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并且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政府补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中始终存在且存在差异,对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研发投入的部分中介效应也存在差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覃飞 陈亚会 徐长生
在我国强调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大背景下,法律执行效率这一软环境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我国2000—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地市级法律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法律执行效率对中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进一步考虑要素投入、产权属性等企业异质性因素以及区域差异后还发现:法律执行效率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且对劳动密集型私有企业的正面效应更大;较高的法律执行效率还能通过保护技术和专利等显著提升高研发投入型企业的生产效率;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因较差的法制环境削弱了法律执行效率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岩辉
文章以中小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金融资源错配对中小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带来的影响,并结合数字金融的特点,从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两个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驱动中小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路径。在直接驱动方面,主要表现为数字金融纠正金融资源错配进而驱动中小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间接驱动方面,主要表现为金融资源优化配置,驱动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小民营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租赁会提高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吗
供应链融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特征的分析
供应链数字化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与全要素生产率之谜——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GMM分析
中小企业投资行为与可持续成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2005年至2007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能否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
数字金融、融资水平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A股和新三板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小银行优势”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生态环境、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面板VAR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