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4)
2023(10849)
2022(8053)
2021(6991)
2020(5316)
2019(11678)
2018(11102)
2017(20611)
2016(11110)
2015(12335)
2014(11989)
2013(11877)
2012(10869)
2011(9916)
2010(10336)
2009(9722)
2008(8514)
2007(7832)
2006(7183)
2005(6436)
作者
(31781)
(27202)
(26372)
(25157)
(16287)
(12933)
(12012)
(10388)
(10257)
(9440)
(9126)
(8948)
(8228)
(8144)
(8101)
(8097)
(7989)
(7662)
(7622)
(7572)
(6679)
(6534)
(6512)
(6288)
(6235)
(6029)
(6023)
(5668)
(5470)
(5446)
学科
(50547)
经济(50507)
(48835)
(39580)
农业(32761)
(24794)
金融(24790)
(22389)
管理(22376)
银行(22368)
业经(22066)
(21807)
中国(19960)
(17938)
企业(17938)
方法(14301)
地方(13456)
(13347)
数学(13330)
数学方法(13230)
农业经济(12502)
(11210)
中国金融(10978)
(10549)
产业(9974)
(9388)
农村(9371)
(9279)
信息(9043)
发展(8844)
机构
学院(159534)
大学(151366)
(68516)
经济(67139)
管理(58330)
研究(53673)
理学(50491)
(50485)
理学院(50020)
管理学(49237)
管理学院(48968)
中国(48387)
农业(38216)
业大(31317)
科学(31135)
(29984)
(29011)
中心(28308)
(25988)
(24757)
研究所(23583)
农业大学(23538)
财经(22785)
(20876)
经济学(20858)
(20539)
师范(20334)
(20168)
经济管理(19693)
(19395)
基金
项目(108368)
科学(84926)
研究(84746)
基金(76588)
(66124)
国家(65379)
科学基金(56031)
社会(55233)
社会科(52106)
社会科学(52092)
(45728)
基金项目(40513)
编号(37040)
教育(36893)
(35594)
自然(31932)
自然科(31181)
自然科学(31175)
自然科学基金(30638)
(29948)
成果(29034)
资助(28791)
(26024)
课题(24480)
重点(24098)
国家社会(23717)
(23653)
(23179)
(22101)
创新(21932)
期刊
(80439)
经济(80439)
(57985)
研究(44386)
农业(39075)
中国(38111)
(33053)
金融(33053)
学报(26021)
科学(23244)
大学(21160)
业经(20717)
学学(20319)
(19802)
教育(18176)
(17238)
管理(14956)
农村(14519)
(14519)
农业经济(14423)
技术(13113)
问题(11507)
(10701)
财经(10600)
经济研究(10263)
世界(9647)
农村经济(9149)
经济问题(9097)
(9079)
业大(8839)
共检索到246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继国  赵文燕  
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农村居民实现金融幸福,有助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文章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两个层面选取代表性指标衡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应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素养的提升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而且对农村居民的总体富裕促进作用更显著;数字金融素养通过提升创业水平和增加社会资本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工具普及对数字金融素养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助推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农村居民数字金融素养、消弭数字鸿沟进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松   谭卓敏   陈楚娜  
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针对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亟需提升的现实,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社会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是数字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三条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财富规模越小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低物质资本和低人力资本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因此,开展数字金融教育活动,推进数字金融下乡,是提升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共享发展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   王子豪  
在新发展阶段下,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支撑,也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以我国31个省(市、区)2012—2021年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积极作用,是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高农民数字素养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且其推动作用随着农民数字素养的提高呈现出非线性式增强趋势;从空间效应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对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政府要从加快补齐短板、保障个体“数字权利”、推动发展成果共享等方面入手推进农村共同富裕稳步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九杰  杨晨  
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动力。数字企业提供新型金融服务和传统金融企业提供数字创新服务是目前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的两类基本形式。基于普惠性和金融性的典型特点,数字技术赋能农村金融不仅能够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发展,推动社会家庭财富结构“提低扩中”,也能够助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应进一步规范农村金融领域的数字创新,引导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进行“错位竞争”,鼓励数字金融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界定技术边界、强化信息安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显著  
文章基于产业融合视角,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能显著正向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经过替换变量、调整样本、替换检验年份的稳健性检验之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高创新能力以及高市场化程度省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产业融合是数字金融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机制;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的驱动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君国  胡依洁  
推动共同富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难点所在。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发展的重大职责和首要任务。金融服务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岱宁  
文章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之间存在显著的“N”型非线性关系,经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促进三产融合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存在“倒N”型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会受到相邻地区数字经济总体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瑞峰  
为回应学界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争议并揭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在辨析农民共同富裕经济内涵、价值维度的基础上,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三个维度阐释并构建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农业劳动生产率、涉农专利申请量为调节变量,基于SEM复杂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利用2011—2020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以及我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复杂影响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均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引入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及动力变革三个调节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则对农民总体富裕程度和发展成果共享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调节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不明显,而质量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调节效应则存在显著异质性,且动力变革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调节效应最为明显,效率变革次之,质量变革最小。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通过驱动动力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而且可以通过推动效率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经营、财产收入差距,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加深则能够引导质量变革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缩小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可见,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数字普惠金融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因此,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需要从明确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调节作用、突出工作重点、注重深度融合、紧抓着力点等方面进行政策优化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穆鹏云   张守夫  
文章选取200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现代化、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三者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且数字普惠金融对东北、西部地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发挥正向中介作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下乡、构建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是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的实践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栾玉   张驰   肖双娇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创新能正向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且该促进作用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创新能够通过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间接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创新对农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云赟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基于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财政补贴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但这种赋能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相较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及北方地区,在东部地区与南方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作用更强。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在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明  李大铭  董志勇  
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双重背景下,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减贫作用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的面板数据,借鉴A-F方法构建多维贫困状态指标,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显著减少了农村家庭陷入多维贫困状态的概率,促进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机制分析发现,缓解信贷约束和信息约束是其重要渠道,数字金融兼具数字普惠和金融普惠的双重属性。进一步而言,从地区宏观禀赋看,数字金融在传统金融可及性较低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较好的地区多维减贫效应更明显;从家庭微观禀赋看,数字金融的多维减贫效应在户主较年轻和户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中更明显。论文的政策启示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积极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更好发挥其对农村家庭的多维减贫效应,同时重点关注传统金融可及性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地区,加强对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和低学历群体的培训教育,增强数字金融普惠深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继国  曹薇  
论文以2011-2019年27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基于收入差距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明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区域农民收入差距,从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对区域农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则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推动农村创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区域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最后,论文为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有效支持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婉嫕  
以2011—2022年中国26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为基础,借助计量模型深入探究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并考察经济双循环的机制作用。基准回归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通过经济双循环间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证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高城镇化水平地区更为显著。鉴于此,提出持续推动数字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挥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赋能效应、因地制宜助力数字金融发展等相关建议,以期为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乔春华  
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弥补金融体系中农村居民融资短板,并通过促进农民增收和提升农村地区金融要素配置水平,推动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系统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直接效应和财政补贴的调节效应,并基于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影响效应存在异质性,对东部地区、高市场化水平地区以及高财政分权地区提升效果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财政补贴能够正向调节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对深化数字普惠金融使用范围、制定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