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7)
2023(14540)
2022(11414)
2021(10391)
2020(8516)
2019(19212)
2018(18159)
2017(35631)
2016(18190)
2015(20012)
2014(19270)
2013(18505)
2012(16415)
2011(14289)
2010(14050)
2009(13056)
2008(11636)
2007(9793)
2006(8198)
2005(7054)
作者
(45831)
(38280)
(37879)
(35961)
(24324)
(18263)
(17340)
(14732)
(14600)
(13112)
(12990)
(12691)
(11915)
(11603)
(11548)
(11542)
(11338)
(11017)
(10971)
(10962)
(9146)
(9032)
(8837)
(8780)
(8704)
(8569)
(8249)
(7876)
(7532)
(7378)
学科
(74816)
经济(74734)
(60679)
管理(59104)
(53639)
企业(53639)
方法(37443)
数学(33860)
数学方法(33480)
(27095)
金融(27091)
(27009)
(24020)
银行(24014)
中国(23506)
(23150)
(20333)
财务(20293)
财务管理(20259)
业经(20153)
企业财务(19562)
(18372)
(17250)
地方(13670)
(12893)
贸易(12880)
(12622)
农业(12556)
产业(12547)
(12279)
机构
学院(243379)
大学(243257)
(106333)
经济(104588)
管理(103127)
理学(90822)
理学院(90053)
管理学(88771)
管理学院(88309)
研究(70104)
中国(61003)
(52408)
(46547)
财经(43251)
(39762)
科学(37197)
中心(36865)
经济学(34847)
财经大学(33166)
(32094)
经济学院(31895)
(30201)
业大(30127)
商学(29555)
商学院(29276)
(29062)
北京(28046)
(27857)
(27718)
师范(27594)
基金
项目(174066)
科学(141274)
基金(132212)
研究(130166)
(113549)
国家(112280)
科学基金(100281)
社会(88665)
社会科(84523)
社会科学(84500)
基金项目(70071)
(65710)
自然(62701)
自然科(61402)
自然科学(61389)
自然科学基金(60339)
教育(59657)
(54750)
资助(52141)
编号(51537)
成果(39947)
(39852)
国家社会(38595)
重点(38354)
(38084)
(36346)
教育部(36044)
人文(35684)
创新(35539)
(34948)
期刊
(101929)
经济(101929)
研究(67710)
(43561)
中国(38592)
管理(37518)
(37398)
金融(37398)
学报(30649)
科学(30017)
大学(25592)
(25563)
学学(24400)
财经(21580)
技术(20084)
(18427)
教育(18249)
经济研究(17598)
农业(16834)
业经(16755)
财会(13759)
问题(13200)
理论(12323)
实践(11103)
(11103)
统计(11050)
技术经济(11022)
会计(10971)
商业(10790)
(10691)
共检索到342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杜善重  
非家族股东治理能够有效助力家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转型的目标,因而提升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发展模式的重要创新,能够实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促使非家族股东积极参与家族企业治理。基于此,本文以代理理论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为基础,探讨了数字金融对非家族股东治理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弱化家族控制与强化传承意愿,提升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拓展性分析发现,对于非创业型、融资约束较强、位于金融监管程度较强地区的家族企业来说,数字金融对非家族股东治理的积极效应更显著;数字金融对异质性非家族股东制衡度存在差异化影响,即相较于外资股东与机构股东制衡度,数字金融能够强化国有股东与民营股东对家族股东的制衡;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提升非家族股东治理水平促进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数字金融视角探究非家族股东治理的动机,丰富了数字金融与非家族股东治理的相关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建辉  
我国家族公司的治理受传统文化影响,且我国法制机制不够完善,增加了家族公司治理难度。公司控制权的基本表现形式体现在影响公司财产的决策上,一些大股东拥有对公司经营事务的绝对控制权,成为终极股东。终极股东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股东以及其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终极股东控制和金字塔结构两方面内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海  黄琼宇  程敏英  
本文研究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治理角色,以关联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为切入点,从关联交易的视角为关联大股东的治理作用提供证据。通过对2003~2008年家族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关联大股东以关联交易为途径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家族关联大股东持股越多、在董事会或董监高中所占席位的比例越大,家族企业的关联交易行为越严重,公司价值折损也越厉害。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影响不显著,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决策管理明显加深了关联交易对公司价值的损害效应。区别于由家族控股股东单一控股的家族企业,关联大股东的持股和参与决策管理为家族股东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更强烈的动机和更大的操作空间。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类型的关联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明勇   王超   张梓靖  
基于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具有资源配置效应和信息增益效应,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信息风险来抑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传统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金融科技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的公司治理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同时对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立新  
本文以我国内地上市家族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加强上市家族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构建以“寡头垄断型股权结构”为主导、积极发挥有能力又有监督意愿的大股东治理以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是提高现阶段我国内地上市家族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申明浩  
本文利用2002—2004年的280家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家族控股股东隧道行为的影响。在区分了"资本家家族"与"企业家家族"的基础上,回归分析发现:资本家家族的隧道行为动机和强度远远高于企业家家族,企业家家族有大股东的监督倾向。资本家家族倾向于通过构建多层控制链实施隧道行为;企业家家族成员在上市公司任职有利于形成合谋挖掘隧道转移资源;控股股东以企业集团方式存在的公司遭受了更加严重的掏空;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中独立董事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总经理持股比例与隧道行为强度呈现U型关系,存在"监管激励效应"及"合谋掏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越是资本家控制型的公司,家族通过关联交易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婉君  罗威  
以2004~2006年度我国沪深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治理机制是否会对其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股东积极治理机制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了高度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进一步从股权融资成本视角考察控股股东性质、治理环境对机构股东积极治理效应的影响发现:国有控股抑制了机构投资者作用的发挥;相对于中央控股公司,地方控股公司进一步降低了机构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市场化程度、法治水平对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怀立  李婉丽  
本文通过构建有效的股东合谋指数,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多个大股东存在的合谋动机,并进一步选取2003年至2012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股东合谋对家族企业非效率投资现象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股东合谋能够导致家族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现象;而且,与投资不足相比,股东合谋更容易引起家族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与以往文献仅关注管理层或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不同,本文将"股东与股东"的代理问题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考察大股东的所有权安排及其配置"关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从而为解释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股东合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姜付秀  申艳艳  蔡欣妮  姜禄彦  
本文利用2003-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显著减少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的利益侵占行为,改善了股权质押后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降低了股权质押后未来股价崩盘的风险;并且其他大股东相对力量越大时,该效应越大。此外,多个大股东公司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后更少面临分析师的降级调整,进一步为多个大股东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督作用提供了证据支持。本文在丰富多个大股东公司治理效应领域文献的同时,也对构建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如何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郭斌  
在对189家中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收集样本数据,选取组织惯例作为中介变量,运用相关分析和嵌套模型等方法,实证考察社会资本对终极股东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惯例在社会资本影响终极股东控制的过程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社会资本中的认知维度能直接对终极股东控制产生显著影响;社会资本中的结构、关系维度只有通过组织惯例的中介作用,才能间接地影响终极股东控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从锋  赵卫斌  张阳武  
本文以资金占用衡量利益侵占,以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背景,将家族上市公司按照上市方式划分为直接上市和间接上市两种类型,研究家族企业上市方式与家族控股股东利益侵占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相比通过IPO直接上市的公司,以间接方式上市的家族企业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程度更高。本文认为,上市方式差异的根源在于其监管政策的不同,导致盈余信息质量的下降,因此,有必要在政策层面加强对间接上市企业的监管,从源头上降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动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中生  
大股东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本文分析探讨了大股东的治理机制及其治理效应,并提出了优化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毕艳杰  
本文将家族化水平、大股东监督与公司绩效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体系进行研究。建立了在不同的家族化管理水平下,大股东监督对公司绩效影响的模型,并以2004年深、沪324家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监督对公司绩效作用的强弱受到家族化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银灵  
本文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非控股股东参与和公司治理水平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公司治理水平与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即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显著抑制了非效率投资;非控股股东参与和非效率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即非控股股东的积极参与能显著抑制企业的非效率投资;非控股股东参与显著增强了公司治理水平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之间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景东  张蕾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结合国内外形势来看,提高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任务。然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中厘清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