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05)
- 2023(18623)
- 2022(15130)
- 2021(13890)
- 2020(11710)
- 2019(26560)
- 2018(26162)
- 2017(50141)
- 2016(26425)
- 2015(29753)
- 2014(29442)
- 2013(29035)
- 2012(26413)
- 2011(23581)
- 2010(23579)
- 2009(22245)
- 2008(21419)
- 2007(19295)
- 2006(16616)
- 2005(14928)
- 学科
- 济(106752)
- 经济(106610)
- 管理(87656)
- 业(85345)
- 企(73151)
- 企业(73151)
- 方法(48993)
- 数学(42869)
- 数学方法(42372)
- 财(33989)
- 中国(32911)
- 融(29557)
- 金融(29551)
- 农(28596)
- 银(28207)
- 银行(28172)
- 业经(27343)
- 行(27033)
- 制(26565)
- 技术(23582)
- 务(22570)
- 财务(22503)
- 财务管理(22455)
- 企业财务(21445)
- 地方(20728)
- 农业(19525)
- 贸(19395)
- 贸易(19377)
- 易(18891)
- 学(18468)
- 机构
- 学院(373479)
- 大学(372901)
- 济(156825)
- 经济(153606)
- 管理(149220)
- 理学(128721)
- 理学院(127468)
- 管理学(125477)
- 管理学院(124757)
- 研究(117541)
- 中国(96159)
- 财(76254)
- 京(76064)
- 科学(68436)
- 财经(60391)
- 中心(58197)
- 所(56668)
- 江(56353)
- 农(56253)
- 经(54779)
- 业大(51961)
- 研究所(51139)
- 经济学(49400)
- 北京(47079)
- 范(45438)
- 财经大学(45037)
- 师范(44961)
- 经济学院(44817)
- 州(44796)
- 农业(43947)
- 基金
- 项目(251577)
- 科学(200392)
- 研究(186786)
- 基金(184355)
- 家(158701)
- 国家(157386)
- 科学基金(137599)
- 社会(121293)
- 社会科(115283)
- 社会科学(115255)
- 省(99397)
- 基金项目(97440)
- 自然(87035)
- 教育(86763)
- 自然科(85096)
- 自然科学(85075)
- 自然科学基金(83602)
- 划(82372)
- 编号(75483)
- 资助(74045)
- 成果(60677)
- 创(57108)
- 部(56316)
- 重点(56197)
- 发(53559)
- 创新(52745)
- 课题(51546)
- 国家社会(51023)
- 制(50611)
- 教育部(49307)
- 期刊
- 济(166179)
- 经济(166179)
- 研究(107270)
- 中国(76053)
- 财(61962)
- 管理(56067)
- 学报(52807)
- 农(50337)
- 科学(49981)
- 融(46656)
- 金融(46656)
- 大学(41522)
- 教育(39216)
- 学学(39118)
- 技术(35941)
- 农业(33408)
- 财经(30372)
- 业经(27000)
- 经济研究(26950)
- 经(26066)
- 问题(21326)
- 技术经济(19953)
- 业(18462)
- 科技(18202)
- 理论(18170)
- 统计(17640)
- 财会(17332)
- 策(17276)
- 贸(17101)
- 版(16913)
共检索到553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星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基于我国2011—2020年的省域面板数据,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稳健性检验支持该结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于渐进性创新,数字金融对根本性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在西部地区数字金融促进技术创新的效果更为明显,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对技术创新具有更强的驱动作用。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数字金融和城镇化的双门槛效应。研究为我国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建设及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旭娜 吴建銮 卢山冰
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创新活动,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是构建绿色“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经过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与内生性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旧稳健。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增加环保支出、缓解融资约束以及增加逆向知识溢出3条中介渠道,间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内陆节点城市、低清洁行业以及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结论对政府制定外贸与绿色创新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舒雯
发挥金融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作用,是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11-2022年的经验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与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仅会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直接的赋能作用,同时还能够通过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对提升流通业效率产生间接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流通业效率的正向赋能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业深度融合创新、推进数字支付普及与应用、优化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业供应链管理的支持,以及加强流通业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决策等方面提出了助力我国流通业效率提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逯进 赵亚楠 陈阳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讨论了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主要研究结论为:(1)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可以显著降低环境污染;(2)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存在协同作用,在人力资本的影响下,技术创新显现出明确的减污效应,同时在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人力资本也显现出明确的减污效应;(3)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跨越各自的门槛值后,二者的协同效应会增强,减污效果更明显;(4)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通过"产业清洁效应"、"外资清洁效应"和"金融清洁效应"3类中介途径实现的。研究结论为我国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 机制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宏
企业竞争的成败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源泉。作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管理已成为了制约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文章探讨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持续创新力的形成机理,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持续创新力形成机制。
关键词:
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 持续创新力 形成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继国 陈琪 胡金焱
金融科技作为金融的新兴业态,能够通过增强金融普惠性,进而成为中小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使用金融科技相关关键词的百度搜索指数构建城市金融科技指数,并将2013—2020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与之匹配,实证检验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价值的影响效应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地提升中小企业价值;金融科技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来提升中小企业价值;金融科技提升中小企业价值的作用在创新型企业、小规模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较弱的时期表现得更显著。因此,应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推动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强化金融科技对中小企业的助力作用;深化互联网金融监管,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研究为新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蒙志明
本文以2015-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总结当前文献理论成果,通过模型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技术创新水平”“区域企业创业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文章得出研究结论: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企业创业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企业的价值成长;数字化普惠金融可以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融资难题;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提高区域企业创业水平。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婷婷 高丽丽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资源结构性错配严重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矫正这一问题,进而驱动中小企业创新。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固定及中介效应模型,在传统金融结构错配背景下,探讨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数字金融通过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改善非国有、高技术、成长期和成熟期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环境,更具靶向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两个维度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覆盖广度影响不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降低企业杠杆来提高企业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初帅 曾湘泉 张哲元
本文以中国大学城建设作为外生冲击,从集聚经济视角探究了高校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大学城建设为外生冲击的高校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创新。机制检验发现,高校集聚能通过共享效应为所在城市吸引更多的新建企业,促进研发投入。异质性分析表明,包含精英院校和以4年制标准大学为主类型的大学城以及高行政级别城市中,大学城建设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政策上,企业应尽量落户于高校集聚的城市;高校应选择进入高校集聚的区域,城市政府则应鼓励高校集聚,并重点引进高水平大学,并将这些高校优先选择在中心城市和已有高校集聚的地方。
关键词:
高校集聚 城市创新 大学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冰 赵彦云 吕凯波
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基于“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两个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的创新驱动作用具有动态可持续性,但“智慧城市”的创新驱动作用不及“宽带中国”;(2)“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协同效应,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在“宽带中国”与“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大于“宽带中国”单一试点和“智慧城市”单一试点城市;(3)科技人才集聚和科技财政投入是“宽带中国”和“智慧城市”驱动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重要机制;(4)数字经济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创新驱动作用在东部城市和普通城市更加显著。本文研究为优化数字基础设施时空布局、强化数字经济发展策略的协同效应提供了经验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锋 陈登辉 焦传亚
研究了不同博弈模型下制造商产品策略的问题,建立并求解制造商在古诺博弈和斯坦伯格博弈下的模型。通过逆推法求解最优决策,进一步给出了两种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并将结果加以对比,得出两种博弈模型对供应商的批发价格和利润、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供应商的批发价格与博弈模型无关,只和市场规模有关;供应商的利润、制造商的产品质量和利润不仅与博弈模型相关还与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水平有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蔚 潘红玉
依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引入教育人力资本作为调节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考量了金融发展、教育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这种正向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此外,教育人力资本存在门槛效应,当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高于门槛值7.1507时,金融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要加大金融发展力度优化教育人口结构、推动区域教育人力资本均衡化发展、理顺区域人才流动体制,更好地发挥教育人力资本对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段海艳
首先,在探讨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企业内、外部人力资本的协同,有利于企业与多方创新主体利用多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其次,在探讨不同来源金融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企业技术创新应保持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等不同融资方式的协同,财政补贴与税收激励等不同政府财政支持的协同,企业、政府和银行等不同投资主体的协同。最后,将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资源分为知识类资源和资产类资源,提出作为知识类资源的载体,人力资本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金融资本是企业获取资产类资源的前提。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彼此依赖,相互协同才可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同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资源整合 人力资本 金融资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程
本文在均值方差最优投资组合模型的框架内嵌入资本管制,分析资本管制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管制提升了我国货币市场、国债市场稳定性,但资本管制没有提升人民币汇率市场、股票市场稳定性;受外国金融市场风险传染的影响,我国货币市场、国债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性有所降低,这与资本管制密切相关。
关键词:
资本管制 金融市场稳定性 传染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瑞晶
数字金融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但数字金融发展仍存在区域不平衡问题。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以及网络中心性的调节效应,并使用我国2011—2020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金融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水平;(2)数字金融网络中心性对其促进区域创新的效果存在正向调节作用;(3)数字金融网络中心性的调节效应体现出区域差异,处在经纪人板块以及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网络中心性的正向调节效应更显著,而在资源溢出板块则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研究对于完善数字金融差序发展格局,实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区域创新 网络中心性 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金融人力资本及其结构会显著提升地区金融绩效吗?——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创新提升了银行脆弱性吗?——基于中美两国的比较分析
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基于技术系统演化的视角
数字技术创新能提升制造企业绿色治理水平吗?
基于国际人力资本流动视角的中印技术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城市创新水平影响产业效率的机制分析与实证检验——基于空间分异的视角
我国省际数字技术创新水平测算及区域差异研究
城市财政自主权能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吗——来自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证据
企业清洁技术创新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基于市场型环境规制视角
FDI、人力资本与我国技术水平提升——基于DEA与VAR的实证分析