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91)
- 2023(6176)
- 2022(4127)
- 2021(3300)
- 2020(2486)
- 2019(5219)
- 2018(4703)
- 2017(9243)
- 2016(4428)
- 2015(4980)
- 2014(4751)
- 2013(4710)
- 2012(4389)
- 2011(3964)
- 2010(4265)
- 2009(4453)
- 2008(3283)
- 2007(3111)
- 2006(2884)
- 2005(2842)
- 学科
- 融(24424)
- 金融(24424)
- 济(22691)
- 经济(22677)
- 银(21305)
- 银行(21303)
- 行(20791)
- 业(15613)
- 中国(14168)
- 企(13457)
- 企业(13457)
- 管理(13254)
- 中国金融(10883)
- 业经(10853)
- 产业(8906)
- 信息(8209)
- 总论(8039)
- 信息产业(8020)
- 制(7971)
- 财(7548)
- 地方(6620)
- 务(5786)
- 财务(5771)
- 财务管理(5764)
- 方法(5741)
- 企业财务(5587)
- 农(5505)
- 数学(4885)
- 贸(4865)
- 数学方法(4859)
- 机构
- 学院(64499)
- 大学(63098)
- 济(31720)
- 经济(31070)
- 中国(25753)
- 管理(23684)
- 研究(22648)
- 理学(19608)
- 理学院(19439)
- 管理学(19250)
- 管理学院(19122)
- 财(15922)
- 银(15106)
- 银行(14631)
- 融(14132)
- 金融(13873)
- 行(13709)
- 中心(13373)
- 京(12704)
- 财经(12446)
- 人民(11308)
- 经(11263)
- 经济学(11082)
- 所(10485)
- 科学(10380)
- 国人(10355)
- 中国人(10306)
- 中国人民(10219)
- 经济学院(10145)
- 财经大学(9457)
- 基金
- 项目(40997)
- 研究(33003)
- 科学(32629)
- 基金(29893)
- 家(24967)
- 国家(24737)
- 社会(22568)
- 科学基金(21858)
- 社会科(21712)
- 社会科学(21707)
- 省(16046)
- 基金项目(14870)
- 编号(13714)
- 教育(13292)
- 划(12567)
- 资助(11628)
- 成果(11432)
- 自然(11289)
- 自然科(11058)
- 自然科学(11058)
- 自然科学基金(10872)
- 融(10543)
- 国家社会(10278)
- 发(10011)
- 创(9612)
- 重点(9234)
- 项目编号(9174)
- 创新(8983)
- 课题(8908)
- 制(8858)
共检索到110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正在创造一个个神奇故事。我国几家新兴金融巨头的崛起表明,金融一旦与技术结合,便会迸发出无尽的力量。几年前,关于平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争论有明确的分野,而现在开始在统一的框架下思考问题,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用数字思维重构金融服务。走在前面的机构已经尝到甜头。对新金融从排斥到包容,再到深度融合,是一个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植根于市场和现实。科技的发展,使体系之外的一些科技公司、社交媒体平台、创投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和信息优势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竞争力 金融业 传统金融机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强 高士林 孙佐
农村数字金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产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力量。传统农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贷款抵押物不足、信息严重不对称、信用环境差、交易成本高、农村金融改革滞后等发展困境,农村数字金融则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但是,依靠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数字金融也产生了数据质量、共享、安全等新的制约因素。基于此,论文提出加强农村土地数据统计与核对工作、推进信息平台数据互通互联、加快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与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据泄露风险监控机制,统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等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 数字金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慧梅 朱维超
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是当下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关键。文章运用2011~2020年中国海关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就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出口比较优势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证分析。文章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特别是数字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高对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作用机制看,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从生产、市场两个维度提升出口比较优势,生产层面表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降低和质量提升,市场层面表现为出口产品需求水平的提升和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更大程度地促进了非优势出口产品、中高科技含量制成品、东部地区、新基建发达地区及中小微企业出口比较优势的提升。文章的研究对于深化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化出口比较优势进而推动贸易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出口比较优势 制成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宏庆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数字金融具有缓释传统金融的地理排斥、推动商业银行转型和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优势,是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由于传统金融自身局限性和数字金融的不完善性,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产生新的金融困境。为此,必须加强农村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数字金融覆盖面;推进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加大对乡村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构建数字金融征信平台,营造良好的乡村产业融合金融生态;重视数字金融监管,有效防控乡村产业融合中的金融风险;强化数字金融教育,提升乡村产业融合主体的金融素养。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策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兵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迅速崛起,国内商业银行同时迈开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步伐,一方面加速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爆发点,致力于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银行服务新模式,更高效地助力经济发展。处于网络金融转型初级阶段的商业银行,应审时度势,选取消费金融作为网络金融转型的突破口,积极开展战略布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先发优势。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光溪
伴随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事业不仅受到来自国家内生因素的影响,还越来越受到来自国际社会外部因素的干扰,有时甚至重新改变了我国改革和开放的日程,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约翰·罗斯 秦凤鸣
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服务方式呈现了更强烈的国际化倾向。因此,分析中国金融业的地位是观察中国突飞猛进的国际经济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中国金融部门与五个最大的发达经济体的金融部门进行了国际比较。这五个发达经济体包括美国、日本、德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华 边玉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必然催生共享金融的发展。共享金融这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缓解金融脆弱性,解决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交易成本等优势,但是在其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问题或社会矛盾。论文通过对共享金融特点及优势的分析,试图阐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和主攻方向,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谋划2014年重点工作,要求分行辖区各金融机构正确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之间的平衡点,严格执行稳健的货币信贷政策,积极推进金融服务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恩泰
国内的汽车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时至今日,该行业仍在发展中日趋成熟,并在促进消费金融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汽车市场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汽车金融可谓是推动汽车销售的关键要素之一。自2004年以来,各大汽车制造企业纷纷设立汽车金融公司,国内的汽车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时至今日,该行业仍在发展中日趋成熟,并在促进消费金融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苑德军
一、民间金融的外延笔者认为,所谓民间金融,泛指个人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借贷行为以及各种民间金融组织(如合会、标会等)的融资活动,其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外延相当宽泛。具体说来,民间金融所容纳的融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明轩 窦亚芹 左学腾
在外部环境变化和后发金融模式的冲击下,依托组织方禀赋资源或单边优势运行的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基于优势资源集聚理念创新数字供应链金融信贷集聚模式。资金、增信和风控是信贷集聚模式的重要核心模块,其流程设计和关键点布局依托于各类优势资源集聚、内化和创新的技术、数据和应用架构的综合支撑。供应链金融信贷集聚模式可以发挥资产流通标准化、金融服务精准化、信用增进多元化和风险管理精细化等集聚优势效应。当前需要提升组织方综合管理能力,拓展数字化转型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构建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以促进信贷集聚模式良性运行。
关键词:
供应链金融 集聚优势 数字生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徐长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琪
受成本和市场等因素的驱动,全球金融外包业务成为金融业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在这一领域,印度是中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全球性金融危机为中国承接金融外包业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以印度为竞争对手,分析中国在金融外包领域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金融外包的竞争策略。
关键词:
金融外包 承接 SWOT 竞争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