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11)
2023(10381)
2022(7536)
2021(6533)
2020(5199)
2019(11126)
2018(10623)
2017(20627)
2016(10497)
2015(11940)
2014(11947)
2013(11309)
2012(10098)
2011(8870)
2010(9179)
2009(8846)
2008(7528)
2007(6816)
2006(6185)
2005(5959)
作者
(29224)
(24238)
(23978)
(22996)
(15360)
(11495)
(11221)
(9459)
(9180)
(8514)
(8348)
(8120)
(7659)
(7582)
(7538)
(7518)
(7104)
(7080)
(6890)
(6876)
(6106)
(5846)
(5720)
(5601)
(5527)
(5503)
(5361)
(5281)
(4824)
(4821)
学科
(45662)
经济(45608)
(33797)
管理(28288)
(25650)
企业(25650)
(25573)
金融(25573)
(22731)
银行(22719)
中国(22357)
(22061)
(16240)
业经(15641)
(15445)
方法(14952)
数学(12980)
数学方法(12889)
农业(12214)
产业(11717)
(11640)
地方(11432)
中国金融(11084)
收入(10013)
信息(9689)
总论(9331)
信息产业(9277)
(8331)
贸易(8321)
(8107)
机构
学院(148372)
大学(145878)
(67218)
经济(66000)
管理(55134)
研究(50201)
理学(47080)
理学院(46660)
管理学(45895)
管理学院(45648)
中国(44944)
(32238)
(29568)
科学(27500)
财经(25528)
中心(25032)
(24096)
(23252)
经济学(22737)
(22445)
(21968)
研究所(21856)
经济学院(20715)
财经大学(19015)
(18985)
(18910)
师范(18788)
北京(18732)
业大(18575)
金融(18545)
基金
项目(99772)
科学(79563)
研究(76510)
基金(72952)
(63361)
国家(62368)
科学基金(53865)
社会(51710)
社会科(49240)
社会科学(49229)
(39226)
基金项目(37425)
教育(33573)
(31526)
编号(31086)
自然(30938)
自然科(30264)
自然科学(30256)
自然科学基金(29738)
资助(28236)
成果(25238)
国家社会(22867)
(22848)
重点(22379)
(21843)
(21389)
课题(21171)
创新(20378)
(19771)
(19715)
期刊
(74962)
经济(74962)
研究(47213)
(30685)
金融(30685)
中国(30388)
(23716)
(22082)
管理(21086)
学报(20739)
科学(19265)
大学(16675)
学学(15616)
教育(15003)
农业(14108)
经济研究(13587)
业经(13075)
财经(12751)
技术(11835)
(11007)
问题(9441)
商业(8253)
(7634)
图书(7454)
理论(7340)
世界(7186)
(7135)
国际(6975)
现代(6827)
技术经济(6756)
共检索到232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司传宁  李亚红  孙乐  
消费升级是增强我国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关键。数字金融发展有利于居民收入多样化从而促进消费升级,这种作用受家庭内部数字金融能力的影响,并且表现出群体性差异。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能力促进家庭消费升级的效应和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力显著提升了家庭消费升级,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本文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在提升家庭总消费水平的同时,也推动着家庭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机制研究发现,收入多样化是数字金融能力促进家庭消费升级的重要途经,数字金融能力对家庭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收入多样化水平越高对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力对农村地区、低收入水平和中西部家庭的消费升级影响更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宁宁  侯冠宇  
文章基于风险资产多样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分维度发展对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具有正向影响,且能通过提升金融素养、风险偏好间接提升其风险资产多样化配置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户籍、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资产多样化配置具有普遍提升效应,其中数字化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瑜  
探讨数字金融能否以及如何影响家庭消费升级,对于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提振经济乃至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在构建数字金融能力评分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其对家庭消费总额及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金融能力的提升,能够通过优化资产配置与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促进家庭消费升级。同时,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该影响效应对于低财富水平家庭表现更加突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荷花   刘慧婷  
基于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具有促进作用;数字金融使用可以通过促进家庭创业、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来提高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数字金融使用对居民家庭收入多样性的影响在户主受教育程度、户主年龄、金融素养、城乡差异及地区等方面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路晓蒙  赵爽  罗荣华  
多样化是经典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基本特征之一,合理多样化地配置资产是家庭理性投资的重要体现,也是家庭财富稳健积累的基础,但现实中中国家庭投资组合的多样化程度严重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金融发展不充分带来的市场结构不完善。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程度不同这一重要特征为本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检验渠道。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近3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区域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家庭理性投资,提升家庭投资组合的多样化程度,从而促进家庭资产组合的优化。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区域金融发展通过降低供给侧的市场摩擦,提升需求侧的家庭金融素养、风险偏好和财富水平,进而促进了家庭的理性投资。本文还发现,区域金融的发展有助于降低财富门槛和认知门槛对家庭投资选择的阻碍效应,更有助于提升不受财富门槛和认知门槛限制的家庭的理性投资程度。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化金融改革,特别是攻坚扶贫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丹梅  
美国农场的99%为家庭农场,它们的产量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89%。家庭农场中的90%为小型家庭农场,操作着美国将近一半的农田。大型家庭农场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42%。这是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机构提供的2016年经济信息公告。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场来讲,广泛描述会忽略美国农场的多样性,本报告将农场按同一规模分类,以期更好理解美国家庭农场。分类以年收入、主要经营者、家庭或非家庭为分类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丹梅  
美国农场的99%为家庭农场,它们的产量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89%。家庭农场中的90%为小型家庭农场,操作着美国将近一半的农田。大型家庭农场占美国农业总产量的42%。这是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机构提供的2016年经济信息公告。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农场来讲,广泛描述会忽略美国农场的多样性,本报告将农场按同一规模分类,以期更好理解美国家庭农场。分类以年收入、主要经营者、家庭或非家庭为分类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睿   朱利   罗绍晗   钱嫣虹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剑   古再丽努尔·麦海提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和促进消费升级是提振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深度分析了数字金融、收入结构与消费升级之间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探究了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等外部环境在间接传导渠道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消费升级;数字金融推动收入结构优化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传导渠道,而这一间接路径受到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助推数字金融改善收入结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优化居民收入结构,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剑   古再丽努尔·麦海提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和促进消费升级是提振内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深度分析了数字金融、收入结构与消费升级之间直接和间接传导渠道,探究了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等外部环境在间接传导渠道中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消费升级;数字金融推动收入结构优化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传导渠道,而这一间接路径受到收入水平差异的影响;对外开放和市场化发展助推数字金融改善收入结构,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因此,新形势下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优化居民收入结构,从而促进消费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昌荣   邢菁  
本文通过选取相关变量指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分析,基于分维度、分区域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根据需求收入弹性计算验证,居住、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高档品类消费,衣着、食品、医疗保健及其它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数字金融及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均具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基本品类消费支出和高档品类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和高档品类消费均呈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只能促进其基本品类消费支出,而对其高档品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奕霏   庞晓鹏   王海南  
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对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和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构建数字化支付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化支付对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数字化支付能有效降低商品消费的价格敏感性和资金约束,通过心理账户和消费信贷两条中介路径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不同资金来源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基于活期储蓄的数字化支付较基于消费信贷的数字化支付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效果更明显。由此建议聚焦数字赋能以改善农村数字化支付环境,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推动农村居民发展新型消费,释放消费潜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梦霞  黄凯祥  
本文将省际数据与微观家庭面板数据进行匹配,基于OLS模型分析产业数智化对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数智化对家庭消费升级具有促进作用;产业数智化通过劳动力收入效应、产品质量效应和供需匹配效应影响家庭消费升级;产业数智化通过收入效应对中高技能劳动力家庭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智化对东部地区家庭消费升级有显著促进作用;产业数智化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农村居民;家庭互联网使用程度能够帮助产业数智化发挥供需匹配效应促进家庭消费升级,但对于低技能劳动力家庭存在一定门槛。本文为解决供给约束堵点,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