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5)
2023(8619)
2022(6244)
2021(5263)
2020(3926)
2019(8605)
2018(7736)
2017(13943)
2016(6737)
2015(7045)
2014(6524)
2013(6283)
2012(5722)
2011(5176)
2010(5339)
2009(5253)
2008(3961)
2007(3516)
2006(3205)
2005(2991)
作者
(18291)
(15410)
(14898)
(14518)
(9443)
(7282)
(6835)
(5894)
(5677)
(5190)
(5168)
(5034)
(4940)
(4722)
(4590)
(4548)
(4515)
(4396)
(4351)
(4055)
(3659)
(3625)
(3496)
(3448)
(3425)
(3379)
(3219)
(3147)
(3077)
(3012)
学科
(33019)
经济(32999)
(24837)
金融(24836)
(21454)
银行(21453)
(20933)
(20144)
管理(18840)
(16576)
企业(16576)
中国(16343)
业经(11980)
中国金融(10951)
方法(10547)
产业(9874)
(9783)
数学(9583)
数学方法(9531)
地方(8962)
信息(8850)
(8666)
总论(8539)
信息产业(8485)
(7271)
(6805)
财务(6793)
财务管理(6788)
企业财务(6574)
(6513)
机构
学院(94947)
大学(94305)
(45167)
经济(44267)
管理(34763)
研究(31609)
中国(31261)
理学(30086)
理学院(29722)
管理学(29347)
管理学院(29165)
(22008)
(18501)
财经(17973)
中心(17253)
经济学(16555)
(16479)
(16461)
科学(16309)
金融(16173)
(15454)
经济学院(15338)
银行(14955)
(14014)
财经大学(13766)
(13672)
(13026)
研究所(12490)
人民(12339)
(12132)
基金
项目(67697)
科学(55159)
基金(51646)
研究(51003)
(44403)
国家(44066)
科学基金(39250)
社会(36638)
社会科(35288)
社会科学(35282)
基金项目(26996)
(25467)
自然(22596)
自然科(22185)
自然科学(22183)
自然科学基金(21788)
教育(21504)
(20824)
编号(19711)
资助(19116)
国家社会(17023)
(15472)
(15261)
重点(15199)
成果(15036)
(14372)
创新(14307)
(13676)
人文(13166)
发展(13109)
期刊
(44096)
经济(44096)
研究(30876)
(27054)
金融(27054)
中国(16445)
(15842)
管理(11984)
学报(11522)
科学(11001)
(9825)
大学(9331)
财经(8943)
学学(8818)
经济研究(8622)
(7723)
业经(6688)
技术(6175)
教育(6010)
农业(5919)
国际(5605)
问题(5528)
理论(5270)
(5239)
图书(5032)
中国金融(4850)
实践(4724)
(4724)
商业(4585)
现代(4436)
共检索到143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付争  周帅  
伴随数字金融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应用,金融服务的参与主体与支付格局正在悄然改变,数字金融以其自身的金融包容效应推动了金融包容水平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文章利用2011~2017年53个具有金融关联的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运用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时代金融包容的全球空间效应及其传递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普及率、中青年人口占比、伊斯兰金融发展水平和失业率都对金融包容空间效应的跨国传递起到促进作用。提高经济自由度,特别是投资自由度,可以保证银行体系稳健性与金融包容空间扩张同步进行。鉴于中国是数字金融技术应用普及的大国,中国应兼容不同教义与文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加速与金融关联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金融包容体系,共享金融包容所产生的空间溢出效应,形成与发达国家"金融排斥"不同的金融比较优势,改善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空间结构中的不对等地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军  
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迈入新时代,未来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可以从"服务、转型、稳定、监管、协调、开放"这六个关键词入手党的十九大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未来我国金融发展与改革的目标、原则、根本任务做了系统全面的部署,厘清了长期被人们有意或无意模糊、淡忘甚至抛弃的基础性概念和原理,标志着中国金融发展从此进入了新时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渌洋   鲁邦克   陈琦  
文章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机会获得和经济成果共享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经济包容性增长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中国经济的包容性增长水平进行了度量,进一步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和经济包容性增长水平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不均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邻近地区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从短期和长期效应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都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彭德雷  张子琳  
数字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提出新要求。金融数据是金融信息的重要载体,由于金融数据的敏感性,其跨境流动涉及公民个人隐私、金融机构自身利益乃至国家金融安全。在实践中,如果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缺乏有效规制,不仅难以发掘金融数据的潜在价值,而且还将引发各类风险。当前,美欧针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采取不同的规制模式。美国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限制日趋宽松;欧盟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规制主要以《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为框架,更加强调保护个人权利。为应对金融数据跨境流动风险,我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的规制措施,形成金融数据跨境流动分级监管的规制思路。与此同时,加强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和金融机构自身数据合规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双边及多边合作,有效利用金融数据的价值。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熠  张昕智  
技术进步是推动金融业发展与变革、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3.0能够优化金融业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金融业支付结算业态、提升信息收集与传递效率、优化金融业风险管理模式以及通过“金融乐高”形式为金融业提供全新可能性。同时,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产业基础建设来助力我国经济转型。在加强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促进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要重视金融科技相关风险管理与防控,建立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业监管体系。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孟祥轶  
我们已经快速进入了数字金融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筹划或者制定自己的第一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本文认为,热情拥抱并利用好数字化的上升趋势来最大化金融教育项目的影响是必须要做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金融标准是金融的"通用语言",是金融专家知识和金融最佳实践的融合成果,为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支撑手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金融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金融标准化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新修订的标准化法为依据,牢记自身历史使命,树立强烈的担当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新气象助力新时代金融新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江瑞平  
非常感谢大家在2018年第一个周末来到外交学院参加"新时代金融发展与金融人才培养"的研讨会并来分享自己精彩的观点,并为外交学院金融学科发展和金融人才培养来献计献策。改革开放将近四十年了,这四十年也是金融地位不断提升的四十年。从金融资产规模之大、金融机构网点分布之广、金融从业人员之精、百姓金融意识之强、金融新闻报道之多就可以看出。当然,最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金融与科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古往今来,金融业一直对新技术保持高度敏感,是科技成果应用最广最深的行业。历史证明,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使金融与科技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助推金融业培育新优势、发挥新作用、实现新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金融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拓宽客户渠道、提升服务质效,推动金融服务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为金融业贯彻落实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提供了不竭动力。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程炼  周莉萍  张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我国金融学术研究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本文以货币政策转型与创新、系统性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银行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金融科技、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等我国新时代的七个重要金融发展主题为线索,梳理了相关文献,并展望了金融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鹏虎  高彬  侯敬雯  
交易是私有制产生后的人类经济活动主体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分工产生效能"是经济学里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分工与协作",并以别针制造为例说明了分工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从手工业阶段的别针制造分工到工业时代的泰勒流水生产线,再到现代的国际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和专业,在提高了经济效能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协作变得更加重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鹏虎  高彬  侯敬雯  
交易是私有制产生后的人类经济活动主体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分工产生效能"是经济学里最核心的一个概念,亚当·斯密在《国富论》开篇即提出"分工与协作",并以别针制造为例说明了分工是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从手工业阶段的别针制造分工到工业时代的泰勒流水生产线,再到现代的国际贸易,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和专业,在提高了经济效能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协作变得更加重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叶龙森  宋清华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风险管理是现代金融的核心。风险管理贯穿或渗透到现代金融的三大领域,即投资、金融市场与机构、公司金融。中国金融面临的最紧迫课题是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具体措施有:在宏观层面上,需要研究如何建设风险管理的基础设施;在公司管理层面上,需要研究如何建立支持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在技术层面上,需要研究和发展风险的度量方法和管理技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志浩  
数理统计是金融数学的必修课,在金融领域的分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工具作用。通过研究数理统计及其有关公式的含义与推导,系统分析数理统计在金融产品的定价模型、计量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得出数理统计在现代金融领域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