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5)
2023(14996)
2022(12230)
2021(11227)
2020(9029)
2019(20618)
2018(20124)
2017(38739)
2016(20732)
2015(23225)
2014(23134)
2013(22875)
2012(20871)
2011(18673)
2010(18725)
2009(17520)
2008(16007)
2007(13980)
2006(12278)
2005(10865)
作者
(59346)
(48952)
(48647)
(46309)
(31053)
(23401)
(22192)
(19285)
(18718)
(17184)
(16888)
(16329)
(15480)
(15265)
(15175)
(14836)
(14468)
(14398)
(13955)
(13954)
(12028)
(11963)
(11692)
(11045)
(11042)
(10777)
(10777)
(10680)
(9787)
(9587)
学科
(87171)
经济(87092)
管理(62216)
(59861)
(51001)
企业(51001)
方法(37600)
数学(32459)
数学方法(32144)
中国(27954)
(27362)
金融(27358)
(25450)
银行(25415)
(24532)
业经(23088)
(22447)
地方(21938)
(21621)
(17412)
(17025)
(15591)
财务(15528)
财务管理(15508)
农业(15345)
理论(15230)
企业财务(14851)
(14824)
贸易(14808)
(14381)
机构
大学(292302)
学院(291386)
管理(118991)
(116377)
经济(113819)
理学(103487)
理学院(102369)
管理学(100749)
管理学院(100234)
研究(94659)
中国(76568)
(61421)
科学(58363)
(53213)
(46026)
中心(44627)
财经(43315)
(42650)
研究所(42273)
业大(41580)
(40902)
(39401)
北京(38795)
(38170)
师范(37849)
经济学(35486)
(34958)
(34581)
农业(33242)
财经大学(32540)
基金
项目(205440)
科学(162306)
研究(152324)
基金(149415)
(129084)
国家(127993)
科学基金(110984)
社会(96843)
社会科(91968)
社会科学(91945)
(80452)
基金项目(79650)
自然(70961)
自然科(69280)
自然科学(69268)
教育(68395)
自然科学基金(67998)
(67142)
编号(62661)
资助(60480)
成果(49964)
重点(45622)
(44449)
(44338)
(43290)
课题(42214)
创新(40226)
国家社会(39980)
项目编号(39146)
科研(38854)
期刊
(122723)
经济(122723)
研究(85002)
中国(53553)
学报(44133)
管理(42184)
科学(40962)
(38824)
(38152)
(38093)
金融(38093)
大学(33506)
学学(31445)
教育(31225)
农业(26231)
技术(24263)
财经(20755)
业经(20202)
经济研究(19579)
(17608)
图书(16733)
问题(15488)
理论(15400)
实践(14294)
(14294)
科技(14085)
技术经济(13730)
资源(13256)
现代(13251)
(13152)
共检索到421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薛世明  谢周亮  
中国数字金融发展迅速,为区域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创造了无限可能。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先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力资本承载力进行测算,随后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对数字金融影响区域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本地区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而对邻近地区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即存在一定的数字隔离;随着人力资本承载力分位点的递增,数字金融对人力资本承载力的提升作用逐渐减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本文在建立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1988-2013年人力资本承载力进行测算,采用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通过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人力资本承载力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人力资本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近年来增幅较大;(2)人力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3)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承载力的影响显著;人力资本承载力对区域经济表现为先负后正的影响,但其促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对自身新息的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军  周绍伟  
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本配置结构调整的一种主要方式,其目标之一是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但人才流动并不是总能达成这一目标的,或者说人才流动并不都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人力资本所有者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选择,这种选择以人才个体对流动收益与成本的比较为依据,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对收益、成本判断的个体性,人才流动中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卫华  杨琰瑛  张路  肖燚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承载力预警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成因解析等内容。本文提出的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价的方法及案例,可为全国及区域生态承载力的评估提供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通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中国31个地区2004-2013年间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桂军  曹相东  齐义军  
呼包鄂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群,对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贡献斐然。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年人均综合用水1000立方米的国际最低标准水平下,呼包鄂城市群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应增加黄河水分配指标,合理分配用水份额;探索水权交易方式,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完善节水降耗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工厂集约化养殖与家庭饲养放牧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牲畜用水;激励与管控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可利用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徐卫华  杨琰瑛  张路  肖燚  王效科  欧阳志云  
本文针对国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评估中生态承载力评估的需求,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及预警的定义与内涵,从预警角度提出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了案例研究。主要结论为: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提供服务功能、预防生态问题、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的能力。生态承载力预警评估的实质是评估人类活动是否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主要服务功能的提供,是否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是否影响到区域的生态安全。其评价流程主要包括:区域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选取及评价方法和阈值的确定、生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莉  吕斌  周兰兰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原、成渝城市群中土地、水资源、交通和环境要素承载力指标,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得出水资源承载力城市群的发展影响最大,南方城市群承载力高于北方城市群,承载力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呈倒U分布等承载力区域差异,并且诊断出五大城市群发展中的短板。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从优化承载力结构、稳步提高城镇化进程、合理引导资源需求、实施空间管治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承载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葛敏  许长新  
借鉴生态系统的有关理论,提出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概念,界定了其时空、技术和社会经济内涵,分析了其演化的客观性、整体性和动态稳定性特征。重点分析了金融产业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控制因素:经济金融资源承载力、产业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系统生态弹性力。认为金融产业生态系统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飞  郑庆玲  
构建了包括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交通承载力和土地承载力的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熵值法的TOPSIS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13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测度了其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单项承载力。得出如下结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属于短板要素;中国省域城市承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基本上呈从东向西递减的梯度分布;各省城市综合承载力与人口城镇化率的位序基本一致,但综合承载力滞后于人口城镇化率。最后提出,提高城市承载力既要统筹空间均衡发展,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耀辉  马惠兰  
粮食安全是粮食生产的首要任务,即要提供充足的粮食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塔吉克斯坦粮食自给率很低,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线性回归模型及土地人口承载力模型测算了塔吉克斯坦土地人口承载力状况。结果表明,塔吉克斯坦耕地少,人口超载严重,粮食短缺严重,粮食安全保障低。在耕地供给约束下,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应是解决粮食短缺的有效途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吕一河  傅微  李婷  刘源鑫  
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是人地关系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前沿及热点内容。近年来,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体现在:(1)建立了综合、广泛的评价指标体系;(2)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与人地关系的调适;(3)综合研究方法的应用;(4)对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动态研究的关注及尝试。目前,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应用于国土空间开发、产业规划、灾后重建、资源环境监测及预警等领域。未来仍需在完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尺度及动态变化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此深化综合自然地理理论及实践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友贞  施国庆  王德胜  
论文从区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结构分析入手,围绕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核心问题——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水资源承载力可以用宏观指标和综合指标来衡量。宏观指标从供需平衡角度描述水资源系统能够支撑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综合指标反映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状态和协调状况。与评价指标相适应,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与方法。将这一指标体系、模型与方法运用于实际,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丁  崔晓亚  
基于30个省的数据,采用耦合模型分析了新能源产业集聚与区域知识承载力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区域知识承载力与新能源产业集聚具有耦合性。中国地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除广东省外其余省份均处于中低水平耦合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